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數學好玩有趣的折疊【教學內容】教材第78~79頁相關內容。【素養目標】1.經歷折疊與展開的過程,體會立體圖形和它的平面展開圖之間的關系,發展空間觀念。2.通過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能正確判斷平面展開圖所對應的簡單立體圖形。【重點難點】重點:體會立體圖形和它的平面展開圖之間的關系,發展空間觀念。難點:能正確判斷平面展開圖所對應的簡單立體圖形。【教學過程】活動一:探索倉庫模型【出示教材第78頁平面展開圖】1.初步猜測。師:將這個平面圖按虛線折疊成一個封閉的立體圖形。想一想,它的形狀像什么?你能用語言描述自己想象的過程嗎?學生想象,并與同伴交流。2.動手操作,驗證猜想。師:請同學們把附頁3中的圖1剪下來,并沿虛線折疊成一個封閉的立體圖形。學生動手操作,按要求進行折疊。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折疊的?學生舉手匯報折疊過程。師:折疊的立體圖形是什么?與你的想象一樣嗎?預設:折疊的立體圖形是一座小房子,與想象的一致。3.求倉庫實際占地面積。師:剛才折疊出來的房子是一座倉庫的模型,它各邊的實際長度是圖中相應長度的100倍,你知道這座倉庫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嗎?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舉手匯報:求占地面積就是求倉庫的底面積,由模型可知底面長是8cm,寬是3cm。根據倉庫各邊的實際長度是圖中相應長度的100倍,可以求出實際的長和寬:8×100=800(cm)=8(m)3×100=300(cm)=3(m)再根據面積公式求出實際占地面積:8×3=24(m )。4.在平面圖上標位置。師:請你們在書本第78頁房子的平面展開圖上將窗戶、煙囪和小鳥的大致位置標出來。學生獨立完成,并與同伴交流。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做的?預設:先確定平面展開圖與立體圖形的對應面,再根據給定的門的位置確定窗戶的位置,窗戶開在前面墻上和右面墻上,煙囪建在前面的屋頂的右側,小鳥落在左側的屋脊上。教師根據學生匯報呈現結果。活動二:想一想,做一做1.探究長方體、正方體展開圖與立體圖形間的關系。【出示教材第79頁第1題】師:先想一想,再作出判斷。學生想象,并在書本上連線。師:誰來說說這兩個包裝盒的形狀分別是哪個圖形?你是怎樣連的?預設1:圖①的形狀是長方體,圖②的形狀是正方體。預設2:在下面的四個立體圖形中,只有第一個是正方體,其余三個都是長方體,所以圖②與正方體相連。預設3:觀察三個長方體可以發現,只有最后一個長方體的面的大小與圖①相符,所以圖①與最后一個立體圖形相連。2.探究三棱柱、四棱錐展開圖與立體圖形間的關系。【出示教材第79頁第2題】師:請同學們獨立完成,然后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學生想象,然后舉手匯報:預設1:圖①中有三個面是長方形,上、下兩個面是直角三角形,它折疊后所圍成的圖形是第二個立體圖形。預設2:圖②中有四個面是三角形,一個面是正方形,它折疊后圍成的圖形是第四個立體圖形。3.探究正方體展開圖中相對的面的對應關系。【出示教材第79頁第3題】師:請你們先想一想,再動手試一試,折一折。學生初步猜測,然后動手驗證,發現圖①和圖②能折疊成正方體。師:請你們把能折疊成的正方體相對的面標出來。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舉手匯報:預設1:第一個折疊后的正方體的相對的面分別是“1”和“4”,“2”和“5”,“3”和“6”。預設2:第二個折疊后的正方體的相對的面分別是“祝”和“程”,“你”和“似”,“前”和“錦”。活動三: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活動四: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有趣的折疊虛線——折疊8×100=800(cm)=8(m)3×100=300(cm)=3(m)8×3=24(m )答:這座倉庫的占地面積是24平方米。【教學反思】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直存在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對應,很多學生無法靈活進行運用。因此,這節課安排了“倉庫模型”和“想一想,做一做”兩個探索活動,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經歷想象、動手驗證等活動,進一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想象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