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山東省濟寧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山東省濟寧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

資源簡介

山東省濟寧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
1.(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有學者認為西周政治制度中存在若干原始民主的遺風,下列史料支持這一觀點的是( ?。?br/>A.《尚書》記載周穆王告誡官員要謹慎地使用刑罰
B.大盂鼎銘文記載周初君臣上下一心共創王朝統治
C.西周霸姬簋銘文記載周武王按照宗法原則分封諸侯國
D.《史記》記載周朝專設職官收集反映民情民意的歌謠
2.(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西周時期,周天子在每個諸侯國封有幾個監國的上卿大夫。這些上卿大夫世襲罔替,并從國君手里領取世襲采邑。上卿大夫還擁有自己統領的武裝,勢力很大。由此可見,西周時期(  )
A.地方治理呈現出民本化特征 B.周天子對地方集權統治加強
C.諸侯國君的權力受到了制約 D.政權與族權間權力實現分離
3.(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如圖是自公元前328年秦國始設丞相至秦王嬴政時期的22位丞相籍貫分布圖。這表明秦國( ?。?br/>A.貴族政治趨向瓦解 B.選才標準不斷改變
C.戶籍管理日益松弛 D.地域觀念逐漸淡化
4.(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下表為秦漢時期三則與文書相關的文獻記錄。這反映出該時期( ?。?br/>內容節選 文獻出處
近縣令輕足行其書,遠縣令郵行之 云夢秦簡《田律》
大臣特以簿書不報,期會之間,以為大故 《漢書·賈誼傳》
文書盈于幾閣,典者不能遍睹 《漢書·刑法志》
A.文書制度開始出現 B.政府決策效率提高
C.國家法律體系完備 D.官僚行政管理嚴密
5.(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賈誼《新書·憂民》載:“民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睗h代政府規定,壯丁,二十歲開始受田,可以獨立謀生,但到了二十三歲才開始服兵役。由此可見,這一規定( ?。?br/>A.滿足了軍事和戰爭的需要 B.得益于國家的統一與穩定
C.表明了農業生產水平低下 D.兼顧了經濟與道德的考量
6.(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唐太宗貞觀三年詔令:“凡軍國大事則中書舍人各執所見,雜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給事中、黃門侍郎駁正之?!泵餍禄实哿顑乳w大學士于“中外章奏許用小票墨書帖各疏面以進”,提出處理意見,即“票擬”,若內容有不當者,給事中則要求相應部門進行改正。其做法旨在(  )
A.限制宰相權利 B.提高行政效率
C.避免決策失誤 D.實現權力制衡
7.(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唐朝安史之亂期間,軍費開支龐大,財政匱乏。唐王朝相繼發行“乾元重寶”“重輪乾元錢”,對“開元通寶”的比價分別為一當十與一當五十。這樣,“重輪乾元錢”“乾元當十錢”“開元錢”三錢并行。這一現象在當時( ?。?br/>A.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B.解決了市場的錢荒問題
C.減輕了農民的生活負擔 D.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8.(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粉壁是官府向民間頒布法律條文的一種方式。宋代的粉壁多分布在州縣衙署門、治所城門、邸店以至鄉村村落中,其內容多與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也有追捕強盜、監督官員等方面的內容。這一做法旨在( ?。?br/>A.宣傳政府律令 B.規范官員行為
C.教化民眾百姓 D.穩定社會秩序
9.(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中國古代王朝與朝貢國交往時,主張“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以“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為上策,反對“窮兵黷武,敝中國以事四夷”。據此可知,古代中國致力于( ?。?br/>A.建構穩定的天下秩序 B.傳播先進的中華文明
C.追求豐厚的經濟利益 D.奉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10.(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據《明史·湖廣土司傳》記載,“土官應襲子弟,悉令入學,漸染風化,以格頑冥。如不入學者,不準承襲?!痹撘幎ǎā 。?br/>A.旨在通過教化加強邊疆管理 B.鞏固了改土歸流的成果
C.反映了明朝教育體系的發展 D.體現了因俗而治的政策
11.(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讀鴉片戰爭前后上海、漢口兩地行會類型構成表,如表反映出晚清時期( ?。?br/>1840年前的構成 1840—1911年的構成
總數 同業者 % 同鄉者 % 總數 同業者 % 同鄉者 %
上海 21 15 70 6 30 71 69 97 2 3
漢口 20 10 50 10 50 71 67 94 4 6
(說明:表中“同業者”指因同種行業關系組成行會;“同鄉者”指因鄉誼關系組成的行會)
A.工商業中近代化因素增長 B.民族資產階級已走向成熟
C.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加快 D.列強勢力由沿海深入內地
12.(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李鴻章在創辦輪船招商局時說“商董等自立條議悅服眾商”,但同時強調由“官總其大綱,察其利病”;張之洞在創辦企業時聲稱“華商陋習,常有藉招股欺騙之事,若無官權為之懲罰,則公司資本無一存者矣?!边@反映了( ?。?br/>A.官商關系制約商業運營 B.近代股份制經營方式引入中國
C.官督商辦模式廣泛推行 D.封建因素影響企業經營近代化
13.(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對于清末新政,有人認為是帶有資本主義傾向的地主階級的改革,有人認為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還有人認為是清政府領導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質的全面改革運動。這些觀點雖有不同,但均認為新政( ?。?br/>A.維護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 B.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
C.使清政府擺脫了內外困境 D.有助于挽救中國的民族危亡
14.(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911年,清政府發布上諭規定,大學堂畢業稱進士,高等及同等程度學堂畢業稱舉人,中學及同程度學堂畢業稱貢生,高等小學及初等實業學堂畢業稱生員,均限考列中等以上者。這反映出( ?。?br/>A.科舉制度仍舊沿用 B.社會等級制度受沖擊
C.教育體制走向完備 D.選官制度受傳統制約
15.(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下圖為1933年《紅色中華》刊登的一幅名為《選舉運動》的漫畫,畫面展示的是蘇維埃政府門外的一幕場景。該漫畫意在強調,蘇維埃政府(  )
A.貫徹精兵簡政方針 B.注重創新選舉辦法
C.重視黨風廉政建設 D.維護革命統一戰線
16.(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在1946年11月26日“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前夕,中共中央發出指示,要求“內蒙古自治政府”在其宣言中應當明確“內蒙古自治政府”非獨立政府,而是中國真正民主聯合政府的一部分。這( ?。?br/>A.體現了自治政府的工作權限 B.反映了中共民族政策的成熟
C.使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得到落實 D.明確了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
17.(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提出:“積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經驗,中國人不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絕無例外?!边@一論斷(  )
A.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 B.踐行“另起爐灶”外交方針
C.緣于對國際形勢的現實考慮 D.強調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必要性
18.(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下表為中國四類產品產量指數統計表。其中產品丙為( ?。?br/>產品名稱 解放前最高年 指數(以解放前最高年為100)
年份 產量(萬噸) 1949年 1952年 1988年 1989年
甲 1932 22.5 18.2 36.4 242.2 237.8
乙 1933 44.5 73.5 147.4 1046.5 1071.2
丙 1936 5735 84.8 119.4 294.9 314.1
丁 1943 92.3 17.1 4146.3 6438.8 6672.8
A.鋼 B.茶葉 C.紗 D.稻谷
19.(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如圖為創作于1956年的宣傳畫《衛生員》,畫面是女衛生員深夜為社員看病的情景。該畫意在宣揚( ?。?br/>A.醫療衛生事業取得巨大進展 B.人民健康狀況有了明顯改善
C.無私奉獻的社會主義勞動精神 D.女性成為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
20.(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規定,對電子工業的晶體切片、模擬式混合式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程控電話設備、機動船舶、精密科學儀器等進行大幅度降低稅率。這一規定意在( ?。?br/>A.與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接軌 B.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
C.建立完善的關稅制度體系 D.服務于國內經濟建設
21.(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有學者指出:“君王們希望城邦長存,因為他們在臣民中享有應有的榮譽,貴族們樂于在長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則安于監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選的機會”。據此可知( ?。?br/>A.雅典民主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
B.斯巴達寡頭政治包含一定民主因素
C.羅馬帝國有濃厚的貴族寡頭特征
D.城邦政治生活中個人自由得到保障
22.(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3世紀,英國貴族發動反叛,他們“自始無意推翻封建王權,僅是對王權范圍作了界定,把國王與貴族之間的關系維持在正常的封建秩序之中”。該事件(  )
A.破壞了封君封臣制度 B.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
C.肯定了國王的合法地位 D.旨在建立近代民族國家
23.(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在中世紀,“胡椒袋”是歐洲有錢人的外號,胡椒面在稱重時要關緊犬門,以免被過堂風吹跑。但是到了16、17世紀,胡椒卻成為歐洲市場上的大眾化商品。這種變化(  )
A.反映大量貴金屬流入歐洲 B.推動了歐洲商業革命的出現
C.受到外來物種引進的影響 D.得益于世界聯系的日益密切
24.(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500年—1800年,大約有1億以上的人口死于傳播到美洲和太平洋島嶼上的疾病。但是,世界人口總量卻從約為4.25億增長到突破9億。其主要原因是( ?。?br/>A.食物物種的交流 B.西方列強對外殖民擴張
C.工業革命的開展 D.社會醫療保障條件改善
25.(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下表為1500年—1890年,中國、日本和西歐的城市化率(居民達到1萬人的城鎮人口百分比)變化表。導致其變化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br/>年份 中國 日本 西歐
1500 3.8 2.9 6.1
1820 3.8 12.3 12.3
1890 4.4 16.0 31.0
A.自然環境 B.價值觀念 C.政治體制 D.生產方式
26.(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851年,英國舉辦大博覽會,水晶宮展覽廳進門處是一塊巨大的重24噸的整體煤塊。英國此舉的主要目的是( ?。?br/>A.表明煤資源的重要性 B.展覽工業革命的成果
C.樹立先進的國家形象 D.改善公眾的審美情趣
27.(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7世紀之前,英國下層女性的勞動以家務為主;19世紀中期以后,越來越多的女性走進工廠,工作領域涉及了各個行業,她們參加了憲章運動等幾乎所有的重大運動。這一變化主要體現了(  )
A.思想解放引領政治變革 B.社會進步推動女性覺醒
C.工業革命促進經濟發展 D.技術發展改變民眾生活
28.(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851年,歐洲12國圍繞歐洲疾病防治召開了第一屆國際衛生大會。到了20世紀,國際聯盟國際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先后成為疫病防治領域的技術咨詢者和跨國行動計劃的領導者、協調者。據此可知,全球衛生防疫體系的建立( ?。?br/>A.始終由歐洲國家占主導地位 B.控制了疫病爆發和擴散
