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物理學科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2(解析版)(考試時間:9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測試范圍: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1~6章。第Ⅰ卷 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四個選項中,與如圖中的光現象成因相同的是( )A.水中筷子向上折 B.胡楊樹水中倒影C.彩虹 D.人影【答案】B【詳解】圖中是杯弓蛇影,其原理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水中“折筷”,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水中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其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C.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人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透明物體的影子,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大量中華詩詞蘊含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冰”是雪融化形成的B.“月落烏嘀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雪”是水凝華形成的D.“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答案】D【詳解】A.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A錯誤;B.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故B錯誤;C.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故C錯誤;D.露是水蒸氣在溫度降低時液化形成的。故D正確。故選D。3.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每年端午節荊州人會在古城九龍淵舉行龍舟賽。運動員喊著號子、合著鼓點有節奏地劃槳(如圖)。比賽中有關聲現象的知識,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鼓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人耳朵的B.用更大的力擊鼓,鼓聲的音調就越高C.鼓聲傳進附近的會議室,影響會議,此時鼓聲是噪音D.觀眾主要根據音色區分號子聲和鼓聲【答案】B【詳解】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空氣是傳聲介質,所以鼓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人耳朵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響度是聲音的大小,打鼓用的力越大,鼓聲的響度越大,故B錯誤,符合題意;C.鼓聲傳進附近的會議室,影響會議,對參會者造成了妨礙,因此鼓聲是噪音,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比賽時,觀眾區分號子聲和鼓聲主要靠音色不同,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4.生活中需要具備基本的估測能力,下列有關物理量的估測,符合實際的是( )A.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5m/sB.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6cmC.一部普通華為手機的質量約為1kgD.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時間約為8s【答案】B【詳解】A.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m/s,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5m/s,故A不符合題意;B.一根鉛筆的長度約為18cm,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比鉛筆長一點,約為26cm,故B符合題意;C.一部普通華為手機的質量約為0.1kg,故C不符合題意;D.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時間約為15s,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5.用圖像可以表示物體的運動規律,圖中用來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② ④ B.① ③ C.① ④ D.② ③【答案】B【詳解】①圖像表示物體的速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是勻速直線運動;②圖像表示路程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是靜止狀態,物體的速度為零;③圖像表示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即物體的速度不變,是勻速直線運動;④圖像表示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且速度與時間成正比,是勻加速直線運動。