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加與減小小圖書館【教學內容】教材第49~50頁相關內容。【素養目標】1.借助數線和計數器,探索并掌握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三位數減法的計算道理,并能正確計算。2.經歷與他人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多樣化的算法,積累計算經驗。3.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三位數減法問題,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體會減法計算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重點難點】重點:探索并掌握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難點:理解三位數減法的計算道理。【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出示教材第49頁情境圖】師:這是劉老師整理的關于小小圖書館藏書情況的統計表格,讀一讀這個表格,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讀表格,獲取信息,然后舉手匯報:故事書有239本,連環畫有118本,科技書有57本。師:劉老師在整理圖書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數學問題,我們一起去幫幫她吧!二、探究新知1.探索不退位的三位數減法的筆算方法。師: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你會列式嗎?預設:故事書有239本,連環畫有118本,要求故事書比連環畫多多少本,就是用故事書的本數減去連環畫的本數,列式為239-118。師:結果是多少呢?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結果。學生獨立探索,然后舉手匯報:預設1:我是畫數線計算的。239-100=139139-10=129129-8=121預設2:我利用計數器計算。我在計數器上表示出239,先在個位上去掉8個珠子,個位上還剩1個珠子;接著,在十位上去掉1個珠子,十位上還剩2個珠子;最后,在百位上去掉1個珠子,百位上還剩1個珠子,這時計數器上呈現的數是121。(教師利用課件配合演示。)預設3:我用豎式計算。相同數位對齊,先算9-8=1,1寫在個位上;再算3-1=2,2寫在十位上;最后算2-1=1,1寫在百位上。師:大家能明白豎式計算的過程嗎?(如果有學生不明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數線和計數器理解豎式計算的道理。)2.探索退一位的三位數減法的筆算方法。師: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你會列式嗎?預設:連環畫有118本,科技書有57本,要求科技書比連環畫少多少本,就是用連環畫的本數減去科技書的本數,列式為118-57。師:你會計算嗎?請你們畫一畫,撥一撥,算一算。學生獨立探索,然后舉手匯報:預設1:我是畫數線計算的。118-50=6868-7=61預設2:我利用計數器計算。我在計數器上表示出118,先在個位上去掉7個珠子,個位上還剩1個珠子;接著,在十位上去掉5個珠子,可是十位上只有1個珠子,不夠撥去5個,這時要向百位借1,一個百就是10個十,在百位上去掉1個珠子后,要在十位上加10個珠子,此時百位沒有珠子了,十位上有11個珠子,11-5=6,十位上還剩6個珠子,這時計數器上呈現的數是61。(教師利用課件配合演示。)預設3:我用豎式計算。相同數位對齊,先算8-7=1,1寫在個位上;再算“1-5”,不夠減向百位借1當十,這時十位上是10+1=11,11-5=6,6寫在十位上;最后百位上的1被借走了,百位上是0,不用寫。師:比較一下前面一題和這道題的豎式計算過程,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對比、發現:兩道題都是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不同的是第二道題十位上不夠減,要向前一位借1當10。3.結合具體情境,提出三位數減法問題。師:這個算式可以解決圖書館情境中的什么問題,請你們根據前面獲取的信息說一說。預設:239表示的是故事書的本數,57表示的是科技書的本數,算式“239-57”解決的是“故事書比科技書多多少本”這個問題,也可以說它解決的是“科技書比故事書少多少本”這個問題。師:同學們真會觀察、分析!現在請你們列豎式算一算。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舉手上臺一邊板演一邊講解過程:三、課堂練習完成教材第50頁練一練。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小小圖書館【教學反思】本節課借助圖書館藏書的情境,探索了有關三位數減法的問題。這節課的內容主要有三部分:不退位減、只退一位以及根據算式和情境提問題。有了前面幾課時關于加法的計算經驗,學生基本上能用畫數線、計數器以及列豎式這幾種方法解決問題,但是對于只退一位的情況,個別學生知道要這樣做,但是不能解釋為什么這樣做,這時我就鼓勵學生將數線、計數器和豎式計算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像這樣的計算課程,一定要鼓勵學生多說、多做,引導他們用各種方法理解計算道理,這樣才能真正地掌握算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