資源簡介 主題四、中華文化的傳承、交流與傳播【主題探究】角度1 中華文化的傳承材料 東晉思想家張湛為道家經典《列子·湯問》中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作注時,認為愚公面對智叟的嘲諷,仍堅信可以搬走兩座大山,體現了“智”與“愚”之辯。唐宋時期,文學家們將愚公移山的故事剝離道學內涵,陸游曾寫道,“東郭稍能師順子,北山未敢笑愚公”,將愚公移山作為文學用典,充滿詩意和情趣。明朝一些理學家則提倡學習要有愚公一樣的不可移之志,精誠盡心,體道明理,愚公移山成為訓諭后人的例證。1918年,《新潮》雜志上的文章指出,社會的進化,群眾的力量,追求自由與進步就是“愚公移山”。——摘編自李素梅《愚公移山形象的傳承與演變考論》(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愚公移山”的故事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功用。作答: (2)“愚公移山”具有傳承千年貫通古今的時代價值,結合所學進行簡要說明。作答: 角度2 中華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材料 據古籍記載,戰國時期,燕國就與朝鮮、日本有了交往。秦統一六國及其后的楚漢相爭,使舊燕國和齊國的民眾逃到朝鮮半島,有些人渡海進入日本。《日本書紀》中把這些來自中國的移民稱為漢人或新漢人等,他們被稱為“華夏文明的傳播機”。公元57年,位于日本的一個名為“奴國”的部落國家,派遣使者攜帶禮物前來中國朝貢,并獲賜“倭奴國王”金印。此時還有不少日本列島上的部落國家主動遣使,與中原王朝尋求交往。隋唐時期,東北方向前往朝鮮的路線是從營州入安東道經河北、遼東到達朝鮮半島的。8—9世紀,“廣州通海夷道”貫穿南海諸國、印度洋至波斯灣和東非海域,并與航向日本、朝鮮半島的東北亞海路相連接,對東亞各國的發展影響巨大。——摘編自李慶新《海洋貿易、貨幣流通與經濟社會變遷——東亞海域沉船發現古代貨幣及相關問題思考》等(1)根據材料,概括古代中國和東亞鄰國交往的特征。作答: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三個不同的角度說明華夏文明的傳播影響了東亞的發展。作答: 1.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左傳》亦多引《詩經》為據。漢武帝時期,《詩經》成為儒家“五經”之一。這表明 ( )A.文化經典得以傳承弘揚B.《詩經》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C.先秦諸子思想兼容并蓄D.春秋戰國時期文化實現轉型2.漢魏以來經學進入學童課程的情況逐漸增多,部分士人在幼童階段已能誦讀《詩經》《尚書》等經典。《顏氏家訓·勉學》中描述,當時“士大夫子弟,數歲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禮》《傳》,少者不失《詩》《論》”。據此可知,魏晉時期 ( )A.政府重視蒙學教材的編纂B.官學讀經頹勢難振的趨勢C.經學教育以培養品德為主D.儒學的社會基礎得到拓展3.明末馮夢龍在《警世通言·敘》中指出,小說可以“令人為忠臣,為孝子,為賢牧,為良友,為義夫,為節婦,為樹德之士,為積善之家”。由此可知,馮夢龍創作小說的意圖是 ( )A.傳播理學維護君主專制統治B.順應商業發展滿足市民需求C.塑造典型人物推動文學發展D.借助傳統思想推行社會教化4.明清時期,朝廷為標榜“文治”,一再組織學者編纂總結性的大型典籍。明朝編成了中國古代最大的類書《永樂大典》,全書近2.3萬卷,分裝為1.1萬余冊;清朝則編成了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取得以上成就主要得益于 ( )A.商品經濟的發展 B.君主專制的強化C.中央集權的保障 D.主流思想的統一5.明代時期,由中外學者共同編著的《崇禎歷書》,引入了西方的球面天文學,視差、蒙氣差等重要天文概念和相應的計算方法,還采用了西方較精確的天文數據和通行的一些度量單位,如一周天分為360度,度以下用60進位制,等等。由此可見,《崇禎歷書》的編著 ( )A.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元素B.拉開了西學東漸的序幕C.使農業生產效率得到提高D.服務于科技創新的需要【熱點聚集】1.文明與文化互鑒共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5 000多年文明積淀形成的“包容性”,彰顯出中華民族的世界格局和開放胸懷,決定了中華民族的追求是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是實行文化霸權。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弘揚中華文明顯著的包容性,不斷促進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不僅能夠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還對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大意義。1.神農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中國人奉其為農神和藥神。12世紀以后,神農信仰隨著商人、移民傳至日本,并在17世紀到19世紀德川時代達到高峰。神農受到醫師、藥商、儒者的崇信,以及幕府將軍、地方藩主的支持,甚至被日本社會視為神道教菩薩的化身。