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模擬練 2024--2025學年初中歷史統編版八年級上冊一、選擇題1.如圖文物見證了( )名稱:虎門一號銷煙池出土的鋪地石 時間:1839年 體型:長36厘米,寬21厘米,高10厘米A.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的偉大起點 B.廣州三元里人民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C.陳化成拼死抵抗英軍侵略者保衛吳淞 D.李秀成率太平軍擊斃洋槍隊首領華爾2.以下可用于研究太平天國運動的史料是( )A.三元里平英團舊址 B.《天朝田畝制度》C.《太平天國》連續劇 D.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照片3.下表為洋務運動期間京師同文館的“五年課程計劃”。據此可知洋務運動( )學年 課程首年 數理啟蒙,九章算法,代數學。二年 學四元解、幾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三年 格物入門,兼講化學,重學測算。四年 微分積分、航海測算,天文測算,講求機器。五年 萬國公法,富國策,天文測算,地理金石。A.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 B.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政府統治C.培養了一批近代人才 D.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4.歷史敘述指的是對歷史事物進行客觀合理的描述,歷史觀點是指人們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的認識。下列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A.1840年英國政府發動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爆發 B.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國掀起了洋務運動C.“公車上書”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 D.1900年八國組織聯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犯5.在中國皇帝歷來是至高無上的,如今也可以被打倒,那還有什么陳腐的東西不可以懷疑,不可以打破。與此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戊戌變法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護法運動6.1913年12月,《新聞報》刊登了如下漫畫,袁世凱操控著象征“政治會議”的汽車“一意進行”,將前面的障礙,如“縣會”“省會”“國會”“內閣”等全部碾除。對漫畫主旨解釋正確的是( ) A.北洋政府支持工業發展 B.民主共和遭到公然破壞C.軍閥混戰造成民不聊生 D.制度重建鏟除封建殘余7.某歷史小組的同學設計紅色旅游路線,對以下兩處介紹詞撰寫恰當的是( )A.開天辟地,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B.星火燎原,創立農村革命根據地C.轉危為安,黨從幼年走向成熟 D.新中國成立,開辟歷史新紀元8.一位同學要按照歷史時序規劃紅色旅游路線。這條路線應為( )①中共七大會址 ②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 ③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 ④浙江嘉興南湖紅船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9.新文化運動開始后,陳獨秀、魯迅等人相繼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文章,如圖,由此可知新文化運動( )文章 作者 摘錄《青春》 李大釗 由歷史考之,新興之國族與陳腐之國族遇,陳腐者必敗;朝氣橫溢之生命力與死灰沉滯之生命力遇,死灰沉滯者必敗。《舊思想與國體問題》 陳獨秀 試問民主共和的國家組織、社會制度、倫理觀念,是否能容這“以君統民,以父統子,以夫統妻”不平等的學說?《狂人日記》 魯迅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A.提倡使用白話文 B.抨擊舊道德舊文化C.旨在推翻清王朝 D.主張通過變法圖強10.《從價值覺醒到文化自信:五四運動歷史地位的新思考》記載:“五四運動極大促進了中國人的思想啟蒙,直接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現代化方向……中國的先進分子從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教訓中,開始認清帝國主義列強聯合壓迫中國人民的實質,開始意識到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在中國根本行不通。”材料中這一運動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是( )A.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B.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D.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11.1919年3月,李大釗發表《現代青年活動的方向》,提出“尊勞主義”,呼青年探尋勞動者苦痛悲慘的根源和解救勞動者痛苦的辦法,號召青年“盡管拿你的光明去照激大千的黑暗”。可見,李大釗是在號召青年( )A.壯大中國共產黨的力量 B.融入勞工中以啟發民眾C.推動宣傳實業救國思想 D.號召工人進行武裝斗爭12.剪紙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藝術。為向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獻禮,同學們查找歷史資料并圍繞“喜迎二十大·奮戰新征程”的主題創作了多幅剪紙作品,如圖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創作靈感可能來源于圖中這次會議( )A.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B.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C.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D.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13.下表為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幾次重要會議及其通過的主要決議。由此可知,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 )時間 會議名稱 主要決議1921年 中共一大 推翻資產階級政權1923年 中共三大 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1927年 八七會議 開展土地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A.對中國國情認識漸趨科學理性 B.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日益成熟C.