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數(shù)學好玩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81~82頁相關內(nèi)容。【素養(yǎng)目標】1.通過情境中展示的信息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2.能通過畫圖的方式表示步驟,經(jīng)歷從優(yōu)化的角度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3.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合理安排時間的意識。【重點難點】重難點:從優(yōu)化的角度思考,并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方案。【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瞧!小明家來了客人,小明要幫媽媽燒水,給李阿姨沏茶。我們一起來看看。二、探究新知1.沏茶問題。(1)梳理沏茶基本步驟。師:沏茶需要做的事情有哪些,你能說說嗎?預設1:需要接水,燒水和找茶葉,再沏茶。預設2:還要洗水壺和洗茶杯。師:大家說得很對,那沏茶的順序是怎樣的?客人多長時間能喝上茶?預設:洗水壺—接水—燒水—洗茶杯—找茶—沏茶。需要1+1+8+2+1+1=14(分)。(2)探尋最優(yōu)方案。師:想一想,怎樣才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怎樣安排節(jié)省時間?預設:如果有些事能同時做就可以省時間。師:沏茶的過程中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想一想,說一說。預設1:洗水壺、接水和沏茶這三步驟必須單獨完成。預設2:燒水的過程中可以同時洗茶杯和找茶葉。師:大家說得很對。我們可以用流程圖將這個想法表示出來。師:大家計算一下這種方案沏好茶需要多長時間呢?預設:1+1+8+1=11(分)(3)小結歸納。師:比較這兩種方法,你有什么收獲?預設:能同時做的事同時做,可以節(jié)省時間。師:是的,要合理安排一件事情,應該找對先后順序,也許有不同方案可以解決,但能同時做的事情盡量同時做,這樣才能更節(jié)省時間。2.烙餅問題。(1)理解題意,嘗試探究。師:媽媽做早餐需要烙餅。鍋里面每次只能烙2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烙3分。大家?guī)兔λ阋凰憷?張餅需要多長時間?2張呢?預設1:烙1張餅,正面烙3分、反面烙3分,一共要6分,烙2張餅,就是12分。預設2:不對,鍋里面一次可以放2張餅,2張餅可以一起烙,正面烙3分、反面烙3分鐘,也就是6分。師:第2位同學說得很對,兩張餅可以一起烙?,F(xiàn)在爸爸、媽媽和淘氣每人1張餅,需要烙幾張餅?(3張)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與同伴交流你的想法。組織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然后全班分享。預設1:1張1張地烙,烙1張餅:3+3=6(分),烙3張餅:6×3=18(分)。預設2:先烙2張,再烙1張。4×3=12(分)師:大家都很會思考,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那這是不是最節(jié)省時間的方法呢?(2)體會最優(yōu)方法。師:媽媽是這樣做的,你能看懂嗎?【課件出示】提出活動要求:說一說:小組說一說媽媽是怎樣烙餅的。擺一擺:用圓片擺一擺,模擬烙餅的過程。組織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究,然后指名匯報。預設:媽媽第一次烙1號餅和2號餅的正面,第2次烙1號餅的反面和3號餅的正面,這樣1號餅就烙好了,第3次再烙2、3號餅的反面,2、3號餅也烙好了。只用烙3次。師:對比一下,媽媽的方法少了3分,少在哪了?怎樣烙餅用時最少?交流討論后共同總結:每次都烙2張餅,別讓鍋有空余,這樣最省時間。(3)探索烙餅問題規(guī)律。師:如果要烙4張餅、5張餅、6張餅……呢?提出活動要求:擺一擺:利用圓片找出最優(yōu)方案,算出時間。填一填:把結果填在表格中。說一說:觀察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組織學生按要求進行小組探究,然后交流匯報。預設1:烙4張餅,2張2張地烙,烙4次,共需12分。預設2:烙5張餅:先烙2張,要烙2次,再交替烙3張,要烙3次,一共要烙5次,需要15分。預設3:烙6張餅,2張2張地烙,烙6次,共需18分。預設4:烙7張餅,先2張2張地烙,還有3張時交替烙,烙7次,共需21分。師:回顧探究過程,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共同總結:烙餅所需的最短時間=烙餅的張數(shù)×烙每面所需的時間(1張餅除外)三、鞏固運用1.一只平底鍋一次最多只能煎2條魚,用它煎1條魚需要4分(正反面各2分),那么煎3條魚需要幾分?2.麗麗每天晚上要背誦成語6分,燒開水10分,泡好不燙的牛奶4分,喝牛奶2分,那么麗麗在( )同時可以( ),做完這些事情最少用( )分。3.星期天,明明想幫媽媽做下面的事情:做完這些事情至少要用多少分?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yè)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優(yōu)化找對先后順序,能同時做的事情盡量同時做,這樣才能更節(jié)省時間。烙餅所需的最短時間=烙餅的張數(shù)×烙每面所需的時間(1張餅除外)【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設計了“沏茶”和“烙餅”兩個情境,將學習融入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了尋找解決問題最佳方案的全過程,深入理解了優(yōu)化思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