C.經歷了從區域到全球的轉變 D.順應了區域集團化的趨勢
29.(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據統計,在英國撒切爾政府(1979年—1990年)文官改革過程中,文官人數減少了1/5,公共機構最高層次人員至少減少了9.7%,助理次官和高級主管分別減少了12.9%和14.5%。這一舉措目的是(  )
A.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B.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C.加強國家宏觀調控 D.完善文官考核制度
30.(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如表為不同年份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與總額的數量變化。這( ?。?br/>年份 貸款項目 貸款總額(億)
1968 62 9.5
1981 266 124
A.有助于維護國際貨幣匯率穩定 B.得益于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推動
C.增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風險性 D.客觀上推動新興獨立國家發展
31.(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有人認為,明清時期,鄉紳具有國家和鄉村社會之間的“雙重代理人”的身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注:鄉紳絕大部分是通過參加國家選舉人才的官方考試而獲得自身的特權地位,主要由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退休回鄉或長期賦閑居鄉養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人物構成。
材料二 明清時期鄉紳對鄉村社會的管理
興辦學校書院、創辦義學、培養人才、編修方志等事務。
協助地方政府辦理稅賦、治安等社會事務,在災荒之年,為維護鄉族利益,在自動出資救濟鄉民的同時,要求政府拿出舉措——以減代賑、減免賦稅。
擔負組織祭祀、制定族規等宗族內部活動,維持著鄉間社會的禮儀和秩序。
經常對地方訴訟、爭斗事件進行公斷和防護,維護鄉村地區治安。
——摘編自解亞珠《明清白話小說中的鄉紳形象研究》
(1)據材料一分析鄉紳能夠成為國家和鄉村社會之間“雙重代理人”的原因。
(2)結合材料和所學分析鄉紳的作用。
32.(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國的一日”
陳子展從滬江大學授課回家,午睡醒后讀報,有感時局作《長城謠》一首。一個巡捕一覺醒來,離上班應卯只差15分鐘,來不及梳洗,趕緊離開亭子間,皮鞋在后門口與紅漆馬桶發生沖突。
蘇州河畔,一個圈子里傳出一位賣藝人老練流利的急白:“噯,來格哉,來是一個大老板, 空獎券中頭彩;坐汽車,吃大菜,洋行星廂做買辦,政府里廂做大官?!秉S包車夫用不純熟的英語向外國水兵拉生意;賣晚報的小孩喊著:“Evening Times!”
某校禮堂,訓導主任訓話:“為準備會考,電燈現在每天遲一小時關,可以多看些書”。
午后兩點,包天笑在參觀他兒子創辦的新生化學工藝廠——第一家生產國貨醫用橡皮囊的工廠。華商紗廠工人方根寶一天工作16小時,到了睡覺時耳朵里還響著轟轟的機器聲。
——摘編自施康強《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一日,上?!?br/>結合材料,概括“中國一日”中上海的眾生相并作出合理解讀。
33.(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如表為《推動歷史進程的工業革命》目錄(節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第二章 工業革命的發 韌 一、英國工業革命的條件 二、英國工業化的過程 三、英國工業革命的后果
第三章 ____ 一、法國的工業化 二、美國的工業化 三、德國的工業化
第六章工業化與社會 一、工業化的經濟后果 1.工業發展與經濟增長 2.農業革命與農業現代化 3.經濟結構的變遷 二、工業化的社會后果 1.鄉村的改變 2.生活節奏加快與時間觀念增強 3.教育發展與文化素質提升 4.____ 5.____
——摘自劉笑盈《推動歷史進程的工業革命》
(1)請你為第三章擬定合適的標題并說明依據。
(2)補充第六章第二部分4、5子目的標題并加以簡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分封制、宗法制與禮樂制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尚書》記載周穆王告誡官員要謹慎地使用刑罰,體現的是寬容的理念,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大盂鼎銘文記載周初君臣上下一心共創王朝統治,表明的是治理功績,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西周霸姬簋銘文記載周武王按照宗法原則分封諸侯國,反映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西周政治制度中存在若干原始民主的遺風,即重視民眾的意見,《史記》記載周朝專設職官收集反映民情民意的歌謠,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西周政治制度的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答案】C
【知識點】分封制、宗法制與禮樂制
【解析】【分析】材料強調,周天子在諸侯國封的上卿大夫,擁有自己統領的武裝,勢力很大,對國君權力形成了一定的制約,C項正確;
材料沒有體現重民的民本思想,排除A項;
西周沒有建立集權制度,排除B項;
西周實行政權和族權相結合的制度,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了西周政治制度,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3.【答案】A
【知識點】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圖示信息“秦國丞相籍貫不詳占36%,比例最大,秦國籍貫只占5%”可知,當時處于戰國時期,秦國的丞相較多來自周邊諸侯國,出現人才流動趨勢,官僚政治初步形成,血緣政治走向瓦解,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圖示信息并未涉及“選才標準”,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圖示體現的是秦國丞相籍貫分布,未提及“戶籍管理”,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地域觀念逐漸淡化”只是表象,沒有體現其實質,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秦國政治體制變化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4.【答案】D
【知識點】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文書制度的出現早于秦漢時期,商代甲骨文中就有記載,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反映了秦漢時期政府對文書的管理,未體現政府決策效率提高,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文書不代表國家法律,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近縣令輕足行其書,遠縣令郵行之”“大臣特以簿書不報,期會之間,以為大故”“文書盈于幾閣,典者不能遍睹”可知,三則文獻記錄體現了政府對文書的管理嚴格,實質上反映了該時期官僚行政管理嚴密,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秦漢時期的文書制度,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5.【答案】D
【知識點】秦漢時期的賦稅制度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描述的是兼顧經濟與道德,未體現滿足了軍事和戰爭的需要,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描述的是兼顧經濟與道德,未涉及國家的統一與穩定,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描述的是兼顧經濟與道德,未表明農業生產水平低下,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二十歲開始受田,可以獨立謀生,但到了二十三歲才開始服兵役,說明政府考慮了農民生產和生活需要及國家的軍事需要,兼顧了經濟與道德的考量,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漢朝的賦稅制度,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6.【答案】C
【知識點】三省六部制;內閣制與省府縣制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決策前多部門參與出發點是為了更好的做出決策,不涉及限制宰相權利,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決策機制,與行政效率無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唐太宗和明宣德皇帝作出決策前都有多部門參與,提出駁正、改正等,目的是避免決策失誤,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主旨與權力制衡無關,且封建王朝制度下,皇權至上,不會實現權力制衡,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7.【答案】A
【知識點】中國古代貨幣的演變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唐政府為了解決財政危機,發行大額貨幣,形成了“重輪乾元錢”“乾元當十錢”“開元錢”并行局面,這容易導致幣制混亂,不利于正常的金融秩序,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政府發行大額貨幣是為了解決政府財政危機,而非市場錢荒,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大額貨幣發行不利于幣值穩定,容易加重百姓負擔,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大額貨幣發行不利于幣值穩定,也不利于商品經濟發展,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唐代幣制改革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8.【答案】D
【知識點】中國古代基層組織與社會治理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宣傳政府律令”是其直接目的,并非根本目的,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規范官員行為”與宋代的粉壁無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教化民眾百姓”是其直接目的,并非根本目的,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宋代的粉壁多分布在州縣衙署門、治所城門、邸店以至鄉村村落中,其內容多與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也有追捕強盜、監督官員等方面的內容。”可知,宋代的粉壁便于傳播政府律令,進行法律宣傳,宣揚社會教化,規范百姓行為,有助于穩定地方社會秩序,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代基層治理的作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9.【答案】A
【知識點】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中國既安,四夷自服”“反對‘窮兵黷武,敝中國以事四夷’”可知,中國古代王朝與朝貢國交往時強調用文德的手段,主張與周邊民族和諧相處,反映了古代中國致力于建構穩定的天下秩序,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表明古代中國致力于建構穩定的天下秩序, “傳播先進的中華文明”不屬于主要目的,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朝貢外交注重政治意義,而非追求豐厚的經濟利益,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表明古代中國致力于建構穩定的天下秩序,與民族政策無關,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國古代的對外關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0.【答案】A
【知識點】明朝的內陸邊疆關系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明政府強制土司子弟學習儒學等中原文化等,旨在通過教化加強邊疆管理,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土官首領子弟學習儒家文化是承襲的條件,說明當時還未“改土歸流”,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土官子弟學習儒家文化,不屬于教育體系,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土官子弟學習儒家文化無法體現因俗而治,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明朝治理邊疆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1.【答案】A
