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3張PPT)初中地理·七年級上·第二章地圖·第二節·第1課時地形圖的判讀等高線地形圖一起挑戰結合地形觀察,說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圖上識別一些基本地形。學會閱讀和使用等高線地形圖,能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五種山體部位,判斷坡度的陡緩。獲取知識得到素養圖片、地圖以及數字技術。使用工具學會判讀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坡度陡緩,識別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五種山體部位。區域認知了解山地不同部位對生產與生活的影響。地理實踐力等高線地形圖地面某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海拔某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1.甲乙兩地的海拔分別是多少米?2.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多少米?甲:671米乙:354 米甲-乙=317米地表是高低起伏變化的,地表的高度由海拔來表示。地面高度的計算01.海拔與相對高度⑴甲山的海拔為 米,丁山的海拔為 米,⑵甲山相對丁山的相對高度為 米。18001200600等高線地形圖什么是等高線?什么是等高距?如何繪制等高線地形圖?3一、等高線地形圖觀看視頻,思考以下問題1、等高線是曲線還是直線,是閉合的還是發散的?2、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海拔高度值相等嗎?3、兩條相鄰等高線間的海拔高度差是否相等,叫做什么?4、等高線的疏密與坡的陡緩有什么關系?探究分享相等相等;等高距疏→緩;密→陡1001001001001001001001003003003003003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100100100等高線:把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而成的線。單位:米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在等高線上標有海拔數值,這種利用等高線表示地形的地圖,就是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地形圖特點1同線等高2等高距全圖一致3均為閉合曲線④除陡崖外,等高線一般不相交注意觀察:坡度與等高線疏密之間的關系?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緩坡陡坡容易出現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利于爬坡、修路、修梯田甲等高線稀疏,坡緩03.等高線疏密與坡度陡緩04.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線特征山脊陡崖山峰鞍部山谷認識山地的不同部位。二、等高線地形圖判讀山峰鞍部陡崖山脊山谷識山高低尖狀山頂并有一定高度,海拔比四周都高。山峰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等高線特點80706050408070605040低高高山谷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凸高為低)山谷:河流.泥石流.漂流80706050408070605040低低高山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凸低為高)山脊:分水嶺.長城及時過關AB高低圖中,哪個是山谷,哪個是山脊?方法:向高處凸出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為山脊(高谷低脊)山 谷山 脊S800600相鄰兩山峰之間呈馬鞍形的低凹部位。鞍部山脊等高線特點山脊線的最低處;山谷線的最高處。山谷山峰山峰鞍部700500900扎營休息的好地方瀑 布攀 巖蹦 極用帶鋸齒的直線表示此處可能出現的景觀?最適合進行的運動?近似于垂直的山坡。陡崖等高線特點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活動】觀察自己拳頭上這座“五指山”并找出山頂、山脊、山谷、陡崖、鞍部地形部位;400米200米600米0米200400600單位:米疏緩陡等高線疏密程度坡度密觀察坡度與等高線疏密之間的關系?利用不同面值的硬幣,制作一座硬幣山,繪出該硬幣山的等高線地形圖。總結:等高線地形圖上,各地形部位等高線的特點地形部位 山峰 山谷 山脊 鞍部 陡崖等高線特點等高線閉合,數值從四周向中間逐漸增大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兩側的山脊、山谷等高線近似對稱多條等高線重疊鋸齒狀兩山頂之間低地三、等深線等深線:在地圖上把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讀出海洋的深淺)從等深線的疏密狀況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判讀地形部位小組活動等高線的形態、疏密程度等是識別地形部位和描述地形特征的主要依據。下圖是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在圖中識別地形部位,描述地形特征。等高線地形圖1.識別圖中①—⑦表示的地形部位。2.比較圖中④和⑥的坡度差異。①③山峰②陡崖④⑥山脊⑤山谷⑦鞍部④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⑥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山谷匯集雨水,易形成________,山脊往往成為河流之間的________。等高線地形圖實際運用河流分水嶺分水集水指出圖中哪些地方可能形成河流?河流流向?等高線地形圖實際運用(2)在野外拓展活動中,________處適宜漂流活動,________處適宜攀巖活動,________處適宜建瞭望塔。③④①認識山地不同部位適合的活動把代表不同活動項目的紅旗插在最適合的位置,并說明理由。觀賞日出駐扎露營漫步河沿挑戰攀巖地勢較高,視野開闊兩山之間較平坦開闊,不易積水地勢較兩側低,易發育河流垂直陡坡,適合攀巖探山課堂總結山峰課堂小結海拔與相對高度的計算山峰: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山谷:兩邊高,中間低,等高線向高處凸出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等高線稀疏表示緩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等高線地形圖:用等高線表示地形的地圖山脊:兩邊低,中間高,等高線向低處凸出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 :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等高線:海拔相等的點連接成的線等高線地形圖特點:閉合曲線、同線等高、同圖等距海拔與相對高度判讀山體部位等高線與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地形圖地形 山峰 盆地 山谷 山脊 陡崖 鞍部表示方法地形特征等高線凸向( )處等高線數值外( )內( )等高線凸向( )處一對( )等高線組成多條等高線匯合( )等高線數值外( )內( )中間( )四周( )中間( )兩側( )中間( )兩側( )相鄰兩個( )之間近于( )的山坡中間( )四周( )小結:山體部位與等高線的關系低高低高高低低高高高低低低高重疊垂直山峰山谷初中地理·七年級上·第二章地圖·第二節·第2課時地形圖的判讀分層設色地形圖一起挑戰結合地形觀察,說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圖上識別一些基本地形。