這體現了 ( )A.文化對立和沖突 B.文化互動與轉化C.文化壓迫與接納 D.文化殖民與反饋2.清乾隆時期,受西洋透視法影響,桃花塢“姑蘇版”年畫年產數萬張,遠銷日本、東南亞。受姑蘇版年畫透視法啟發,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畫家奧村政信繪制出浮世繪作品《唐人館之圖》。由此可以證明 ( )A.江南是中外互動的中心B.西學東漸激發創作熱情C.文明交流助推藝術發展D.明治維新效仿中國文化1.古巴比倫天文學是西方天文學的淵源,其中的太陽運動理論、行星運動理論以及天球坐標、月球運動等內容的蹤跡均出現在隋唐的歷法中。阿拉伯文學巨著《天方夜譚》以阿拔斯王朝的繁華作為背景,多次提及中國,其中一些故事把中國作為主人公活動的中心舞臺。據此可知 ( )A.絲綢之路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B.不同區域文明之間存在交流與互動C.中國古代科技水平曾長期領先世界D.世界各地開始逐漸連成了一個整體2.日本人借用了漢字,但發展了他們自己的書寫體系;借鑒了儒家學說,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標準,以適應他們的社會結構;以唐都長安為模型建立新都,但其中的廟宇、樓閣、神龕和花園等都具有日本特征。這體現了日本 ( )A.重視科學技術B.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C.排斥外來文化D.對文明的借鑒與發展3.隨著天竺佛學的傳入,唐代出現了研究天竺歷法的家族或學派:迦葉氏、瞿曇氏、拘摩羅。他們在華期間,傳授天文歷法知識,僧一行編撰的《大衍歷》、李淳風修訂的《麟德歷》都曾受其影響。這反映出當時 ( )A.中華文化對周邊具有輻射力B.佛教傳播的文化環境較寬松C.佛教適應社會后日趨中國化D.文化交流交融促進科技進步4.明末士大夫在翻譯西方科技著作時,往往從儒家典籍和文言筆法中汲取營養,以比附西學。如徐光啟在《幾何原本》序言中就用儒家的“修身之學”“格物之學”“象數之學”來闡釋西學體系中的神學、哲學、工藝制造等學科。這有利于 ( )A.中國近代科技的發展B.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C.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鑒D.儒學在交流中不斷完善2.明清時期的儒學明清時期……面對理學的漸趨沒落,一部分士大夫轉而尋求新的思想理論,對程朱理學提出了挑戰,陸續出現了許多進步思想家,他們成為反理學的先驅。……他們倡揚民族氣節,批判君主專制,反對空談理性,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學發起猛烈的攻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啟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義思想。——摘編自齊濤主編《中國通史教程教學參考·古代卷》1.學術界普遍認為,陽明心學的“良知”出于《孟子》。孟子將良知定義為人所具有的“不慮而知”的先驗性道德直覺。在王陽明看來,“良知是造化的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由此可知,心學體系之“良知” ( )A.回歸到先秦儒學傳統B.具有世界本體意義C.摒除了儒學的倫理性D.具有唯物主義色彩2.“風教”是傳統儒學提倡的治化之道,強調德行操守以淳厚世風、彰行教化。清初思想家唐甄主張:以富民為先,從堯舜風教之治;以勤儉為守,興布衣德政之教;以謹省為要,尚君子為學之風。這體現了 ( )A.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B.農商并重的經濟主張C.治國富民的政治思想D.經世致用的治學態度1.明朝思想家何心隱曾在家鄉創辦名為“萃和堂”的理想社區,他接納一切士農工商人士,“冠婚、喪祭、賦役,一切通其有無”,會首是“師”也是“君”,君臣平等,相師相友。何心隱這一實踐 ( )A.完善了基層社會治理B.是對程朱理學的反叛C.體現工商皆本的時代要求D.受到西方啟蒙思想的影響2.清初思想家李颙指出,“儒者之學,明體適用之學也”“窮理致知,反之于內,則識心悟性,實修實證;達之于外,則開物成務,康濟群生。……明體而不適于用,便是腐儒;適用而不本明體,便是霸儒”。這一言論 ( )A.表達個性自由的愿望B.體現經世濟民的觀念C.蘊含離經叛道的傾向D.宣揚空談心性的主張3.明代致位宰輔必須經由科舉,而應科舉必須讀儒家經典,但當時的儒學代表人物大多不是位極人臣的大學士或名魁金榜的三鼎甲,而是以道義名節自勵,講求修、齊、治、平之道的各地理學家。這反映了,明代 ( )A.民間儒學的影響擴大B.官方對民間思想控制減輕C.科舉制選材功能失效D.儒家的正統地位發生動搖4.16—17世紀,一些天主教傳教士來到中國,借助傳播科學知識進行傳教。晚明時局衰頹,部分士人以為“西土之藥可治中土之疾”,遂出現向西方傳教士“問道者踵接”的盛況,掀起了一股“天學”熱潮。據此可推知 ( )A.程朱理學逐漸失去活力B.啟蒙思想影響開明官員C.中西國力對比出現逆轉D.經世致用漸成主流思潮5.清代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中有不少故事有從商的情節,例如《黃英》一篇中,借黃英姐弟,蒲松齡構建了一種外具商才,內秉士魂,既能治生應對現實,又具風姿雅韻的人格理想和價值觀念。這可以印證清代 ( )A.社會階層逐漸被打破B.商品經濟沖擊傳統價值取向C.社會流動性明顯增強D.