【知識點】鴉片戰爭及其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可知,1840年前的行會構成主要是同業者和同鄉者組成的商人組織,而1840~1911年新增行會的構成主要是同業者組成的商人組織,同鄉者所占比例大幅下降,這說明同一行業的社會分工進一步發展,體現了工商業中近代化因素的增長,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民族資產階級已走向成熟”表述有誤,與史實不符,19世紀60年代中國才出現了民族資本主義,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列強對華侵略加劇的信息,“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加快”與題意無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甲午戰敗后,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規定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這使得列強的侵略勢力由沿海逐漸深入到內地,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鴉片戰爭對中國工商業經濟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2.【答案】D
【知識點】洋務運動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李鴻章和張之洞都強調官方權力,不體現商業關系,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輪船招商局實行了股份制,但這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僅憑兩家企業無從得出“廣泛推行”,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官總其大綱,察其利病”“華商陋習,常有藉招股欺騙之事,若無官權為之懲罰,則公司資本無一存者矣”可知,洋務運動時期,李鴻章和張之洞在創辦企業時都強調官方權力的重要性,且并且強調官方權力在企業中的主導作用,反映了洋務企業中的封建因素影響了企業經營的近代化,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洋務運動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3.【答案】B
【知識點】清末“新政”與預備立憲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清末新政加重了清王朝的危機,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有人認為是帶有資本主義傾向的地主階級的改革,有人認為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還有人認為是清政府領導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質的全面改革運動”可知,材料中三中觀點都強調清末新政對中國近代化的積極作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清末新政并未起到擺脫內外困境的作用,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清末新政最終失敗,并未挽救民族危亡,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清末新政的作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4.【答案】D
【知識點】學堂選官與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1905年科舉制度已經廢除,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說明社會等級制度的變化,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教育體制的變化,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新式學堂培養的學生按舊事考試的稱呼定名,表明選官制度受傳統制約,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清末選官制度的變革,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5.【答案】C
【知識點】中華蘇維埃政權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政府機構的改革,本能體現貫徹精兵簡政方針,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創新選舉辦法,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可知,漫畫強調在選舉運動中,掃除官僚主義和貪污官員,體現了重視黨風廉政建設,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革命統一戰線此時已經破裂,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華蘇維埃政權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6.【答案】D
【知識點】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提及自治政府的工作權限,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中共民族政策的成熟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建立,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得到落實到位,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要求‘內蒙古自治政府’在其宣言中應當明確‘內蒙古自治政府’非獨立政府,而是中國真正民主聯合政府的一部分”可知,強調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一個中國的原則,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7.【答案】C
【知識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及其意義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這一論斷踐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中國人不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可知,新中國成立后,面對以美國為首帝國主義的包圍、威脅、封鎖等,新中國堅定地站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這一論斷強調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的必要性,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8.【答案】D
【知識點】新中國的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新中國成立前,中國重工業落后,工業起點低,并遭受重創,進入五十年代國家重視經濟恢復與發展,尤其是一五計劃的事實,國家工業化程度迅速提高,鋼產量飛速增長,迅速超過農產品產量,因此丁是鋼鐵,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中國茶葉生產量相對其他產品生產規模收到地理條件限制,生產量應該是最低,因此甲是茶葉,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1952年國內的和平環境,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恢復發展國民經濟推動了棉紗的生產,而解放前我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偏向于輕工業,棉紗是重要門類之一,因此其產量要高于茶葉,所以乙是棉紗,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1936年近代生產量最高,建國之初由于中國面臨長時間的外來侵略,受戰爭影響,生產力下滑,1952年經過土地改革,生產有了一定恢復和發展,1988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極大提高了生產積極性,在之后有了較大提升。因此丙屬于稻谷,符合中國農業大國的屬性,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新中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9.【答案】C
【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不能體現治療效果,無法說明醫療衛生事業取得巨大進展,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不能說明人民健康狀況有了明顯改善,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漫畫凸顯的是衛生院深夜為社員看病的情景,故體現的是無私奉獻的社會主義勞動精神,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為凸顯女性作用,不能表明女性成為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0.【答案】D
【知識點】中國關稅制度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中國于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只對電子工業的晶體切片、模擬式混合式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程控電話設備、機動船舶、精密科學儀器等進行大幅度降低稅率不能體現中國為了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規定,對電子工業的晶體切片、模擬式混合式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程控電話設備、機動船舶、精密科學儀器等進行大幅度降低稅率,是為了服務于國內經濟建設的需要,不是建立完善的關稅制度體系,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1985年我國海關對電子工業的晶體切片、模擬式混合式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程控電話設備、機動船舶、精密科學儀器等進行大幅度降低稅率,是為了適應我國已經全面展開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即為了服務于國內經濟建設的需要,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國關稅制度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1.【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的民主政治與寡頭政治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雅典不存在長老院,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君王們”“長老院”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斯巴達的寡頭政治,結合“平民則安于監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選的機會”可知,寡頭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因素,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羅馬帝國建立的是元老院,與材料不符,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城邦政治生活中個人自由得到保障,說法絕對,只是維護部分貴族的自由權利,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寡頭政治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2.【答案】C
【知識點】西方專制王權國家及其特征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僅是對王權范圍作了界定,把國王與貴族之間的關系維持在正常的封建秩序之中”可知,英國貴族發動的反叛并沒有破壞封君封臣制度,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英國議會至上原則的確立是在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之后,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把國王與貴族之間的關系維持在正常的封建秩序之中”可知,英國貴族發動的反叛無意推翻封建王權,把國王與貴族之間的關系維持在正常的封建秩序之中,這肯定了國王在封建秩序中的合法地位,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的是國王與貴族的斗爭,沒有體現騎士和市民利益,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英國專制王權建立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3.【答案】D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后的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大量貴金屬流入歐洲,導致物價上漲,與材料不符,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內容體現了這時期歐洲商業革命的具體現象,“推動了”的表述錯誤,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外來物種引進與材料變化無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世界相對隔絕狀態,世界聯系日益密切。原產亞洲的胡椒大量運到歐洲,導致胡椒價格下降,材料“‘胡椒袋’在中世紀是歐洲有錢人的外號”,“到了16、17世紀,胡椒卻成為歐洲市場上的大眾化商品”,這種變化主要得益于新航路開辟,世界貿易范圍擴大,聯系的日益密切,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4.【答案】A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后食物物種的交流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導致各種疾病傳播于美洲和太平洋島嶼上,導致人口大量死亡。同時,原產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甘薯、番茄、辣椒等蔬菜,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帶到歐洲,之后傳播到亞洲、非洲等其他洲,提高了全球糧食產量,使世界人口激增,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導致材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物種的交流,西方列強對外殖民擴張不屬于主要原因,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工業革命于18世紀60年代開展,與材料時間不完全契合,而且也不屬于主要原因,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導致材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物種的交流,社會醫療保障條件改善會降低死亡率,不符合材料,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新航路開辟后物種交換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5.【答案】D