主張革命道路從城市轉向農村 D.始終堅持圍繞革命統一戰線開展工作14.左權小調是流行于山西晉中地區的民歌,“八月二十三,下午八點半,八路軍、決死隊……破壞正太路,切斷平漢線,同蒲路攔腰斬,鬼子沒法干……公路挖成壕,鐵路炸斷橋,這一場大戰,實在呱呱叫”。民歌中的“大戰”( )A.體現出國共兩黨精誠合作 B.粉碎日軍“三個月亡華”企圖C.打破了日軍的“囚籠政策” D.使抗戰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15.下圖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示意圖,下列解讀正確的是( )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民族工業發展艱難曲折B.生產技術的落后,嚴重阻礙著民族工業的正常發展C.辛亥革命爆發是1912-1919年民族工業迅猛發展的主要原因D.抗日戰爭勝利后,南京國民政府完全不重視民族工業的發展二、綜合題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秋收起義時,在攻打中心城市長沙受挫后,毛澤東果斷改變計劃,決定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山區尋找落腳點。三灣改編后,毛澤東帶領起父軍來到井岡山并選擇在這里建立根據地。在根據地,中國共產黨開展土地革命,廣大貧苦農民分得土地,從各方面支持紅軍和根據地的發展。——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材料二 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充分動員和依靠群眾,堅持全面抗戰路線。為了駁斥當時國民黨內流行的“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觀點,1938年,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他指出:實行人民戰爭的路線,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論持久戰》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持久戰戰略總方針,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1)毛澤東在中國革命面臨危機時,總能力挽狂瀾。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動手繪制一個表格進行說明。(2)據材料一、二、指出毛澤東在兩次中國革命面臨危機時的革命策略的共同之處,請再舉一例史實說明這一“革命策略”的具體實踐。17.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1872年,第一批留美學生由上海乘輪船赴美,1875年最后一批送畢。按規定,學生出洋后,學習西學仍兼講中學。“不準半途而廢,亦不準入籍外洋”,學成后聽候酌量器使,奏明委用。——摘編自鄭振鐸《晚清文選》材料二:幼童在美國接受西方的教育,過美國式的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幼童不愿穿中式服裝,經常是一身美式打扮,甚至不少幼童索性把腦后的長辮子剪掉。一些幼童受美國宗教文化的影響,漸漸地信奉了基督教。幼童學習西方教材,不但學到了許多新的自然科學知識,而且也接觸了較多的資產階級啟蒙時期的人文社會科學文化,這使他們漸漸地對學習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失去了興趣,對煩瑣的封建禮節不大遵守,反而對個人權利、自由、民主之類的東西十分迷戀。——摘編自《留學幼童公案》材料三 洋務運動部分回國留學生事例人物 籍貫 職業蔡紹基 廣東香山 北洋大學校長梁敦彥 廣東順德 清末外務尚書、民國交通總長容尚謙 廣東香山 海軍艦長張康仁 廣東香山 律師詹天佑 廣東南海 鐵路工程師陸永泉 廣東香山 外交官鄺榮光 廣東新寧 礦業工程師牛尚周 江蘇嘉定 電信業、造船業曾篤恭 廣東海陽 報紙編輯(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政府派遣學生留美的目的。(2)根據材料二,分析幼童赴美后發生的變化。(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選取一位或多位留學生事例提煉一個觀點并進行說明。參考答案:1.A根據題干“虎門一號銷煙池出土的鋪地石”“1839年”可得出,與文物有關的事件是虎門銷煙,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A項正確;廣州三元里人民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在1841年,排除B項;陳化成拼死抵抗英軍侵略者保衛吳淞是在1842年,排除C項;李秀成率太平軍擊斃洋槍隊首領華爾在1862年,排除D項。故選A項。2.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時期的一部綱領性文件,核心思想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主張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是用于研究太平天國運動的史料,B項正確;三元里平英團舊址可用于研究第一次鴉片戰爭,排除A項;電視連續劇不能成為研究史料,排除C項;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照片可用來研究洋務運動,排除D項。故選B項。3.C根據表格可知教學內容涉及數學、集合、化學、航海測算,天文測算,講求機器、萬國公法,富國策,天文測算,地理金石,學習內容廣泛,綜合性強,培養了一批近代人才,C項正確;材料中的京師同文館是一所學校,不是企業,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政府統,排除B項;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排除D項。故選C項。4.C根據題干可知,歷史觀點是指人們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的認識。“‘公車上書’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是對公車上書的認識,屬于歷史觀點,C項正確;1840年英國政府發動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爆發;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國掀起了洋務運動;1900年八國組織聯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犯都是對歷史事實的陳述,屬于歷史敘述,排除ABD項。故選C項。5.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中國皇帝歷來是至高無上的,如今也可以被打倒”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終結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B項正確;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改良運動,與推翻帝制無關,排除A項;二次革命是針對袁世凱實行的專制獨裁統治而發動的,排除C項;護法運動是孫中山為了維護共和制度而發起的革命運動,排除D項。故選B項。