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0張PPT)第二章 城鎮和鄉村第三節 城鎮化進程及其影響Towns and villages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ts impacts新課導入New course import1.對照世界地圖,看一看世界城市分布與夜間燈光分布是否一致。2.世界上有的區域夜間燈光閃耀,有的區域夜間則一片漆黑。夜間燈光分布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蘇奧米國家極地軌道伙伴衛星(Suomi NPP)是美國最新一代氣象衛星。其搭載的可見光 / 紅外成像輻射儀(VIIRS)傳感器,能夠過濾掉極光、森林火光等非城市燈光,捕獲到城鎮中居民點、車流、路燈等發出的低強度燈光。圖 2-32 是科研人員通過收集該衛星 2016 年多個月份的數據,合成得到的衛星影像。圖 2-32 世界夜間燈光影像核心素養Core literacy分析城鎮化過程中人口從鄉村向城市遷移的原因,理解這種遷移如何影響城鄉人口分布和聚落形態的變化,探討如何促進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探討城鎮化帶來的資源消耗增加和環境問題加劇,以及如何通過綠色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策略減輕這些壓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討論城鎮化進程中可能出現的城鄉差距、社會階層分化問題,強調城市規劃中應包含促進社會公平和包容性的措施,確保城鎮化成果惠及全體居民。人地協調觀分析不同地理區域城鎮化進程的特點、速度及驅動因素,理解區域間的差異和相互影響。探討城鎮化過程中城鄉關系的動態變化,包括城鄉一體化、城鄉互動等模式,以及這些模式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國家及地方政策、城市規劃如何適應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促進區域特色發展,減少盲目城鎮化帶來的問題。區域認知分析城鎮化對經濟增長、就業結構、社會服務、文化多樣性、生態環境等多方面的綜合影響。從歷史視角審視城鎮化的長期趨勢,同時關注當前及未來短期內城鎮化可能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以及不同時間尺度上的政策調整需求。將城鎮化視為一個復雜的系統過程,考慮其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動態變化,以及外部因素的干擾。綜合思維組織學生參觀不同類型的城鎮,通過實地觀察、訪談居民、收集數據,深入理解城鎮化的具體表現和影響。利用統計數據和地理信息系統(GIS)分析城鎮化進程中的人口流動、土地利用變化、環境質量等數據,繪制相關地圖,直觀展示城鎮化特征。通過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形式,模擬制定城鎮化規劃方案,考慮如何平衡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公平,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地理實踐力課標要求:運用資料,說明不同地區城鎮化的過程和特點,以及城鎮化的利弊。要點導學Essentials Tutorial方法城鎮化進程示意圖的判讀重點城鎮化的主要表現及動力城鎮化的地域差異城鎮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難點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鎮化的進程差異城鎮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措施CONTENTS/目錄城鎮化城鎮化的地域差異城鎮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世界城市化進程的一般規律Urbanization城鎮化01PART城鎮化概述The connot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概念城鎮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產業活動在空間上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圖 2-33 上海浦東陸家嘴一帶景觀的變化城鎮化概述The connot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城市化的表現建設用地規模不斷擴大鄉村景觀逐漸轉化為城市景觀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持續上升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文化、價值觀念等發生顯著變化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0102030405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標城鎮化是城鄉融合發展的一個漸進過程,是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城鎮化的動力The driving force of urbanization城鎮化的主要動力——經濟發展一般來說,經濟越發達,城鎮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城鎮化的動力The driving force of urbanization三大產業對城鎮化的影響第一產業隨著農業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明顯過剩,農業人口向城鎮大量轉移。進城務工人員從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務等行業,成為城鎮勞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01在城鎮化剛起步階段,農業生產為工業提供了原材料,為城鎮發展提供市場,農業經濟的發展是城鎮化最基本的動力02城鎮化的動力The driving force of urbanization三大產業對城鎮化的影響城鎮發展與工業化進程的關系尤為密切。在大多數城鎮,工業是城鎮經濟的主要支柱,能夠安排大量勞動力就業,并為服務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工業化與城鎮化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第二產業城鎮化的動力The driving force of urbanization三大產業對城鎮化的影響經濟繁榮的城鎮,服務業相對發達。服務業發展能夠促進大量勞動力就業第三產業知識拓展Knowledge development城鎮化與工業化的關系工業化鄉鎮企業發展農村工業化鄉村變城鎮城鎮數量猛增城鎮化城鎮工業發展工業實力大增城鎮用地增加城鎮規模擴大城鎮人口比重提高勞動力需求量增加促進活動Activity1.在城鎮化的不同發展階段,其主導驅動力有所不同。