商人社會地位得到顯著提升參考答案四、中華文化的傳承、交流與傳播角度1 中華文化的傳承答案 (1)東晉時期,以寓言故事的形式,體現了道學內涵價值;唐代文學家剝離其道學內涵,為文學寫作服務,充滿詩意和情趣;宋明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儒學人士投身教化和理學的發展,愚公精神被定型為精誠的精神,有利于培養人的道德意志,教化百姓,穩定社會秩序;新文化運動時期,開始關注人生的意義是兼具個人自由與公眾福利,個人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融入歷史,體現個人的精神。(2)愚公移山形象內涵的演變由寓言故事的哲學意義到人文精神的自我反思再到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愚公移山形象的演變與闡釋者所處的時代以及時代的要求密切相關。愚公移山形象的變化對社會的精神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解析 第(1)問,根據材料“東晉思想家張湛為道家經典《列子·湯問》中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作注”“唐宋時期,文學家們將愚公移山的故事剝離道學內涵”“明朝一些理學家則提倡學習要有愚公一樣的不可移之志,精誠盡心,體道明理,愚公移山成為訓諭后人的例證”“1918年,《新潮》雜志上的文章指出,社會的進化,群眾的力量,追求自由與進步就是‘愚公移山’”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答案。第(2)問,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東晉以來,“愚公移山”的故事體現了儒釋道三教互相影響、互相借鑒并有合流的趨勢;近代人們賦予愚公精神以新的內涵,即人生的意義是兼具個人自由與公眾福利的,個人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融入歷史。材料表明不同歷史階段的闡述者受所處時代的現實影響,把文學形象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意識來呼應社會和時代的要求。角度2 中華文化的交流與傳播答案 (1)特征:起源早(歷史悠久);海陸路線兼備;伴隨著大規模移民;交往方式多樣;中國的文化輻射作用和文化中介作用對東亞各國影響較大。(2)可以選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建筑藝術等多個角度進行說明。例如:政治方面,朝鮮的政治制度模仿中國;日本大化改新借鑒了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學習中國的科舉制度。經濟方面,日本大化改新學習唐朝的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思想文化方面,漢字對朝鮮、日本文字產生影響;儒學對朝鮮、日本影響深遠;佛教經中國傳入朝鮮、日本等國。建筑方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建筑風格對日本法隆寺的影響;中國皇宮對韓國首爾王宮的影響。社會生活方面,中國茶文化、服裝、體育活動對其他東亞國家的影響。解析 第(1)問,據材料“據古籍記載,戰國時期,燕國就與朝鮮、日本有了交往”可知,起源早(歷史悠久);據材料“使舊燕國和齊國的民眾逃到朝鮮半島,有些人渡海進入日本”可知,海陸路線兼備;伴隨著大規模移民;據材料“逃到朝鮮半島,有些人渡海進入日本”“派遣使者攜帶禮物前來中國朝貢”“還有不少日本列島上的部落國家主動遣使”可知,交往方式多樣;據材料“他們被稱為‘華夏文明的傳播機’”可知,中國的文化輻射作用和文化中介作用對東亞各國影響較大。第(2)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華夏文明對東亞的影響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建筑藝術等多個方面。可以結合所學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知識從這幾個方面中選擇三個角度進行說明。在政治方面,主要體現在,朝鮮的政治制度模仿中國;日本大化改新借鑒了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學習中國的科舉制度。在經濟方面,主要體現在,日本大化改新學習唐朝的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在思想文化方面,主要體現在,漢字對朝鮮、日本文字產生影響;儒學對朝鮮、日本影響深遠;佛教經中國傳入朝鮮、日本等國。在建筑方面,主要體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建筑風格對日本法隆寺的影響;中國皇宮對韓國首爾王宮的影響。在社會生活方面,主要體現在,中國茶文化、服裝、體育活動對其他東亞國家的影響。1.A 解析 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作為文化經典的《詩經》被春秋戰國時期的許多學者引述,并且到漢武帝時期成為儒家“五經”之一,這有利于《詩經》的傳承與弘揚,所以材料表明了文化經典的傳承弘揚,A項正確;孟子等思想家引用《詩經》是為了“說理論證”,并非因為其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排除B項;材料涉及了先秦許多思想家在說理論證的時候引用了《詩經》,但不能據此得知諸子思想互相吸收、兼容并蓄,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具體的思想,不能表明春秋戰國時期文化實現轉型,排除D項。