故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①③,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6.前幾天小澤媽媽買了一個水果蘿卜,結果蘿卜“糠”了,俗話說蘿卜“糠”了的意思是:它的模樣和新鮮蘿卜一樣,只是變輕了。下列關于蘿卜“糠”了的說法不正確的( )A.體積沒有改變 B.質量變小了C.密度變小了 D.質量和體積的比沒有改變【答案】D【詳解】A.“它的模樣和新鮮蘿卜一樣”說明蘿卜的體積沒有改變,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變輕了”說明蘿卜的質量變小了,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D.蘿卜的體積不變,質量變小,根據可知,蘿卜的密度變小了,即質量和體積的比變小了,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7.小明和小麗在測量課本的長和寬時,發現同時測量同一本書的長,他們兩人測量的方法和讀數均正確,所得的結果不相同,關于這種現象,他們展開了討論,其中正確的是( )A.這種現象是誤差,只要多估讀幾位誤差可以消除B.這種現象是誤差,通過改進測量方法可以減小,但不能消除C.誤差現象總是存在的,不論你如何改進測量方法,誤差既不能減小也不能消除D.誤差和錯誤是一樣的,只要我們能認真仔細測量,它們都是可以避免的【答案】B【詳解】ABC.測量長度時會存在誤差,誤差現象在測量過程中一定存在,可以通過改進測量方法等方式來減少,但是不能消除,故A、C錯誤,B正確;D.誤差和錯誤不一樣,錯誤可以避免,但誤差不能避免,故D錯誤。故選B。8.如圖是北京冬奧會上,谷愛凌滑雪比賽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雪的形成和霜很相似,都是水蒸氣吸熱凝華而形成的B.雪的形成和冰很相似,都是水放熱凝固而形成的C.雪地上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現場觀眾能看到該運動員是因為照在該運動員身上的光發生了漫反射【答案】D【詳解】AB.雪是高空的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霜是地面附近的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凝華要放熱,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故AB錯誤;C.雪地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D.現場觀眾能看到該運動員是因為照在該運動員身上的光發生了漫反射,使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故D正確。故選D。9.大自然中關于霜、云、霧、露的形成,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 )A.云是水蒸氣升入高空時冷凝成的大量小水珠和凝華成的小冰晶B.霧是漂浮在空氣中的大量水蒸氣C.露是空氣中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珠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華成的小冰晶【答案】B【詳解】A.云是水蒸氣升入高空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和凝華成的小冰晶,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霧是空氣中的大量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錯誤,符合題意;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在植物上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成固態的小冰晶,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0.古詩云:“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是指聲音的( )A.響度 B.音色 C.頻率 D.音調【答案】A【詳解】“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指不敢大聲說話,擔心驚嚇了天上的人,這里的“高”指的是聲音的大小,是響度。故選A。11.分別由不同物質a、b、c組成的三個實心體,它們的體積和質量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物質的密度最大B.b物質的密度是1×103kg/m3C.c物質的密度是b的兩倍D.a、b、c的密度與它們的質量、體積有關【答案】D【詳解】A.由圖像可知,橫軸是質量,縱軸是體積;當三種物質的質量都為1g時,a物質的體積最大,c物質的體積最小,所以由得,a物質的密度最小,c物質的密度最大,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圖像可知,當b物質的體積為2×10-3m3時,b物質的質量是2kg,由得b物質的密度是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圖像可知,b、c物質的體積為2×10-3m3時,b物質的質量是2kg,c物質的質量是4kg,由得,c物質的密度是b二倍,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密度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只與組成物體的物質有關。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隨質量和體積而變化,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2.在測量液體密度(ρ)時,用相同的容器分別裝入三種不同種類的液體,測量了各自的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m)與液體體積(V),共測了四組數據,并畫在坐標系中,如圖所示。