在城鎮化剛起步階段,農業生產為工業提供了原材料,為城鎮發展提供市場,所以農業經濟的發展是城鎮化最基本的動力。查閱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鎮化的相關資料,分析改革開放以來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鎮化影響因素的異同。【答案】不同點:珠江三角洲,僑鄉投資帶動經濟發展,毗鄰港澳,與港澳經濟互動,承接港澳的產業轉移;長江三角洲,城市間的協調合作,承接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相同點:都受到了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Regional differences in urbanization城鎮化的地域差異02PART世界城市化進程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城鎮起源起源于早期的農業文明地區工業革命之前世界上的城鎮發展極為緩慢目前世界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鎮工業革命之后,尤其進入20世紀以來世界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鎮人口比重迅速攀升2050年(預測)世界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將達到2/3世界城鎮化進程的特點世界城市化進程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大都市的特點規模巨大、綜合實力和輻射功能強大的超級大城市舉例:倫敦、巴黎、紐約、東京、上海、香港等圖 2-36 倫敦城市景觀世界城市化進程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城市群的特點在較大的空間范圍內,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共同組成的城市群體。城市之間既有明確的分工,更有密切聯系,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中下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舉例:我國的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中原、哈長、北部灣等城市群世界城市化進程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orld大都市帶的特點具備雄厚的綜合實力和強大的輻射功能,稱為具有全球影響的經濟中樞舉例: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帶、歐洲西北部大都市帶、英格蘭大都市帶、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帶、北美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帶、我國長江三角洲大都市帶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鎮化的差異Differences in urbanization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高。大多在75%以上,有些國家甚至高達90%發達國家較低。大多數國家不到50%發展中國家城鎮化水平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鎮化的差異Differences in urbanization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城鎮化速度發達國家減緩發展中國家較快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鎮化的差異Differences in urbanization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①人口高度集中,大中小城市密集分布,加工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和信息產業相對發達。②現代交通和互聯網顯著提高了城鎮運行的效率。③注重營造高質量的人居環境,城鎮綠化率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城鎮歷史文化保護也得到普遍的重視發達國家城鎮化水平很不平衡。城鎮化水平較低的國家多分布在亞洲和非洲發展中國家城鎮化主要特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鎮化的差異Differences in urbanization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發達國家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現象有些大城市由于過度擴張,出現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現象。城市化外圍地帶的人口顯著增加;在大城市周邊建設了一系列衛星城市和工業區市區范圍明顯擴大,城市邊緣發展較快123表現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鎮化的差異Differences in urbanization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發展中國家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現象0102一些國家出現“虛假城鎮化”,過量的鄉村人口向城市遷移,明顯超過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承受能力,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相對落后,如巴西等拉丁美洲國家;一些國家出現“滯后城鎮化”,即城鎮化進程顯著落后于相應的經濟發展階段,如印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圖 2-37 傳統建筑與現代高樓形成鮮明對比(尼日利亞拉各斯)探究Inquiry1.對照世界地圖,看一看世界城市分布與夜間燈光分布是否一致。蘇奧米國家極地軌道伙伴衛星(Suomi NPP)是美國最新一代氣象衛星。其搭載的可見光 / 紅外成像輻射儀(VIIRS)傳感器,能夠過濾掉極光、森林火光等非城市燈光,捕獲到城鎮中居民點、車流、路燈等發出的低強度燈光。圖 2-32 是科研人員通過收集該衛星 2016 年多個月份的數據,合成得到的衛星影像。圖 2-32 世界夜間燈光影像【參考答案】一致探究Inquiry2.世界上有的區域夜間燈光閃耀,有的區域夜間則一片漆黑。夜間燈光分布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蘇奧米國家極地軌道伙伴衛星(Suomi NPP)是美國最新一代氣象衛星。其搭載的可見光 / 紅外成像輻射儀(VIIRS)傳感器,能夠過濾掉極光、森林火光等非城市燈光,捕獲到城鎮中居民點、車流、路燈等發出的低強度燈光。圖 2-32 是科研人員通過收集該衛星 2016 年多個月份的數據,合成得到的衛星影像。