【知識點】近代以來西方城市化的演進;近代以來中國城市化的演進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城市化和自然環境關系不大,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城市化和價值觀念關系不大,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城市化和政治體制有一定關系,但主要受經濟因素影響,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在19世紀前期三國的城市化率相差不多,19世紀20年代后日本、西歐兩國經過工業革命后,城市化率迅速提高,故而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生產方式,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近代城市化進程的原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6.【答案】C
【知識點】工業革命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煤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其成為蒸汽機的主要燃料,依然強調的是工業革命后英國先進國家的形成,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煤炭不是工業成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水晶宮展覽廳進門處是一塊巨大的重24噸的整體煤塊,象征著國家巨大的力量和工業革命后先進的國家形象,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對公眾的審美情趣的改善,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工業革命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7.【答案】B
【知識點】工業革命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信息與思想解放無關,且英國啟蒙運動要早于工業革命時間,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19世紀中期以后,越來越多的女性走進工廠,工作領域涉及了各個行業,她們參加了憲章運動等幾乎所有的重大運動”可知,19世紀中期屬于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女性走進工廠,參與工作,并參與社會運動,體現了工業革命推動女性地位提高,走向覺醒,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促進經濟發展與材料強調的女性活動無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女性活動,并不全面體現民眾生活,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工業革命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8.【答案】C
【知識點】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到了20世紀,國際聯盟國際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先后成為疫病防治領域的技術咨詢者和跨國行動計劃的領導者、協調者,不是始終由歐洲國家占主導地位,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控制了疫病的爆發和擴散,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1851年歐洲12國圍繞歐洲疾病防治召開第一屆國際衛生大會,到了20世紀,國際聯盟國際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先后成為疫病防治領域的技術咨詢者和跨國行動計劃的領導者、協調者,可以得出全球衛生防疫體系的建立經歷了從區域到全球的轉變,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全球衛生防疫體系的建立與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沒有關系,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全球衛生防疫體系建立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9.【答案】B
【知識點】西方文官制度及其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政府機構改革,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材料涉及的文官改革主要是減少了政府行政人員,有利于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減少政府行政開支是減少政府的宏觀調控,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文官考核制度的改變,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西方文官制度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30.【答案】D
【知識點】國際金融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維護國際貨幣匯率的,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世界銀行的貸款項目與總額增大,不能看出得益于經濟全球化發展,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世界銀行的貸款項目與總額增大,說明世界銀行經濟援助力度加大,有利于世界經濟的恢復,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世界銀行為成員國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援助,隨著新興獨立國家大量增加,需要從世界銀行獲得更多發展所需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故客觀上推動新興獨立國家發展,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國際金融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31.【答案】(1)原因:封建政權難以真正深入基層;基層社會和地方政府缺少聯系的通道;科舉制度的發展;鄉村宗法家族觀念濃厚
(2)作用:加強了地方自治,推動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地方秩序;有利于完善地方治理,凝結地方勢力;有利于公共事務的順利開展;有利于傳播文化,增強地方的福利事業。
【知識點】中國古代鄉約制度;中國古代基層組織與社會治理
【解析】【分析】(1)原因:根據材料中明清時期鄉村社會治理空間結構示意圖中鄉紳的作用可知封建政權難以真正深入基層;基層社會和地方政府缺少聯系的通道;根據材料“鄉紳絕大部分是通過參加國家選舉人才的官方考試而獲得自身的特權地位”可知科舉制度的發展;結合所學宗法觀念的影響可知鄉村宗法家族觀念濃厚。
(2)表現:根據材料“興辦學校書院、創辦義學、培養人才、編修方志等事務”“擔負組織祭祀、制定族規等宗族內部活動”可知教化民眾、承擔鄉村社會的公益事務;根據材料“協助地方政府辦理稅賦、治安等社會事務”可知承擔賦稅、維持治安。作用:根據材料“擔負組織祭祀、制定族規等宗族內部活動,維持著鄉間社會的禮儀和秩序”可知加強了地方自治,推動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地方秩序;根據材料“協助地方政府辦理稅賦、治安等社會事務,在災荒之年,為維護鄉族利益,在自動出資救濟鄉民的同時,要求政府拿出舉措”可知有利于完善地方治理,凝結地方勢力;有利于公共事務的順利開展;根據材料“興辦學校書院、創辦義學、培養人才”可知有利于傳播文化,增強地方的福利事業。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鄉紳能夠成為國家和鄉村社會之間“雙重代理人”的原因,理解鄉紳的作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32.【答案】眾生相:愛國的知識分子;時間意識增強的民眾;受現代文明影響的賣藝人;說英語的黃包車夫和小孩;電燈下學習的孩子;興辦實業的資本家、生活窮困的工人。
解讀:(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解讀)。
從工業文明傳入的角度,鴉片戰爭后,西方在對華侵略的同時也客觀上促進了工業文明的傳入,推動城市化進程。如巡捕時間意識增強、賣藝人的說辭、學生在電燈下讀書等均體現了西方工業文明的影響。
從上海半殖民地化的角度,如黃包車夫用不純熟的英語向外國水兵拉生意,說明有外國軍隊駐扎上海。
從民族危機加深的角度,如陳子展有感時局作《長城謠》,說明華北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國愛國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增強。
從民族工業發展的角度,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資產階級興辦事業的熱情提高,民族工業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如包天笑之子的新生化學工藝廠即在這種背景下創辦。
【知識點】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政治與經濟;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鴉片戰爭及其影響;近代以來中國城市化的演進
【解析】【分析】首先,根據材料可知,材料中涉及的人物有愛國的知識分子、時間意識增強的民眾、受現代文明影響的賣藝人、說英語的黃包車夫和小孩、電燈下學習的孩子、興辦實業的資本家、生活窮困的工人等。其次,從不同角度對材料信息進行解讀:從工業文明傳入的角度,根據材料“一個巡捕一覺醒來,離上班應卯只差15分鐘”“坐汽車”“電燈現在每天遲一小時關”等并結合所學可知,鴉片戰爭后,西方在對華侵略的同時也客觀上促進了工業文明的傳入,推動城市化進程,如巡捕時間意識增強、賣藝人的說辭、學生在電燈下讀書等均體現了西方工業文明的影響;從上海半殖民地化的角度,根據材料“黃包車夫用不純熟的英語向外國水兵拉生意”并結合所學可知,黃包車夫用不純熟的英語向外國水兵拉生意,說明有外國軍隊駐扎上海;從民族危機加深的角度,根據材料“有感時局作《長城謠》一首”并結合所學材料時間“1935年”可知,陳子展有感時局作《長城謠》,說明華北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國愛國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增強;從民族工業發展的角度,根據材料“包天笑在參觀他兒子創辦的新生化學工藝廠——第一家生產國貨醫用橡皮囊的工廠”可知,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資產階級興辦事業的熱情提高,民族工業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如包天笑之子的新生化學工藝廠即在這種背景下創辦。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近代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33.【答案】(1)標題:工業化的擴展
理由:從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從英國逐漸擴展到歐洲大陸和北美,從大西洋兩岸逐步深入內陸,形成持續不斷的輻射效應。
(2)示例①標題:城市化發展簡述:工業革命以來,工業生產逐漸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增加,規模擴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空間。②標題:交通運輸業進步便利出行簡述:伴隨工業革命不斷深入,開鑿運河,興修鐵路,促進了人口交流與貿易往來,增加了社會的流動性。③標題:工業化引發的社會問題
簡述:工人勞動時間過長,工作與生活環境惡劣,貧富分化加劇,環境污染嚴重。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影響
【解析】【分析】(1)依據:據材料第三章法國、美國、德國的工業革命,結合所學知識,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完成,后向法國、美國、德國擴展,得出工業化的擴展。結合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知識,從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從英國逐漸擴展到歐洲大陸和北美,從大西洋兩岸逐步深入內陸,形成持續不斷的輻射效應。
(2)據材料第六章工業化與社會,第二部分主要講述工業革命對鄉村的改變、生活節奏加快與時間觀念增強、教育發展與文化素質提升,還可以總結對城市化發展的影響和對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影響。當標題定為城市化發展:工業革命以來,工業生產逐漸向城市集中,由于工業生產對自由勞動力的需求,城市人口增加,規模擴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空間。當標題定為交通運輸業進步便利出行:伴隨工業革命不斷深入,開鑿運河,興修鐵路,促進了人口交流與貿易往來,增加了社會的流動性。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 / 1山東省濟寧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