根據圖像有以下四個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A.A、B兩點對應的液體密度B.容器的質量為60gC.A點對應的液體密度是D點對應液體密度的3倍D.C點對應的液體密度約為【答案】C【詳解】AB.相同的容器分別裝入三種不同種類的液體測量了四組數據,說明其中兩個容器中是同種液體,對應的兩個點的連線與m軸的交點就是容器的質量,且液體體積V為零時,質量m不為零,所以可能是A、B是同種液體,也可能是C、D是同種液體。如果A、B是同種液體,連接A、B,直線交m軸于60g的點(如下圖),說明容器質量為60g,而D表示液體和容器總質量為60g,與事實不符,所以A、B不是同種物質,故C、D是同種物質。連接C、D,直線交m軸于20g的點(如下圖),說明容器質量為20g,故AB錯誤;C.根據上述分析可得A點對應的密度為D點對應的密度為可得A點對應的液體密度是D點對應液體密度的3倍,故C正確;D.C點對應的液體密度故D錯誤。故選C。13.如圖所示,小麗和小明相距2m,通過同一塊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觀看對方,小明能通過透鏡看到小麗眼睛正立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小麗的眼睛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 B.此時小麗從透鏡中能看到小明清晰的像C.該凸透鏡對光具有發散作用 D.該凸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答案】A【詳解】A.小明能通過透鏡看到小麗眼睛正立的像,說明小麗的像是虛像,此時小麗的眼睛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故A正確; B.小麗和小明相距2m,小麗的眼睛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小明在二倍焦距以外,像應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此時小麗從透鏡中不能看到小明清晰的像,故B錯誤;C.該凸透鏡對光具有會聚作用,故C錯誤; D.該凸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即老花眼,故D錯誤。故選A。14.光通過透鏡的光路如圖所示,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B【詳解】AB.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過焦點;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故A錯誤,B正確;C.平行于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虛焦點,故C錯誤;D.過凹透鏡虛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變得比原來更發散,故D錯誤。故選B。15.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當蠟燭、透鏡甲和光屏放置在如圖所示位置時,將透鏡甲更換為透鏡乙后,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現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需將光屏向左移動,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則( )A.透鏡甲的焦距為20cmB.透鏡乙的焦距比甲的大C.第二次成的像是放大的D.透鏡乙的會聚能力更強【答案】D【詳解】A.由圖可知,此時u=v=2f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實像,所以2f=20cm則f=10cm,故A不符合題意;B.現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將透鏡甲更換為透鏡乙后,需將光屏向左移動距離s,此時的像距減小,則物距不變的情況下,相當于減小了焦距,所以透鏡甲的焦距比乙的大,故B不符合題意;C.將透鏡甲更換為透鏡乙后,需將光屏向左移動距離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時的物距要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故C不符合題意;D.透鏡甲的焦距比乙的大,故透鏡甲的偏折能力比乙弱,故D符合題意。故選D。16.如圖所示,家用服務機器人是伴隨著人工智能而出現的一種人機信息交互特種機器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機器人發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生的B.機器人與人的對話交流,利用了聲可以傳遞信息C.機器人能區分不同小朋友的聲音是因為他們的音調不同D.機器人移動時,可利用次聲波和紫外線測距來避開障礙物【答案】B【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要發聲一定需要物體振動,故A錯誤;B.通過對話,可以獲得信息,利用了聲可以傳遞信息,故B正確;C.區分不同人說話的聲音是利用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故C錯誤;D.機器人移動時,利用物體都在釋放紅外線的特點,一般使用紅外線和超聲波感知周圍物體,故D錯誤。故選B。第Ⅱ卷 非選擇題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題2分,共12分)17.放煙火是中國民間古老的節日民俗活動,是以火藥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煙花升入空中綻放出光彩,好幾公里外的人都能看到。