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分數乘法分數乘法(二)第1課時【教學內容】教材第25頁及相關內容。【素養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模型的運用,進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并能正確計算。2.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解題方法,能解決有關的應用問題,進一步發展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借助圖示理解分數乘法意義的過程中,體會幾何直觀在數學學習中的價值。【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難點:借助圖示理解“6的”相當于“6個”。【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一天早上,奇思和好朋友笑笑、淘氣一起吃早餐。奇思吃了6塊餅干,笑笑吃的餅干數是奇思的,淘氣吃的餅干數是奇思的。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預設1:笑笑吃了多少塊餅干?預設2:淘氣吃了多少塊餅干?二、探究新知1.探究整數乘分數單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師: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預設:要用到“奇思早上吃了6塊餅干”和“笑笑吃的餅干數是奇思的”這兩個條件。師:要求“笑笑吃了多少塊餅干”實際上是求什么?預設:根據“笑笑吃的餅干數是奇思的”,我們可以知道要求“笑笑吃了多少塊餅干”,實際上就是求6塊餅干的是多少塊。師:6塊餅干的是多少塊呢?請你們試著畫一畫,分一分,算一算。學生嘗試畫圖并計算。師: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預設1:我用6個圓代表6塊餅干,將6個圓看成一個整體,先平均分成2份,再將其中的1份涂上顏色,這1份就是這6塊餅的,也就是3塊餅干。預設2:我是將每個圓都平均分成2份,其中每個圓的1份就表示1塊餅干的。笑笑吃了6塊餅干的,就相當于是6個。求6個是多少,可以用6×來計算,6×==3(塊)。師:通過以上的探究,我們發現6的可以用6×來計算,那是不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都可以用分數乘法來計算呢?2.探究整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師: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預設:要用到“奇思早上吃了6塊餅干”和“淘氣吃的餅干數是奇思的”這兩個條件。師: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求什么?預設:就是求6塊的是多少塊。師:請你們試著畫一畫,分一分,算一算。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師: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預設1:我用6個圓代表6塊餅干,將6個圓看成一個整體,先平均分成3份,再將其中的2份涂上顏色,這2份就是這6塊餅的,也就是4塊餅干。預設2:我先將每個圓都平均分成3份,再在每個圓中取2份涂色,這2份就表示1塊餅干的。笑笑吃了6塊餅干的,就相當于是6個。求6個是多少,可以用6×來計算,6×==4(塊)。師:同學分析得很好,6的就相當于是6個,用乘法計算。3.進一步探究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師:請你們獨立完成,并與同伴交流你的計算過程。學生獨立畫圖并計算。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預設1:我是把8個正方形看成一個整體,將它們平均分成4分,取了其中的3份,8的是6。預設2:我是分別將每個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取每個正方形的,即8個,8×==6。師:要求8的是多少,實際上就是求8個的和是多少。師:回顧這三個問題的思路,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回顧這三個問題的解題思路,得出結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三、鞏固運用完成教材第26頁練一練第1~3題。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分數乘法(二)(1)6的相當于6個 6×==3(塊)6的相當于6個 6×==4(塊)8的相當于8個 8×==6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教學反思】本節課我以“吃餅干”的情境導入新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在出示要探索的問題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讓他們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豐富了學生的數學體驗,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也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第2課時【教學內容】教材第26頁“試一試”及相關內容。【素養目標】1.理解“一個數量比另一個數量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量關系,并會解決與此相關的實際問題。2.在畫圖分析題意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幾何直觀的價值。3.通過舉例,體會分數乘法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豐富對分數乘法現實意義的理解。【重點難點】重點:理解“一個數量比另一個數量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量關系,并會解決與此相關的實際問題。難點:明確“多(或少)的部分是誰的幾分之幾”。【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教材第26頁情境圖】師: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預設:女生植了20棵樹,男生植樹的棵數比女生多。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預設1:男生植樹多少棵?預設2:男生比女生多植樹多少棵?師:大家提的問題都很好。想一想,要解決“男生植樹多少棵”,應該先求什么?預設:先求“男生比女生多植樹多少棵”。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男生比女生多植樹多少棵”這個問題。二、探究新知1.解決一個數量比另一個數量多幾分之一的實際問題。師: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畫一畫,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的。學生嘗試畫圖分析,教師巡視指導。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怎樣想的?預設1:我是這樣畫的。用一個長方形表示女生植樹20棵,因為男生植樹的棵數比女生多,所以我用一個更長的長方形表示男生植樹的棵數。預設2:你這個不對,這個圖只能看出男生比女生多植樹的棵數是男生的,題目要求的是男生植樹的棵數比女生多。預設3:這里男生是和女生比較的,所以要把女生植樹的棵數看成一個整體,把女生植樹的棵數平均分成4份,男生比女生多的部分占其中的1份。師:多的是誰的?預設:是女生植樹棵數的。師:現在你會列式計算了嗎?預設:要求“男生比女生多植樹多少棵”,就是求20的是多少。20×=5(棵)2.在舉例中進一步感悟。師:你能再說出一個類似的例子嗎?學生自主編題并嘗試畫圖解決,教師巡視并挑選優秀作品展示。師:我們在解決這類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呢?預設1:要注意是跟誰比。預設2:畫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題意。預設3:在畫圖的時候,先畫出整體“1”,再看把它平均分成幾份。……三、鞏固運用完成教材第27頁練一練第4~9題。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分數乘法(二)(2)20×=5(棵)【教學反思】本節課由簡單直接的生活化情境引入,激活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引出要解決的問題后,鼓勵學生利用畫圖策略分析“一個數量比另一個數量多幾分之一”的數量關系,加深了學生對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同時,通過學生舉例,豐富了對本節課重、難點的理解,總體來說,這節課的學習效果很不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