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歷史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歷史試題

資源簡介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歷史試題
1.(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信史時代是通過書寫或者鐫刻記錄下來而為我們所知的人類歷程。兩河流域的信史時代大約始于公元前3000年,歐洲地中海地區則大約始于公元前1000年。由此推知
A.文字是文明誕生的唯一標志 B.兩河流域文明始終領先歐洲
C.早期文明之間相互聯系密切 D.文明具有多元性和不平衡性
2.(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公元前272年,羅馬征服了意大利半島,被征服的意大利人沒有羅馬公民權,而公民權意味著占有土地的權利和機會且具有排他性。約公元前124年,“拉丁官員法”的頒布使得意大利人在擁有本土權利的前提下,可以獲得羅馬公民權。這一轉變(  )
A.消除了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 B.標志著羅馬成文法誕生
C.緩和了貴族與平民間的矛盾 D.有利于羅馬帝國的形成
3.(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在歐洲文化凋敝的時期,他們從被征服的亞里山大里亞、大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臘典籍,并把它們翻譯成自己的文字。他們還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等重大發明帶給了歐洲,把自己的天文學、醫學知識傳播到東方”。材料中的“他們”來自(  )
A.俄羅斯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奧斯曼帝國 D.阿拉伯帝國
4.(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中古時期的西歐,各級封建主都是土地的實際占有者,獨立享有土地上的行政、經濟和司法等各種權力。這導致了西歐(  )
A.封臣無須效忠封君 B.莊園秩序陷入混亂
C.封建關系不復存在 D.政治上的分裂割據
5.(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11——12世紀的西歐城市中,農奴和有農奴身份的手工業者都是商品的私有者和交易者。封建主參加交易,必須承認對方的獨立意志和平等身份,因而吸引大批農奴、自由農和小貴族拋棄莊園奔向城鎮。這說明城市的興起(  )
A.刺激了莊園經濟商業化 B.提高了世俗君主的地位
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礎 D.促進了封建關系的解體
6.(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中世紀,大多數歐洲人都認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區如勃良第或康沃爾的居民,最后才是法蘭西人或英吉利人。這表明當時歐洲人(  )
A.信奉民族主義 B.支持文明多元面貌
C.信仰自由平等 D.民族國家觀念淡薄
7.(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14世紀中葉,黑死病席卷歐洲,大量神父的死亡導致無人主持下葬儀式,教會中的幸存者彌漫著荒淫無度的享樂之風。不少信徒轉而信奉魔鬼,為了平息教徒的焦慮,教皇規定任何一個人的善行和滌罪時間都可以用金錢購買。這些現象(  )
A.重塑了天主教會的權威 B.體現了人文精神的復興
C.埋下了宗教改革的種子 D.適應了理性主義的發展
8.(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對如圖中1540年以后英國麥價變化的解釋正確的是(  )
A.資本主義農場經營增加了糧食產量
B.大量金銀流入西歐引發了物價上漲
C.近代工廠的興起導致原料需求增加
D.工業革命造成英國人口的大量增長
9.(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以伏爾泰為代表的思想家們|把牛頓學說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識形態的高度,作為批判羅馬教會權威、專制土義的銳利武器,進而把牛頓基于近代物理學基礎上的“科學理性”推及為一般的人類理性。伏爾泰等人對牛頓學說的推崇旨在
A.擺脫羅馬教會的思想束縛 B.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C.推動近代科學知識的普及 D.以理性精神推動社會變革
10.(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1823年,美國總統宣稱“今后歐洲任何列強不得把美洲大陸已經獨立自由的國家當作將來殖民的對象”,“美國不干涉歐洲列強的內部事務,也不容許歐洲列強干預美洲的事務”。這一宣言的實質是美國意圖(  )
A.維護拉美獨立的立場 B.將拉美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
C.參與歐洲事務的愿望 D.構建美國為中心的世界格局
11.(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以下四項表述可以從史實直接推斷出結論的是
  史實 結論
A 1723年沃波爾拒絕了英王授予的貴族爵位,因為他接受封爵就必須放棄在下院的席位 說明此時下院的權力已經超過上院
B 史學家發現杰斐遜在《獨立宣言》手稿中,將“臣民”修改為“公民” 反映出民眾普遍接受自由、平等思想
C 1864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頒布《司法章程》,規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按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審 使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
D 1871年巴黎公社規定,公職人員的薪金不得超過熟練技術工人的工資,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資,廢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體現了對工人階級經濟權益的保障
A.A B.B C.C D.D
12.(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美國1787年憲法與德意志帝國憲法均確定了聯邦制度。美國參議院議席分配遵循各州無論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則,但在德國聯邦議會中普魯士邦則擁有足夠多的議席行使否決權。這一區別主要緣于兩國(  )
A.建國路徑的差異 B.外部環境的差異
C.國家體制的差異 D.經濟實力的差異
13.(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1876年,比利時倡議召開了有比、英、法、德、意等國“探險家”參加的“國際地理學會議”,會后成立了“國際探險和開化非洲協會”。此舉旨在(  )
A.促進地區間學術文化交流 B.開啟歐洲列強對非洲的瓜分
C.壟斷新航路國際商業貿易 D.促進非洲大陸走向現代文明
14.(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如表為1880—1913年英國、德國、美國三國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造成英國發展速度減緩的主要原因是(  )
  德國 英國 美國
1880—1890年 2.9 2.2 4.1
1890—1900年 3.4 3.4 3.8
1900—1913年 3.0 1.5 3.9
A.政府忽視科技創新 B.國內自然資源枯竭
C.殖民地的反抗運動 D.美德強勢崛起競爭
15.(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如表反映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世界形勢是(  )
亞洲 20世紀初,亞洲一半以上的土地淪為歐美列強的殖民地,其余部分除日本外成為半殖民地
非洲 19世紀晚期,帝國主義國家幾乎將整個非洲瓜分完畢,非洲絕大部分地區成為殖民地
拉丁美洲 19世紀晚期,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過獨立的國家,實際上也成為依附于英、美等國的半殖民地
A.原始資本積累的加速 B.自由主義經濟的盛行
C.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D.列強之間矛盾的激化
16.(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上古法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漢謨拉比法典》前言中說:安努(眾神之父)和恩利爾(大地和空氣之神)為人類福祉計,命令我,榮耀而畏神的君主,漢謨拉比,發揚正義于世,滅除不法邪惡之人,使強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馬什(太陽神和司法天神),昭臨黔首,光耀大地。
——周一良、吳于廑總主編,林志純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
材料二 隨著平民社會地位的升高,一個新的呼聲也就跟著出現——讓擁有少量財產的人也享有法律上的地位……在《十二銅表法》產生之前,羅馬社會事務主要靠習慣法來調節解決,貴族經常地任意解釋,使得法律的實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平民選出的保民官的一再努力下,貴族平民“終于達成協議”。這是由貴族和平民以過去的習慣法為基礎共同制定的成文法,內容包括公法與私法、實體法與程序法、同態復仇與罰金等。
——摘編自劉招靜《<十二銅表法>——羅馬法的起點》等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漢謨拉比法典》前言的主要內容,并闡述該法典的歷史價值。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十二銅表法》的基本特征,并簡述《十二銅表法》制訂的背景。
17.(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早期殖民貿易】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歐洲列強在美洲和亞洲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在美洲,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掠奪新大陸的自然資源,其中最重要的是黃金和白銀。后來又讓美洲為歐洲市場生產高價值的農作物,如煙草、蔗糖、咖啡等。而在亞洲,歐洲列強的第一個目標是控制部分亞洲貿易,包括來自印尼群島的香料、來自印度的棉織物、來自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歐洲、美洲和亞洲新的全球范圍的貿易也標志著全球資本主義的誕生。
——摘編自【美】杰弗里·薩克斯《全球化簡史》
材料二 大帆船貿易的龐大規模讓馬德里感到驚恐:流出了太多的白銀,又流入了太多的絲綢和瓷器,雖不可能計算得出具體數字,但美洲銀礦的產量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輸往了中國。白銀不是唯一被貿易所驅動而橫渡太平洋的,“沒有哪個大規模的人類群體比中國人更快地接納了美洲的糧食作物。”
——摘編自【美】查爾斯·受思《1493:物種大交換開創的世界史》