離燃放煙花點近的人聽到的聲音響度 (選填“大于”或“小于”)離燃放煙花點遠的人,這說明聲音響度的大小與 有關。【答案】 大于 到聲源的距離【詳解】[1][2]生活實踐表明:人離煙花近時聽到的聲音大,距離煙花遠時聽到的聲音小。發聲體發出的同一個聲音,因為距離聲源不同,聽到的響度大小不同,說明我們聽到的聲音的響度與聽者與聲源的距離有關,距離聲源越遠,聽到的聲音的響度越小。18.如圖,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用來保鮮食物的“罐中罐冰箱”。內外罐之間注滿沙子,一天加兩次水保持沙子濕潤。利用外罐內沙子里的水 吸熱,使內罐溫度降低,存儲食物保鮮時間更長。為了使保鮮效果更好,此“冰箱”應該放置在 (填“干燥”或“潮濕”)環境。【答案】 蒸發 干燥【詳解】[1]經常向沙子上灑水,保證了水分的持續蒸發,蒸發吸熱有致冷作用,從而降低了食物的溫度,對食物起到保鮮的作用。[2]空氣濕度越高,蒸發速度越慢;空氣濕度越低,蒸發速度越快。干燥的環境空氣濕度小,更有利于水分的蒸發。19.一只小鳥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若水深為2m,小鳥距水面8m,映在平靜湖水的鳥的“倒影”距小鳥 m,若小鳥飛向水面,則鳥的“倒影” (選填“靠近”或“遠離”)水面。【答案】 16 靠近【詳解】[1][2]由平面鏡成像原理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小鳥距水面8m,則像即倒影距水面也為8m,故倒影與鳥相距16m。小鳥飛向水面,物距變小,則像距也變小,所以鳥的“倒影”會靠近水面。20.圖甲是轎車的速度儀表,顯示此時速度為 ;圖乙是用停表測量校運動會上男子1500m比賽的成績,從開始時到此刻經歷的時間是 s。【答案】 80km/h 336.5【詳解】[1]圖甲速度儀表的指針指向“80”,單位為km/h,因此顯示此時速度為80km/h。[2]小表盤上,指針在“5”和“6”之間,偏向“6”,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秒表上的讀數應讀大數,指針在36.5s處,所以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6.5s,即秒表的讀數為t=5min+36.5s=336.5s21.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鏡模擬眼球中的晶狀體,來比較正常眼、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焦距大小。實驗中測得甲圖焦距為10cm,再將甲分別擠壓成乙圖、丙圖的形狀,并分別測量焦距,如圖所示。(1)測得焦距大于10cm的是圖 ;(2)目前很多近視患者戴隱形眼鏡來矯正視力。隱形眼鏡是一種直接貼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鏡片,此鏡片對光有 作用(選填“會聚”或“發散”)。【答案】 丙 發散【詳解】(1)[1]凸透鏡的凸起程度越小,對光的會聚能力越弱,焦距越長,所以,測得焦距大于10cm的是圖丙。(2)[2]近視眼的晶狀體對光的會聚能力太強,看遠處物體時,成像于視網膜前,需要用對光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來進行矯正,所以此鏡片對光有發散作用。22.寒冬,一個容積為的水缸里盛滿水放在室外,觀察發現水是從 (選填“水面”、“水中間”或“水底”)開始凝固,若這些水全部結成冰,則體積是 。(,)【答案】 水面 0.3【詳解】[1]水面的水的溫度先達到凝固點,則水面的水先結冰。[2]若這些水全部結成冰,質量不變,由得則冰的體積是三.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共4分)23.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請保留作圖痕跡)【答案】【詳解】根據平面鏡成像規律,先作出A點和B點關于平面鏡對稱的像點和,再用虛線將像點和連接,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如圖所示24.請在如圖中分別畫出光線①的折射光線,光線②的入射光線。【答案】【詳解】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經過凸透鏡的焦點;經過凸透鏡光心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傳播方向不變;故作圖如下:四.實驗題(本題共3小題,共22分)25.小明所在的實驗小組進行“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選用了燭蠟、冰作為實驗對象,并設計了如圖甲、乙實驗裝置。0 1 2 3 4 5 6 7 8 9 1025 27 30 33 36 40 44 48 52 57 610 0 0 0 0 0 0 1 2丙(1)安裝圖甲裝置的過程中應該先確定 (選填“A”“B”或“C”)的位置;(2)正確安裝裝置后開始實驗,每隔1min記錄一次實驗數據,記錄的數據如表丙所示;①根據實驗數據可知:燭蠟和冰兩種物質中,屬于晶體的是 ,判斷的依據是 ;②加熱的第6min,冰處于 狀態,進一步分析可得,冰熔化過程中的特點是 ;(3)若實驗中將乙圖持續加熱,試管中的水 (填“會”或“不會”)沸騰;(4)實驗結束后,小明同學將燒杯中的冰用酒精燈持續加熱,并繪制成如圖丁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DE段是該物質的 過程(填“熔化”“蒸發”或“沸騰”),由圖可知,當地大氣壓 一標準大氣壓。(填“低于”、“等于”或“高于”)【答案】 C 冰 熔化時溫度不變 固液共存 持續吸熱,但溫度不變 不會 沸騰 低于【詳解】(1)[1] 由于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先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最后調整溫度計的高度,使其不要碰到容器底,所以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所以安裝圖甲裝置的過程中應該先確定C的位置。