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長樂一中階段二考試高中一年歷史科試卷考試時間:12月19日完卷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是良渚古城反山墓地隨葬器物表。由此可知當時()墓號 隨葬品數量 隨葬品種類12 約656件 以玉器為主,隨葬玉鉞、玉琮,無生產工具23 466件 以玉器為主,少量陶器15 60件 少量玉器、陶器、石器A.出現初步的階級分化 B.部落間戰爭頻繁C.萌生共同的宗教信仰 D.產生了原始農業2.商周時期國家疆域遼闊,地區間語言差異較大。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天下,以王畿地區方言定為官方“標準音”,稱為雅言,要求各地諸侯之間的禮尚往來及詩文創作皆用雅言。該做法()A.有效強化了中央集權 B.消除了不同方言的障礙C.增進地區間文化認同 D.推動了西周文化的繁榮3.魯國法律規定:魯人在外淪為奴隸,有人贖回他們,即可到國庫報銷贖金。子貢把一個魯國人贖回但拒領贖金,孔子批評子貢:你這么做不對。今后,魯國人就不會再為淪為奴隸的同胞付贖金了。你貌似品德高尚不接受贖金,卻破壞了一條非常好的法律。這表明孔子()A.注重德治強調禮法并重 B.主張因材施教傳道解惑C.極力維護周朝禮樂制度 D.認為善應契合相關法規4.戰國時期,燕趙之地慷慨豪放;齊魯大地“怯群斗,好持刺”;楚國“剽輕、易發怒”;韓魏崇尚巧辭辯說,游歷為官;秦國則“勇于公戰而怯于私斗”,人們追求財富名利必須在法律的范圍之內。該現狀可以用來佐證秦朝()A.鞏固國家統一的政治根源 B.構建文化認同的必要性C.重視法律權威性和公正性 D.推行抑商政策的合理性5.西漢初期,在各王國中主持政務的是由天子所設置的“相”或“相國”,起監督諸侯王的作用。但王國的相很少有長期任職者,不是被處死,就是處以他刑。這體現了西漢初期()A.法律非常嚴苛 B.朝廷與王國的角逐C.中央集權加強 D.無為思想影響深遠6.北魏太武帝時期,墓葬壁畫醒目地繪著氈帳星布、宰羊飲酒的宴飲場面;文成帝時開始出現養殖耕牛的畫面;到孝文帝時期,墓葬中反映農業生產的器物數量增多,集體狩獵等場面逐漸減少。這一變化()A.表明先進生產方式已傳至長城之外B.反映出北魏社會封建化轉型進程C.折射出各民族相互交融程度的加深 D.體現了封建小農經濟的快速發展7.北魏在入主中原之初,北魏國君拓跋珪標榜拓跋氏為黃帝后裔,而對于北魏接續的前代王朝并不明晰。直至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下詔確定北魏承接的是西晉政權。孝文帝此舉旨在()A.推動政治轉型 B.規范執政理念C.緩和民族矛盾 D.強化政權認同8.《通典》載:“開元以后,海內宴輕,士無賢不肖,恥不以文章達”。如玄宗時期的張翅,祖為刺史,父為兵部郎中,“童年以門蔭補齋郎,立志不就”,后明經及第,官至刺史。這一現象反映出當時()A.門第觀念逐漸淡化 B.官員選拔標準日益公平C.社會階層流動加快 D.選官制度影響士人追求9.“不抑兼并”和“官田私田化”成為晚唐以后歷代長期實行的一項國策,國家對土地所有制的干預不再像中唐以前那樣強烈。這一變化()A.改變了農民身份地位 B.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C.加快了土地流轉速度 D.破壞了封建土地私有制10.圖9為唐朝畫家閻立本于貞觀三年應詔而作的《職貢圖》,描繪了唐太宗時婆利國和羅剎國千里迢迢前來朝貢的情景。使臣或長須連鬢,或膚色黝黑,或大袍裹身,或赤膊袒胸,僅圍短裙。該作品()圖1A.體現了域外風情與華夏文明的交匯B.真實再現了唐朝與域外國家的交往C.呈現了開元盛世下對外關系的發展D.反映了民族交融成為社會發展主流11.宋太祖認為:“可以利百代者,惟養兵也。方兇年饑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一遇兇歲......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禁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則少賊”。宋太祖的這一主張旨在()A.抑制武將勢力 B.減輕財政負擔C.加強中央集權 D.緩和社會矛盾12.朱熹總結北宋敗亡的教訓時說:“本朝鑒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边@體現了北宋政治特征是()A.分工明確制度先進 B.中央集權強干弱枝C.吏治腐敗內亂不已 D.言路暢通文人政治13.元代中期,吏部統計結果顯示,漢人、南人在中央政府官員中占比超過50%,在地方官員中占比超過70%這反映出()A.蒙古貴族控制了主要官職 B.南方政治影響力持續上升C.選官制度發生了根本變化 D.統一多民族國家繼續發展14.被譽為“一條千年古道,半部中國歷史”的蜀道,一直是秦漢到隋唐時期溝通南北的重要通道。隋唐之后,這些蜀道逐漸淹沒在荒草之中,缺少優良條件的重慶卻逐漸發展起來。這一變化主要是因為()A.京杭大運河的開鑿 B.政治中心北移后果C.經濟重心南移影響 D.少數民族政權崛起15.“關羽崇拜”作為一種全國性的文化現象始于北宋中葉以后。在宋代的講史和戲劇中,他投降敵對陣營被解釋成“降漢不降曹”,為關羽的人格添加了“義”的成分。宋代“關羽崇拜”的傳播()A.是政教價值的時代選擇 B.體現了儒學教育平民化發展C.源于理學成為社會正統 D.反映了市民階層的政治訴求16.