(1)根據材料一、簡述歐洲列強在美洲和亞洲早期殖民擴張目標的差異性,并結合所學簡要分析差異性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大帆船貿易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8.(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歐洲城市】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世紀以來的西歐,隨著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廣,耕地與人口都有較大增長,處處可以遇見渴望到遠方磋磋運氣的年輕小伙、找錢賺的冒險者。國王或領主授權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權。它們大多以修道院或教堂為中心。某些宗教節日,如禮拜日或圣徒日,也會成為市場日。隨著十字軍東征,地中海貿易重新開通,威尼斯、熱那亞等許多商埠在東征途中發展起來,但絕大多數城市人口都在千人以下。
——據皮雷納《中世紀的城市》等
材料二 19世紀70年代以來,以電力、化學產業為主導的技術革命使德國經濟結構實現了由農業主導向工業主導的轉變。德意志帝國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促進了就業人口結構的調整,1871—1913年間工業領域的就業人數從501.7萬人,飆升至1172萬人,增長率高達134%。在德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新興工業城市尤其是重工業城市發展最為迅速,以至于出現了歐洲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極速城市化”,1871—1910年間德國城市人口凈增2413萬人,而總人口增加了2386.7萬人。1891—1910年間,大約有91個城市推行了行政區合并政策,這些城市的人口增加了173萬,新增人口基本上都生活在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長給城市住房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巨大壓力。供水、排污以及生活垃圾處理的基建步伐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人口所帶來的挑戰。
——摘編自徐繼承《德意志帝國時期的高速城市化與公共衛生危機》
(1)根據材料一,歸納西歐中世紀城市興起的因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70年代以來德國高速城市化帶來的影響。
19.(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至20世紀初世界歷史大事簡表
時間 大事 主要內容
14世紀至17世紀 文藝復興 沖擊宗教神學的世界觀,高揚人文主義旗幟,追求人的價值和尊嚴。
15世紀至16世紀 新航路開辟 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葡萄牙、西班牙早期殖民擴 張,世界市場初現。
16世紀 宗教改革 打擊羅馬教廷的權威,擴大世俗權利,建立民族、民 主、節儉的新教會。
17、18世紀 啟蒙運動 沖擊封建王權等級特權,提倡理性,提出天賦人權、自 由、民主、平等、權力互相制約等。
17、18世紀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 英國建立君主立憲制,美國建立聯邦制共和國。
18世紀至19世紀中期 第一次工業革命 機器的發明和應用,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無產階級 和資產階級的對立。
1848年2月 馬克思主義誕生 《共產黨宣言》發表,國際工人運動興起。
19世紀60、70年代至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 電力的發明和應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摘編自《世界近代史》
從上表中提取相互關聯的兩件大事,自擬一個論題,并結合所學世界近代史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古代西亞文明;古代希臘文明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兩河流域的信史時代大約始于公元前3000年,歐洲地中海地區則大約始于公元前1000年,這說明兩個地區的文明具有各自的特點,且發展具有不平衡性,這體現了文明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的特征,D項正確;
文明誕生的標志有金屬工具的使用、城市的建立、階級與國家的出現、文字的產生,A項中“唯一”的說法錯誤,錯誤;
材料只體現了信史時間的比較,沒有體現其他方面的比較,不能得出兩河流域文明始終領先歐洲的結論,B項錯誤;
材料只是提及兩河流域文明和歐洲地中海文明信史的出現時間,看不出二者之間的聯系,C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西亞文明和古希臘文明,解題的關鍵解讀材料信息,結合兩河流域文明和歐洲地中海文明信史的出現時間分析得出文明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的特征,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2.【答案】D
【知識點】羅馬帝國
【解析】【分析】依據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伴隨著羅馬帝國的對外擴張,版圖擴大,公民與非公民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原來的公民法不能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因此羅馬統治者調整法律。據此分析可知,拉丁官員法的頒布有利于羅馬帝國的形成,D項正確;
“消除了”的說法過于絕對化,A項錯誤;
羅馬成文法誕生的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時間是公元前449年,B項錯誤;
材料中未提及貴族與平民之間矛盾的緩和,C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羅馬帝國,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時間,解讀分析材料信息,結合羅馬法的發展演變過程及其原因和影響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3.【答案】D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他們從被征服的亞里山大里亞、大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臘典籍,并把它們翻譯成自己的文字。他們還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等重大發明帶給了歐洲,把自己的天文學、醫學知識傳播到東方”可知,他們吸收被征服地區的文化,融合東西方文化,發展自己的文化,還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結合所學可知,這是阿拉伯帝國所起的作用,D項正確;
俄羅斯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均沒有傳播中國造紙術、指南針的外傳,ABC三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阿拉伯帝國,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他們從被征服的亞里山大里亞、大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臘典籍,并把它們翻譯成自己的文字。他們還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等重大發明帶給了歐洲,把自己的天文學、醫學知識傳播到東方”,結合阿拉伯帝國的作用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4.【答案】D
【知識點】封君封臣制度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各級封建主都是土地的實際占有者,獨立享有土地上的行政、經濟和司法等各種權力”并結合所學可知,中世紀的歐洲,各級封建主在各自的領土內獨立行使權力,使得政治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據局面,D項正確;
封臣必須效忠封君,A項錯誤;
材料反映的是封君封臣制度,與莊園無關,B項錯誤;
在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君封臣關系就是一種封建關系,因此當時封建關系仍然存在,“不復存在”說法錯誤,C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封君封臣制度,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各級封建主都是土地的實際占有者,獨立享有土地上的行政、經濟和司法等各種權力”,結合封君封臣制度的局限性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5.【答案】D
【知識點】西歐的城市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在11—12世紀的西歐城市中,封建主參加交易,必須承認農奴和有農奴身份的手工業者的獨立意志和平等身份,使得其封建人身依附關系松弛,有利于促進封建關系的解體,D項正確;
依據材料“大批農奴、自由農和小貴族拋棄莊園奔向城鎮”可知,這不利于莊園經濟的發展,不能體現莊園經濟的商業化,A項錯誤;
材料與世俗君主地位無關,B項錯誤;
當時西歐是封建社會,材料信息不能說明城市的興起促進民主政治,C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中古時期西歐的城市,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時間,解讀分析材料信息,結合中古時期西歐城市的興起及其影響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6.【答案】D
【知識點】基督教會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多數歐洲人都認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區如勃良第或康沃爾的居民,最后才是法蘭西人或英吉利人”可以看出中世紀的歐洲人宗教意識強烈,以地區為中心,缺乏民族國家觀念,即民族國家意識淡薄,D項正確;
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主義觀念的淡化,而非信奉民族主義,A項錯誤;
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國家意識淡薄,與文明多元面貌無關,B項錯誤;
材料中沒有提及自由平等信息,這也不符合中世紀歐洲的史實,C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中古時期歐洲的基督教會,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多數歐洲人都認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區如勃良第或康沃爾的居民,最后才是法蘭西人或英吉利人”的主旨,聯系中古時期基督教會的影響和地位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的能力。
7.【答案】C
【知識點】宗教改革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為了平息教徒的焦慮,教皇規定任何一個人的善行和滌罪時間都可以用金錢購買”并結合所學可知,教皇通過兜售贖罪券來掠奪人民財富,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激化了社會矛盾,最終引發了宗教改革,C項正確;
材料反映的是教會的腐敗,不是重塑了天主教會的權威,A項錯誤;
人文精神的復興是指文藝復興運動,材料不能體現,B項錯誤;