圖 2-32 世界夜間燈光影像【參考答案】區域夜間燈光閃耀多為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密集地區、經濟活動活躍度高等;區域夜間一片漆黑多為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口稀疏地區、經濟活動活躍度低等知識拓展Knowledge development城鎮化的三種類型同步城鎮化指一國城鎮化的水平與工業化發展水平趨于一致,城鎮化發展與經濟發展呈正相關,城市人口的增長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有機城鎮化模式。這是一種比較合理的城鎮化發展模式,它能使城市化、工業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相互促進知識拓展Knowledge development城鎮化的三種類型過度城鎮化(虛假城鎮化)指一國城鎮化的速度遠遠超過工業化的速度,城鎮化不是建立在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一定水平之上,而主要是依靠傳統的第三產業來推進的。這種城鎮化的質量較低,不利于一國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反而容易造成諸多“城市病”的發生知識拓展Knowledge development城鎮化的三種類型滯后城鎮化指一國城鎮化水平落后于工業化的水平,城鎮化發展滯后于經濟發展的城鎮化發展模式。這種城鎮化發展模式不利于充分發揮城市的集聚效應,對一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都具有嚴重的阻礙作用我國的城鎮化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發展現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人口快速增長,城鎮數量不斷生增加,城鎮水平持續提高。1978—2020 年,我國城鎮化水平由17.9%上升到63.89%,平均每年增長超過1.0個百分點。2020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達到9.02 億。我國的城鎮化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我國的城鎮化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措施我國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我國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我國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01030204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構建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的大中小城市發展格局,我國的城鎮化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意義我國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長空間拉動了生產與消費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升了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提高了區域對外開放程度閱讀Reading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我國的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核心,圍繞人多做文章、做大文章和做好文章。2020 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 63.89%,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 45.4%。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需要注重以下方面:一是以人為核心,全面提高城鎮化的質量;二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以城鎮群為主體形態;三是借助城鎮化推動鄉村振興;四是優化城鎮布局,統籌城鄉發展;五是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和能源,減少對自然界的干擾和破壞;六是重視歷史文化傳承,城鎮有記憶、有特色、有美麗的風光,讓居民“望山見水”,記得住鄉愁。與傳統城鎮化不同的是,新型城鎮化注重智慧城市的建設,運用以物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城鎮智慧式的管理和運行。優化提升東部地區的城市群,培育壯大中西部地區的城市群,抓緊建設好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山東半島、中原、關中平原、粵閩浙、北部灣等重點城市群,完善城市群的協調程度,提高城市群的荷載功能,增強城市群的帶動能力,擴大城市群的國際影響力。閱讀Reading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現狀指導思想以人為核心,圍繞人多做文章、做大文章和做好文章根據2020 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 63.89%,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 45.4%閱讀Reading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四是優化城鎮布局,統籌城鄉發展六是重視歷史文化傳承,城鎮有記憶、有特色、有美麗的風光,讓居民“望山見水”,記得住鄉愁二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以城鎮群為主體形態三是借助城鎮化推動鄉村振興五是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和能源,減少對自然界的干擾和破壞一是以人為核心,全面提高城鎮化的質量閱讀Reading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內容技術支撐新型城鎮化注重智慧城市的建設,運用以物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城鎮智慧式的管理和運行章優化提升東部地區的城市群,培育壯大中西部地區的城市群,抓緊建設好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山東半島、中原、關中平原、粵閩浙、北部灣等重點城市群,完善城市群的協調程度,提高城市群的荷載功能,增強城市群的帶動能力,擴大城市群的國際影響力活動Activity1. 討論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鎮化進程的異同;想一想,產生這些異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相同點: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規模擴大。