(2)[2][3] 由表格數據可知,冰熔化時溫度不變,有固定的熔點,所以是晶體,燭蠟熔化時溫度持續上升,沒有固定的熔點,是非晶體。[4][5] 加熱的第6min,冰仍在繼續熔化,屬于固液共存態,進一步分析可得,冰熔化過程中的特點是:持續吸熱,但溫度不變。(3)[6] 若實驗中乙圖中持續加熱,試管中的水溫度會逐漸達到沸點,但是因為與燒杯中的水不存在溫度差,無法繼續吸熱,所以不能沸騰。(4)[7][8] BC段是冰的熔化階段,熔化完成后繼續加熱,水最終會沸騰,沸騰時持續吸熱,但溫度不變,所以DE段是該物質的沸騰過程;由圖可知,水的沸點為98℃,低于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100℃),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所以當地大氣壓低于一標準大氣壓。26.如圖-1所示是小芳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實驗時,不采用平面鏡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目的是便于確定 ;小芳同學應在 (選填“M”或“N”)側觀察蠟燭A經玻璃板所成的像;(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蠟燭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 ;(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現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4)如圖-2所示,經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與物A、C、D對應的位置,并量取三次對應的物距與像距進行比較,由此得出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將蠟燭A豎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紙上,點燃蠟燭A,觀察發現:玻璃板中蠟燭A的像偏低且傾斜。則在圖-3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圖中, 圖是產生以上實驗現象的原因。【答案】 像的位置 M 相等 虛 相等 不變 ③【詳解】(1)[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直接通過玻璃板就能觀察到成像情況,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物體在平面鏡中的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在M側有蠟燭的反射光線進入眼睛,才能觀察到成像。(2)[3]兩支蠟燭大小相同,B與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A的像與B大小相等,則A的像與A大小相等,所以說明平面鏡成像中,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4]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能在光屏上呈現,虛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不能在光屏上呈現。平面鏡的像是光的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不能在光屏上呈現,是虛像。(4)[5]圖2中,通過測量可知,物體到鏡面的距離與像到鏡面的距離總相等,所以可得: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6]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其大小不變,則像的大小不變。(5)[7]A豎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紙上,A的像偏低且傾斜,據: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則玻璃板向右傾斜了,如圖3中的③所示。27.班級研究小組同學嘗試用多種方法測量鹽水的密度。 (1)第一組進行了如下操作:①將托盤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應將平衡螺母往 (左/右)調;②將裝有某鹽水的燒杯置于天平左盤,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135.5g;③將燒杯中的鹽水倒一部分入量筒中后,測得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示數如圖乙所示為 g;④讀出倒入量筒中的鹽水體積(如圖丙所示);⑤根據實驗計算出鹽水密度是 kg/m3;(2)第二組同學提出把彈簧測力計改裝成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秤,進行了如下操作:①如圖丁所示,他們用一重為1N的小桶分別盛滿不同液體;②裝滿水后示數為2N,再裝滿另一種液體時示數為3N,則液體的密度為 kg/m3;③分別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處標注對應其它液體的密度,此密度秤的刻度是 (均勻/不均勻)的;④該密度秤的分度值是 kg/m3,如想要提高它的量程,在不更換彈簧測力計的前提下,可采取的辦法是 。【答案】 左 82 1.07×103 2×103 均勻 2×102 換用容積更小的空桶【詳解】(1)[1]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后,由圖甲可知,指針右偏,說明右邊偏重,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使天平橫梁水平平衡。