2.D 解析 《顏氏家訓·勉學》中所述的現象表明,部分士大夫子弟在很小的年紀就開始接受經學教育,誦讀《詩經》《尚書》等經典,這說明儒學已經成為士大夫家庭的基本教育內容之一。因此,可以看出儒學的社會基礎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D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幼童階段的啟蒙,無法體現政府的重視,排除A項;材料主旨為“儒學與幼童啟蒙”,而“官學讀經頹勢難振的趨勢”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經學教育重視培養品德,但是“經學教育以培養品德為主”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3.D 解析 根據材料“令人為忠臣,為孝子,為賢牧,為良友,為義夫,為節婦,為樹德之士,為積善之家”可知,馮夢龍注重小說的社會教化功用,借助傳統思想推行社會教化,D項正確;維護君主專制統治、推動文學發展在材料中均未體現,排除A、C兩項;雖然小說順應了商業發展,滿足市民的需求,但是馮夢龍強調的是小說的教化功能,排除B項。4.C 解析 據材料信息可知,明清政府利用政府力量廣泛征求古籍、組織學者編纂大型典籍,反映出大型典籍的整理得益于國家力量的支持,體現了中央集權的保障,C項正確;編纂總結性的大型典籍的目的是標榜“文治”,這是政府的行為,當時實行抑商政策,所以與商品經濟的發展無關,排除A項;取得這些成就不僅需要君主重視,更需要調動多方力量,需要中央集權的保障,排除B項;主流思想的統一并非編纂大型典籍的主要原因,且明清時期主流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排除D項。5.A 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崇禎歷書》引入了大量西方元素,也就是說,《崇禎歷書》的編著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元素,A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崇禎歷書》的編著拉開了西學東漸的序幕,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農業生產效率得到提高,排除C項;《崇禎歷書》服務于農業生產,且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文明與文化互鑒共進1.B 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中國的神農信仰被日本社會接受并融入當地的宗教和文化體系中,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這種文化互動和轉化的過程是文化交流中常見的現象,它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共融,B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的是文化的交流,而不是文化對立和沖突,排除A項;文化壓迫是指一種文化通過權力結構對另一種文化進行壓制、排斥或同化的現象,其通常是為了維護某種文化的主導地位,壓制異質文化的發展,或者是為了實現某種政治、經濟或社會目的,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材料主旨為“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轉化”,而非“文化殖民與反饋”,排除D項。2.C 解析 根據材料“受西洋透視法影響……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畫家奧村政信繪制出浮世繪作品《唐人館之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乾隆時期,桃花塢“姑蘇版”年畫受西洋透視法影響年產數萬張,銷往日本,影響了日本的浮世繪作品,這表明文明交流助推藝術發展,C項正確;中國當時閉關鎖國,不是中外互動中心,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東西方文明交流對藝術的推動作用,不涉及創作熱情,排除B項;明治維新開始于19世紀60年代,D項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1.B 解析 據材料信息可知,西亞的古巴比倫與西方的歐洲及東方的中國,西亞的阿拉伯與東方的中國,均有科技或者文學方面的交流,這可以體現出不同區域文明之間存在交流與互動,B項正確;材料涉及的交流不一定通過絲綢之路,排除A項;材料無法說明中國古代科技水平曾長期領先世界,排除C項;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各地開始逐漸連成了一個整體,排除D項。