理性主義是17、18世紀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D項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宗教改革,解題的關鍵信息是“為了平息教徒的焦慮,教皇規定任何一個人的善行和滌罪時間都可以用金錢購買”,結合宗教改革爆發的原因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8.【答案】B
【知識點】歐洲早期的殖民擴張及其影響
【解析】【分析】依據圖示信息可知,1540年以后,英國的麥價整體上呈現上升的趨勢,說明出現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的現象。結合材料時間和所學可知,這主要是因為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白銀大量涌入歐洲,引發了價格革命,B項正確;
結合所學可知,資本主義農場經營增加了糧食產量會導致糧食價格下降,而非上升,A項錯誤;
工廠制出現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中期,與材料時間不符,C項錯誤;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中期,與材料時間不符,D項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歐洲早期殖民擴張,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時間,解讀分析圖示信息,結合新航路開辟后引發的價格革命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9.【答案】D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把牛頓基于近代物理學基礎上的‘科學理性’推及為一般的人類理性”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提倡理性主義,伏爾泰等人對牛頓學說的推崇旨在以理性精神推動社會變革,D項正確;
AC兩項不是伏爾泰等人對牛頓學說的推崇的主要目的,錯誤;
材料沒有涉及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的信息,B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啟蒙運動,解題的關鍵信息是“把牛頓基于近代物理學基礎上的‘科學理性’推及為一般的人類理性”,結合啟蒙運動的內容和目的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0.【答案】B
【知識點】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
【解析】【詳解】依據材料“今后歐洲任何列強不得把美洲大陸已經獨立自由的國家當作將來殖民的對象”“美國不干涉歐洲列強的內部事務,也不容許歐洲列強干預美洲的事務”并結合所學可知,反映的是美國的門羅主義,其實質是強調美國對美洲地區的控制和影響力,即將拉美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B項正確;
該宣言意在將美洲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不是在維護拉美獨立的立場,A項錯誤;
材料涉及的是美國對美洲的干涉,而非參與歐洲事務,C項錯誤;
構建美國為中心的世界格局是在二戰后,與材料時間不符,D項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解題的關鍵信息是“今后歐洲任何列強不得把美洲大陸已經獨立自由的國家當作將來殖民的對象”“美國不干涉歐洲列強的內部事務,也不容許歐洲列強干預美洲的事務”,結合美國門羅主義的內容和實質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1.【答案】D
【知識點】巴黎公社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公職人員的薪金不得超過熟練技術工人的工資,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資,廢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可知,體現了巴黎公社對工人階級經濟權益的保障,D項正確;
依據材料“1723年沃波爾拒絕了英王授予的貴族爵位,因為他接受封爵就必須放棄在下院的席位”可知,只體現了沃波爾一個人的行為,不能說明下院的權力已經超過上院,A項錯誤;
依據材料“史學家發現杰斐遜在《獨立宣言》手稿中,將‘臣民’修改為‘公民’”可知,材料只體現了杰斐遜的個人行為,沒有體現民眾對此的態度,不能得出民眾普遍接受的結論,B項錯誤;
結合所學可知,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使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與材料信息無關,C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巴黎公社,解題的思路是解讀分析表格中的史實,結合史實的影響得出正確的結論,注意二者之間的邏輯關系,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12.【答案】A
【知識點】意大利、德意志的統一;美國1787年憲法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美國是通過獨立戰爭,由北美殖民地各州自由聯合組建的國家,無論大州小州一律平等,因此美國參議院每州都平等地擁有兩個席位。而德意志帝國是經過普魯士領導的三次王朝戰爭實現統一后建立的,普魯士在聯邦中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因此在德國聯邦議會中普魯士邦則擁有足夠多的議席行使否決權。由此可知,造成材料中的區別主要在于兩國的建國路徑不同,A項正確;
外部環境的差異不是主要原因,B項錯誤;
美德兩國有相似的體制,也有不同的體制,無法籠統用國家體制差異來解釋材料中兩國的區別,C項錯誤;
經濟實力并不是導致兩國在聯邦制度和參議院(或聯邦議會)權力分配上差異的主要原因,D項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美國1787年憲法和德意志的統一,解題的關鍵是解讀材料信息,結合美國和德國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方式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3.【答案】B
【知識點】西方列強瓜分非洲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后期歐洲國家深入非洲探險,并成立了“國際探險和開化非洲協會”,開啟了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的進程,B項正確;
材料中的措施是為瓜分非洲服務,而非為了促進地區間學術文化交流,A項錯誤;
材料中的措施針對的是瓜分非洲,而非壟斷新航路國際商業貿易,C項錯誤;
列強瓜分非洲給非洲帶來了巨大災難,而非促進非洲大陸走向現代文明,D項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列強瓜分非洲,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時間,解讀材料信息,結合列強瓜分非洲及其影響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4.【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依據表格信息可知,1880—1913年,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上升,美國也保持較高的增長率,而英國的增長率卻在下降。結合材料時間和所學可知,當時處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國,擁有著廣闊的殖民地,對殖民地的依賴太大,政府忽視科技創新,因此導致英國發展速度減緩,A項正確;
導致英國經濟發展速度減緩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忽視科技創新,與國內資源無關,而且當時英國國內并沒有出現自然資源枯竭的問題,B項錯誤;
殖民地的反抗運動、美德的崛起是外部原因,不是主要原因,CD兩項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表格信息,抓住材料時間,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經濟發展狀況及其原因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15.【答案】C
【知識點】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及其原因與影響
【解析】【分析】依據表格信息可知,反映的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的絕大多數地區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絕大部分地區淪為殖民地,獨立的拉丁美洲實際上也成為依附于歐美國家的半殖民地。結合所學可知,這反映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瓜分殆盡,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C項正確;
原始資本積累是在工業革命之前,與材料時間不符,A項錯誤;
自由主義經濟強調自由競爭、自由貿易和自由經營,材料沒有體現,B項錯誤;
材料信息沒有體現列強之間的矛盾,D項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時間,解讀分析材料信息,結合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表現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16.【答案】(1)內容:宣揚君權神授,炫耀國王功德。
價值:該法典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政治、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情況;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重要資料。
(2)特征:貴族和平民共同制定:成文法;以習慣法為基礎;內容廣泛。背景:平民地位的升高;習慣法存在不確定性;保民官的努力。
【知識點】古巴比倫王國與《漢謨拉比法典》;《十二銅表法》
【解析】【分析】(1)主要內容:依據材料“安努(眾神之父)和恩利爾(大地和空氣之神)為人類福祉計,命令我,榮耀而畏神的君主,漢謨拉比,發揚正義于世,滅除不法邪惡之人,使強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馬什(太陽神和司法天神),昭臨黔首,光耀大地”可知,宣揚君權神授,炫耀國王功德。 價值:結合《漢謨拉比法典》的地位、內容以及史料價值分析,《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政治、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情況;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重要資料。
(2)特征:依據材料“這是由貴族和平民以過去的習慣法為基礎共同制定的成文法”可知,貴族和平民共同制定成文法;以習慣法為基礎;依據材料“內容包括公法與私法、實體法與程序法、同態復仇與罰金等”可知,內容廣泛。背景:依據材料“隨著平民社會地位的升高,一個新的呼聲也就跟著出現——讓擁有少量財產的人也享有法律上的地位”可知,平民地位的升高;依據材料“使得法律的實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可知,習慣法存在不確定性;依據材料“在平民選出的保民官的一再努力下”可知,保民官的努力。