[2][3]由圖可知,游碼的分度值為0.2g,示數為2g,燒杯和剩余牛奶的質量為m2=50g+20g+10g+2g=82g量筒內牛奶的質量m=m1-m2=135.5g-82g=53.5g量筒的分度值為1mL,則量筒中牛奶的體積V=50mL=50cm3牛奶的密度(2)[4]由題意可得,水的重力為G水=G-G桶=2N-1N=1N則水的質量為小桶的容積等于水的體積,由可得,水的體積同理,液體的質量為液體密度為[5]由題意及上述分析可得,在桶的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液體密度與液體質量成正比,而液體重力與液體質量也成正比,所以液體的密度與其重力成正比,即在測力計的示數下標記密度,密度秤的刻度是均勻的。[6][7]由題意可得,該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則結合上述分析可得,密度計的分度值為由上述分析可得,在不更換彈簧測力計的前提下,想要提高它的量程,需要改變公式的分母,即將桶的體積變小,所以換用容積更小的空桶可以增大量程。四.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0分)28.一輛客車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駛,在經過某直線路段時,司機駕車72km/h做勻速直線運動。司機發現其正要通過正前方高山懸崖下的隧道,于是鳴笛,經t1=6秒后聽到回聲。(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1)客車6秒內移動的距離;(2)司機聽到回聲時距離懸崖的距離。【答案】(1)120m;(2)960m【詳解】解:(1)已知客車速度由可得,客車6s內通過的路程為(2)由可得,聲音在6s內通過的路程為則客車鳴笛時到懸崖的距離為聽到回聲時距離懸崖的距離為答:(1)客車6秒內移動的距離為120m;(2)司機聽到回聲時距離懸崖的距離960m。29.2024年是中國農歷龍年,小琳的爸爸買了一個銅制龍擺件,如圖所示。小琳想測該擺件的體積,她把該擺件完全浸入盛滿水的容器中,剛好溢出300g的水。已知ρ水=1.0×103kg/m3,ρ銅=8.9×103kg/m3,求:(1)該擺件的體積為多少cm3?(2)若該擺件是實心的,則該擺件的質量為多少克?(3)若該擺件實際的質量為445g,則空心部分體積為多少cm3? 【答案】(1)300cm3;(2)2670g;(3)250cm3【詳解】解:(1)該擺件的體積等于溢出的水的體積,即(2)若該擺件是實心的,則該擺件的質量為(3)若該擺件實際的質量為445g,則實心部分的體積為空心部分的體積為答:(1)(1)該擺件的體積為300cm3;(2)若該擺件是實心的,則該擺件的質量為2670克;(3)若該擺件實際的質量為445g,則空心部分體積為250cm3。30.汽車遇到意外情況時緊急停車要經歷反應和制動兩個過程,汽車在反應過程做勻速直線運動,在制動過程中做變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若駕駛員發現前方70m處有障礙物,采取剎車制動后,汽車的制動過程行駛了50m,剛好停在障礙物前10米處,已知該駕駛員的反應時間為0.5s。求:(1)在駕駛員正常的情況下,制動前汽車行駛速度為多少m/s?(2)若駕駛員酒后駕駛,反應時間變為2s。計算說明上述情況下,汽車能否安全停下來?【答案】(1)20m/s(2)不能安全停下來,見解析【詳解】(1)根據題意可求,汽車反應行駛的距離為制動前汽車行駛速度為(2)若駕駛員酒后駕駛,反應時間變為2s,則反應距離為則反應加制動的路程為由于,因此不能安全停下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物理學科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測試02(原卷版)(考試時間:9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測試范圍: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第1~6章。第Ⅰ卷 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四個選項中,與如圖中的光現象成因相同的是( )A.水中筷子向上折 B.胡楊樹水中倒影C.彩虹 D.人影2.大量中華詩詞蘊含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冰”是雪融化形成的B.“月落烏嘀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雪”是水凝華形成的D.“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3.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每年端午節荊州人會在古城九龍淵舉行龍舟賽。運動員喊著號子、合著鼓點有節奏地劃槳(如圖)。比賽中有關聲現象的知識,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鼓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人耳朵的B.用更大的力擊鼓,鼓聲的音調就越高C.鼓聲傳進附近的會議室,影響會議,此時鼓聲是噪音D.觀眾主要根據音色區分號子聲和鼓聲4.生活中需要具備基本的估測能力,下列有關物理量的估測,符合實際的是( )A.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5m/sB.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6cmC.一部普通華為手機的質量約為1kgD.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時間約為8s5.用圖像可以表示物體的運動規律,圖中用來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② ④ B.① ③ C.① ④ D.② ③6.前幾天小澤媽媽買了一個水果蘿卜,結果蘿卜“糠”了,俗話說蘿卜“糠”了的意思是:它的模樣和新鮮蘿卜一樣,只是變輕了。下列關于蘿卜“糠”了的說法不正確的( )A.體積沒有改變 B.質量變小了C.密度變小了 D.質量和體積的比沒有改變7.