6.B根據題干可知 ,袁世凱將前面的障礙,如“縣會”“省會”“國會”“內閣”等全部碾除意味著袁世凱上臺后實行獨裁專制統治,民主共和遭到公然破壞,B項正確;“縣會”“省會”“國會”“內閣”等象征著民主共和,與工業發展無關,排除A項;北洋政府支持工業發展民主共和遭到公然破壞軍閥混戰發生在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的情況下,排除C項;“縣會”“省會”“國會”“內閣”等不是封建殘余,排除D項。故選B項。7.A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后來受到干擾,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小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A項正確;星火燎原,創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在1927年秋收起義失敗后逐漸開展的,排除B項;轉危為安,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性事件是1935年遵義會議的召開,排除C項;新中國成立的時間是1949年10月1日,排除D項。故選A項。8.C依據圖片歷史事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中國共產黨七大召開的時間是1945年,②反映的歷史事件是1927年的南昌起義,③反映的歷史事件是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④反映的歷史事件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將歷史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④②③①,C項正確;ABD三項時間排序錯誤,排除。故選C項。9.B根據材料信息“新興之國族與陳腐之國族遇,陳腐者必敗;朝氣橫溢之生命力與死灰沉滯之生命力遇,死灰沉滯者必敗”“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結合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可知抨擊的是舊道德、舊文化,B項正確;胡適主張白話文,材料沒有提及,排除A項;1912年清政府的統治結束,新文化運動是1915年,時間不符,排除C項;戊戌變法張通過變法圖強,材料沒有涉及,排除D項。故選B項。10.C據材料“五四運動……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意識到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在中國根本行不通。”并結合所學可知,中國的知識分子開始尋求新的救國道路,李大釗等知識分子積極在中國宣傳和介紹馬克思主義,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民主革命有了新的指導思想,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新的體現,因此,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C項正確;國民革命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排除A項;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排除B項;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排除D項。故選C項。11.B根據材料“呼吁青年探尋勞動者苦痛悲慘的根源和解救勞動者痛苦的辦法,號召青年‘盡管拿你的光明去照激大千的黑暗’”,這體現出李大釗認識到了勞動者的重要性,呼吁知識分子走進勞工進行宣傳,結合所學可知,在五四運動前夕,李大創等進行知識分子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意識到勞工在社會變革中的重要作用,喊出“勞工神圣”等口號,同時在《新青年》等雜志中撰寫文章,呼吁青年要關注勞工,融入勞工中以啟發民眾,B項正確;中國共產黨1921年成立,材料體現的是1919年,排除A項;民族資產階級宣傳“實業救國”,與李大釗無關,排除C項;材料體現李大釗認為知識青年要走進勞工,沒有體現號召工人進行武裝斗爭,排除D項。故選B項。12.A根據題干“為向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獻禮”剪紙作品中象征萬象更新的初升的太陽以及湖上游船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期間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為掩護,繼續進行,最終完成會議議程,中國共產黨就這樣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A項正確;1935年1月,長征途中,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題干剪紙中初升的太陽和游船等信息都與遵義會議無關,排除BD項;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開,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剪紙中沒有體現與中共二大相關的信息,排除C項。故選A項。13.A據題干“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開展土地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和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一大時,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的國情尚未有清晰的認識,因而提出了革命的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中共二大是中國共產黨已經認識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僅僅依靠工人階級無法實現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因而要建立統一戰線,到八七會議時,中國共產黨認識到,中國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農民是革命的主力軍,要團結廣大的農民進行革命,所以要開展土地革命調動農民階級的積極性。從題干所給材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國情認識漸趨科學理性,A項正確;1935年遵義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有幼稚走向成熟,排除B項;革命道路從城市轉向農村開始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排除C項;題干所給材料中只有中共三大的主要決議涉及到了統一戰線,排除D項。故選A項。14.C根據題干信息“八月二十三,下午八點半,八路軍、決死隊……破壞正太路,切斷平漢線,同蒲路攔腰斬,鬼子沒法干……公路挖成壕,鐵路炸斷橋,這一場大戰,實在呱呱叫”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描述的是百團大戰。