【點評】本題考查《漢謨拉比法典》和 《十二銅表法》。第一問,依據材料一,結合《漢謨拉比法典》的地位、反映的內容及史料地位等角度分析;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 《十二銅表法》 的背景、內容、特點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的西亞。內容:根據材料“命令我,榮耀而畏神的君主,漢謨拉比,發揚正義于世,滅除不法邪惡之人,使強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馬什(太陽神和司法天神),昭臨黔首,光耀大地”可知,宣揚君權神授,炫耀國王功德。 價值:結合所學可知,可從法典的地位、反映的內容及史料地位等角度進行分析,如該法典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政治、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情況;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重要資料。
(2)本題是特點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的羅馬。特征:根據材料“隨著平民社會地位的升高,一個新的呼聲也就跟著出現——讓擁有少量財產的人也享有法律上的地位”可知,貴族和平民共同制定:根據材料“這是由貴族和平民以過去的習慣法為基礎共同制定的成文法”可知,成文法;根據材料“羅馬社會事務主要靠習慣法來調節解決”可知,以習慣法為基礎;根據材料“內容包括公法與私法、實體法與程序法、同態復仇與罰金等”可知,內容廣泛。背景:根據材料“隨著平民社會地位的升高,一個新的呼聲也就跟著出現——讓擁有少量財產的人也享有法律上的地位”可知,平民地位的升高;根據材料“使得法律的實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可知,習慣法存在不確定性;根據材料“在平民選出的保民官的一再努力下”可知,保民官的努力。
17.【答案】(1)差異性:在美洲,掠奪自然資源,發展種植園經濟;在亞洲,控制(香料、絲綢、瓷器)貿易。
原因:美洲大陸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普遍淪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殖民地經濟服從服務于宗主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亞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歐洲列強面臨著較強的競爭壓力;(其他表述酌情給分)
(2)影響:大量白銀流入,導致了白銀貨幣化;促進了國內商貿和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高產作物的傳入,增加了糧食產量,促進了人口增長;對經濟政策和賦稅制度的調整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知識點】歐洲早期的殖民擴張及其影響;新航路開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動
【解析】【分析】(1)差異性:依據材料“在美洲,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掠奪新大陸的自然資源,其中最重要的是黃金和白銀。后來又讓美洲為歐洲市場生產高價值的農作物,如煙草、蔗糖、咖啡等”可知,在美洲,掠奪自然資源,發展種植園經濟;依據材料“而在亞洲,歐洲列強的第一個目標是控制部分亞洲貿易,包括來自印尼群島的香料、來自印度的棉織物、來自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可知,在亞洲,控制(香料、絲綢、瓷器)貿易。 原因:結合所學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列強之間的競爭等角度分析,即美洲大陸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普遍淪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殖民地經濟服從服務于宗主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亞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歐洲列強面臨著較強的競爭壓力。
(2)影響:依據材料“流出了太多的白銀,又流入了太多的絲綢和瓷器,雖不可能計算得出具體數字,但美洲銀礦的產量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輸往了中國”并結合所學可知,大量白銀流入,導致了白銀貨幣化;促進了國內商貿和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依據材料“沒有哪個大規模的人類群體比中國人更快地接納了美洲的糧食作物”并結合所學可知,高產作物的傳入,增加了糧食產量,促進了人口增長;對經濟政策和賦稅制度的調整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點評】本題考查歐洲早期殖民擴張、新航路開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動。第一問,差異性:依據材料一,從掠奪或控制的產品分析;原因:結合所學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列強之間的競爭等角度分析;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從對白銀貨幣化、對國內商貿和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對糧食產量和人口增長、對經濟政策和賦稅制度的調整等方面的影響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本題是對比類、原因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世界。差異性:根據材料“在美洲,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掠奪新大陸的自然資源,其中最重要的是黃金和白銀。后來又讓美洲為歐洲市場生產高價值的農作物,如煙草、蔗糖、咖啡等”可知,在美洲,掠奪自然資源,發展種植園經濟;根據材料“而在亞洲,歐洲列強的第一個目標是控制部分亞洲貿易,包括來自印尼群島的香料、來自印度的棉織物、來自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可知,在亞洲,控制(香料、絲綢、瓷器)貿易。 原因:結合上述分析和所學可知,可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列強之間的競爭等角度進行分析,如美洲大陸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普遍淪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殖民地經濟服從服務于宗主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亞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歐洲列強面臨著較強的競爭壓力;
(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清時期的中國。影響:根據材料“流出了太多的白銀,又流入了太多的絲綢和瓷器,雖不可能計算得出具體數字,但美洲銀礦的產量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輸往了中國”和所學可知,可從白銀貨幣化、促進國內商貿和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高產作物的傳入,增加糧食產量,促進人口增長、對經濟政策和賦稅制度的調整產生一定的影響等角度進行分析。
18.【答案】(1)因素:生產力發展;人口增長;統治者授權;宗教影響;商業復興。
(2)影響:促進了德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快速實現了工業化;吸納了大量人口就業,促進了社會結構的變化;推動了政府管理職能的發展;推動了行政區合并;產生了大量社會問題,給進一步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其他表述酌情給分)
【知識點】西歐的城市;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影響
【解析】【分析】(1)因素:依據材料“10世紀以來的西歐,隨著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廣,耕地與人口都有較大增長”可知,生產力發展;人口增長;依據材料“國王或領主授權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權”可知,統治者授權;依據材料“某些宗教節日,如禮拜日或圣徒日,也會成為市場日”可知,宗教影響;依據材料“隨著十字軍東征,地中海貿易重新開通,威尼斯、熱那亞等許多商埠在東征途中發展起來”可知,商業復興。
(2)影響:依據材料“19世紀70年代以來,以電力、化學產業為主導的技術革命使德國經濟結構實現了由農業主導向工業主導的轉變”可知,促進了德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依據材料“德意志帝國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促進了就業人口結構的調整,1871—1913年間工業領域的就業人數從501.7萬人,飆升至1172萬人”可知,吸納了大量人口就業,促進了社會結構的變化;依據材料“在德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新興工業城市尤其是重工業城市發展最為迅速”并結合所學可知,快速實現了工業化;依據材料“1891—1910年間,大約有91個城市推行了行政區合并政策”可知,推動了行政區合并;依據材料“城市人口快速增長給城市住房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巨大壓力。供水、排污以及生活垃圾處理的基建步伐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人口所帶來的挑戰”可知,產生了大量社會問題,給進一步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結合所學從推動了政府管理職能的發展角度進行補充。
【點評】本題考查中古時期西歐的城市、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問,依據材料一,從生產力、人口、政策、宗教以及商業等角度分析;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從對經濟結構、對工業化、對社會結構、對行政區、對社會問題等方面的影響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本題為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為中古時期的歐洲。因素:由材料一中“10世紀以來的西歐,隨著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廣,耕地與人口都有較大增長”可知,生產力發展;人口增長;由“國王或領主授權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權”可知,統治者授權;由“某些宗教節日,如禮拜日或圣徒日,也會成為市場日”可知,宗教影響;由“隨著十字軍東征,地中海貿易重新開通,威尼斯、熱那亞等許多商埠在東征途中發展起來”可知,商業復興。