小明和小麗在測量課本的長和寬時,發現同時測量同一本書的長,他們兩人測量的方法和讀數均正確,所得的結果不相同,關于這種現象,他們展開了討論,其中正確的是( )A.這種現象是誤差,只要多估讀幾位誤差可以消除B.這種現象是誤差,通過改進測量方法可以減小,但不能消除C.誤差現象總是存在的,不論你如何改進測量方法,誤差既不能減小也不能消除D.誤差和錯誤是一樣的,只要我們能認真仔細測量,它們都是可以避免的8.如圖是北京冬奧會上,谷愛凌滑雪比賽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雪的形成和霜很相似,都是水蒸氣吸熱凝華而形成的B.雪的形成和冰很相似,都是水放熱凝固而形成的C.雪地上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現場觀眾能看到該運動員是因為照在該運動員身上的光發生了漫反射9.大自然中關于霜、云、霧、露的形成,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 )A.云是水蒸氣升入高空時冷凝成的大量小水珠和凝華成的小冰晶B.霧是漂浮在空氣中的大量水蒸氣C.露是空氣中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珠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華成的小冰晶10.古詩云:“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是指聲音的( )A.響度 B.音色 C.頻率 D.音調11.分別由不同物質a、b、c組成的三個實心體,它們的體積和質量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物質的密度最大B.b物質的密度是1×103kg/m3C.c物質的密度是b的兩倍D.a、b、c的密度與它們的質量、體積有關12.在測量液體密度(ρ)時,用相同的容器分別裝入三種不同種類的液體,測量了各自的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m)與液體體積(V),共測了四組數據,并畫在坐標系中,如圖所示。根據圖像有以下四個判斷,其中正確的是( )A.A、B兩點對應的液體密度B.容器的質量為60gC.A點對應的液體密度是D點對應液體密度的3倍D.C點對應的液體密度約為13.如圖所示,小麗和小明相距2m,通過同一塊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觀看對方,小明能通過透鏡看到小麗眼睛正立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小麗的眼睛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B.此時小麗從透鏡中能看到小明清晰的像C.該凸透鏡對光具有發散作用D.該凸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14.光通過透鏡的光路如圖所示,正確的是( )A. B.C. D.15.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當蠟燭、透鏡甲和光屏放置在如圖所示位置時,將透鏡甲更換為透鏡乙后,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現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需將光屏向左移動,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則( )A.透鏡甲的焦距為20cmB.透鏡乙的焦距比甲的大C.第二次成的像是放大的D.透鏡乙的會聚能力更強16.如圖所示,家用服務機器人是伴隨著人工智能而出現的一種人機信息交互特種機器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機器人發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生的B.機器人與人的對話交流,利用了聲可以傳遞信息C.機器人能區分不同小朋友的聲音是因為他們的音調不同D.機器人移動時,可利用次聲波和紫外線測距來避開障礙物第Ⅱ卷 非選擇題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題2分,共12分)17.放煙火是中國民間古老的節日民俗活動,是以火藥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煙花升入空中綻放出光彩,好幾公里外的人都能看到。離燃放煙花點近的人聽到的聲音響度 (選填“大于”或“小于”)離燃放煙花點遠的人,這說明聲音響度的大小與 有關。18.如圖,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用來保鮮食物的“罐中罐冰箱”。內外罐之間注滿沙子,一天加兩次水保持沙子濕潤。利用外罐內沙子里的水 吸熱,使內罐溫度降低,存儲食物保鮮時間更長。為了使保鮮效果更好,此“冰箱”應該放置在 (填“干燥”或“潮濕”)環境。19.一只小鳥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若水深為2m,小鳥距水面8m,映在平靜湖水的鳥的“倒影”距小鳥 m,若小鳥飛向水面,則鳥的“倒影” (選填“靠近”或“遠離”)水面。20.圖甲是轎車的速度儀表,顯示此時速度為 ;圖乙是用停表測量校運動會上男子1500m比賽的成績,從開始時到此刻經歷的時間是 s。21.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鏡模擬眼球中的晶狀體,來比較正常眼、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焦距大小。實驗中測得甲圖焦距為10cm,再將甲分別擠壓成乙圖、丙圖的形狀,并分別測量焦距,如圖所示。(1)測得焦距大于10cm的是圖 ;(2)目前很多近視患者戴隱形眼鏡來矯正視力。隱形眼鏡是一種直接貼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鏡片,此鏡片對光有 作用(選填“會聚”或“發散”)。22.