鄭和下西洋之時,曾在沿線幫助蘇門答臘解決王位繼承的問題以及與暹羅之間的矛盾,幫助滿剌加擺脫暹羅的強勢欺壓,幫助處理占城與安南、暹羅、真臘等國的關系。這表明鄭和下西洋()A.重構了東南亞的秩序 B.以朝貢貿易為主要形式C.具有鮮明的政治目的 D.維護了沿海形勢的穩定17.明朝前期,在北方設立九邊重鎮防范蒙古,但蒙古軍隊多次南下擄掠,甚至俘虜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與蒙古達成協議,恢復通貢,開設互市,聽邊民自行貿易,從此蒙古基本不再構成邊境威脅。這一變化反映出()A.中原經濟是蒙古政權的生存基礎B.九邊重鎮加強了邊地的防御力量C.明統治者對蒙古政策的搖擺不定 D.經貿往來利于民族之間親善和睦18.雍正即位之初,曾感慨“耳目不廣,見聞未周,何以宜達下情,洞悉庶務?”因此他欽定了一套規章,自繒折、裝匣、傳遞,到批閱、發回本人,再繳進宮中,都有一定程序,不允紊亂。以下關于該制度表述不正確的是()A.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 B.加強了清朝的君主專制C.推動了中樞秘書機構變革 D.提高了行政決策的效率19.雍正時期,發生了一場具有地方行政體制改革特點的運動,從雍正二年開始于川滇交界的東川等地,之后由鄂爾泰積極倡導,漸次推行到廣西省、貴州省、湖廣省、川東、川西和云南省,前后持續6年。這一運動()A.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 B.對文化造成嚴重的摧殘C.使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 D.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20.王陽明認為“良知”是隱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天理”,需要重新發現和踐行,這樣就可以達到圣賢境界,“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圣人同”。據此,王陽明()A.抨擊君主專制 B.主張“格物致知”C.提倡個性自由 D.強調主觀能動性21.明朝時期的陜商力農致富,走向全國??勺罱K又通過購買土地和窖藏白銀等方式回到鄉村,大量商業利潤回歸故鄉。這()A.強化了重農抑商政策 B.不利于新生產方式產生C.導致了白銀的大量流入 D.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22.明清時期,朱家角鎮“商賈湊聚,貿易花布,京省標客往來不絕,今為巨鎮”。嘉善的千家窯鎮,則是“民多業陶,璧填繁興,貿遷日夥”。江蘇吳江的莊江市“居民數百家,鐵工過半”。這反映出當時()A.農業的多種經營日益興盛 B.雇傭勞動關系已經出現C.區域經濟專業化生產發展 D.農業生產呈現衰退趨勢23.清政府規定,白銀是法定貨幣,與銅錢兼用,完糧納稅須用白銀支付。據統計,18世紀末一兩白銀換銅錢一千文左右而到了19世紀30年代后期,一兩白銀可換銅錢一千六七百文。這種狀況的出現()A.加重了中國人民經濟負擔 B.說明自然經濟逐漸解體C.改變了中外貿易出超局面 D.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24.1856年5月2日,美國公使伯駕照會兩廣總督葉名琛,引述中美《望廈條約》第34款“至各口情形不一......應俟十二年后,兩國派員公平酌辦”,要求修約。與此同時,英國公使包令也援引《望廈條約》要求修約。據此可知()A.英國利用片面最惠國待遇加緊對中國侵略B.修約成為英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借口C.中國東南邊疆地區的安全遇到嚴重危機D.帝國主義國家開始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25.1864年,兩江、直隸、陜甘、四川、閩浙、兩廣總督及江蘇、浙江、江西、廣東巡撫等都出自湘淮系。這反映了()A.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B.清政府推行洋務新政C.地方割據局面的形成 D.漢族官僚集團的崛起26.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中曾評價太平天國運動:“反封建的人沒有辦法洗凈自己身上的封建東西。”下列說法最能印證上述觀點的是()A.金田起義 B.北伐西征C.天京事變 D.天京陷落27.1890年,時任湖廣總督張之洞堅決反對后來的漢陽鐵廠選址大冶鐵礦邊,主張建廠于漢陽(如圖所示),并說:“廠在省外,實缺大員”。這折射出當時()A.統治階級思想封閉 B.洋務新政的封建性C.水路交通相當發達 D.技術力量的薄弱性28.近代中國先后發生了兩次重要的農民運動,19世紀中期的太平天國運動將清廷斥為“清妖”,稱外國為“夷弟”“番弟”;而 20世紀末的義和團運動則打出“扶清”旗號,斥外國為“鬼子”。這一變化表明()A.農民階級封建迷信盛行 B.清廷對農民運動放寬限制C.農民認識水平不斷提高 D.列強侵略使民族矛盾上升29.《清鑒輯覽》中記載“開制度局以定規模,設十二局以治新政,立民政局以地方自治,(光緒)帝皆嘉納之。然以見制西后,無權不能劇行,欲借群臣之議以定之?!睋丝芍煨缱兎ǎǎ?br/>A.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抵制 B.