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1張PPT)第二章 第二節(jié)地形圖的判讀一、等高線地形圖——海拔與相對高度相對高度:一個點高出另外一個點的垂直距離海拔高度:某個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海拔高度相對高度等高線:海拔相同的各個點連接而成的線等高線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 之間的海拔差等高距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緩坡陡坡容易出現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利于爬坡、修路、修梯田等高線地形圖一、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密集程度與坡度的關系: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距一定相等①山峰等高線閉合且數值中間高,四周低二、基本的山體部位盆地等高線閉合且數值中間低,四周高②鞍部兩座山峰之間的低地二、基本的山體部位③陡崖等高線重合,用帶鋸齒的直線表示若有水流經過,會形成瀑布可開展攀巖運動④山脊等高線向海拔低(數值小)的方向延伸二、基本的山體部位⑤山谷等高線向海拔高(數值大)的方向延伸山谷易發(fā)育河流二、基本的山體部位山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等深線: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同的點連接成線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地表的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三、分層設色地形圖地形類型 主要特征 海拔 地表特征平原 200米以下 地表平坦廣闊高原 500米以上 頂部平坦或起伏和緩,邊緣陡峭山地 500米以上 地表起伏大,坡度大,多陡峭山坡丘陵 500米以下 地勢起伏較緩,海拔不高盆地 中間低四周高四、五種基本地形類型及其特征五、課堂鞏固1.圖中等高距是( )A.100米 B.200米 C.400米 D.800米.2.A和B兩座山峰的相對高度是( )A.50米 B.150米 C.170米 D.180米.3.圖中山谷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4.適合攀巖的地點是( )A.甲 B.乙 C.丙 D.丁5.圖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類型依次是( )A.平原、丘陵、山地、高原B.丘陵、山地、高原、平原C.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D.高原、山地、丘陵、平原BBBCD廣州某地理研學團隊前往廣東省東部沿海開展社會調查。6.研學途中,小濱同學拍攝了一張鄉(xiāng)村公路圖片(圖2),據此判斷該公路的大致方向是( )A.東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西北—東南方向 D.東北—西南方向.7.為保障交通安全,公路彎道處常設置凸面鏡,用以擴大司機視野。小濱拍攝凸面鏡圖片(圖3)的地點可能位于該地等高線地形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8.圖中字母B所表示的地形類型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的顏色是( )A.黃褐色 B.藍色 C.綠色 D.白色.9.圖中字母C表示的地形類型是(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BCA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