1940年,八路軍在華北敵后發動大規模的百團大戰,八路軍出擊敵后交通線,給日軍華北方面軍以有力打擊,打破了日軍的“囚籠政策”,C項正確;題干描述的是百團大戰,是共產黨八路軍領導的,與國共兩黨精誠合作無關,排除A項;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排除B項;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此后,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排除D項。故選C項。15.A由“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示意圖”可以看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起起伏伏,時高時低,反映了其曲折艱難的歷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民族工業發展艱難曲折,A項正確;民族工業除了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嚴重壓迫外,還遭到官僚資本主義的摧殘,排除B項;1912~1919年民族工業迅猛發展的主要原因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一戰,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排除C項;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政府并不是不重視民族工業的發展,也采取了一些相應的發展措施,排除D項。故選A項。16.(1)危機 解決措施 影響秋收起義時進攻中心城市受挫 進軍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日本全面侵華,當時國民黨內流行“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觀點 發表《論持久戰》 凝聚了抗戰力量,指導了人民抗戰(2)相同之處:都注重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具體實踐: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障。(1)根據材料一“秋收起義時,在攻打中心城市長沙受挫后,毛澤東果斷改變計劃,決定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山區尋找落腳點。三灣改編后,毛澤東帶領起義軍來到井岡山并選擇在這里建立根據地”,可從危機、解決措施、影響等角度進行分析,例如危機:秋收起義時進攻中心城市受挫。解決措施:進軍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影響: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根據材料二“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中國共產黨充分動員和依靠群眾,堅持全面抗戰路線。為了駁斥當時國民黨內流行的‘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觀點,1938年,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和“凝聚了抗戰力量,指導了人民抗戰”,可從從危機、解決措施、影響等角度進行分析,例如危機:日本全面侵華,當時國民黨內流行“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觀點。解決措施:發表《論持久戰》。影響:凝聚了抗戰力量,指導了人民抗戰。故表格如下:(2)相同之處:根據材料一“廣大貧苦農民分得土地,從各方面支持紅軍和根據地的發展”和材料二“中國共產黨充分動員和依靠群眾,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可從人民群眾的角度進行分析,例如都注重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具體實踐:結合所學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從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等角度進行分析,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障。17.(1)目的: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王朝統治。(2)變化: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影響,出現與傳統文化倫理相悖的現象;出現了反清情緒,接受西方先進思想等。(3)示例:選 蔡紹基、曾篤恭觀點:留學生促進了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論述:蔡紹基是首批留美幼童之一,入耶魯大學學習法律。歸國后創辦中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北洋大學,北洋大學自創辦之始,就仿照美國的大學模式,全面系統地學習西學,推動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曾篤恭是首批留美幼童之一,回國后曾在上海的《北華日報》和字林西報任編輯,推動了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結論:留學生赴外國學習西方先進文化,促進了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1)目的:根據材料一“學生出洋后,學習西學仍兼講中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政府派遣學生留美的目的是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王朝統治。(2)變化:根據材料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幼童不愿穿中式服裝,經常是一身美式打扮,甚至不少幼童索性把腦后的長辮子剪掉。一些幼童受美國宗教文化的影響,漸漸地信奉了基督教”可知,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影響,出現與傳統文化倫理相悖的現象;根據材料一“不但學到了許多新的自然科學知識,而且也接觸了較多的資產階級啟蒙時期的人文社會科學文化。這使他們漸漸地對學習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失去了興趣,對煩瑣的封建禮節不大遵守,反而對個人權利、自由、民主之類的東西十分迷戀”可知,幼童赴美后出現了反清情緒,接受西方先進思想等。(3)本題為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選取的留學生要有相同點。如:選 蔡紹基、曾篤恭觀點:留學生促進了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論述:蔡紹基是首批留美幼童之一,入耶魯大學學習法律。歸國后創辦中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北洋大學,北洋大學自創辦之始,就仿照美國的大學模式,全面系統地學習西學,推動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曾篤恭是首批留美幼童之一,回國后曾在上海的《北華日報》和字林西報任編輯,推動了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結論:留學生赴外國學習西方先進文化,促進了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