(2)本題為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為近代德國。影響:由材料二中“19世紀70年代以來,以電力、化學產業為主導的技術革命使德國經濟結構實現了由農業主導向工業主導的轉變”可知,促進了德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由“德意志帝國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促進了就業人口結構的調整,1871—1913年間工業領域的就業人數從501.7萬人,飆升至1172萬人”可知,吸納了大量人口就業,促進了社會結構的變化;由“在德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新興工業城市尤其是重工業城市發展最為迅速”及所學可知,快速實現了工業化;由“1891—1910年間,大約有91個城市推行了行政區合并政策”可知,推動了行政區合并;由“城市人口快速增長給城市住房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巨大壓力。供水、排污以及生活垃圾處理的基建步伐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人口所帶來的挑戰”可知,產生了大量社會問題,給進一步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結合所學可知,德國城市化還推動了政府管理職能的發展。
19.【答案】示例:論題:啟蒙運動為近代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論述:17、18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適應新興資產階級發展資本主義、消除封建王權和貴族特權等反封建要求,提出了天賦人權、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理性等主張,批判封建等級制度和貴族特權及封建君主專制的合法性。英美資產階級以啟蒙思想為武器,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人民,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的君主專制統治,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美國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建立了三權分立的聯邦制民主共和國。英美資產階級成功地把歐洲啟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張付諸建國實踐,為世界各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樹立了榜樣,進一步傳播和發展了啟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張。
以上史實充分說明,啟蒙運動批判和沖擊西歐國家的封建王權和等級制度,為未來社會提出種種設想,為近代歐美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輿論準備。
【知識點】啟蒙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權利法案》;美國獨立戰爭與《獨立宣言》
【解析】【分析】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沒有固定的答案。依據材料“啟蒙運動”“沖擊封建王權等級特權,提倡理性,提出天賦人權、自由、民主、平等、權力互相制約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英國建立君主立憲制,美國建立聯邦制共和國”,結合啟蒙運動與英國和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關系可以得出論題是啟蒙運動為近代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然后結合所學從啟蒙運動的內容、英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和影響以及二者的關系等角度進行論述。具體示例如下:17、18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適應新興資產階級發展資本主義、消除封建王權和貴族特權等反封建要求,提出了天賦人權、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理性等主張,批判封建等級制度和貴族特權及封建君主專制的合法性。英美資產階級以啟蒙思想為武器,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人民,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的君主專制統治,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美國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建立了三權分立的聯邦制民主共和國。英美資產階級成功地把歐洲啟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張付諸建國實踐,為世界各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樹立了榜樣,進一步傳播和發展了啟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張。最后緊扣論題,結合啟蒙運動的影響得出結論是啟蒙運動批判和沖擊西歐國家的封建王權和等級制度,為未來社會提出種種設想,為近代歐美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輿論準備。言之成理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啟蒙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需要掌握啟蒙運動的內容和影響、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美國獨立戰爭的結果和影響,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闡述的能力。
1 / 1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歷史試題
1.(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信史時代是通過書寫或者鐫刻記錄下來而為我們所知的人類歷程。兩河流域的信史時代大約始于公元前3000年,歐洲地中海地區則大約始于公元前1000年。由此推知
A.文字是文明誕生的唯一標志 B.兩河流域文明始終領先歐洲
C.早期文明之間相互聯系密切 D.文明具有多元性和不平衡性
【答案】D
【知識點】古代西亞文明;古代希臘文明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兩河流域的信史時代大約始于公元前3000年,歐洲地中海地區則大約始于公元前1000年,這說明兩個地區的文明具有各自的特點,且發展具有不平衡性,這體現了文明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的特征,D項正確;
文明誕生的標志有金屬工具的使用、城市的建立、階級與國家的出現、文字的產生,A項中“唯一”的說法錯誤,錯誤;
材料只體現了信史時間的比較,沒有體現其他方面的比較,不能得出兩河流域文明始終領先歐洲的結論,B項錯誤;
材料只是提及兩河流域文明和歐洲地中海文明信史的出現時間,看不出二者之間的聯系,C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西亞文明和古希臘文明,解題的關鍵解讀材料信息,結合兩河流域文明和歐洲地中海文明信史的出現時間分析得出文明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的特征,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2.(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公元前272年,羅馬征服了意大利半島,被征服的意大利人沒有羅馬公民權,而公民權意味著占有土地的權利和機會且具有排他性。約公元前124年,“拉丁官員法”的頒布使得意大利人在擁有本土權利的前提下,可以獲得羅馬公民權。這一轉變(  )
A.消除了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 B.標志著羅馬成文法誕生
C.緩和了貴族與平民間的矛盾 D.有利于羅馬帝國的形成
【答案】D
【知識點】羅馬帝國
【解析】【分析】依據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伴隨著羅馬帝國的對外擴張,版圖擴大,公民與非公民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原來的公民法不能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因此羅馬統治者調整法律。據此分析可知,拉丁官員法的頒布有利于羅馬帝國的形成,D項正確;
“消除了”的說法過于絕對化,A項錯誤;
羅馬成文法誕生的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時間是公元前449年,B項錯誤;
材料中未提及貴族與平民之間矛盾的緩和,C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羅馬帝國,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時間,解讀分析材料信息,結合羅馬法的發展演變過程及其原因和影響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3.(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在歐洲文化凋敝的時期,他們從被征服的亞里山大里亞、大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臘典籍,并把它們翻譯成自己的文字。他們還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等重大發明帶給了歐洲,把自己的天文學、醫學知識傳播到東方”。材料中的“他們”來自(  )
A.俄羅斯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奧斯曼帝國 D.阿拉伯帝國
【答案】D
【知識點】阿拉伯帝國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他們從被征服的亞里山大里亞、大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臘典籍,并把它們翻譯成自己的文字。他們還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等重大發明帶給了歐洲,把自己的天文學、醫學知識傳播到東方”可知,他們吸收被征服地區的文化,融合東西方文化,發展自己的文化,還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結合所學可知,這是阿拉伯帝國所起的作用,D項正確;
俄羅斯帝國、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均沒有傳播中國造紙術、指南針的外傳,ABC三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阿拉伯帝國,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他們從被征服的亞里山大里亞、大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臘典籍,并把它們翻譯成自己的文字。他們還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等重大發明帶給了歐洲,把自己的天文學、醫學知識傳播到東方”,結合阿拉伯帝國的作用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4.(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中古時期的西歐,各級封建主都是土地的實際占有者,獨立享有土地上的行政、經濟和司法等各種權力。這導致了西歐(  )
