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十三、近代以來世界科技發展與人類社會生產生活【主題探究】角度1 近代以來世界科技發展近代以來,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相繼成為世界科學中心。材料一 世界科學中心轉移國家 時間 代表人物 科學興隆期意大利 1540—1610年 伽利略、布魯諾等 70年英國 1660—1730年 牛頓等 70年法國 1770—1830年 拉瓦錫等 60年德國 1810—1920年 施萊登等 110年美國 1920年至今 愛迪生、貝爾等 —材料二世界科技中心轉移主要影響因素的“五要素鉆石模型”(立體模型)——以上材料均據潘教峰、劉益東等《世界科技中心轉移的鉆石模型——基于經濟繁榮、思想解放、教育興盛、政府支持、科技革命的歷史分析與前瞻》整理綜合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寫一篇歷史短文。(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成文。)作答: 角度2 近代以來人類社會生產生活與政策調整材料 美國政府在各項功能上的支出時間 國防 支出 郵政 支出 教育 支出 公路等 支出 衛生和 福利支出 行政和 利息支出1927年 17.4% 20.1% 0.5% 2.6% 1.2% 58.1%1932年 19.2% 18.6% 0.6% 5.6% 1.2% 57.6%1936年 10.2% 8.2% 3.6% 8.8% 5.8% 63.4%1940年 15.8% 8.0% 3.4% 7.9% 7.1% 57.7%1950年 41.0% 5.0% 5.5% 1.1% 12.7% 33.9%1960年 50.3% 3.8% 1.1% 3.1% 16.1% 24.9%1970年 40.5% 3.8% 1.9% 2.4% 24.8% 24.4%——摘編自[美]斯坦利·L.恩格爾曼、羅伯特·E.高爾曼主編《劍橋美國經濟史(第三卷)》(1)指出美國國防開支的變化趨勢,并簡要說明其成因。作答: (2)以公路支出所占比重的變化為例,說明美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軌跡。作答: 1.歐洲最早出版的科學期刊是19世紀中葉首批成立的各國科學院的院刊。隨著科學家按其專業組成專業性學會進行研究,到1921年科學期刊已增至2.5萬種,其中大部分是在19世紀后期創辦的。由此可知,科學期刊數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學研究備受社會青睞B.政府的大力推動與支持C.科學工作者經濟收入高D.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2.2013年,“美國國家數字公共圖書館”正式上線,讀者在該平臺上除了能閱讀到各類數字圖書外,還可以輕松獲取到報紙、期刊、手稿、圖片、音像等眾多格式的資源。這反映了 ( )A.美國政府重視全民閱讀與教育強國B.科技發展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C.信息技術的運用推動美國文化輸出D.人類共同遺產得到保護與傳承3.19世紀中期,英國海濱休閑城市的大部分建設資金來自臨近工業區,如蘭開夏工業區為布蘭克浦的兩個觀光碼頭的土地、建筑和旅館提供了3/4以上的資金,曼徹斯特則承擔了修建觀光碼頭集會廳資金的40%。這表明工業化 ( )A.推動城市布局更加合理B.為城鎮休閑提供資金支持C.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D.改善了城市居民居住環境4.丹麥是福利國家的典型。20世紀70年代以后,丹麥政府從傳統的“消極的福利政策”轉變為“積極的福利政策”,即給予居民更多技能培訓,幫助人們自救,并逐步縮減社會性福利開支,使享用社會服務的各種條件更加嚴格。這一調整旨在 ( )A.克服資本主義的弊端B.減少社會性福利開支C.平衡社會效率與公平D.增強國家對經濟干預5.2023年,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幾年位居世界第一的局面,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中方表示反對并指出,此舉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并將對中歐經貿關系產生負面影響。這表明中國 ( )A.積極捍衛多邊自由貿易體制B.主動適應國際市場競爭機制C.順應國際綠色貿易的趨勢D.迎合海外消費者的消費理念【熱點聚集】1.科技創新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科技創新增強綜合國力,當代國際競爭實質上是一場以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為核心的競爭。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國際競爭中,為了從根本上提升本國的綜合國力,增強發展后勁與競爭實力,不少國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科技創新這一最佳途徑,并由此掀起了一場洶涌澎湃的國際科技創新競賽。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成為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領,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20世紀90年代初,“智慧聚集—美國創造—資本推動—全球應用”的可持續發展體系產生。2008年以來,中國圍繞新經濟陸續出臺涵蓋“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一系列政策,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目標,美國正實施“再工業化”戰略。上述現象反映了 ( )A.國家干預政策已占據主導地位B.新經濟的發展加劇了國際競爭C.傳統經濟取代新經濟發展模式D.世界各國跨入知識經濟時代1.