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題二、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主題探究】角度1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材料一 隋唐時期是中國疆域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擴展期,東北海疆經略是隋唐時期邊疆治理體系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中央政府治理東北地區的方式主要有軍事征伐以及設置行政機構。在東北地區設置行政建制,例如唐朝于遼東地區設安東都護府。在日本海西岸涉海地區設置羈縻政權管理海疆,還有開設互市貿易的經濟途徑。隋唐時期對東北海疆的拓展與經略為后世東北海疆的整體輪廓打下了基礎,為東北地區留下了豐富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遺產。——摘編自岳新超、劉海洋《邊疆治理視角下 隋唐東北海疆的拓展與經略》材料二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不斷交融發展,形成了今天的中華民族,春秋戰國時期民族交融后出現的秦漢王朝、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大交融后出現的隋唐王朝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古代中國,當國家強盛的時候,各民族之間就能夠和平相處,如漢朝對西南、西北民族實行的羈縻政策,元明清對西南地區實行的土司政策,等等。各少數民族在交往中也向往和學習中原文化,儒家文化教育、中央集權制度、開科取士、農耕文明也傳到了周邊民族地區。——摘編自韋良云《中國古代民族關系與民族政策的特點》(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隋唐時期東北邊疆治理的主要措施。作答: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影響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發展的因素。作答: 角度2 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材料一 在中國古代,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國禮”饋贈是以貢與賜的名義進行的。北宋時期,真臘國遣使來貢,“賜以朝服”。明初,安南國王陳日煃遣使朝貢,明太祖“封日煃為安南國王,賜以駝紐涂金銀印”,賞賜安南國王及大臣大量“文綺、紗羅”。明朝的回賜吸引安南等國頻頻進貢,明廷被迫作出三年一貢的規定,但安南等國仍不斷打破這一定例。——摘編自劉祥學《從貢賜物品看安南 與明朝關系的衍化》材料二 面對西方殖民勢力的步步緊逼,明清兩朝統治者從不同層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首先,在軍事上加強對西方國家的防范,“立中外之大防”。明朝加強沿海地區防守,“革渡船,嚴保甲,搜捕奸民”,整頓海防官兵,日夜操訓;清廷對西方來華商船作出限制性規定,如西方商船進入黃埔港,須將所帶炮械交出,所帶之護貨兵不得擅自進入各海口,等等。其次,在經濟上限制對外貿易區域。自明初以來,中央政府為便于有效管理朝貢事務,劃定不同口岸,規定入明朝貢的外國人員在各自劃定口岸登陸。清朝在1757年宣布關閉閩海關、浙海關和江海關的西洋貿易,只保留粵海關通商。“限關”的同時,明朝中后期、清朝前中期,政府為滿足海陸邊境貿易需求,又采取了相對積極的政策。18世紀的廣州成為環球海上航路的重要中轉港。此外,明清統治者對西洋科技和文化,采取“節取其技能,而禁傳其學術”的態度。康熙晚年,羅馬教廷禁止中國教徒祭祖祭孔,這與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沖突。——摘編自中國歷史研究院課題組《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1)根據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國對周邊國家回賜禮物的影響。作答: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時期對外政策的特點,并簡析其原因。作答: 1.下表所示為漢代傳譯活動的史料記載。這表明傳譯活動 ( )雖置郡縣,而言語各異,重譯乃通。……后頗徙中國罪人,使雜居其間,乃稍知言語,漸見禮化 《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越裳,南方遠國也。譯謂傳言也。道路絕遠,風俗殊隔,故累譯而后乃通 《漢書·平帝紀》A.維護華夷秩序 B.完成文字統一C.推動疆域擴展 D.促進民族交流2.安東都護府是唐朝設在東北邊疆的軍政管理機構,下表是部分安東都護的情況表。據此推斷 ( )都護 之前身份 起用原因薛仁貴 平民 征戰東北高侃 中小地主 能征善戰泉男生 高句麗貴族 征戰東北、擔任邊州長官A.唐朝實現了邊疆和內地治理一體化B.安東都護府有利于邊疆的開放和絲路暢通C.安東都護府滿足多政權并立下的統治需求D.唐朝采用征撫相濟的手段管理邊疆3.清朝中央政府除制定全國統一的基本法典之外,還制定了一系列適用于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專門法規,如《蒙古律例》《回疆則例》《苗律》《西寧番子治罪條例》《理藩院則例》等。這說明清朝 ( )A.重視對邊疆地區的管理B.利用法制推動邊疆內地一體化C.積極推行民族平等政策D.垂直管理與民族自治緊密結合4.明朝時期,一些士人與傳教士交流寫了一些書籍與文章,如瞿式谷在《職方外紀小言》中寫道:“按圖而論,中國居亞細亞十之一,亞細亞又居天下五之一。”這反映出當時 ( )A.政府積極推動對外交往開展B.經濟發展拓寬了民眾的視野C.市民文化訴求主導書籍編纂D.傳統夷夏觀念已經有所改變5.17世紀后期,廣東人鄚玖率族人南遷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一帶,并把此地經營為富庶的小邦(亦稱“港口國”)。乾隆年間官方文獻評價其“宮室與中國無異……服物制度彷彿(仿佛)前代(明朝)”“風俗重文學,好詩書……子弟皆彬彬如也”。