不同點: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發展中國家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原因:發達國家社會生產力發展快,經濟發展水平高,追求更好的生活環境,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發展中國家工業化起步晚,處在城市化的初級階段,城市化推進很快。活動Activity2.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發達國家一些大城市中心區萎縮,中小城鎮則發展迅速,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答案】原因:人們對環境的要求提高;鄉村、城鎮基礎設施逐漸完善;私人小汽車的普及。活動Activity3. 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現階段我國城鎮化的特點,完成表格內容。項目 特點城鎮化速度 快,呈加速趨勢城鎮化動力 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產業結構變動 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轉移人口流動 內地向沿海、農村向城市、經濟欠發達地區向經濟發達地區城鎮建設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生態環境保護 城鎮生態環境初步改善,但不容樂觀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基本協調,但有仍不少問題。勞動力就業問題是城鎮化過程中一個首要問題城鎮化與工業化的關系 工業能安排大量勞動力就業,城鎮發展促進工業化進程Lesson summary小結課堂能力提升:運用資料,理解城鎮化的概念、標志及意義,了解世界及我國城鎮化進程階段及特點。Classroom exercises小練課堂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城鎮化發展道路,與美、日相比,德國走的是中小城市發展模式的城鎮發展道路,居住在10萬人口以上較大城市的人口僅有2500萬,占總人口的30%左右。下圖為1870~2015年美、日、德三個國家城鎮化發展歷程圖。據此完成問題。解析:由圖中信息可知,二戰后日本城鎮化發展速度較快,且在1990年城鎮化水平就已超過德國和美國,德國城鎮化起步最早,三個國家都已步人城鎮化后期,都出現了逆城鎮化現象。故選A。C1.關于德、美、日三國的表述正確的是( )A.二戰后日本城鎮化的速度較快B.圖示時期德國城鎮化水平始終最高C.美國的城鎮化起步最早D.均未出現逆城鎮化現象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城鎮化發展道路,與美、日相比,德國走的是中小城市發展模式的城鎮發展道路,居住在10萬人口以上較大城市的人口僅有2500萬,占總人口的30%左右。下圖為1870~2015年美、日、德三個國家城鎮化發展歷程圖。據此完成問題。2.德國中小城市城鎮化發展模式的特點是( )A.城市服務功能更齊全B.城市間距離相對較近C.城市服務范圍更廣D.城鎮化問題較嚴重解析:中小城市相較于大城市,城市服務范圍較小,服務功能較不齊全,城鎮化問題不突出,城市之間距離較近。故選B 。B2022年7月,國家發改委在《“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中提出:加快發展中小城鎮規模,引導產業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城市和縣城布局,依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這意味著我國將形成分工協作、功能完善的城鎮化空間格局。下圖為2010-2021年我國城鎮化水平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示我國城鎮化進程( )A.2010—2015年處于城鎮化初期階段B.2016—2019年城鎮化水平高,增速加快C.2020年城鎮人口增長數量最大D.2021年我國全面進入逆城市化解析:通過閱讀2010-2021年我國城鎮化水平圖,2010—2015年城鎮化水平處在50%—56%左右,處在城市化中期,A錯誤; 2016—2019年城市化水平較高,增速保持一定速度,未出現加快趨勢, B錯誤;2020年城市化增加水平大于其他年份的增加量,所以可以推測出2020年城鎮人口增長數量最大,C正確;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和城鎮化水平,2021年城鎮化水平處在65%左右,由于還未進入城市化后期階段,故2021年我國未全面進入逆城市化,D錯誤。故選C。C2022年7月,國家發改委在《“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中提出:加快發展中小城鎮規模,引導產業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城市和縣城布局,依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這意味著我國將形成分工協作、功能完善的城鎮化空間格局。下圖為2010-2021年我國城鎮化水平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我國加快發展中小城鎮規模的意義是( )A.促進產業向鄉村轉移,縮小發展差距B.限制大城市發展,提升中小城市品質C.大力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D.縮小區域間發展差異,統籌城鄉發展解析:我國加快發展中小城鎮規模的意義是縮小區域間發展差異,統籌城鄉發展, D正確;加快中小城鎮發展,產業應向城鎮轉移,且鄉村以農業發展為主,A錯誤;加快發展中小城鎮與限制大城市發展不構成意義關系,B錯誤;大力發展農業利于鄉村發展,而非中小城鎮發展,C錯誤。故選D。D下圖為我國2010~2018年城鎮化率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圖示我國城鎮化( )A.出現逆城市化 B.處于加速階段C.發展起點高 D.發展速度較慢解析:讀圖我國城市化水平持續上升,逆城市化使城市化水平降低,故A錯誤;讀圖我國城市化起步較晚,水平低,但增長速度快,處于加速增長階段,故CD錯誤,B正確。故選B。B下圖為我國2010~2018年城鎮化率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目前我國城鎮化發展階段的突出特點是( )A.城市交通擁堵 B.城市環境優美C.勞動力短缺 D.人口遷離城市解析:我國目前城市化處于加速階段,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導致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緊張,城市環境下降,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A感謝觀看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