A.封臣無須效忠封君 B.莊園秩序陷入混亂
C.封建關系不復存在 D.政治上的分裂割據
【答案】D
【知識點】封君封臣制度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各級封建主都是土地的實際占有者,獨立享有土地上的行政、經濟和司法等各種權力”并結合所學可知,中世紀的歐洲,各級封建主在各自的領土內獨立行使權力,使得政治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據局面,D項正確;
封臣必須效忠封君,A項錯誤;
材料反映的是封君封臣制度,與莊園無關,B項錯誤;
在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君封臣關系就是一種封建關系,因此當時封建關系仍然存在,“不復存在”說法錯誤,C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封君封臣制度,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各級封建主都是土地的實際占有者,獨立享有土地上的行政、經濟和司法等各種權力”,結合封君封臣制度的局限性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5.(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11——12世紀的西歐城市中,農奴和有農奴身份的手工業者都是商品的私有者和交易者。封建主參加交易,必須承認對方的獨立意志和平等身份,因而吸引大批農奴、自由農和小貴族拋棄莊園奔向城鎮。這說明城市的興起(  )
A.刺激了莊園經濟商業化 B.提高了世俗君主的地位
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礎 D.促進了封建關系的解體
【答案】D
【知識點】西歐的城市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在11—12世紀的西歐城市中,封建主參加交易,必須承認農奴和有農奴身份的手工業者的獨立意志和平等身份,使得其封建人身依附關系松弛,有利于促進封建關系的解體,D項正確;
依據材料“大批農奴、自由農和小貴族拋棄莊園奔向城鎮”可知,這不利于莊園經濟的發展,不能體現莊園經濟的商業化,A項錯誤;
材料與世俗君主地位無關,B項錯誤;
當時西歐是封建社會,材料信息不能說明城市的興起促進民主政治,C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中古時期西歐的城市,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時間,解讀分析材料信息,結合中古時期西歐城市的興起及其影響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6.(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中世紀,大多數歐洲人都認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區如勃良第或康沃爾的居民,最后才是法蘭西人或英吉利人。這表明當時歐洲人(  )
A.信奉民族主義 B.支持文明多元面貌
C.信仰自由平等 D.民族國家觀念淡薄
【答案】D
【知識點】基督教會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多數歐洲人都認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區如勃良第或康沃爾的居民,最后才是法蘭西人或英吉利人”可以看出中世紀的歐洲人宗教意識強烈,以地區為中心,缺乏民族國家觀念,即民族國家意識淡薄,D項正確;
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主義觀念的淡化,而非信奉民族主義,A項錯誤;
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國家意識淡薄,與文明多元面貌無關,B項錯誤;
材料中沒有提及自由平等信息,這也不符合中世紀歐洲的史實,C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中古時期歐洲的基督教會,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多數歐洲人都認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區如勃良第或康沃爾的居民,最后才是法蘭西人或英吉利人”的主旨,聯系中古時期基督教會的影響和地位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的能力。
7.(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14世紀中葉,黑死病席卷歐洲,大量神父的死亡導致無人主持下葬儀式,教會中的幸存者彌漫著荒淫無度的享樂之風。不少信徒轉而信奉魔鬼,為了平息教徒的焦慮,教皇規定任何一個人的善行和滌罪時間都可以用金錢購買。這些現象(  )
A.重塑了天主教會的權威 B.體現了人文精神的復興
C.埋下了宗教改革的種子 D.適應了理性主義的發展
【答案】C
【知識點】宗教改革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為了平息教徒的焦慮,教皇規定任何一個人的善行和滌罪時間都可以用金錢購買”并結合所學可知,教皇通過兜售贖罪券來掠奪人民財富,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激化了社會矛盾,最終引發了宗教改革,C項正確;
材料反映的是教會的腐敗,不是重塑了天主教會的權威,A項錯誤;
人文精神的復興是指文藝復興運動,材料不能體現,B項錯誤;
理性主義是17、18世紀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D項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宗教改革,解題的關鍵信息是“為了平息教徒的焦慮,教皇規定任何一個人的善行和滌罪時間都可以用金錢購買”,結合宗教改革爆發的原因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8.(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對如圖中1540年以后英國麥價變化的解釋正確的是(  )
A.資本主義農場經營增加了糧食產量
B.大量金銀流入西歐引發了物價上漲
C.近代工廠的興起導致原料需求增加
D.工業革命造成英國人口的大量增長
【答案】B
【知識點】歐洲早期的殖民擴張及其影響
【解析】【分析】依據圖示信息可知,1540年以后,英國的麥價整體上呈現上升的趨勢,說明出現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的現象。結合材料時間和所學可知,這主要是因為新航路開辟后,美洲白銀大量涌入歐洲,引發了價格革命,B項正確;
結合所學可知,資本主義農場經營增加了糧食產量會導致糧食價格下降,而非上升,A項錯誤;
工廠制出現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中期,與材料時間不符,C項錯誤;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于18世紀中期,與材料時間不符,D項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歐洲早期殖民擴張,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時間,解讀分析圖示信息,結合新航路開辟后引發的價格革命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9.(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以伏爾泰為代表的思想家們|把牛頓學說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識形態的高度,作為批判羅馬教會權威、專制土義的銳利武器,進而把牛頓基于近代物理學基礎上的“科學理性”推及為一般的人類理性。伏爾泰等人對牛頓學說的推崇旨在
A.擺脫羅馬教會的思想束縛 B.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C.推動近代科學知識的普及 D.以理性精神推動社會變革
【答案】D
【知識點】啟蒙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把牛頓基于近代物理學基礎上的‘科學理性’推及為一般的人類理性”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提倡理性主義,伏爾泰等人對牛頓學說的推崇旨在以理性精神推動社會變革,D項正確;
AC兩項不是伏爾泰等人對牛頓學說的推崇的主要目的,錯誤;
材料沒有涉及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的信息,B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啟蒙運動,解題的關鍵信息是“把牛頓基于近代物理學基礎上的‘科學理性’推及為一般的人類理性”,結合啟蒙運動的內容和目的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0.(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1823年,美國總統宣稱“今后歐洲任何列強不得把美洲大陸已經獨立自由的國家當作將來殖民的對象”,“美國不干涉歐洲列強的內部事務,也不容許歐洲列強干預美洲的事務”。這一宣言的實質是美國意圖(  )
A.維護拉美獨立的立場 B.將拉美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
C.參與歐洲事務的愿望 D.構建美國為中心的世界格局
【答案】B
【知識點】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
【解析】【詳解】依據材料“今后歐洲任何列強不得把美洲大陸已經獨立自由的國家當作將來殖民的對象”“美國不干涉歐洲列強的內部事務,也不容許歐洲列強干預美洲的事務”并結合所學可知,反映的是美國的門羅主義,其實質是強調美國對美洲地區的控制和影響力,即將拉美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B項正確;
該宣言意在將美洲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不是在維護拉美獨立的立場,A項錯誤;
材料涉及的是美國對美洲的干涉,而非參與歐洲事務,C項錯誤;
構建美國為中心的世界格局是在二戰后,與材料時間不符,D項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解題的關鍵信息是“今后歐洲任何列強不得把美洲大陸已經獨立自由的國家當作將來殖民的對象”“美國不干涉歐洲列強的內部事務,也不容許歐洲列強干預美洲的事務”,結合美國門羅主義的內容和實質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1.(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以下四項表述可以從史實直接推斷出結論的是
  史實 結論
A 1723年沃波爾拒絕了英王授予的貴族爵位,因為他接受封爵就必須放棄在下院的席位 說明此時下院的權力已經超過上院
B 史學家發現杰斐遜在《獨立宣言》手稿中,將“臣民”修改為“公民” 反映出民眾普遍接受自由、平等思想
C 1864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頒布《司法章程》,規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按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審 使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