針對哥倫布提出的航海計劃,15世紀的西班牙審查委員會質疑:就算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也可以到達東方,但回程時,必然有一段航程是從地球的下面向上爬坡的,帆船又怎么能爬得上來呢 當時哥倫布一時語塞,無法回答。要對這一疑問作出正確解答,需要 ( )A.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B.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C.哥白尼的地球中心說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2.18世紀法國學者編纂的《科學、藝術、手工業詳解辭典》(《百科全書》),其中有2 600幅版畫,重點呈現生產中使用的工具及復雜機械。該辭典的編纂 ( )A.有利于推動文藝復興B.開啟了科學革命C.有助于促進技術變革D.強調了政治啟蒙3.20世紀初,愛因斯坦揭示了從微小的質量中獲取能量的可能性。其后,原子核裂變現象被發現,鏈式核反應理論形成。1945年7月16日,美國新墨西哥州上空升起巨大的原子蘑菇云。8月,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先后被原子彈化為熾熱的灰燼。這一歷程表明 ( )A.原子能利用僅限于軍事領域B.反法西斯戰爭賴于原子武器C.科技進步影響人類社會發展D.現代戰爭催生科學技術革命4.下圖是某學者依據《第六次浪潮》一書整理的1830—2010年世界經濟發展的波動圖。該圖可用來說明 ( )A.經濟危機阻礙科技進步B.資本主義國家主導世界秩序C.能源危機引發社會矛盾D.科學技術推動世界經濟發展2.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是一個經久不息的話題,近年來新的見解也層出不窮,其中不乏批評性的看法,如美國經濟史學家伯頓·W.小福爾索姆的著作名稱就是《羅斯福新政的謊言》,從中不難看出作者的立場。羅斯福曾說:“我們唯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這一名言反映恐懼是美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普遍的社會情緒。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卡茨尼爾森的新著《恐懼本身:羅斯福“新政”與當今世界格局的起源》即直接以“恐懼”為題,深入羅斯福新政實施的背景和過程,以豐富的細節來展示新政時面臨的普遍性社會恐懼和自由民主制度遭遇的危機,也對新政帶來的“軍事獨裁”、公共利益損害、個人自由被壓制作了全面的披露,甚至認為新政是一場美國制度的重建,改變了此后的世界格局,并對美國政治影響至今。——摘編自嚴泉《至暗時刻的“新政”》20世紀30年代,美國幾千名著名作家和知識分子公開呼吁共產主義。喜劇作家威爾·羅杰斯曾說自己被蘇聯沒有嚴重的失業現象的報道打動;專愛揭露丑聞的新聞記者林肯·斯蒂芬斯打出“條條道路通莫斯科”的口號。這一現象表明當時美國 ( )A.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B.深受蘇聯工業化的影響C.與蘇聯之間交往友好D.經濟困境影響觀念變化1.1923年,有人調查了美國城市的123戶工人家庭,發現其中60戶家庭有汽車,而這60戶家庭中,26戶家庭的住房非常簡陋,甚至有21戶連洗澡盆都沒有。這一調查結果反映了,當時美國 ( )A.階級矛盾日益激化B.經濟發展存在虛假繁榮C.貧富分化日益明顯D.國民經濟的比例嚴重失衡2.1935年羅斯福總統在爐邊談話中說,我們是同有正當自尊心的美國人打交道。對他們來說,單純的施舍會傷害要求保持個人獨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數美國人都想為他們所得到的東西付出點什么。談話中的相關措施 ( )A.解決了工人失業問題B.減少了盲目競爭C.促進了基礎設施完善D.恢復了銀行信用3.1941年1月,羅斯福宣稱“沒有經濟上的獨立和安全,就不存在真正的個人自由”“貧困的人不是自由的人,饑餓和失業的人們正是創造獨裁國家的原料”。由此可見,羅斯福 ( )A.致力追求社會平等自由B.鼓勵民眾發財致富C.主張政府構建社會保障D.決定改革,挽救危機4.羅斯福和他的“新政”謀士們都認為,一個關心群眾福祉但犯錯誤的政府比一個漠視人民疾苦卻無所作為的政府好。在這樣富有的社會中還有赤貧現象是不合理的,消滅這種不合理現象應是政府和社會的目標。這一觀念 ( )A.有利于政府職能的完善B.導致社會結構發生變化C.保證了公民的經濟安全D.縮小了美國的貧富差距3.十月革命前后“俄國發展道路”的探索及其啟示落后的俄國能夠通過十月革命率先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離不開列寧在十月革命之前對俄國社會發展道路的艱辛探索。在1893年到1917年的二十余年時間里,列寧探討俄國如何走向社會主義社會、誰來領導民主革命、革命該如何發展以及怎樣變革舊土地占有制等關涉俄國社會發展道路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孜孜以求地探索一條既能促進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又能最大程度上照顧工農群眾利益的社會發展道路。……艱辛的理論探索與實踐中,列寧始終遵循歷史尺度與價值尺度相統一的原則,在捍衛馬克思主義的同時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俄國化,為俄國工農群眾選擇正確的斗爭道路指明了方向,也為十月革命道路的開辟和蘇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在新時代,回顧列寧在十月革命之前對俄國社會發展道路的探索仍具有重要的現實啟示和意義。——摘編自徐芹《十月革命前列寧對俄國社會發展道路的探索及其意義》列寧在論述新經濟政策時說道:“以前沒有這種結合,所以現在我們首先要建立這種結合”“使我們在大工業和農業中的社會主義工作同每個農民從事的工作結合起來”“找到了我們花很大力量所建立的新經濟同農民經濟的結合”。由此可見,新經濟政策的推行 ( )A.消除了城市和鄉村間的矛盾B.為開展農業集體化創造了條件C.加強了農民對新政權的認同D.探索了俄國社會主義革命道路1.1918年9月,蘇俄政府發布法令宣稱,原來的初級小學和中學要被自由的、雙向的、九年一貫制勞動中學取代,學校主要接收年齡在8—17歲的學生。