這體現了 ( )A.清朝開明的民族文化政策B.雙方對中華禮教的認同C.宗藩朝貢體系的深入發展D.移民社會呈現多元色彩【熱點聚集】泉州——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發展的見證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發展迅速,茶葉、絲綢、瓷器等當時中國的物品通過東南沿海的港口與他國交易。泉州存在著天然的地理優勢,在此時的海外貿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最終成為宋元海上貿易的中心。泉州見證了宋元海外貿易的發展,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它也擁有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七八個世紀悄然逝去,風云變幻,滄海桑田,泉州站在了時代的新起點上。2021年7月25日,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以“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為題二度申報的泉州,終于成功獲評世界文化遺產。福建泉州出土的大量宋朝碑文石刻頗具特色。阿拉伯文墓碑形狀多為或縱或橫的長方形,頂為尖拱狀;敘利亞文墓碑則多刻十字架,有的兩側還雕有帶翼天使;開元寺大雄寶殿后檐石柱的浮雕,不少取材于印度教的神像和傳說。這些反映出宋朝時期的泉州 ( )A.市民文化日益興盛B.外貿發達,開放包容C.印度商人往來頗多D.異域宗教影響廣泛1.下表所示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東亞海區沉船中出水古代貨幣的情況。這些考古發現可用于說明,宋元時期 ( )沉船 船籍 貨幣南海1號沉船 南宋 秦漢至唐宋的銅錢,最早為新莽貨泉,最晚為南宋乾道元寶北礁沉船 南宋 有秦半兩、唐朝開元通寶、北宋太平通寶、南宋建炎通寶、金國正隆元寶新安沉船 元朝末年 銅錢共計28噸196公斤A.商稅對財政貢獻巨大B.航海技術取得重要進展C.貴金屬外流情況嚴重D.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興盛2.宋代建立了系統的商稅制度,市舶司對進出港船舶所載貨物進行抽分(收取商稅)。元代《市舶則法》規定對蕃貨的征課倍于土貨,土貨單抽,蕃貨雙抽。這表明宋元時期 ( )A.外貿稅收是國家財政重要來源B.重農抑商的政策已經名存實亡C.大一統局面促進海外貿易繁榮D.海外貿易不利于榷場交易活動3.元初的《南海志》記載:“廣為蕃舶湊集之所,寶貨叢聚……而珍貨之盛,亦倍于前志之所書者。”書中先列舉了各種舶貨,后記錄了與廣州有貿易往來的“諸蕃國”,如勿斯離(埃及一帶)等。這一記載可用于說明,宋元時期 ( )A.造船技術有重大進步B.海上絲綢之路得到拓展C.政府重視外貿的發展D.廣州外貿地位提高4.兩宋時期,統治者設立專門機構加強對外貿的管理,如在廣州等地設立市舶司,對違法官吏及外國商人,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分別給予相應的法律制裁。一些官員在對外貿易的實際活動中,逐步意識到要對奢侈品及消費品的進口加以限制,并且嚴禁金銀硬通貨的外流。據此可知,兩宋時期 ( )A.朝廷重視維護對外貿易權益B.重農抑商觀念趨于強化C.政府開始實施有限閉關政策D.對外貿易結構逐漸優化參考答案二、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角度1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答案 (1)措施:軍事征伐;設置行政機構(或建立都護府);推行羈縻政策;進行互市貿易(或經濟交流)。(2)因素:大一統王朝的強大實力;民族政策的變化;社會環境的變化;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少數民族地理分布格局。解析 第(1)問,據材料一“中央政府治理東北地區的方式主要有軍事征伐以及設置行政機構”“設置羈縻政權管理海疆,還有開設互市貿易的經濟途徑”及所學知識可概括得出答案。第(2)問,根據材料二“當國家強盛的時候,各民族之間就能夠和平相處,如漢朝對西南、西北民族實行的羈縻政策,元明清對西南地區實行的土司政策,等等”“各少數民族在交往中也向往和學習中原文化,儒家文化教育、中央集權制度、開科取士、農耕文明也傳到了周邊民族地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歸納得出答案。角度2 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答案 (1)影響:中國回賜禮物,彰顯了宗主國的地位以及對藩屬國的懷柔,維護了宗藩關系;促進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回賜使藩屬國獲利,同時加重了中國的財政負擔。(2)特點:以國家安全為基本出發點;以限關(或“閉關”)為主;涉及軍事、經濟、文化等多個層面;根據實際需要適度調整;管控力度強;等等。原因:西方殖民勢力的侵擾;維護統治的需要;東西方文化核心價值的沖突;等等。解析 第(1)問,據材料一“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國禮’饋贈是以貢與賜的名義進行的”“明朝的回賜吸引安南等國頻頻進貢,明廷被迫作出三年一貢的規定,但安南等國仍不斷打破這一定例”及所學知識可得出答案。第(2)問第①小問,根據材料二“首先,在軍事上加強對西方國家的防范,‘立中外之大防’。明朝加強沿海地區防守”“在經濟上限制對外貿易區域”“明朝中后期、清朝前中期,政府為滿足海陸邊境貿易需求,又采取了相對積極的政策。……采取‘節取其技能,而禁傳其學術’的態度。康熙晚年,羅馬教廷禁止中國教徒祭祖祭孔,這與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沖突”并結合所學得出答案。第②小問,根據材料二“面對西方殖民勢力的步步緊逼,明清兩朝統治者從不同層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康熙晚年,羅馬教廷禁止中國教徒祭祖祭孔,這與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沖突”歸納得出答案。