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加與減回收廢電池【教學內容】教材第45~46頁相關內容。【素養目標】1.借助口算或數線、計數器等直觀模型,探索并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三位數加法的計算道理,并掌握計算方法。2.能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估算的作用。3.結合具體情境,能提出三位數加法問題,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體會加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重點難點】重點:探索并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難點:理解三位數加法的計算道理。【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你知道嗎?一顆紐扣大小的廢電池污染的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你們看,紅星小學為了發展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開展了回收廢舊電池的活動,這是二年級回收廢電池的情況。【出示教材第45頁表格】師: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預設1:200節廢電池獎勵10把手電筒,240節廢電池獎勵1個足球。預設2:二年級(1)班回收122節廢電池,(2)班回收77節廢電池,(3)班回收149節廢電池。師: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學生自由發言。二、探究新知1.結合情境,初步體會三位數加法的估算。師:估一估,哪兩個班回收的廢電池數加在一起可以獲獎?預設1:149超過了140,122超過了100,140+100=240,(1)班、(3)班加起來一定超過240了,肯定可以獲獎。預設2:50加150就是200,77比50大很多,149比150就小1,77加149肯定能超過200,所以(2)班加上(3)班肯定可以獲獎。2.探索不進位的三位數加法的筆算方法。師:這個問題怎樣列式呢?預設:求(1)班和(2)班一共回收多少節廢電池,就是把這兩個班收集的廢電池加起來,列式為122+77。師:122+77的結果是多少呢?請你們試著算一算,說一說。學生獨立探索,然后舉手匯報:預設1:我是畫數線計算的。122+70=192192+7=199預設2:我是利用計數器計算的。我在計數器上先表示出122,再在個位上加7個珠子、十位上也加7個珠子,現在計數器百位上是1個珠子,十位上是9個珠子,個位上也是9個珠子,這個數是199。(教師利用課件配合演示。)師:同學們都很厲害,利用畫圖或者計數器計算出了答案,那你們能列豎式計算嗎?學生嘗試列豎式計算,然后舉手上臺展示、匯報:相同數位對齊,先算個位上的2+7=9,9寫在個位上;再算十位上的2+7=9,9寫在十位上;百位上是1,直接落下來。師:大家都是這樣做的嗎?有不明白的嗎?(如果有學生不明白,教師要及時答疑。)師:你能發現豎式計算方法與畫數線、計數器的方法之間有什么聯系嗎?預設1:這三種方法都是把77拆分成70和7計算的。預設2:都是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預設3:計數器計算和列豎式計算都是從個位算起。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雖然這些方法不一樣,但是背后隱藏的計算道理卻是一樣的。3.探索進一位的三位數加法的筆算方法。師:你會列式嗎?預設:122+149。師:怎樣計算呢?請你們試著用剛才的方法算一算,說一說。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舉手匯報:預設1:我是畫數線計算的。122+100=222222+40=262262+9=271預設2:我利用計數器計算。我在計數器上先表示出122,再在個位上加9個珠子,現在個位上有11個珠子,滿十向十位進1,去掉個位上的10個珠子,在十位加上1個珠子,現在個位有1個珠子,十位有3個珠子;接著,在十位上加4個珠子,現在十位上有7個珠子;最后,在百位上加1個珠子,現在百位有上2個珠子,這時計數器上呈現的數是271。(教師利用課件配合演示。)預設3:我是列豎式計算的。相同數位對齊,先算個位上的2+9=11,滿十向十位進1,1寫在個位上,同時在豎式的橫線上方十位和個位之間寫一個小“1”;再算十位上的2+4=6,6再加上進上來的“1”就等于7,7寫在十位上;最后算百位上的1+1=2,2寫在百位上。師:大家可真厲害,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了結果。4.對比分析,歸納總結。師:對比一下這兩道題的豎式計算方法,說一說,豎式計算三位數加法,應該注意什么?學生對比分析得出: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三、課堂練習完成教材第46頁練一練。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回收廢電池【教學反思】本節課探索三位數加法的筆算方法,分了兩種情況:一種是不進位,一種是只進一位。在正式探索三位數加法的筆算方法前,先鼓勵學生估算哪兩個班回收的廢電池加起來可以獲獎,讓學生體會到了估算的價值和必要性;接著,通過兩個問題情境分別探索不進位和只進一位的三位數加法,在這兩個環節,我都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然后引導他們對比分析,感悟不同方法背后隱藏的共性,讓他們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體會三位數加法的計算道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