1.(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有學者認為西周政治制度中存在若干原始民主的遺風,下列史料支持這一觀點的是( ?。?br/>A.《尚書》記載周穆王告誡官員要謹慎地使用刑罰
B.大盂鼎銘文記載周初君臣上下一心共創王朝統治
C.西周霸姬簋銘文記載周武王按照宗法原則分封諸侯國
D.《史記》記載周朝專設職官收集反映民情民意的歌謠
【答案】D
【知識點】分封制、宗法制與禮樂制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尚書》記載周穆王告誡官員要謹慎地使用刑罰,體現的是寬容的理念,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大盂鼎銘文記載周初君臣上下一心共創王朝統治,表明的是治理功績,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西周霸姬簋銘文記載周武王按照宗法原則分封諸侯國,反映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西周政治制度中存在若干原始民主的遺風,即重視民眾的意見,《史記》記載周朝專設職官收集反映民情民意的歌謠,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西周政治制度的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西周時期,周天子在每個諸侯國封有幾個監國的上卿大夫。這些上卿大夫世襲罔替,并從國君手里領取世襲采邑。上卿大夫還擁有自己統領的武裝,勢力很大。由此可見,西周時期( ?。?br/>A.地方治理呈現出民本化特征 B.周天子對地方集權統治加強
C.諸侯國君的權力受到了制約 D.政權與族權間權力實現分離
【答案】C
【知識點】分封制、宗法制與禮樂制
【解析】【分析】材料強調,周天子在諸侯國封的上卿大夫,擁有自己統領的武裝,勢力很大,對國君權力形成了一定的制約,C項正確;
材料沒有體現重民的民本思想,排除A項;
西周沒有建立集權制度,排除B項;
西周實行政權和族權相結合的制度,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了西周政治制度,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3.(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如圖是自公元前328年秦國始設丞相至秦王嬴政時期的22位丞相籍貫分布圖。這表明秦國( ?。?br/>A.貴族政治趨向瓦解 B.選才標準不斷改變
C.戶籍管理日益松弛 D.地域觀念逐漸淡化
【答案】A
【知識點】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圖示信息“秦國丞相籍貫不詳占36%,比例最大,秦國籍貫只占5%”可知,當時處于戰國時期,秦國的丞相較多來自周邊諸侯國,出現人才流動趨勢,官僚政治初步形成,血緣政治走向瓦解,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圖示信息并未涉及“選才標準”,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圖示體現的是秦國丞相籍貫分布,未提及“戶籍管理”,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地域觀念逐漸淡化”只是表象,沒有體現其實質,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秦國政治體制變化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4.(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下表為秦漢時期三則與文書相關的文獻記錄。這反映出該時期( ?。?br/>內容節選 文獻出處
近縣令輕足行其書,遠縣令郵行之 云夢秦簡《田律》
大臣特以簿書不報,期會之間,以為大故 《漢書·賈誼傳》
文書盈于幾閣,典者不能遍睹 《漢書·刑法志》
A.文書制度開始出現 B.政府決策效率提高
C.國家法律體系完備 D.官僚行政管理嚴密
【答案】D
【知識點】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文書制度的出現早于秦漢時期,商代甲骨文中就有記載,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反映了秦漢時期政府對文書的管理,未體現政府決策效率提高,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文書不代表國家法律,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近縣令輕足行其書,遠縣令郵行之”“大臣特以簿書不報,期會之間,以為大故”“文書盈于幾閣,典者不能遍睹”可知,三則文獻記錄體現了政府對文書的管理嚴格,實質上反映了該時期官僚行政管理嚴密,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秦漢時期的文書制度,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5.(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賈誼《新書·憂民》載:“民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睗h代政府規定,壯丁,二十歲開始受田,可以獨立謀生,但到了二十三歲才開始服兵役。由此可見,這一規定( ?。?br/>A.滿足了軍事和戰爭的需要 B.得益于國家的統一與穩定
C.表明了農業生產水平低下 D.兼顧了經濟與道德的考量
【答案】D
【知識點】秦漢時期的賦稅制度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描述的是兼顧經濟與道德,未體現滿足了軍事和戰爭的需要,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描述的是兼顧經濟與道德,未涉及國家的統一與穩定,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描述的是兼顧經濟與道德,未表明農業生產水平低下,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二十歲開始受田,可以獨立謀生,但到了二十三歲才開始服兵役,說明政府考慮了農民生產和生活需要及國家的軍事需要,兼顧了經濟與道德的考量,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漢朝的賦稅制度,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6.(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唐太宗貞觀三年詔令:“凡軍國大事則中書舍人各執所見,雜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給事中、黃門侍郎駁正之。”明宣德皇帝令內閣大學士于“中外章奏許用小票墨書帖各疏面以進”,提出處理意見,即“票擬”,若內容有不當者,給事中則要求相應部門進行改正。其做法旨在( ?。?br/>A.限制宰相權利 B.提高行政效率
C.避免決策失誤 D.實現權力制衡
【答案】C
【知識點】三省六部制;內閣制與省府縣制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決策前多部門參與出發點是為了更好的做出決策,不涉及限制宰相權利,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決策機制,與行政效率無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唐太宗和明宣德皇帝作出決策前都有多部門參與,提出駁正、改正等,目的是避免決策失誤,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主旨與權力制衡無關,且封建王朝制度下,皇權至上,不會實現權力制衡,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7.(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唐朝安史之亂期間,軍費開支龐大,財政匱乏。唐王朝相繼發行“乾元重寶”“重輪乾元錢”,對“開元通寶”的比價分別為一當十與一當五十。這樣,“重輪乾元錢”“乾元當十錢”“開元錢”三錢并行。這一現象在當時(  )
A.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B.解決了市場的錢荒問題
C.減輕了農民的生活負擔 D.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答案】A
【知識點】中國古代貨幣的演變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唐政府為了解決財政危機,發行大額貨幣,形成了“重輪乾元錢”“乾元當十錢”“開元錢”并行局面,這容易導致幣制混亂,不利于正常的金融秩序,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政府發行大額貨幣是為了解決政府財政危機,而非市場錢荒,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大額貨幣發行不利于幣值穩定,容易加重百姓負擔,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大額貨幣發行不利于幣值穩定,也不利于商品經濟發展,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唐代幣制改革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8.(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粉壁是官府向民間頒布法律條文的一種方式。宋代的粉壁多分布在州縣衙署門、治所城門、邸店以至鄉村村落中,其內容多與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也有追捕強盜、監督官員等方面的內容。這一做法旨在(  )
A.宣傳政府律令 B.規范官員行為
C.教化民眾百姓 D.穩定社會秩序
【答案】D
【知識點】中國古代基層組織與社會治理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宣傳政府律令”是其直接目的,并非根本目的,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規范官員行為”與宋代的粉壁無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教化民眾百姓”是其直接目的,并非根本目的,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宋代的粉壁多分布在州縣衙署門、治所城門、邸店以至鄉村村落中,其內容多與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也有追捕強盜、監督官員等方面的內容。”可知,宋代的粉壁便于傳播政府律令,進行法律宣傳,宣揚社會教化,規范百姓行為,有助于穩定地方社會秩序,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代基層治理的作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9.(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中國古代王朝與朝貢國交往時,主張“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以“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為上策,反對“窮兵黷武,敝中國以事四夷”。據此可知,古代中國致力于( ?。?br/>A.建構穩定的天下秩序 B.傳播先進的中華文明
C.追求豐厚的經濟利益 D.奉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答案】A
【知識點】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中國既安,四夷自服”“反對‘窮兵黷武,敝中國以事四夷’”可知,中國古代王朝與朝貢國交往時強調用文德的手段,主張與周邊民族和諧相處,反映了古代中國致力于建構穩定的天下秩序,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表明古代中國致力于建構穩定的天下秩序, “傳播先進的中華文明”不屬于主要目的,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朝貢外交注重政治意義,而非追求豐厚的經濟利益,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表明古代中國致力于建構穩定的天下秩序,與民族政策無關,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國古代的對外關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0.(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據《明史·湖廣土司傳》記載,“土官應襲子弟,悉令入學,漸染風化,以格頑冥。如不入學者,不準承襲?!痹撘幎ǎā 。?br/>A.旨在通過教化加強邊疆管理 B.鞏固了改土歸流的成果
C.反映了明朝教育體系的發展 D.體現了因俗而治的政策
【答案】A
【知識點】明朝的內陸邊疆關系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明政府強制土司子弟學習儒學等中原文化等,旨在通過教化加強邊疆管理,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土官首領子弟學習儒家文化是承襲的條件,說明當時還未“改土歸流”,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土官子弟學習儒家文化,不屬于教育體系,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土官子弟學習儒家文化無法體現因俗而治,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明朝治理邊疆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1.(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讀鴉片戰爭前后上海、漢口兩地行會類型構成表,如表反映出晚清時期( ?。?br/>1840年前的構成 1840—1911年的構成
總數 同業者 % 同鄉者 % 總數 同業者 % 同鄉者 %