1.D 解析 根據材料“越裳,南方遠國也。譯謂傳言也。道路絕遠,風俗殊隔,故累譯而后乃通”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史籍記載的漢代傳譯活動體現了不同語言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流,D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的是傳譯活動對民族交流的促進作用,不是維護華夷秩序,排除A項;秦朝完成了文字統一,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疆域擴展”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2.D 解析 據材料“征戰東北”“能征善戰”“高句麗貴族”等信息可知,擔任安東都護的人既有少數民族貴族,也有能征善戰的中小地主與平民,這體現了唐朝采用征撫相濟的手段管理邊疆,D項正確;“邊疆和內地治理一體化”是指邊疆與內地實行同一管理制度,材料體現不出這一點,排除A項;絲路的起點是長安,途經西北,和東北邊疆不符,排除B項;唐朝是大一統王朝,“多政權并立”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3.A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清朝針對邊疆地區各民族設有專門的法規,這說明清朝以立法形式確定對邊疆地區的民族政策,體現了清王朝對邊疆地區管理的重視,A項正確;材料只涉及清朝在邊疆地區制定法規,體現不出邊疆內地一體化的趨勢,排除B項;由材料無法得知清朝推行民族平等政策的相關信息,排除C項;材料并未涉及清朝在民族地區實行民族自治的內容,“垂直管理與民族自治緊密結合”的說法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4.D 解析 根據材料“按圖而論,中國居亞細亞十之一,亞細亞又居天下五之一”可知,明朝時期,一些士大夫眼中傳統的以華夏為中心的觀念已經有所改變,認識到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D項正確;明朝政府實行海禁政策,限制對外貿易,并未積極推動對外交往,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經濟發展,且材料涉及的主體并非民眾,排除B項;材料中士大夫的文章受到西學的啟發,而非市民文化訴求主導,排除C項。5.B 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廣東人鄚玖率族人南遷至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一帶,乾隆年間官方文獻對其評價是肯定的,也體現了廣東人鄚玖及其族人對中華禮教的延續和認同,這反映了雙方對中華禮教的認同,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清朝的民族文化政策,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清朝宗藩朝貢體系的發展,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移民對中國文化的繼承而非移民社會呈現多元色彩,排除D項。 泉州——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發展的見證B 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宋代泉州對外貿易發達,眾多外國商人云集于此,他們信仰伊斯蘭教、印度教等,逝世于泉州的商人被允許按照各自的宗教文化就地埋葬,故福建泉州出土的大量宋朝碑文石刻頗具特色,體現出當地的包容態度,B項正確;材料所涉及的主要是外國商人而非泉州市民,排除A項;C項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材料主旨并非異域宗教影響廣泛,排除D項。1.D 解析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70年代以來東亞海區的宋元沉船中出水大量漢代至元代的貨幣,這說明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興盛,D項正確;這些考古發現可用于說明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興盛,但不足以說明商稅對財政貢獻巨大,排除A項;材料主要涉及沉船中的古代貨幣,無法體現宋元時期航海技術取得重要進展,排除B項;貴金屬外流情況嚴重在材料中并未體現,排除C項。2.A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宋元時期,政府設置市舶司專門管理對外貿易,對市舶貿易進行監督、管理、抽分,這表明宋元時期政府重視海外貿易獲取的利益,說明海外貿易在國家財政中具有重要地位,A項正確;當時重農抑商政策有所放松,“名存實亡”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宋代不是大一統王朝,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宋元時期關于進出口貨物的規定,與榷場互市交易活動無關,排除D項。3.B 解析 據材料可知,宋元時期廣州成為海外貿易的集散地,非洲地區也與廣州有貿易往來,這說明海上絲綢之路得到了拓展,B項正確;材料涉及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到達范圍,未涉及造船技術和政府政策,排除A、C兩項;唐代廣州是對外貿易的重要場所,而材料強調的是絲路貿易拓展到非洲,排除D項。4.A 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宋時期統治者設立專門機構加強對外貿的管理,并且對奢侈品的進口和金銀的外流作出限制,這說明朝廷重視維護對外貿易權益,A項正確;從材料信息中無法得出重農抑商觀念趨于強化的結論,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有限閉關、對外貿易結構優化等信息,排除C、D兩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