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探索與發現:三角形邊的關系【教學內容】教材第27~28頁相關內容。【素養目標】1.經歷三角形三邊關系的探索過程,知道三角形任意兩條邊的和大于第三邊。2.結合操作活動,提高觀察、操作、推理能力。3.經歷活動中問題提出與解決的過程,培養探索精神。【重點難點】重難點:在操作活動中探索、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教學過程】一、課堂導入師:拿出三根同樣長的小棒,擺出一個三角形。組織學生動手擺一擺。師:任意三根小棒都能擺成三角形嗎?三角形的三條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今天這節課我們來探究相關內容。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能否擺出三角形與3根小棒的長度有關。(1)合作探究。師:這里有4組小棒,哪些能擺成三角形呢?組織學生拿出學具試一試,擺一擺。(2)交流匯報。師:誰能說一說你們擺的結果?預設1:(1)(2)組能擺成三角形,(3)(4)擺不成三角形。預設2:(3)能擺成三角形。師:第(3)組能擺成三角形嗎?小組討論一下。課件演示第(3)組小棒擺不成三角形的過程。師:當兩根小棒長度的和與第三根小棒一樣長時,確實擺不成一個三角形。2.探究怎樣的3根小棒才能擺成一個三角形。師:能否擺成三角形跟邊的長短有關系,觀察這幾組小棒的長度,想一想,怎樣的三根小棒能擺成一個三角形呢?預設:較短的兩根小棒長度之和大于長的那根小棒的長度。師:怎樣的3根小棒不能擺成一個三角形呢?預設:兩根小棒的長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小棒長度時,這3 根小棒就不能擺成三角形。3.明確三角形三邊的關系。(1)自主探究。師:能擺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長度之間有什么關系?組織學生自己算一算三角形兩邊之和并與第三邊比較。(2)交流匯報。師:誰能說一說你的計算過程?預設1:3+6>5 3+5>6 5+6>3預設2:3+4>6 3+6>4 4+6>3師:你有什么發現?預設: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鞏固運用完成教材P28“練一練”第1~4題。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探索與發現:三角形邊的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教學反思】直觀操作是小學生認識圖形性質的基本方法,三角形三邊關系只憑借觀察是難以認識的,需要通過操作活動進行探索,把動作的邏輯內化為思維的邏輯。因此本節課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課堂開始設計了擺三角形的活動,讓學生帶著思考進行操作,初步感悟:“當兩條短邊之和大于長邊時,就能擺成三角形”的規律。接著進一步引導學生探討思考:能擺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長度有什么關系?通過計算比較得到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