寒冬,一個容積為的水缸里盛滿水放在室外,觀察發現水是從 (選填“水面”、“水中間”或“水底”)開始凝固,若這些水全部結成冰,則體積是 。(,)三.作圖題(本題共2小題,共4分)23.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請保留作圖痕跡)24.請在如圖中分別畫出光線①的折射光線,光線②的入射光線。四.實驗題(本題共3小題,共22分)25.小明所在的實驗小組進行“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選用了燭蠟、冰作為實驗對象,并設計了如圖甲、乙實驗裝置。0 1 2 3 4 5 6 7 8 9 1025 27 30 33 36 40 44 48 52 57 610 0 0 0 0 0 0 1 2丙(1)安裝圖甲裝置的過程中應該先確定 (選填“A”“B”或“C”)的位置;(2)正確安裝裝置后開始實驗,每隔1min記錄一次實驗數據,記錄的數據如表丙所示;①根據實驗數據可知:燭蠟和冰兩種物質中,屬于晶體的是 ,判斷的依據是 ;②加熱的第6min,冰處于 狀態,進一步分析可得,冰熔化過程中的特點是 ;(3)若實驗中將乙圖持續加熱,試管中的水 (填“會”或“不會”)沸騰;(4)實驗結束后,小明同學將燒杯中的冰用酒精燈持續加熱,并繪制成如圖丁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則DE段是該物質的 過程(填“熔化”“蒸發”或“沸騰”),由圖可知,當地大氣壓 一標準大氣壓。(填“低于”、“等于”或“高于”)26.如圖-1所示是小芳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1)實驗時,不采用平面鏡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目的是便于確定 ;小芳同學應在 (選填“M”或“N”)側觀察蠟燭A經玻璃板所成的像;(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蠟燭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 ;(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現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4)如圖-2所示,經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與物A、C、D對應的位置,并量取三次對應的物距與像距進行比較,由此得出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將蠟燭A豎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紙上,點燃蠟燭A,觀察發現:玻璃板中蠟燭A的像偏低且傾斜。則在圖-3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圖中, 圖是產生以上實驗現象的原因。27.班級研究小組同學嘗試用多種方法測量鹽水的密度。 (1)第一組進行了如下操作:①將托盤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應將平衡螺母往 (左/右)調;②將裝有某鹽水的燒杯置于天平左盤,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135.5g;③將燒杯中的鹽水倒一部分入量筒中后,測得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示數如圖乙所示為 g;④讀出倒入量筒中的鹽水體積(如圖丙所示);⑤根據實驗計算出鹽水密度是 kg/m3;(2)第二組同學提出把彈簧測力計改裝成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秤,進行了如下操作:①如圖丁所示,他們用一重為1N的小桶分別盛滿不同液體;②裝滿水后示數為2N,再裝滿另一種液體時示數為3N,則液體的密度為 kg/m3;③分別在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處標注對應其它液體的密度,此密度秤的刻度是 (均勻/不均勻)的;④該密度秤的分度值是 kg/m3,如想要提高它的量程,在不更換彈簧測力計的前提下,可采取的辦法是 。四.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0分)28.一輛客車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駛,在經過某直線路段時,司機駕車72km/h做勻速直線運動。司機發現其正要通過正前方高山懸崖下的隧道,于是鳴笛,經t1=6秒后聽到回聲。(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1)客車6秒內移動的距離;(2)司機聽到回聲時距離懸崖的距離。29.2024年是中國農歷龍年,小琳的爸爸買了一個銅制龍擺件,如圖所示。小琳想測該擺件的體積,她把該擺件完全浸入盛滿水的容器中,剛好溢出300g的水。已知ρ水=1.0×103kg/m3,ρ銅=8.9×103kg/m3,求:(1)該擺件的體積為多少cm3?(2)若該擺件是實心的,則該擺件的質量為多少克?(3)若該擺件實際的質量為445g,則空心部分體積為多少cm3? 30.汽車遇到意外情況時緊急停車要經歷反應和制動兩個過程,汽車在反應過程做勻速直線運動,在制動過程中做變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若駕駛員發現前方70m處有障礙物,采取剎車制動后,汽車的制動過程行駛了50m,剛好停在障礙物前10米處,已知該駕駛員的反應時間為0.5s。求:(1)在駕駛員正常的情況下,制動前汽車行駛速度為多少m/s?(2)若駕駛員酒后駕駛,反應時間變為2s。計算說明上述情況下,汽車能否安全停下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2024版八上物理期末臨考押題卷02(原卷版).docx 人教2024版八上物理期末臨考押題卷02(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