此類新學校都是綜合技術學校。這反映出蘇俄政府 ( )A.助力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落實B.確立列寧主義指導地位C.踐行“社會主義工業化”戰略D.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2.1922年,列寧提出了一系列經濟改造措施,使商業問題成為領導整個國營經濟的實際問題,即“采用商業原則”改造國營經濟。具體方法有企業實行經濟核算、改變勞動報酬形式,國民經濟產品從直接分配改為商品流轉。列寧的目的是 ( )A.突破計劃經濟體制對經濟建設的束縛B.探索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C.戰勝國內外敵人顛覆蘇俄政權的陰謀D.借鑒資本主義發展經濟的成功性政策3.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28年開始到1932年結束。期間,其工業總產值比1913年增加了很多,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達到了70%,制造生產資料的工業比重也增加到了53%,到“二五”計劃完成時蘇聯的工業產量僅次于美國。這主要反映出當時蘇聯 ( )A.計劃經濟體制優勢凸顯B.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C.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發展D.人民消費水平明顯提高參考答案十三、近代以來世界科技發展與人類社會生產生活角度1 近代以來世界科技發展答案 社會環境影響科技中心轉移(或科技發展)。16世紀,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發展,文藝復興促進思想解放,意大利出現了一批科學巨匠,如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證實哥白尼學說等,使意大利成為近代第一個科學中心。17—18世紀,英國推進殖民擴張,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確立資產階級代議制;科學家牛頓建立起力學體系;等等。這些使英國成為近代世界第二個科學中心。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法國啟蒙運動提倡科學和理性;國家重視教育發展,建立“大學區”制度,確立國民教育制度;產生了一批杰出的科學家,如“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這些使法國成為近代世界第三個科學中心。19世紀中期起,德國完成統一,工業迅速崛起并提供物質基礎;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柏林大學模式),注重教學與研究的結合;施萊登、施旺提出細胞學說;等等。這些使德國成為近代世界第四個科技中心。20世紀初,美國擁有雄厚的經濟及工業基礎;通過學習歐洲先進教育制度,建立起完善的研究型大學體系;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政局相對穩定;大量移民涌入,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大量科技成果涌現,如貝爾發明電話、愛迪生發明電燈等。這些使美國成為新的科技中心。綜上所述,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思想的解放、教育的進步、政府的支持等因素是影響科技中心轉移的重要因素。解析 首先,綜合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擬出論題。材料一以表格的形式敘述了近代以來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相繼成為科技中心的歷史事實。材料二則展示的是世界科技中心轉移主要影響因素的“五要素鉆石模型”。從兩則材料中提取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擬出這樣的論題:社會環境影響科技中心轉移(或科技發展)。其次,就這個論題展開論述并表述成文,注意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的內容主要是各個國家的社會環境和成為科技中心的表現。最后,總結論點,拔高度。對論述部分進行總結,注意呼應觀點,對主題進行一定的升華。角度2 近代以來人類社會生產生活與政策調整答案 (1)趨勢:1927—1940年,國防支出總體呈下降趨勢;1940—1970年,國防支出總體呈上升趨勢。下降的原因:一戰后美國經濟發展,沒有走上法西斯道路。上升的原因:二戰的需要,尤其是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開辟的需要;二戰后美國稱霸世界的戰略和冷戰的爆發,美蘇兩極對峙下軍備競賽的影響,美國發動局部戰爭的需要;美國實行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2)1927—1940年,美國在公路等的支出整體呈現增長趨勢,美國此時實行國家干預經濟的措施,開始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解析 第(1)問第①小問,據材料可知,1927—1940年,國防支出總體呈下降趨勢;1940—1970年,國防支出總體呈上升趨勢。第②小問,下降的原因,結合所學從一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等角度分析。上升的原因,結合所學從二戰的爆發、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的開辟的需要,二戰后美國稱霸世界的戰略、冷戰的爆發、美蘇兩極對峙下軍備競賽的影響、美國發動局部戰爭的需要,美國實行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等角度分析。第(2)問,據材料可知,美國政府在公路等的支出增加明顯,再結合所學從美國實行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的角度說明即可。