上海 21 15 70 6 30 71 69 97 2 3
漢口 20 10 50 10 50 71 67 94 4 6
(說明:表中“同業者”指因同種行業關系組成行會;“同鄉者”指因鄉誼關系組成的行會)
A.工商業中近代化因素增長 B.民族資產階級已走向成熟
C.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加快 D.列強勢力由沿海深入內地
【答案】A
【知識點】鴉片戰爭及其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可知,1840年前的行會構成主要是同業者和同鄉者組成的商人組織,而1840~1911年新增行會的構成主要是同業者組成的商人組織,同鄉者所占比例大幅下降,這說明同一行業的社會分工進一步發展,體現了工商業中近代化因素的增長,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民族資產階級已走向成熟”表述有誤,與史實不符,19世紀60年代中國才出現了民族資本主義,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列強對華侵略加劇的信息,“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加快”與題意無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甲午戰敗后,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規定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這使得列強的侵略勢力由沿海逐漸深入到內地,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鴉片戰爭對中國工商業經濟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2.(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李鴻章在創辦輪船招商局時說“商董等自立條議悅服眾商”,但同時強調由“官總其大綱,察其利病”;張之洞在創辦企業時聲稱“華商陋習,常有藉招股欺騙之事,若無官權為之懲罰,則公司資本無一存者矣。”這反映了(  )
A.官商關系制約商業運營 B.近代股份制經營方式引入中國
C.官督商辦模式廣泛推行 D.封建因素影響企業經營近代化
【答案】D
【知識點】洋務運動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李鴻章和張之洞都強調官方權力,不體現商業關系,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輪船招商局實行了股份制,但這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僅憑兩家企業無從得出“廣泛推行”,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官總其大綱,察其利病”“華商陋習,常有藉招股欺騙之事,若無官權為之懲罰,則公司資本無一存者矣”可知,洋務運動時期,李鴻章和張之洞在創辦企業時都強調官方權力的重要性,且并且強調官方權力在企業中的主導作用,反映了洋務企業中的封建因素影響了企業經營的近代化,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洋務運動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3.(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對于清末新政,有人認為是帶有資本主義傾向的地主階級的改革,有人認為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還有人認為是清政府領導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質的全面改革運動。這些觀點雖有不同,但均認為新政( ?。?br/>A.維護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 B.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
C.使清政府擺脫了內外困境 D.有助于挽救中國的民族危亡
【答案】B
【知識點】清末“新政”與預備立憲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清末新政加重了清王朝的危機,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有人認為是帶有資本主義傾向的地主階級的改革,有人認為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還有人認為是清政府領導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質的全面改革運動”可知,材料中三中觀點都強調清末新政對中國近代化的積極作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清末新政并未起到擺脫內外困境的作用,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清末新政最終失敗,并未挽救民族危亡,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清末新政的作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4.(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911年,清政府發布上諭規定,大學堂畢業稱進士,高等及同等程度學堂畢業稱舉人,中學及同程度學堂畢業稱貢生,高等小學及初等實業學堂畢業稱生員,均限考列中等以上者。這反映出(  )
A.科舉制度仍舊沿用 B.社會等級制度受沖擊
C.教育體制走向完備 D.選官制度受傳統制約
【答案】D
【知識點】學堂選官與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1905年科舉制度已經廢除,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說明社會等級制度的變化,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教育體制的變化,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新式學堂培養的學生按舊事考試的稱呼定名,表明選官制度受傳統制約,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清末選官制度的變革,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5.(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下圖為1933年《紅色中華》刊登的一幅名為《選舉運動》的漫畫,畫面展示的是蘇維埃政府門外的一幕場景。該漫畫意在強調,蘇維埃政府( ?。?br/>A.貫徹精兵簡政方針 B.注重創新選舉辦法
C.重視黨風廉政建設 D.維護革命統一戰線
【答案】C
【知識點】中華蘇維埃政權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政府機構的改革,本能體現貫徹精兵簡政方針,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創新選舉辦法,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可知,漫畫強調在選舉運動中,掃除官僚主義和貪污官員,體現了重視黨風廉政建設,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革命統一戰線此時已經破裂,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華蘇維埃政權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6.(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在1946年11月26日“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前夕,中共中央發出指示,要求“內蒙古自治政府”在其宣言中應當明確“內蒙古自治政府”非獨立政府,而是中國真正民主聯合政府的一部分。這(  )
A.體現了自治政府的工作權限 B.反映了中共民族政策的成熟
C.使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得到落實 D.明確了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
【答案】D
【知識點】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提及自治政府的工作權限,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中共民族政策的成熟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建立,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得到落實到位,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要求‘內蒙古自治政府’在其宣言中應當明確‘內蒙古自治政府’非獨立政府,而是中國真正民主聯合政府的一部分”可知,強調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一個中國的原則,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7.(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提出:“積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經驗,中國人不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絕無例外。”這一論斷( ?。?br/>A.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 B.踐行“另起爐灶”外交方針
C.緣于對國際形勢的現實考慮 D.強調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必要性
【答案】C
【知識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及其意義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這一論斷踐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中國人不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可知,新中國成立后,面對以美國為首帝國主義的包圍、威脅、封鎖等,新中國堅定地站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這一論斷強調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的必要性,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8.(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下表為中國四類產品產量指數統計表。其中產品丙為( ?。?br/>產品名稱 解放前最高年 指數(以解放前最高年為100)
年份 產量(萬噸) 1949年 1952年 1988年 1989年
甲 1932 22.5 18.2 36.4 242.2 237.8
乙 1933 44.5 73.5 147.4 1046.5 1071.2
丙 1936 5735 84.8 119.4 294.9 314.1
丁 1943 92.3 17.1 4146.3 6438.8 6672.8
A.鋼 B.茶葉 C.紗 D.稻谷
【答案】D
【知識點】新中國的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新中國成立前,中國重工業落后,工業起點低,并遭受重創,進入五十年代國家重視經濟恢復與發展,尤其是一五計劃的事實,國家工業化程度迅速提高,鋼產量飛速增長,迅速超過農產品產量,因此丁是鋼鐵,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中國茶葉生產量相對其他產品生產規模收到地理條件限制,生產量應該是最低,因此甲是茶葉,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1952年國內的和平環境,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恢復發展國民經濟推動了棉紗的生產,而解放前我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偏向于輕工業,棉紗是重要門類之一,因此其產量要高于茶葉,所以乙是棉紗,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1936年近代生產量最高,建國之初由于中國面臨長時間的外來侵略,受戰爭影響,生產力下滑,1952年經過土地改革,生產有了一定恢復和發展,1988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極大提高了生產積極性,在之后有了較大提升。因此丙屬于稻谷,符合中國農業大國的屬性,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新中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9.(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如圖為創作于1956年的宣傳畫《衛生員》,畫面是女衛生員深夜為社員看病的情景。該畫意在宣揚( ?。?br/>A.醫療衛生事業取得巨大進展 B.人民健康狀況有了明顯改善
C.無私奉獻的社會主義勞動精神 D.女性成為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
【答案】C
【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不能體現治療效果,無法說明醫療衛生事業取得巨大進展,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不能說明人民健康狀況有了明顯改善,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漫畫凸顯的是衛生院深夜為社員看病的情景,故體現的是無私奉獻的社會主義勞動精神,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為凸顯女性作用,不能表明女性成為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0.(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規定,對電子工業的晶體切片、模擬式混合式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程控電話設備、機動船舶、精密科學儀器等進行大幅度降低稅率。這一規定意在(  )