D 1871年巴黎公社規定,公職人員的薪金不得超過熟練技術工人的工資,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資,廢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體現了對工人階級經濟權益的保障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巴黎公社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公職人員的薪金不得超過熟練技術工人的工資,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資,廢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可知,體現了巴黎公社對工人階級經濟權益的保障,D項正確;
依據材料“1723年沃波爾拒絕了英王授予的貴族爵位,因為他接受封爵就必須放棄在下院的席位”可知,只體現了沃波爾一個人的行為,不能說明下院的權力已經超過上院,A項錯誤;
依據材料“史學家發現杰斐遜在《獨立宣言》手稿中,將‘臣民’修改為‘公民’”可知,材料只體現了杰斐遜的個人行為,沒有體現民眾對此的態度,不能得出民眾普遍接受的結論,B項錯誤;
結合所學可知,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使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與材料信息無關,C項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巴黎公社,解題的思路是解讀分析表格中的史實,結合史實的影響得出正確的結論,注意二者之間的邏輯關系,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12.(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美國1787年憲法與德意志帝國憲法均確定了聯邦制度。美國參議院議席分配遵循各州無論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則,但在德國聯邦議會中普魯士邦則擁有足夠多的議席行使否決權。這一區別主要緣于兩國(  )
A.建國路徑的差異 B.外部環境的差異
C.國家體制的差異 D.經濟實力的差異
【答案】A
【知識點】意大利、德意志的統一;美國1787年憲法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美國是通過獨立戰爭,由北美殖民地各州自由聯合組建的國家,無論大州小州一律平等,因此美國參議院每州都平等地擁有兩個席位。而德意志帝國是經過普魯士領導的三次王朝戰爭實現統一后建立的,普魯士在聯邦中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因此在德國聯邦議會中普魯士邦則擁有足夠多的議席行使否決權。由此可知,造成材料中的區別主要在于兩國的建國路徑不同,A項正確;
外部環境的差異不是主要原因,B項錯誤;
美德兩國有相似的體制,也有不同的體制,無法籠統用國家體制差異來解釋材料中兩國的區別,C項錯誤;
經濟實力并不是導致兩國在聯邦制度和參議院(或聯邦議會)權力分配上差異的主要原因,D項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美國1787年憲法和德意志的統一,解題的關鍵是解讀材料信息,結合美國和德國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方式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3.(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1876年,比利時倡議召開了有比、英、法、德、意等國“探險家”參加的“國際地理學會議”,會后成立了“國際探險和開化非洲協會”。此舉旨在(  )
A.促進地區間學術文化交流 B.開啟歐洲列強對非洲的瓜分
C.壟斷新航路國際商業貿易 D.促進非洲大陸走向現代文明
【答案】B
【知識點】西方列強瓜分非洲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后期歐洲國家深入非洲探險,并成立了“國際探險和開化非洲協會”,開啟了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的進程,B項正確;
材料中的措施是為瓜分非洲服務,而非為了促進地區間學術文化交流,A項錯誤;
材料中的措施針對的是瓜分非洲,而非壟斷新航路國際商業貿易,C項錯誤;
列強瓜分非洲給非洲帶來了巨大災難,而非促進非洲大陸走向現代文明,D項錯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列強瓜分非洲,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時間,解讀材料信息,結合列強瓜分非洲及其影響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4.(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如表為1880—1913年英國、德國、美國三國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造成英國發展速度減緩的主要原因是(  )
  德國 英國 美國
1880—1890年 2.9 2.2 4.1
1890—1900年 3.4 3.4 3.8
1900—1913年 3.0 1.5 3.9
A.政府忽視科技創新 B.國內自然資源枯竭
C.殖民地的反抗運動 D.美德強勢崛起競爭
【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
【解析】【分析】依據表格信息可知,1880—1913年,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上升,美國也保持較高的增長率,而英國的增長率卻在下降。結合材料時間和所學可知,當時處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國,擁有著廣闊的殖民地,對殖民地的依賴太大,政府忽視科技創新,因此導致英國發展速度減緩,A項正確;
導致英國經濟發展速度減緩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忽視科技創新,與國內資源無關,而且當時英國國內并沒有出現自然資源枯竭的問題,B項錯誤;
殖民地的反抗運動、美德的崛起是外部原因,不是主要原因,CD兩項錯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表格信息,抓住材料時間,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經濟發展狀況及其原因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15.(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如表反映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世界形勢是(  )
亞洲 20世紀初,亞洲一半以上的土地淪為歐美列強的殖民地,其余部分除日本外成為半殖民地
非洲 19世紀晚期,帝國主義國家幾乎將整個非洲瓜分完畢,非洲絕大部分地區成為殖民地
拉丁美洲 19世紀晚期,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過獨立的國家,實際上也成為依附于英、美等國的半殖民地
A.原始資本積累的加速 B.自由主義經濟的盛行
C.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D.列強之間矛盾的激化
【答案】C
【知識點】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及其原因與影響
【解析】【分析】依據表格信息可知,反映的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的絕大多數地區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絕大部分地區淪為殖民地,獨立的拉丁美洲實際上也成為依附于歐美國家的半殖民地。結合所學可知,這反映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瓜分殆盡,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C項正確;
原始資本積累是在工業革命之前,與材料時間不符,A項錯誤;
自由主義經濟強調自由競爭、自由貿易和自由經營,材料沒有體現,B項錯誤;
材料信息沒有體現列強之間的矛盾,D項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時間,解讀分析材料信息,結合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表現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16.(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上古法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漢謨拉比法典》前言中說:安努(眾神之父)和恩利爾(大地和空氣之神)為人類福祉計,命令我,榮耀而畏神的君主,漢謨拉比,發揚正義于世,滅除不法邪惡之人,使強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馬什(太陽神和司法天神),昭臨黔首,光耀大地。
——周一良、吳于廑總主編,林志純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
材料二 隨著平民社會地位的升高,一個新的呼聲也就跟著出現——讓擁有少量財產的人也享有法律上的地位……在《十二銅表法》產生之前,羅馬社會事務主要靠習慣法來調節解決,貴族經常地任意解釋,使得法律的實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平民選出的保民官的一再努力下,貴族平民“終于達成協議”。這是由貴族和平民以過去的習慣法為基礎共同制定的成文法,內容包括公法與私法、實體法與程序法、同態復仇與罰金等。
——摘編自劉招靜《<十二銅表法>——羅馬法的起點》等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漢謨拉比法典》前言的主要內容,并闡述該法典的歷史價值。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十二銅表法》的基本特征,并簡述《十二銅表法》制訂的背景。
【答案】(1)內容:宣揚君權神授,炫耀國王功德。
價值:該法典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政治、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情況;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重要資料。
(2)特征:貴族和平民共同制定:成文法;以習慣法為基礎;內容廣泛。背景:平民地位的升高;習慣法存在不確定性;保民官的努力。
【知識點】古巴比倫王國與《漢謨拉比法典》;《十二銅表法》
【解析】【分析】(1)主要內容:依據材料“安努(眾神之父)和恩利爾(大地和空氣之神)為人類福祉計,命令我,榮耀而畏神的君主,漢謨拉比,發揚正義于世,滅除不法邪惡之人,使強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馬什(太陽神和司法天神),昭臨黔首,光耀大地”可知,宣揚君權神授,炫耀國王功德。 價值:結合《漢謨拉比法典》的地位、內容以及史料價值分析,《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政治、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情況;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重要資料。
(2)特征:依據材料“這是由貴族和平民以過去的習慣法為基礎共同制定的成文法”可知,貴族和平民共同制定成文法;以習慣法為基礎;依據材料“內容包括公法與私法、實體法與程序法、同態復仇與罰金等”可知,內容廣泛。背景:依據材料“隨著平民社會地位的升高,一個新的呼聲也就跟著出現——讓擁有少量財產的人也享有法律上的地位”可知,平民地位的升高;依據材料“使得法律的實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可知,習慣法存在不確定性;依據材料“在平民選出的保民官的一再努力下”可知,保民官的努力。
