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長方體(一)第5課時 露在外面的面【教學內容】教材第18頁及相關內容。【素養目標】1.在操作、觀察、分析等活動中,經歷求正方體搭成的組合體的表面積的探索過程,獲得求物體露在外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2.掌握求物體露在外面的面積計算方法,會解決有關的應用問題,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3.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激發主動探索的欲望,豐富數學活動經驗。【重點難點】重點:掌握求物體露在外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并會解決有關應用問題。難點:根據不同的擺法探究、發現內在的規律。【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師:淘氣將棱長為50cm的正方體紙箱放在墻角處。數一數,圖中一共有幾個正方體紙箱呢?預設:1、2、3,還有1個被完全遮住了,一共有4個。二、探究新知1.探究組合體露在外面的面積。師:這個圖形有幾個面露在外面?請同學們數一數。學生動手數露在外面的面的個數,教師巡視,并提問:數有幾個面露在外面時要注意什么?(不重復、不遺漏。)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數的?預設1:從圖中可以發現,4個紙箱中有1個在最里面,被外面3個紙箱完全遮住了,沒有露在外面的面。而外面的每個紙箱都有3個面露在外面,一共就有3+3+3=9(個)面露在外面。預設2:先分別從這個圖形的正面、上面、側面觀察,每個角度都能看到3個面,一共就有3+3+3=9(個)面露在外面。師:露在外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怎樣計算呢?預設:我們知道了一共有9個面露在外面,每個面都是邊長為50厘米的正方形,所以面積就是50×50×9=22500(cm )。2.探究組合體擺放方式對露在外面的面數的影響。師:把這4個紙箱換一種方式放在墻角處,可以怎樣擺,各有幾個面露在外面?想一想,與同伴交流。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學具動手操作,并與組內成員交流想法。師:誰來說一說你們組是怎樣擺放的?有幾個面露在外面?小組派代表匯報,教師根據匯報呈現擺法:9個 8個 8個師:觀察這些紙箱的擺法和它們露在外面的面的個數,你發現了什么?預設1:都是用4個小正方體來擺,但由于擺的方式不同,露在外面的面的個數也不同。預設2:即使露在外面的面的個數相同了,擺法也有可能不同。師小結:個數相同的正方體在墻角因擺放的方式不同,露在外面的面的個數也可能不同。3.探究堆放的正方體個數與露在外面的面數的變化規律。師:現在我們要用準備好的小正方體,按這兩種方式有規律地擺,露在外面的面的個數會怎樣變化呢?請同學們想一想,做一做,完成書本上的表格。學生分小組開展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師:誰愿意上來展示一下你們小組的做法?預設:橫著擺,當小正方體的個數是1、2、3、4、5、6…露在外面的面的個數依次是5、8、11、14、17、20…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種擺法,你們發現了什么規律嗎?學生觀察、發現:從第2個圖形開始,每增加1個小正方體,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個。師:那豎著擺,又是怎樣做的呢?你們又能發現什么規律嗎?預設:豎著擺,當小正方體的個數是1、2、3、4、5、6…露在外面的面的個數依次是5、9、13、17、21、25…規律是:從第2個圖形開始,每增加1個小正方體,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4個。(在發現規律的時候,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要給予引導。)三、鞏固運用完成教材第19頁練一練。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課后作業完成本課時的習題。【板書設計】露在外面的面3+3+3=9(個)50×50×9=22500(cm )【教學反思】本節課從觀察放在墻角處的正方體紙箱開始,每個學生都能自己得到答案,接著慢慢增加難度,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欲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整節課我都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解決問題、發現規律,豐富了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