A.與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接軌 B.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
C.建立完善的關稅制度體系 D.服務于國內經濟建設
【答案】D
【知識點】中國關稅制度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中國于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只對電子工業的晶體切片、模擬式混合式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程控電話設備、機動船舶、精密科學儀器等進行大幅度降低稅率不能體現中國為了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規定,對電子工業的晶體切片、模擬式混合式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程控電話設備、機動船舶、精密科學儀器等進行大幅度降低稅率,是為了服務于國內經濟建設的需要,不是建立完善的關稅制度體系,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1985年我國海關對電子工業的晶體切片、模擬式混合式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程控電話設備、機動船舶、精密科學儀器等進行大幅度降低稅率,是為了適應我國已經全面展開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即為了服務于國內經濟建設的需要,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國關稅制度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1.(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有學者指出:“君王們希望城邦長存,因為他們在臣民中享有應有的榮譽,貴族們樂于在長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則安于監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選的機會”。據此可知( ?。?br/>A.雅典民主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
B.斯巴達寡頭政治包含一定民主因素
C.羅馬帝國有濃厚的貴族寡頭特征
D.城邦政治生活中個人自由得到保障
【答案】B
【知識點】古希臘的民主政治與寡頭政治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雅典不存在長老院,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君王們”“長老院”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斯巴達的寡頭政治,結合“平民則安于監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選的機會”可知,寡頭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因素,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羅馬帝國建立的是元老院,與材料不符,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城邦政治生活中個人自由得到保障,說法絕對,只是維護部分貴族的自由權利,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寡頭政治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2.(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3世紀,英國貴族發動反叛,他們“自始無意推翻封建王權,僅是對王權范圍作了界定,把國王與貴族之間的關系維持在正常的封建秩序之中”。該事件( ?。?br/>A.破壞了封君封臣制度 B.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
C.肯定了國王的合法地位 D.旨在建立近代民族國家
【答案】C
【知識點】西方專制王權國家及其特征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僅是對王權范圍作了界定,把國王與貴族之間的關系維持在正常的封建秩序之中”可知,英國貴族發動的反叛并沒有破壞封君封臣制度,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英國議會至上原則的確立是在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之后,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把國王與貴族之間的關系維持在正常的封建秩序之中”可知,英國貴族發動的反叛無意推翻封建王權,把國王與貴族之間的關系維持在正常的封建秩序之中,這肯定了國王在封建秩序中的合法地位,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的是國王與貴族的斗爭,沒有體現騎士和市民利益,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英國專制王權建立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3.(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在中世紀,“胡椒袋”是歐洲有錢人的外號,胡椒面在稱重時要關緊犬門,以免被過堂風吹跑。但是到了16、17世紀,胡椒卻成為歐洲市場上的大眾化商品。這種變化( ?。?br/>A.反映大量貴金屬流入歐洲 B.推動了歐洲商業革命的出現
C.受到外來物種引進的影響 D.得益于世界聯系的日益密切
【答案】D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后的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大量貴金屬流入歐洲,導致物價上漲,與材料不符,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內容體現了這時期歐洲商業革命的具體現象,“推動了”的表述錯誤,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外來物種引進與材料變化無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世界相對隔絕狀態,世界聯系日益密切。原產亞洲的胡椒大量運到歐洲,導致胡椒價格下降,材料“‘胡椒袋’在中世紀是歐洲有錢人的外號”,“到了16、17世紀,胡椒卻成為歐洲市場上的大眾化商品”,這種變化主要得益于新航路開辟,世界貿易范圍擴大,聯系的日益密切,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4.(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500年—1800年,大約有1億以上的人口死于傳播到美洲和太平洋島嶼上的疾病。但是,世界人口總量卻從約為4.25億增長到突破9億。其主要原因是( ?。?br/>A.食物物種的交流 B.西方列強對外殖民擴張
C.工業革命的開展 D.社會醫療保障條件改善
【答案】A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后食物物種的交流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導致各種疾病傳播于美洲和太平洋島嶼上,導致人口大量死亡。同時,原產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甘薯、番茄、辣椒等蔬菜,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帶到歐洲,之后傳播到亞洲、非洲等其他洲,提高了全球糧食產量,使世界人口激增,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導致材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物種的交流,西方列強對外殖民擴張不屬于主要原因,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工業革命于18世紀60年代開展,與材料時間不完全契合,而且也不屬于主要原因,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導致材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物種的交流,社會醫療保障條件改善會降低死亡率,不符合材料,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新航路開辟后物種交換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5.(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下表為1500年—1890年,中國、日本和西歐的城市化率(居民達到1萬人的城鎮人口百分比)變化表。導致其變化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br/>年份 中國 日本 西歐
1500 3.8 2.9 6.1
1820 3.8 12.3 12.3
1890 4.4 16.0 31.0
A.自然環境 B.價值觀念 C.政治體制 D.生產方式
【答案】D
【知識點】近代以來西方城市化的演進;近代以來中國城市化的演進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城市化和自然環境關系不大,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城市化和價值觀念關系不大,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城市化和政治體制有一定關系,但主要受經濟因素影響,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在19世紀前期三國的城市化率相差不多,19世紀20年代后日本、西歐兩國經過工業革命后,城市化率迅速提高,故而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生產方式,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近代城市化進程的原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6.(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851年,英國舉辦大博覽會,水晶宮展覽廳進門處是一塊巨大的重24噸的整體煤塊。英國此舉的主要目的是( ?。?br/>A.表明煤資源的重要性 B.展覽工業革命的成果
C.樹立先進的國家形象 D.改善公眾的審美情趣
【答案】C
【知識點】工業革命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煤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其成為蒸汽機的主要燃料,依然強調的是工業革命后英國先進國家的形成,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煤炭不是工業成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水晶宮展覽廳進門處是一塊巨大的重24噸的整體煤塊,象征著國家巨大的力量和工業革命后先進的國家形象,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對公眾的審美情趣的改善,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工業革命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7.(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7世紀之前,英國下層女性的勞動以家務為主;19世紀中期以后,越來越多的女性走進工廠,工作領域涉及了各個行業,她們參加了憲章運動等幾乎所有的重大運動。這一變化主要體現了( ?。?br/>A.思想解放引領政治變革 B.社會進步推動女性覺醒
C.工業革命促進經濟發展 D.技術發展改變民眾生活
【答案】B
【知識點】工業革命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信息與思想解放無關,且英國啟蒙運動要早于工業革命時間,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19世紀中期以后,越來越多的女性走進工廠,工作領域涉及了各個行業,她們參加了憲章運動等幾乎所有的重大運動”可知,19世紀中期屬于工業革命時期,英國女性走進工廠,參與工作,并參與社會運動,體現了工業革命推動女性地位提高,走向覺醒,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促進經濟發展與材料強調的女性活動無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強調女性活動,并不全面體現民眾生活,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工業革命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8.(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1851年,歐洲12國圍繞歐洲疾病防治召開了第一屆國際衛生大會。到了20世紀,國際聯盟國際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先后成為疫病防治領域的技術咨詢者和跨國行動計劃的領導者、協調者。據此可知,全球衛生防疫體系的建立(  )
A.始終由歐洲國家占主導地位 B.控制了疫病爆發和擴散
C.經歷了從區域到全球的轉變 D.順應了區域集團化的趨勢
【答案】C
