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2 二項式定理的應用一、教材分析:本節課選自《2019人教A版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第三冊》,第六章《計數原理》,本節課主要學習二項式定理的應用,本節是在學習了二項式定理的基礎上,探討二項式定理的具體應用。對鞏固二項式定理,建立知識間的聯系,進一步認識二項式定理、進行二項式計算和變形都有重要作用。二、學情分析: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組合數的計算公式和二項式定理,了解了二項展開式的公式寫法,也已經學習了函數與數列,對其中的計算也有了一定的思想。對于高二的學生,知識經驗已較為豐富,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能夠運用利用放縮、數學建模等數學思想進行思考。三、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課程目標 學科素養A.能用二項式定理解決相對應的問題; B.會用放縮法與二項式定理結合求近似值、證明不等式. 1.數學抽象:二項式定理的應用思想 2.邏輯推理:運用二項式定理求解相應問題 3.數學運算:運用二項式定理解決問題 4.數學建模:通過建立合適的二項式模型解決相應問題.四、教學重難點:重點: 利用二項式定理求近似值,求余數或證明整除問題,以及證明不等式; 難點:求近似值或證明不等式時具體放縮的位置,確定余數的具體值.五、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意圖 核心素養目標課題引入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 ·《勸學篇》 釋義:做事情不一點一點積累,就永遠無法達成目的。 【模型建立】把自己的起始優秀值看成1,假設每天的努力能讓自己變得比前一天優秀1%,對優秀值進行復利計算: 第1天努力后優秀值為 1+0.01 ; 第2天努力后優秀值為 (1+0.01) ; ...... 第30天努力后優秀值為 (1+0.01) ; 【問題提出】如何計算(1+0.01) ? 新知探究 Ⅰ.利用二項式定理求近似值 例1:估算(1+0.01) 的近似值(精確到0.1) 分析:利用二項式定理的展開式估計近似值 (a+b)n=Can+Can-1b+Can-2b2+…+Can-kbk+…+Cbn (n∈N*); (1+x)n=C+Cx+Cx2+…+Cxk+…+Cxn (n∈N*) 【解析】 結論:我們每天努力1%,30天后,比現在優秀30% 【知識探究】提問:如果我們每天懈怠1%,結果又如何呢? 例2、求(1 - 0.01) 的近似值(精確到0.1) 【解析】 結論:我們每天懈怠1%,30天后,優秀只有現在的70%. 方法總結:求某個數的近似值時,若所求數為一個正整數加上(或減去)一個非常小的數時,可用二項式定理展開求近似值. 題目要求到精確到哪一位,就計算到該位的后一位. Ⅱ. 利用二項式定理證明整除問題或求余數 【例3】二項式定理證明整除問題: 解: 顯然上式是1000的倍數,故原式能被1000整除. [變式訓練] 解:因為 因此除以7的余數為1,故天后的這一天是星期五. [變式訓練] 方法總結:1.證明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將被除數構造成關于除數或除數的倍數的一個二項式,利用二項式定理展開,進而證明被除數按二項式定理展開后的各項均能被除數整除,即可得證. 利用二項式定理求余數時,要注意余數的范圍,余數為大于0且小于除數的整數.利用二項式定理展開變形后,若剩余部分是負數,要注意進行轉化. Ⅲ. 利用二項式定理證明不等式 例5、證明: 變式訓練:請利用二項式定理證明:. , . 方法總結:利用二項式定理可以證明指數式與整式之間的大小關系,利用二項式定理將指數式轉化為整式,根據整式的次數選擇保留展開式的對應項,利用放縮法證明不等式成立 通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數學知識內部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問題本質,并加以探究。發展學生邏輯推理、數學運算、數學抽象和數學建模的核心素養。 讓學生親身經歷了解決問題的探討過程。發展學生邏輯推理和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 通過典例解析,讓學生體會利用二項式定理的實際應用,感受數學模型在數學應用中的價值。發展學生邏輯推理、數學建模和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四、小結 1、利用二項式定理進行數值的估算; 2、利用二項式定理證明整除問題和求余數; 3、利用二項式定理證明不等式; 4、數學建模的思想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板書設計 通過總結,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本節所學內容,提高概括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