1.D 解析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科學研究劃分專業并應用于實踐,科學與技術的結合更加緊密,這一切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故選D項;科學研究受到社會青睞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項;從題干無法推斷政府的態度和科學工作者的經濟收入,排除B、C兩項。2.B 解析 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美國國家數字公共圖書館上線,讀者可以輕松獲取到各類資源,由此可以得出信息科技發展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的結論,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教育強國”,排除A項;讀者輕松獲取資源,不是美國文化輸出的表現,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人類共同遺產及其保護的問題,排除D項。3.B 解析 據材料“英國海濱休閑城市的大部分建設資金來自臨近工業區”可知,工業革命時期,工業化的發展促使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有利于城市功能日趨完備,為城鎮休閑奠定物質基礎,B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涉及城市布局的發展與變化,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人們的生活觀念改變,排除C項;材料主旨是工業化為城鎮休閑奠定物質基礎,而非改善了城市居民居住環境,排除D項。4.C 解析 根據材料“積極的福利政策”“逐步縮減社會性福利開支”及所學可知,丹麥削減福利開支,是為了尋求社會效率與公平間的平衡,C項正確;福利國家的調整是資本主義統治手段和方法的調整,目的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而不是克服資本主義的弊端,排除A項;減少社會性福利開支是這一調整的表現,而不是目的,排除B項;這一調整適當減少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而不是增強,排除D項。5.A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中方積極應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表明中國積極捍衛多邊自由貿易體制,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市場競爭機制,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綠色貿易,排除C項;中國積極應對歐盟的反補貼調查,與迎合海外消費者無關,排除D項。1.科技創新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B 解析 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新經濟出現,美、中、德等都積極發展新興產業,這說明新經濟的發展加劇了國際競爭,B項正確;根據材料無法判斷國家干預模式是否占主導地位,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傳統經濟升級為新經濟,排除C項;材料只涉及中國、德國、美國,它們不能代表世界各國,排除D項。1.A 解析 15世紀時,科學革命尚未開始,面對西班牙審查委員會的質疑哥倫布無法用科學原理來回答,所以一時語塞。17世紀的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地球表面的海平面上,各處所受到的地心引力是一致的,不存在上下坡的問題,A項正確;大陸彼此之間以及大陸相對于大洋盆地間的大規模水平運動,被稱為大陸漂移,排除B項;地心說認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體都繞之運轉,且哥白尼主張日心說,反對地心說,排除C項;相對論是20世紀愛因斯坦提出的關于時空和引力的理論,排除D項。2.C 解析 根據材料“其中有2 600幅版畫,重點呈現生產中使用的工具及復雜機械”可知,《百科全書》通過版畫的形式介紹工具等,這有利于推廣和普及生產工具和復雜機械,并進一步帶動社會上的技術革新,C項正確;文藝復興發生于14—17世紀,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百科全書》對技術革命的影響,與科學革命無關,且科學革命在16—17世紀已經出現,排除B項;材料信息偏重的是社會生產領域,并不涉及政治啟蒙,排除D項。3.C 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20世紀初,作為現代物理學的重大成果——相對論的提出和量子力學的發展,為原子彈的研制提供了理論指導,美國在日本投放的原子彈給日本造成嚴重災難,加速了二戰的結束,科技進步從正反兩方面給人類帶來深刻影響,C項正確;材料只呈現了原子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無法說明其沒有應用到其他領域,排除A項;原子彈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但它不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科技革命推動現代戰爭的發展變化,而不是現代戰爭催生科技革命,排除D項。4.D 解析 從圖片中的四波高峰情況來看,新技術的出現推動了生產力的提高,進而推動了經濟發展高峰的出現,D項正確;依據圖片信息無法得出經濟危機與科技進步之間的關系,排除A項;依據圖片信息無法得出主導世界秩序的主體,排除B項;材料并沒有社會矛盾相關方面的信息,排除C項。2.羅斯福新政D 解析 依據材料時間信息及所學可知,20世紀30年代,受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出現大量的失業者與貧困者,這引發了美國人民對當時社會狀況的不滿。