【知識點】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到了20世紀,國際聯盟國際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先后成為疫病防治領域的技術咨詢者和跨國行動計劃的領導者、協調者,不是始終由歐洲國家占主導地位,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控制了疫病的爆發和擴散,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1851年歐洲12國圍繞歐洲疾病防治召開第一屆國際衛生大會,到了20世紀,國際聯盟國際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先后成為疫病防治領域的技術咨詢者和跨國行動計劃的領導者、協調者,可以得出全球衛生防疫體系的建立經歷了從區域到全球的轉變,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全球衛生防疫體系的建立與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沒有關系,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全球衛生防疫體系建立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9.(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據統計,在英國撒切爾政府(1979年—1990年)文官改革過程中,文官人數減少了1/5,公共機構最高層次人員至少減少了9.7%,助理次官和高級主管分別減少了12.9%和14.5%。這一舉措目的是( ?。?br/>A.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B.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C.加強國家宏觀調控 D.完善文官考核制度
【答案】B
【知識點】西方文官制度及其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政府機構改革,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材料涉及的文官改革主要是減少了政府行政人員,有利于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減少政府行政開支是減少政府的宏觀調控,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文官考核制度的改變,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西方文官制度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30.(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如表為不同年份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與總額的數量變化。這( ?。?br/>年份 貸款項目 貸款總額(億)
1968 62 9.5
1981 266 124
A.有助于維護國際貨幣匯率穩定 B.得益于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推動
C.增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風險性 D.客觀上推動新興獨立國家發展
【答案】D
【知識點】國際金融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維護國際貨幣匯率的,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世界銀行的貸款項目與總額增大,不能看出得益于經濟全球化發展,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世界銀行的貸款項目與總額增大,說明世界銀行經濟援助力度加大,有利于世界經濟的恢復,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世界銀行為成員國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援助,隨著新興獨立國家大量增加,需要從世界銀行獲得更多發展所需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故客觀上推動新興獨立國家發展,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國際金融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31.(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有人認為,明清時期,鄉紳具有國家和鄉村社會之間的“雙重代理人”的身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注:鄉紳絕大部分是通過參加國家選舉人才的官方考試而獲得自身的特權地位,主要由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退休回鄉或長期賦閑居鄉養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人物構成。
材料二 明清時期鄉紳對鄉村社會的管理
興辦學校書院、創辦義學、培養人才、編修方志等事務。
協助地方政府辦理稅賦、治安等社會事務,在災荒之年,為維護鄉族利益,在自動出資救濟鄉民的同時,要求政府拿出舉措——以減代賑、減免賦稅。
擔負組織祭祀、制定族規等宗族內部活動,維持著鄉間社會的禮儀和秩序。
經常對地方訴訟、爭斗事件進行公斷和防護,維護鄉村地區治安。
——摘編自解亞珠《明清白話小說中的鄉紳形象研究》
(1)據材料一分析鄉紳能夠成為國家和鄉村社會之間“雙重代理人”的原因。
(2)結合材料和所學分析鄉紳的作用。
【答案】(1)原因:封建政權難以真正深入基層;基層社會和地方政府缺少聯系的通道;科舉制度的發展;鄉村宗法家族觀念濃厚
(2)作用:加強了地方自治,推動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地方秩序;有利于完善地方治理,凝結地方勢力;有利于公共事務的順利開展;有利于傳播文化,增強地方的福利事業。
【知識點】中國古代鄉約制度;中國古代基層組織與社會治理
【解析】【分析】(1)原因:根據材料中明清時期鄉村社會治理空間結構示意圖中鄉紳的作用可知封建政權難以真正深入基層;基層社會和地方政府缺少聯系的通道;根據材料“鄉紳絕大部分是通過參加國家選舉人才的官方考試而獲得自身的特權地位”可知科舉制度的發展;結合所學宗法觀念的影響可知鄉村宗法家族觀念濃厚。
(2)表現:根據材料“興辦學校書院、創辦義學、培養人才、編修方志等事務”“擔負組織祭祀、制定族規等宗族內部活動”可知教化民眾、承擔鄉村社會的公益事務;根據材料“協助地方政府辦理稅賦、治安等社會事務”可知承擔賦稅、維持治安。作用:根據材料“擔負組織祭祀、制定族規等宗族內部活動,維持著鄉間社會的禮儀和秩序”可知加強了地方自治,推動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地方秩序;根據材料“協助地方政府辦理稅賦、治安等社會事務,在災荒之年,為維護鄉族利益,在自動出資救濟鄉民的同時,要求政府拿出舉措”可知有利于完善地方治理,凝結地方勢力;有利于公共事務的順利開展;根據材料“興辦學校書院、創辦義學、培養人才”可知有利于傳播文化,增強地方的福利事業。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鄉紳能夠成為國家和鄉村社會之間“雙重代理人”的原因,理解鄉紳的作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32.(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國的一日”
陳子展從滬江大學授課回家,午睡醒后讀報,有感時局作《長城謠》一首。一個巡捕一覺醒來,離上班應卯只差15分鐘,來不及梳洗,趕緊離開亭子間,皮鞋在后門口與紅漆馬桶發生沖突。
蘇州河畔,一個圈子里傳出一位賣藝人老練流利的急白:“噯,來格哉,來是一個大老板, 空獎券中頭彩;坐汽車,吃大菜,洋行星廂做買辦,政府里廂做大官?!秉S包車夫用不純熟的英語向外國水兵拉生意;賣晚報的小孩喊著:“Evening Times!”
某校禮堂,訓導主任訓話:“為準備會考,電燈現在每天遲一小時關,可以多看些書”。
午后兩點,包天笑在參觀他兒子創辦的新生化學工藝廠——第一家生產國貨醫用橡皮囊的工廠。華商紗廠工人方根寶一天工作16小時,到了睡覺時耳朵里還響著轟轟的機器聲。
——摘編自施康強《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一日,上?!?br/>結合材料,概括“中國一日”中上海的眾生相并作出合理解讀。
【答案】眾生相:愛國的知識分子;時間意識增強的民眾;受現代文明影響的賣藝人;說英語的黃包車夫和小孩;電燈下學習的孩子;興辦實業的資本家、生活窮困的工人。
解讀:(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解讀)。
從工業文明傳入的角度,鴉片戰爭后,西方在對華侵略的同時也客觀上促進了工業文明的傳入,推動城市化進程。如巡捕時間意識增強、賣藝人的說辭、學生在電燈下讀書等均體現了西方工業文明的影響。
從上海半殖民地化的角度,如黃包車夫用不純熟的英語向外國水兵拉生意,說明有外國軍隊駐扎上海。
從民族危機加深的角度,如陳子展有感時局作《長城謠》,說明華北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國愛國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增強。
從民族工業發展的角度,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資產階級興辦事業的熱情提高,民族工業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如包天笑之子的新生化學工藝廠即在這種背景下創辦。
【知識點】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政治與經濟;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鴉片戰爭及其影響;近代以來中國城市化的演進
【解析】【分析】首先,根據材料可知,材料中涉及的人物有愛國的知識分子、時間意識增強的民眾、受現代文明影響的賣藝人、說英語的黃包車夫和小孩、電燈下學習的孩子、興辦實業的資本家、生活窮困的工人等。其次,從不同角度對材料信息進行解讀:從工業文明傳入的角度,根據材料“一個巡捕一覺醒來,離上班應卯只差15分鐘”“坐汽車”“電燈現在每天遲一小時關”等并結合所學可知,鴉片戰爭后,西方在對華侵略的同時也客觀上促進了工業文明的傳入,推動城市化進程,如巡捕時間意識增強、賣藝人的說辭、學生在電燈下讀書等均體現了西方工業文明的影響;從上海半殖民地化的角度,根據材料“黃包車夫用不純熟的英語向外國水兵拉生意”并結合所學可知,黃包車夫用不純熟的英語向外國水兵拉生意,說明有外國軍隊駐扎上海;從民族危機加深的角度,根據材料“有感時局作《長城謠》一首”并結合所學材料時間“1935年”可知,陳子展有感時局作《長城謠》,說明華北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國愛國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增強;從民族工業發展的角度,根據材料“包天笑在參觀他兒子創辦的新生化學工藝廠——第一家生產國貨醫用橡皮囊的工廠”可知,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資產階級興辦事業的熱情提高,民族工業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如包天笑之子的新生化學工藝廠即在這種背景下創辦。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近代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33.(2024高二下·濟寧開學考)如表為《推動歷史進程的工業革命》目錄(節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第二章 工業革命的發 韌 一、英國工業革命的條件 二、英國工業化的過程 三、英國工業革命的后果
第三章 ____ 一、法國的工業化 二、美國的工業化 三、德國的工業化
第六章工業化與社會 一、工業化的經濟后果 1.工業發展與經濟增長 2.農業革命與農業現代化 3.經濟結構的變遷 二、工業化的社會后果 1.鄉村的改變 2.生活節奏加快與時間觀念增強 3.教育發展與文化素質提升 4.____ 5.____
——摘自劉笑盈《推動歷史進程的工業革命》
(1)請你為第三章擬定合適的標題并說明依據。
(2)補充第六章第二部分4、5子目的標題并加以簡述。
【答案】(1)標題:工業化的擴展
理由:從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從英國逐漸擴展到歐洲大陸和北美,從大西洋兩岸逐步深入內陸,形成持續不斷的輻射效應。
(2)示例①標題:城市化發展簡述:工業革命以來,工業生產逐漸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增加,規模擴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空間。②標題:交通運輸業進步便利出行簡述:伴隨工業革命不斷深入,開鑿運河,興修鐵路,促進了人口交流與貿易往來,增加了社會的流動性。③標題:工業化引發的社會問題
簡述:工人勞動時間過長,工作與生活環境惡劣,貧富分化加劇,環境污染嚴重。
【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影響
【解析】【分析】(1)依據:據材料第三章法國、美國、德國的工業革命,結合所學知識,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在英國完成,后向法國、美國、德國擴展,得出工業化的擴展。結合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知識,從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從英國逐漸擴展到歐洲大陸和北美,從大西洋兩岸逐步深入內陸,形成持續不斷的輻射效應。
(2)據材料第六章工業化與社會,第二部分主要講述工業革命對鄉村的改變、生活節奏加快與時間觀念增強、教育發展與文化素質提升,還可以總結對城市化發展的影響和對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影響。當標題定為城市化發展:工業革命以來,工業生產逐漸向城市集中,由于工業生產對自由勞動力的需求,城市人口增加,規模擴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空間。當標題定為交通運輸業進步便利出行:伴隨工業革命不斷深入,開鑿運河,興修鐵路,促進了人口交流與貿易往來,增加了社會的流動性。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宁| 桓台县| 新安县| 延庆县| 江城| 泉州市| 西昌市| 孝义市| 民勤县| 永昌县| 揭东县| 邹城市| 宁津县| 吴桥县| 康平县| 宁明县| 乌苏市| 上虞市| 炎陵县| 深泽县| 揭西县| 红河县| 资中县| 吴旗县| 焉耆| 雷山县| 永泰县| 崇仁县| 永福县| 伊吾县| 合江县| 新巴尔虎左旗| 江油市| 长垣县| 澜沧| 泗阳县| 太仓市| 西宁市| 张家港市| 公安县| 嘉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