意圖探索政治的民主化C.沖擊了中央集權的政體 D.觸犯了封建勢力的利益30.1900年6月21日,清廷發布上諭向各國宣戰。但張之洞等地方大員卻拒絕執行,尋求自保,由此出現了“京城混戰,地方和平”的奇怪局面。這一局面的出現()A.刺激列強掀起瓜分狂潮 B.說明滿清統治土崩瓦解C.加劇了中國的邊疆危機 D.體現了中央權力的式微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古代高昌地處吐魯番盆地,是古時西域交通樞紐。貞觀十四年八月,唐朝平定高昌,以其地為西州,州內設置了三郡、五縣、二十二城,轄地戶約八千、人口約三萬七千。到天寶年間,西州地區居民增至一萬九千多戶,人口增加至約四萬九千,貨物四至,客商云集。-據《舊唐書·西戎傳》等整理材料二近年,吐魯番出土了古代文書,其中一份為民眾自報的戶籍文書,記載了某家庭的成員、授田等情況,文書后署“貞觀十四年九月”。另一份是卜天壽所寫的文本殘卷,抄本中有題記“(唐)景龍四年三月一日私學生卜天壽(抄)”“西州高昌縣寧昌鄉淳風里義學生卜天壽年十二”。-摘編自馬克章《西域漢語通行史》等利用材料一和材料二進行互證得出結論,并說明理由。(8分)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明清經濟發展示意圖-《中外歷史綱要(上)圖冊》材料二明清時期人口數據統計(部分)明萬歷二十八年 (1600年) 清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 清乾隆五十九年 (1794年) 清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1.97億 1.50億 3.13億 4.21億-據宋軍令《明清時期美洲農作物在中國的傳種及其影響研究》等整理(1)根據材料一,概括明清時期的經濟發展現象。(4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清時期的人口變化及其影響。(6分)33.某歷史學習小組在研究中國近代史時,搜集了以下四幅圖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圖片中的近代史-選自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1)分別指出四幅圖片所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并任選其中兩個歷史事件說明其聯系。(6分)(2)根據以上四幅圖片,確定該小組的研究主題,并再補充一組符合本主題的重大歷史事件。(4分)3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綜觀中國古代史,便可發現一個極為引人注目的歷史現象:政治上的分裂動亂愈厲害,民族之間的斗爭愈激烈、民族交融也就愈迅速、愈全面。而民族交融不僅帶來統一和安定,而且保證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始終不間斷地得到了繼承和發展。同時還把中原地區的漢民族和漢文化不斷推上了主導和核心的地位。-摘編自高鵬飛《中國古代民族關系散論》根據材料并結合中國古代史相關內容,選取材料中的任一觀點并加以論證。(觀點明確,史實準確,理由充分,邏輯合理)高一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D B B B D D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D C A C D C D D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C A A D C B D B D31結論:吐魯番地區在唐代受中央政府管轄。(2分)理由:①《舊唐書》記載貞觀時期,平定高昌,設置郡縣;卜天壽抄本題記表明唐朝政府在吐魯番地區設置了高昌縣。②《舊唐書》記載了吐魯番轄地戶籍人口統計情況;吐魯番出土的唐代文書記錄了該地的戶籍人口、土地等狀況。③《舊唐書》記載唐朝平定高昌的事件發生在“貞觀十四年八月”;吐魯番出土的唐代戶籍文書載有“貞觀十四年九月”。二者在時間記載上,唐代的年號一致且有延續性。(1點2分,寫出2點即可。)32.(1)現象:外來高產農作物新品種的引入;經濟作物種類繁多,種植廣泛;農業生產商品化趨勢加強;商人群體和工商業市鎮的出現;國內市場擴大。(1點1分,寫四點得4分)(2)變化:明清改朝換代造成人口減少,但明清時期的人口變化總體呈上升趨勢。(2分)影響:從人口變化的影響上看,明清時期的人口增長帶來了大量勞動力,促進了土地的開墾和高產農作物的引進,從而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人口增長也給社會帶來了資源短缺和社會秩序等方面的挑戰。(1點2分,辯證看待)33.(1)歷史事件:圖1反映的是鴉片戰爭;圖2反映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圖3反映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圖4反映的是洋務運動。