2.D 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日本人在借鑒漢字、儒家學說以及唐朝建筑風格的同時,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加以變通,這說明日本借鑒吸收外來文明的同時又注重結合實際,D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借鑒吸收外來文明,而非重視科學技術,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借鑒吸收外來文明,而非實行“閉關鎖國”政策,B項與材料“日本人借用了漢字”等信息無關,排除;依據材料信息可知,日本并不是排斥外來文化,而是善于吸收外來文化,排除C項。3.D 解析 天竺歷法傳入中國,影響了中國歷法的編訂,這體現了當時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交流交融促進科技進步,D項正確;天竺歷法傳入中國體現的是外來文化影響中華文化,而非中華文化影響周邊文化,排除A項;材料主旨是天竺歷法在中國的傳播,而非佛教的傳播,且材料未提及政府和民眾對外來文化的態度,不能斷定文化環境較寬松,排除B項;材料未提及佛教吸收儒、道的思想,適應中國文化環境,具有中國特色,排除C項。4.B 解析 根據題意可知,明末士大夫在翻譯西方科技著作時,采用儒家典籍和文言筆法來解釋和闡述西學,這種做法有利于西方科技知識被中國人理解和接受,B項正確;明末時期的科技依然屬于古代科技,排除A項;材料只提及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未提及中國文化傳播到西方,無法體現“互鑒”,排除C項;材料主旨為“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而“儒學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2.明清時期的儒學1.B 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在王陽明的心學體系中,“良知”不僅是一種道德心性,也是宇宙萬物的本原,B項正確;王陽明的“良知”說超越了孟子的心性論,排除A項;心學沒有摒除儒學倫理,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心學是唯心主義,排除D項。2.A 解析 據材料可知,傳統儒學強調德行操守以淳厚世風、彰行教化;清初思想家唐甄也主張從堯舜風教之治,興布衣德政之教。這都體現了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A項正確;材料中并未闡述對農商關系的認識,無法得知農商并重的經濟主張,排除B項;治國富民的政治思想不能完全反映材料內容,排除C項;經世致用主要強調將學問應用于實際,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1.B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何心隱的“萃和堂”會首是“師”也是“君”,君臣平等,這是對程朱理學強調綱常禮教的反叛,B項正確;萃和堂是何心隱個人的實踐,不是官方或者宗族組織,起不到完善基層社會治理的作用,排除A項;從材料中看不出何心隱的做法具有發展工商業和工商皆本的傾向,排除C項;何心隱這一實踐是對程朱理學的反叛,D項與史實不符,排除。2.B 解析 據材料“儒者之學,明體適用之學也”“康濟群生”并結合所學可知,清初思想家李颙提出了明體適用的實學思想,強調體用的統一,要求學者兼具高尚的德性修養與經世致用的實際功業,B項正確;據材料“窮理致知,反之于內,則識心悟性”可知,李颙實際上將明體之事置于優先的地位,特別強調心性道德修養的重要性,沒有主張個性自由,也未蘊含離經叛道的傾向,排除A、C兩項;李颙宣揚了儒學的經世致用傳統,力斥了空談身心性命不重躬行踐履的空疏學風,強調了心性與實用的結合,排除D項。3.A 解析 材料“當時的儒學代表人物大多不是位極人臣的大學士或名魁金榜的三鼎甲,而是以道義名節自勵,講求修、齊、治、平之道的各地理學家”反映了民間儒學的影響擴大,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官方對民間思想控制減輕,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體現科舉制選材功能失效,排除C 項;材料中沒有體現儒家的正統地位發生動搖,排除D項。4.A 解析 據材料“晚明時局衰頹,部分士人以為‘西土之藥可治中土之疾’,遂出現向西方傳教士‘問道者踵接’的盛況,掀起了一股‘天學’熱潮”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晚明時期各種社會矛盾較為尖銳,程朱理學日益僵化,不能滿足現實需要,伴隨著傳教士帶來西方的科技文化,晚明部分士人想通過西方的科技文化解決自身社會問題,A項正確;晚明時期,西方傳教士帶來西方科技文化,但沒有傳播啟蒙思想,排除B項;晚明時期中國的綜合國力依然領先于世界,中西國力對比沒有出現逆轉,排除C項;材料只反映了部分士人的主張,不能反映經世致用成為主流思潮,排除D項。5.B 解析 據材料“清代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中有不少故事有從商的情節”“構建了一種外具商才,內秉士魂,既能治生應對現實,又具風姿雅韻的人格理想和價值觀念”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價值觀造成沖擊,B項正確;清代“士農工商”的四民等級結構并未被打破,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社會觀念的變化,無法體現社會流動性的增強,排除C項;清代重農抑商,商人社會地位的顯著提升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