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分數乘法分數乘法(三)第1課時【教學內容】教材第28頁及相關內容。【素養目標】1.經歷運用直觀模型探索分數乘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2.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分數乘分數的乘法運算,提升運算能力。3.在歸納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培養抽象、概括的能力,發展數學思維。4.會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體會分數乘分數的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重點難點】重點:深度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難點: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分數乘分數的乘法運算。【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師:請同學先讀一讀這段文字。學生自行閱讀,然后齊讀。師:“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明確這句話話的意思是:一尺長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遠也截不完。二、探究新知1.探究分數單位乘分數單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師:你能通過畫圖解決這個問題嗎?拿出準備好的紙條折一折,畫一畫,算一算,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參考書本。學生動手嘗試并記錄過程,教師巡視指導。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學生舉手匯報:第一次:把一張紙條看成整體“1”,平均分成2份,剪去1份后,剩下的部分占這張紙條的,用算式表示是。第二次:把剩下部分(這張紙條的)看成整體“1”,平均分成2份,剪去其中的1份,此時剩下部分占這張紙條的的,用算式表示是。通過看圖可以知道的其實就是把整張紙條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即,所以。第三次:把剩下部分(這張紙條的)看成整體“1”,平均分成2份,剪去其中的1份,此時剩下部分占這張紙條的的,用算式表示是。通過看圖可以知道的其實就是把整張紙條平均分成了8份,取其中的1份,即,所以。……師:結合同學們剛才的解說,我們知道了的,可以列式為,的,可以列式為,這和前面我們學習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方法是相同的,都是用乘法計算。2.探究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師: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卡紙折一折,想一想,算一算。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計算結果是多少?預設:先把一張長方形卡紙豎著對折2次,涂出它的;再把這張卡紙橫著對折2次,涂出的。通過看圖可以知道,這張紙一共被平均分成了16份,梅紅色的部分占了其中的3份,所以的是這張紙的,即。師:比較一下算式和結果,你能發現什么?預設:。師:借助折紙的過程,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算。學生結合折紙過程進一步說明:這張紙一共被平均分成了4×4=16(份),梅紅色的部分占了其中的3×1=3(份),所以的是這張紙的,即。3.歸納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師: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卡紙折一折,算一算,然后匯報你的做法。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舉手匯報:第一題:先表示出一張紙的,再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這樣我們就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4×3=12(份),一共取了其中的1×2=2(份),,化簡后結果是。第二題:先表示出一張紙的,再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5份。這樣我們就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5×6=30(份),一共取了其中的3×5=15(份),,化簡后結果是。第三題:先表示出一張紙的,再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這樣我們就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8×4=32(份),一共取了其中的7×1=7(份),。師:觀察這三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學生比較、觀察,發現:兩個分數相乘,只要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就可以了。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計算。三、鞏固運用完成教材第29頁練一練第1~3題。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分數乘法(三)(1)兩個分數相乘,只要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就可以了。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計算。【教學反思】本節課從我國古代哲學著作中的名言引出分數乘分數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分數乘分數的現實意義,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在問題呈現后,我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借助直觀圖形等方式,深度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并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算式和計算結果之間的關系,歸納總結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了學生的運算能力。第2課時【教學內容】教材第29頁“試一試”及相關內容。【素養目標】1.進一步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2.理解分數乘法的積的變化規律,并能利用規律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3.體會分數乘分數的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發展應用數學的意識。【重點難點】重、難點:理解分數乘法的積的變化規律。【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師:請同學們獨立完成,然后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舉手匯報。二、探究新知1.舉例驗證,初步感知規律。師:請同學們先思考,然后舉例說明一下。學生思考并記錄。師:誰來說說你的觀點是什么?你用什么例子來說明了你的觀點?預設:一個數與分數相乘,積不一定小于這個數。師:同學們通過舉例發現了一個數與分數相乘,積不一定小于這個數。那一個數乘分數,積與這個數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探索的問題。2.探究規律。師:算一算,并觀察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學生獨立計算,觀察。師:誰來說一說你的計算結果?學生舉手匯報每一題的計算結果。師:你發現了什么?預設1:積越來越大。預設2:一個數不變,另一個乘數越來越大,積也越來越大。師:還有其他的發現嗎?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每一個算式中的乘數和積,它們有什么關系呢?學生觀察,然后舉手匯報:預設1:一個數如果乘一個小于1的分數,積就小于這個數。例如,,。預設2:一個數乘1,積就等于這個數。例如,,。預設3:一個數乘大于1的分數,積就大于這個數。例如,,。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要記住,在這個規律當中,乘數不能為0喲!三、鞏固運用完成教材第30頁練一練第4~7題。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分數乘法(三)(2)一個數(0除外)如果乘一個小于1的分數,積就小于這個數;如果乘1,積就等于這個數;如果乘大于1的分數,積就大于這個數。【教學反思】本節課是在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探究分數乘法的積的變化規律。先借助樂樂的觀點,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質疑、舉例說明的過程中初步感知“一個數與分數相乘,積不一定小于這個數”,由此引出本節課要探究的核心問題——一個數乘分數的積的變化規律。在探究規律的過程中,我先鼓勵學生自主計算,然后逐步引導學生對計算結果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從而總結出一個數與分數相乘的規律。結合后面的練習,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直接利用規律解決問題,個別學生在這方面有所欠缺,這也說明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