學會閱讀和使用分層設色地形圖,能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識別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五種地形類型,判斷地勢起伏狀況。獲取知識得到素養圖片、地圖以及數字技術。使用工具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五種山體部位。區域認知比較區別五種地形類型的基本形態特征。綜合思維分層設色地形圖比較下面兩幅圖片,說一說分層設色地形圖與等高線地形圖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圖片替換區分層設色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在繪有等高線和等深線的地形圖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圍,著上不同的顏色(海洋則著上深淺不同的藍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況。分層設色地形圖閱讀世界分層設色地形圖,說一說地圖中主要有幾種顏色?說出地球表面哪些地方地勢較高,哪些地方地勢較低?一、分層設色地形圖中顏色和海拔的關系說明各種顏色表示的海拔范圍分層設色地形圖0m以下用藍色;200m以下用綠色;200~500m用淺綠色;500~1000m用淺黃;2000~3000m用深黃;3000~5000m用棕黃色。顏色和地形有怎樣的關系呢?結合地形鳥瞰圖、地形景觀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說出五種地形類型的海拔、相對高度以及起伏等形態特點。山地盆地丘陵平原地形鳥瞰圖分層設色地形圖高原分層設色地形圖判讀地形: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地形鳥瞰圖分層設色地形圖海拔 形態特點平原200米以下地勢平坦廣闊。平坦廣闊等高線稀疏;等高線稀疏平原平原平 原平 原地形鳥瞰圖分層設色地形圖高原海拔 形態特點高原500米以上邊緣較陡內部邊緣內部內部起伏和緩邊緣內部邊緣高原高原高原地形鳥瞰圖分層設色地形圖海拔 形態特點山地500米以上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等高線密集;等高線密集山地山地山地山地地形鳥瞰圖分層設色地形圖海拔 形態特點丘陵500米以下相對高度較山地小。相對高度較山地小等高線較山地稀疏;等高線較山地稀疏丘陵丘陵丘 陵丘 陵地形鳥瞰圖分層設色地形圖海拔 形態特點盆地無固定標準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四周高中間低等高線無固定標準;等高線無固定標準盆地盆地盆地盆 地知識配對活動活動說明各種顏色表示的地形類型平原一般用_____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顏色越深。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_____色表示,海拔越高,顏色越深。海洋、湖泊一般用_____色表示,水越深,顏色越深。積雪、冰川一般用_____色表示。綠黃藍白分層設色地形圖中顏色和地形的關系地形——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相同之處 地形類型 不同之處 平 原高 原山 地丘 陵盆 地地面起伏小地表崎嶇不平海拔較高(500米以上)邊緣較陡峻海拔較低(200米以下)四周高,中間低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海拔500米以上,坡度陡限時 分鐘小組活動繪制并判讀分層設色地形圖運用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可以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分層涂色。下圖是某區域的等高線地形圖。在圖中分層涂色,判斷地形類型。根據圖中高度表,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完成分層涂色。判斷圖中①~⑤所代表的地形類型。3①平原 ②盆地 ③高原④山地 ⑤丘陵02001000海拔(米)500知識配對活動二、分層設色地形圖判讀地形五種地形類型的海拔、形態特點海拔高度形態特點平原盆地高原山地丘陵500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500米以上等高線密集,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500米以下等高線較稀疏,相對高度較山地小。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寬廣平坦。無固定標準地勢四周高,中間低課堂小結定義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內部較為稀疏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線密集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廣闊平坦盆地:四周等高線較密集,數值大;中間等高線較稀疏,數值小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較山地小陸地表面地形類型分層設色地形圖在繪有等高線和等深線的地形圖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圍,著上不同的顏色后得到的地圖制作簡易地形類型模型。要求:利用超輕黏土、泡沫等身邊的材料,制作簡易地形類型模型。要求至少體現三種地形類型,并在模型上進行標注。制作地形模型,體現不同的地形部位,并繪制相應的等高線地形圖當堂練習1.下列關于地形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山地與丘陵的共同點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B.平原與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小C.盆地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對高度小,而絕對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讀各種地形所占比例圖,回答下列小題。2.該大洲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3.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該洲顏色大部分是( )A.藍色 B.黃色 C.褐色 D.綠色小試牛刀圖1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2為圖1中某地的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1所示區域最主要的地形類型是:A.丘陵 B.平原 C.盆地 D.山地2.圖2景觀最可能出現在圖1中的: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當堂練習(1)圖中①、②兩處地形部位中,表示山谷的是 ____, 適合攀巖活動的是____。(2)圖中等高線a的數值為( )A.250 B.300C.350 D.400(3)圖中小河干流的流向_______________。(4)圖中最高點和最低點的相對高度是__________米。②①讀“某地區等高線(單位:米)示意圖”,回答問題。自西北向東南550~6501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