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生活中的大數數一數(一)第1課時【教學內容】教材第19~21頁相關內容。【素養目標】1.通過在計數器上撥數、數方塊等多種活動,理解大數的實際意義。2.借助操作活動,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了解個、十、百、千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初步發展位值概念。3.能運用多種方式數數,發展數感。【重點難點】重點: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難點:了解個、十、百、千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師:最大的一位數是幾?預設:是9。師:9加上1是多少?預設:10。師:10是幾位數?預設:兩位數。師:最大的兩位數是多少?預設:99。師:最大的兩位數加1是多少?是幾位數?預設:99加1是100,是三位數。師:看來大家對前面學習的知識都掌握得很好,那對于接下來要學習的知識,大家有信心學會嗎?(有。)二、探究新知1.借助計數器,初步認識“千”。師: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計數器,在你們計數器的個位撥上9個珠子。學生動手撥珠子。師:這個數是多少?預設:是9。師:再添1個珠子是多少?請你們撥一撥,說一說。學生動手撥珠子,然后舉手展示、匯報:再添1個珠子是10,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把個位上的珠子都撥回去,在十位上撥1個珠子就可以了。師:請你們在計數器的個位、十位各撥9個珠子,并說說這個數是多少。學生動手撥珠子,并回答:99。師:那再添1個珠子是多少?你是怎樣做的?學生動手撥珠子,然后舉手展示、匯報:在個位上添1個珠子,現在個位有10個珠子了,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把個位上的珠子都撥回去,在十位上增加1個珠子;十位上原來有9個珠子,加上這個珠子就是10個珠子了,十位滿十向百位進1,把十位上的珠子都撥回去,在百位上撥1個珠子就可以了,這時表示的是1個百,也就是是100。師:同學們真厲害,(教師在計數器上撥出999)那這是多少?你們認識嗎?預設:九百九十九。師:你們怎么知道的?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明白:百位上有9個珠子,表示9個百,是九百;十位上有9個珠子,表示9個十,是九十;個位上有9個珠子,表示9個一,是九,合起來就是九百九十九。師:九百九十九再添1個珠子是多少呢?請你們拿出計數器,試一試,說一說。學生動手撥珠子,然后舉手展示、匯報:在個位上添1個珠子,現在個位有10個珠子了,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把個位上的珠子都撥回去,在十位上增加1個珠子;十位上原來有9個珠子,加上這個珠子就是10個珠子了,十位滿十向百位進1,把十位上的珠子都撥回去,在百位上增加1個珠子;百位上原來有9個珠子,加上這個珠子就是10個珠子了,百位滿十向千位進1,把百位上的珠子都撥回去,在千位上撥1個珠子就可以了,這時表示的是1個千。師小結:說得非常好!滿十進1,九百九十九再添1個是一千。2.借助小方塊,體會“十進”關系。師:請大家用書本附頁2的圖形數一數,然后舉手說一說你是怎樣數的。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舉手匯報:先一個一個地數,數10個是1條,也就是1個十;再一條一條地數,數10條是一片,一片有100個。師:為什么一片有100個呢?預設:一條是1個十,10條就是10個十,10個十是100,所以一片有100個。師:接下來該怎么數呢?預設:一片一片地數,一百、兩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七百、八百、九百、一千,數10片是1000個。師小結:10個小正方體是1條,也就是10個一是十;10條是1片,也就是10個十是一百;這樣的10片就是這個大正方體(1塊),我們可以說10個一百是一千。千是比百高一級的計數單位。3.結合數數活動,進一步感受“千”的意義。師:先試著數一數,然后說一說你是怎樣數的。學生獨立數數,然后舉手匯報:預設1:我一個一個地數,八百八十七, 八百八十八,八百八十九,八百九十……預設2:我先十個十個地數,數到九百九十七,再一個一個地數……預設3:我先一百一百地數,數到九百八十七,再一個一個地數……(對于學生數數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師就要給予肯定。)三、課堂練習1.完成教材第20~21頁練一練第1、2、5題。2.找規律,填一填。(1)四百五十、( )、五百五十、六百、( )。(2)( )、九百八十、( )、九百四十、九百二十。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數一數(一)(1)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千是比百高一級的計數單位。【教學反思】本節課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進一步感受位值概念、數位間的十進關系,發展數感。由于學生在生活中對千以內的數接觸較少,缺乏感性認識,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非常重視運用計數器和方塊模型,讓學生在具體的數數活動中體會數的關系與意義。整節課下來,學生的參與度非常高,通過課堂練習反饋,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掌握得很好。第2課時【教學內容】教材第20~21頁“試一試”及相關內容。【素養目標】1.經歷估數的過程,建立估計的參照標準,發展估計策略。2.結合對比、想象的活動,進一步感受千的大小,發展數感。【重點難點】重、難點:通過估數過程,發展估計策略,進一步理解“千”的大小。【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師:上節課咱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呢?誰來說一說?預設1:我認識了新的計數單位“千”。預設2:我知道了10個一百是一千。預設3:數數的時候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十個十個地數,還可以一百一百地數。師:看來上節課的知識大家都銘記于心了,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與“千”有關的知識。二、探究新知1.借助小方片,初步感受“一千”的大小。師: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預設1:先想一想,然后圈出一千個小方片。預設2:不對,是大致圈出一千個,不一定非要一千個,差不多就可以了。師:這位同學真會審題,這里出現了“大致”,也就大約、差不多的意思。現在請你們想一想,并在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卡片上圈一圈吧!學生思考,初步嘗試。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圈的?預設1:我一個一個數,邊數邊圈,可是太亂了。預設2:一千太大了,不知道要數到什么時候去。師:是的,一千太大了,我們可以嘗試從一個小一點的數入手啊,大家看,我們可以先數出10個,用紅色的圈圈起來,再以它為參照,大致找到10個這么多,10個十是100,這綠色圈里的大約是100個;接著,我們再以綠色圈里的為參照,一百一百地圈,圈10個,大約就是一千個。你們看,一千個小方片有那么多呢!(課件配合演示。)2.借助現實情境,體會“一千”有多大。師:那一千到底有多大呢?請同學們看一看書本第20頁的兩幅圖,說一說這兩幅圖是什么意思。學生獨立閱讀,然后舉手回答:預設1:第一幅圖中,1本數學書約有50張紙,把20本書摞在一起大約有一千張紙。預設2:1張貼紙上有100個笑臉,10張這樣的貼紙上可以呈現一千個笑臉。師:請同學們四人一組,拿出老師給大家分發的學具,照樣子摞一摞,擺一擺。學生開展小組活動,實際感知一千有多大。三、課堂練習完成教材第21頁練一練第3、4、6、7題。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數一數(一)(2)選參照→標準→估計【教學反思】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結合估計和想象對比的活動,感知“一千有多大”。這節課對于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的,為了能讓學生對“一千”有實際的體會,我除了利用教材設計的數小方片的活動,還提前準備了一些學具,在學生初步了解“一千”有多大后,鼓勵學生動手操作,讓他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實際體會“一千”有多大,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