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徐州泉山區徐州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中物理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40分。1.第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巴黎舉行,其中在女子米蝶泳泳道長米決賽中,我國運動員張雨霏以秒的成績勇奪該項目銅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研究張雨霏的泳姿時可以把她看作質點 B. 張雨霏全程的平均速率約為C. 秒指的是時刻 D. 張雨霏全程的位移大小為2.關于下面四幅圖,說法正確的是( )A. 甲圖為仰韶文化時期的尖底瓶,裝入瓶中的水越多,瓶含水的重心一定越高B. 乙圖中,碗對筷子在點的彈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圖中箭頭所示C. 丙圖中,甲同學最終失敗,因此甲同學對乙同學的作用力小于乙同學對甲同學的作用力D. 丁圖為一輕質彈簧的彈力大小和彈簧長度的關系圖像,該彈簧的勁度系數為3.如圖所示,圖甲為質點和做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圖乙為質點和做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由圖可知( )A. 到時間內,和兩個質點的運動方向均發生了改變B. 到時間內,和兩個質點的速度一直減少C. 若時刻、兩質點第一次相遇,則時刻、兩質點第二次相遇D. 若時刻、兩質點第一次相遇,則時刻、兩質點第二次相遇4.在高速公路上,為了行車安全,每隔設置一組車距確認標志牌、、、。設有一輛汽車沿著平直路面行駛,當車經過標志牌時前方出現突發情況,司機立即開始勻減速剎車,車通過的時間與通過的時間相等,已知汽車運動軌跡為直線,汽車可視作質點,則車停下來的位置與標志牌的距離為( )A. B. C. D.5.如圖所示,老師握住一個裝滿水的圓柱形杯子,杯子始終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握杯子用的力越大,杯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B. 杯子表面越粗糙,所受的摩擦力越大C. 隨著杯子內的水量減少,杯子所受的摩擦力也減小D. 杯子和水的總重力一定等于手與杯子間的最大靜摩擦力6.如圖所示,物體、疊放在水平粗糙面上,用繩子水平拉物體,力的大小為,該力使隨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與物體發生作用與反作用的力有( )A. 三對 B. 四對 C. 五對 D. 六對7.在救援中,無人機被廣泛用來定點投放物資。有三架無人機、、懸停在空中,分別將懸掛的物資由靜止釋放,已知、、離地面的高度之比,不計空氣阻力,則( )A. 物資下落到地面的時間之比為B. 物資下落到地面的時間之比為C. 物資到達地面時的速度大小之比是D. 物資到達地面時的速度大小之比是8.汽車在平直路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其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時間內汽車通過的位移為B. 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汽車在時間內通過的位移C. 汽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D. 時間內,汽車的平均速度大小為9.甲、乙兩個小燈籠用輕繩連接,懸掛在空中,在相同的水平風力作用下發生傾斜,穩定時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如圖所示,已知甲的質量為、乙的質量為,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A. B.C. D.10.如圖所示,物塊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體上面,放在彈簧上面并緊挨著豎直粗糙墻壁,處于靜止狀態?,F用力沿斜面向上推,、仍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之間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變 B. A、之間的摩擦力一定變小C. 受到彈簧彈力一定變小 D. 與墻之間一定沒有摩擦力二、實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5分。11.某實驗小組做“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的實驗,如圖所示,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和為細繩。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與、與間的細繩可以用橡皮筋代替B.確定力的方向時,可用鉛筆沿著細繩畫直線C.橡皮筋的反向延長線必須是兩條細繩夾角的角平分線D.實驗應作出力的圖示來探究合力與分力的關系實驗中,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筋使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到達點,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此時橡皮筋的彈力大小為_____。若只有一個彈簧測力計,為了完成一次該實驗,至少需要_____選填“”、“”或“”次把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拉到點。幾位同學在用圖所示裝置做“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實驗時,甲同學作出了兩彈簧彈力與彈簧長度的關系圖像甲,乙和丙同學分別作出了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圖像乙和丙。關于圖像,判斷正確的是______A.甲圖中彈簧的原長比的長B.甲圖中彈簧的勁度系數比的大C.乙圖像末端發生彎曲,其原因可能是形變超出彈性限度D.丙圖像中直線不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彈簧自身重力的影響,這對測量彈簧的勁度系數無影響根據丙圖像,測得的彈簧勁度系數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字三、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5分。12.質點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后速度達到,然后勻速運動了,接著經勻減速運動到。求:質點在加速運動階段的加速度;質點在第末的速度;質點這段時間內的位移。13.質量分別為、、的木塊、、與兩個原長均為、勁度系數均為的相同輕彈簧、用輕繩連接如圖所示,其中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開始時彈簧處于原長,木塊都處于靜止?,F用水平力緩慢地向左拉彈簧的左端,直到木塊剛好離開水平地面為止,取求開始時彈簧的長度;木塊剛好離開水平地面時繩子對的拉力大??;該過程彈簧的左端向左移動的距離。14.A、兩輛汽車在一條足夠長的平直公路上沿著同一方向并排行駛,初始時刻,車在前,車在后,二者間距為,兩車均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初始速度分別為和,汽車以大小為的加速度減速行駛,汽車以大小為的加速度加速行駛,通過計算求:兩車經過多長時間相距最大?此時最大間距是多少?經過多長時間兩車相遇?若初始時,車在后,車在前,當兩汽車初始間距滿足什么條件時,兩車可以相遇兩次。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質點在加速運動階段的加速度為質點在減速過程中的加速度為所以質點在第末的速度為質點這段時間內的位移為 13.【答案】解:剛開始彈簧處于壓縮狀態,設其壓縮量為,則:解得:;最終木塊剛好離開水平地面時,繩子對的拉力大小為:;最終木塊剛好離開水平地面,彈簧處于拉伸狀態,設其拉伸量為,則:解得:最終木塊剛好離開水平地面時,拉彈簧的水平拉力大小為:則彈簧的伸長量為: 彈簧左端向左移動的距離: 答:開始時彈簧的長度為;木塊剛好離開水平地面時繩子對的拉力大小為;該過程彈簧的左端向左移動的距離為。 14.【答案】開始時車在前,且車的速度大于車的速度,兩車的距離越來越大,由于車加速運動,車減速,故當車的速度等于車的速度時,兩車相距最遠,設經過 時間兩車的速度相等,則有解得此時車的位移車的位移故兩車的最遠距離車停下來的時間通過的總位移車的位移顯然車還沒有追上車,設經過 時間車追上車,則有解得車在后減速,車在前加速,當兩車速度相等時,兩車恰好相遇,則以后兩車可以再次相遇,故有 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