(1點1分,4分)圖1與圖2: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兩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但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在侵略者數量、戰爭規模、侵略范圍、獲得的權益等方面都有所擴大,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分)圖1與圖3:鴉片戰爭爆發,民族矛盾激化了階級矛盾,推動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2分)圖2與圖3:1856年太平天國內部出現天京變亂,統治面臨危機,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給了太平天國重振士氣的機會;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外反動勢力聯合,導致太平天國運動最終失敗。(2分)圖2與圖4: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統治階級中的一些當權人物看到了歐美國家的船堅炮利。為了挽救國家的頹勢,他們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的洋務新政。(2分)(任答一個角度即可)(2)主題:列強侵略與國家出路的探索。(2分)層次一:邏輯混亂,主題沒有從列強侵略或國家出路探索的角度闡述,不得分。層次二:邏輯不完整,主題只從列強侵略或國家出路探索的一個角度闡述,得1分。層次三:邏輯完整,主題從列強侵略與國家出路的探索的關系角度闡述,得2分。補充:甲午中日戰爭與戊戌維新運動。(2分,只答一個方面得1分)(如答甲午中日戰爭與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辛亥革命等也可)評分說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參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得分不能超過該題賦分。34示例一:觀點:民族交融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發展。(2分)論證:春秋戰國時期,國家分裂,各地區各民族之間交往日益擴大,民族交融加強,華夏認同觀念產生。華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鮮血液,更加穩定,分布更為廣泛。這一交融過程,為后來秦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隨著諸侯爭霸,局部統一進程的加快,最終秦滅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分裂,長期混戰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亂,各族之間頻繁接觸,差異慢慢縮小。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后,出現了民族大交融的趨勢。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漢化措施,順應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趨勢,大大緩解了民族矛盾,促進了北魏的經濟和社會繁榮,為以后北方統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基礎。(8分)結論:綜上所述,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相互依存,共同進步,共同建立起一個幅員遼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2分)示例二:觀點:民族交融推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2分)論證:中華民族在交融中不斷發展壯大。春秋戰國時期,與中原各國相鄰的戎狄蠻夷逐漸產生華夏認同觀念,并融入華夏族;秦漢時期,政府不斷加強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使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內遷、北方人民南遷、孝文帝改革等加強了各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隋唐時期,通過和親、會盟、冊封等方式,密切了同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聯系,推動統治疆域不斷拓展,使各民族間往來更加密切;遼宋夏金時期,民族政權并立,各民族通過經濟互市、文化學習、政治借鑒等形式呈現出相互交融的趨勢;元朝統一后,通過設立行省、宣政院等機構,對邊疆地區實行有效管理,不同民族之間的交融得到進一步加強,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也更趨穩固。(8分)結論:總而言之,古代中國經歷了多個歷史階段的民族交融,促進了民族關系的發展和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程。(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