據材料“公開呼吁共產主義”“蘇聯沒有嚴重的失業現象”等信息可知,經濟危機引發觀念變化,D項正確;材料中出現的現象與自由放任政策關系不大,排除A項;20世紀30年代的美蘇因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不同,兩國間的交往稱不上“友好”,美國也未深受蘇聯工業化的影響,排除B、C兩項。1.B 解析 材料顯示,1923年的美國,很多經濟不富裕的家庭也購買了汽車,這些汽車應該是通過貸款的方式購買的,民眾通過貸款等方式進行超前消費,這說明經濟發展存在著虛假繁榮,B項正確;材料主旨不是美國工人生活貧困和階級矛盾激化,而是經濟不富裕的家庭通過貸款購買汽車的超前消費現象下的經濟生產過剩風險,排除A、C兩項;材料未提及美國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的比重和發展速度,不能得出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衡的結論,排除D項。2.C 解析 據材料“單純的施舍會傷害要求保持個人獨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數美國人都想為他們所得到的東西付出點什么”可知,美國人不希望獲得單純的救濟,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勞動換來報酬,基于此,羅斯福推行了以工代賑政策,該政策促進了基礎設施完善,C項正確;以工代賑政策部分解決了工人失業問題,A項表述過于絕對,排除;減少了盲目競爭是調整工業生產的影響,排除B項;恢復了銀行信用是整頓和改革財政金融的影響,排除D項。3.C 解析 據材料可知,羅斯福認為饑餓和失業會擾亂社會秩序,危及民主制度。結合所學可知,羅斯福擔任總統期間,為了幫助美國渡過經濟危機,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著手完善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C項正確;材料中羅斯福主張的根本目的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而非追求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平等自由,排除A項;結合所學可知,羅斯福主張政府更多承擔起社會保障的責任,而非鼓勵民眾發財致富,排除B項;羅斯福新政早在20世紀30年代前期就開始實施,排除D項。4.A 解析 據材料可知,羅斯福和他的“新政”謀士們認為政府對群眾福祉的關注以及消除赤貧現象是政府和社會目標,這會促使政府更加積極主動地承擔責任,有利于政府職能的進一步完善和拓展,A項正確;社會結構的變化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一觀念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不能直接導致社會結構發生變化,排除B項;“保證了”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縮小了”表述不準確,實際情況中貧富差距的變化是復雜的,D項夸大了這一觀念的作用,排除。3.十月革命前后“俄國發展道路”的探索及其啟示C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列寧認為,新經濟政策建立了工農間的結合,實現了農民和社會主義的結合,找到了新經濟和農民經濟的結合,即新經濟政策照顧了農民階級的利益,這加強了農民對新政權的認同,C項正確;“消除了”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新經濟政策的推行不可能消除城鄉間的矛盾,排除A項;新經濟政策與農業集體化之間沒有必然聯系,排除B項;新經濟政策涉及社會主義建設,不涉及社會主義革命,排除D項。1.D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蘇俄政府在1918年發布法令,將原來的小學和中學改造成勞動中學,主要接收8—17歲的學生,且此類學校都是技術學校,這表明蘇俄政府想要通過新型學校培養一批新型產業技術人才,進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D項正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內容主要有余糧收集制、加速工業國有化、推行普遍勞動義務制、取消商品貿易,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蘇俄政府對教育的調整,并不涉及列寧主義的地位,排除B項;1918年蘇俄還未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排除C項。2.B 解析 材料表明蘇聯運用商品貨幣和價值規律發展經濟的做法,承認市場和價值規律的作用,積極探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B項正確;計劃經濟體制確立于斯大林執政時期,排除A項;鞏固政權的任務在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時期就已經完成,排除C項;借鑒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D項。3.A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蘇聯通過兩個五年計劃,工業產量僅次于美國,這體現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的優勢,A項正確;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頒布,標志著蘇聯模式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技術創新,排除C項;人民消費水平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D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