【點評】本題考查《漢謨拉比法典》和 《十二銅表法》。第一問,依據材料一,結合《漢謨拉比法典》的地位、反映的內容及史料地位等角度分析;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 《十二銅表法》 的背景、內容、特點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的西亞。內容:根據材料“命令我,榮耀而畏神的君主,漢謨拉比,發揚正義于世,滅除不法邪惡之人,使強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馬什(太陽神和司法天神),昭臨黔首,光耀大地”可知,宣揚君權神授,炫耀國王功德。 價值:結合所學可知,可從法典的地位、反映的內容及史料地位等角度進行分析,如該法典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政治、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情況;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重要資料。
(2)本題是特點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的羅馬。特征:根據材料“隨著平民社會地位的升高,一個新的呼聲也就跟著出現——讓擁有少量財產的人也享有法律上的地位”可知,貴族和平民共同制定:根據材料“這是由貴族和平民以過去的習慣法為基礎共同制定的成文法”可知,成文法;根據材料“羅馬社會事務主要靠習慣法來調節解決”可知,以習慣法為基礎;根據材料“內容包括公法與私法、實體法與程序法、同態復仇與罰金等”可知,內容廣泛。背景:根據材料“隨著平民社會地位的升高,一個新的呼聲也就跟著出現——讓擁有少量財產的人也享有法律上的地位”可知,平民地位的升高;根據材料“使得法律的實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可知,習慣法存在不確定性;根據材料“在平民選出的保民官的一再努力下”可知,保民官的努力。
17.(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早期殖民貿易】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歐洲列強在美洲和亞洲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在美洲,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掠奪新大陸的自然資源,其中最重要的是黃金和白銀。后來又讓美洲為歐洲市場生產高價值的農作物,如煙草、蔗糖、咖啡等。而在亞洲,歐洲列強的第一個目標是控制部分亞洲貿易,包括來自印尼群島的香料、來自印度的棉織物、來自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歐洲、美洲和亞洲新的全球范圍的貿易也標志著全球資本主義的誕生。
——摘編自【美】杰弗里·薩克斯《全球化簡史》
材料二 大帆船貿易的龐大規模讓馬德里感到驚恐:流出了太多的白銀,又流入了太多的絲綢和瓷器,雖不可能計算得出具體數字,但美洲銀礦的產量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輸往了中國。白銀不是唯一被貿易所驅動而橫渡太平洋的,“沒有哪個大規模的人類群體比中國人更快地接納了美洲的糧食作物。”
——摘編自【美】查爾斯·受思《1493:物種大交換開創的世界史》
(1)根據材料一、簡述歐洲列強在美洲和亞洲早期殖民擴張目標的差異性,并結合所學簡要分析差異性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大帆船貿易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答案】(1)差異性:在美洲,掠奪自然資源,發展種植園經濟;在亞洲,控制(香料、絲綢、瓷器)貿易。
原因:美洲大陸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普遍淪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殖民地經濟服從服務于宗主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亞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歐洲列強面臨著較強的競爭壓力;(其他表述酌情給分)
(2)影響:大量白銀流入,導致了白銀貨幣化;促進了國內商貿和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高產作物的傳入,增加了糧食產量,促進了人口增長;對經濟政策和賦稅制度的調整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知識點】歐洲早期的殖民擴張及其影響;新航路開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動
【解析】【分析】(1)差異性:依據材料“在美洲,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掠奪新大陸的自然資源,其中最重要的是黃金和白銀。后來又讓美洲為歐洲市場生產高價值的農作物,如煙草、蔗糖、咖啡等”可知,在美洲,掠奪自然資源,發展種植園經濟;依據材料“而在亞洲,歐洲列強的第一個目標是控制部分亞洲貿易,包括來自印尼群島的香料、來自印度的棉織物、來自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可知,在亞洲,控制(香料、絲綢、瓷器)貿易。 原因:結合所學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列強之間的競爭等角度分析,即美洲大陸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普遍淪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殖民地經濟服從服務于宗主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亞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歐洲列強面臨著較強的競爭壓力。
(2)影響:依據材料“流出了太多的白銀,又流入了太多的絲綢和瓷器,雖不可能計算得出具體數字,但美洲銀礦的產量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輸往了中國”并結合所學可知,大量白銀流入,導致了白銀貨幣化;促進了國內商貿和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依據材料“沒有哪個大規模的人類群體比中國人更快地接納了美洲的糧食作物”并結合所學可知,高產作物的傳入,增加了糧食產量,促進了人口增長;對經濟政策和賦稅制度的調整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點評】本題考查歐洲早期殖民擴張、新航路開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動。第一問,差異性:依據材料一,從掠奪或控制的產品分析;原因:結合所學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列強之間的競爭等角度分析;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從對白銀貨幣化、對國內商貿和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對糧食產量和人口增長、對經濟政策和賦稅制度的調整等方面的影響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本題是對比類、原因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世界。差異性:根據材料“在美洲,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掠奪新大陸的自然資源,其中最重要的是黃金和白銀。后來又讓美洲為歐洲市場生產高價值的農作物,如煙草、蔗糖、咖啡等”可知,在美洲,掠奪自然資源,發展種植園經濟;根據材料“而在亞洲,歐洲列強的第一個目標是控制部分亞洲貿易,包括來自印尼群島的香料、來自印度的棉織物、來自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可知,在亞洲,控制(香料、絲綢、瓷器)貿易。 原因:結合上述分析和所學可知,可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列強之間的競爭等角度進行分析,如美洲大陸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普遍淪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殖民地經濟服從服務于宗主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亞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歐洲列強面臨著較強的競爭壓力;
(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清時期的中國。影響:根據材料“流出了太多的白銀,又流入了太多的絲綢和瓷器,雖不可能計算得出具體數字,但美洲銀礦的產量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輸往了中國”和所學可知,可從白銀貨幣化、促進國內商貿和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高產作物的傳入,增加糧食產量,促進人口增長、對經濟政策和賦稅制度的調整產生一定的影響等角度進行分析。
18.(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歐洲城市】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世紀以來的西歐,隨著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廣,耕地與人口都有較大增長,處處可以遇見渴望到遠方磋磋運氣的年輕小伙、找錢賺的冒險者。國王或領主授權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權。它們大多以修道院或教堂為中心。某些宗教節日,如禮拜日或圣徒日,也會成為市場日。隨著十字軍東征,地中海貿易重新開通,威尼斯、熱那亞等許多商埠在東征途中發展起來,但絕大多數城市人口都在千人以下。
——據皮雷納《中世紀的城市》等
材料二 19世紀70年代以來,以電力、化學產業為主導的技術革命使德國經濟結構實現了由農業主導向工業主導的轉變。德意志帝國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促進了就業人口結構的調整,1871—1913年間工業領域的就業人數從501.7萬人,飆升至1172萬人,增長率高達134%。在德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新興工業城市尤其是重工業城市發展最為迅速,以至于出現了歐洲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極速城市化”,1871—1910年間德國城市人口凈增2413萬人,而總人口增加了2386.7萬人。1891—1910年間,大約有91個城市推行了行政區合并政策,這些城市的人口增加了173萬,新增人口基本上都生活在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長給城市住房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巨大壓力。供水、排污以及生活垃圾處理的基建步伐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人口所帶來的挑戰。
——摘編自徐繼承《德意志帝國時期的高速城市化與公共衛生危機》
(1)根據材料一,歸納西歐中世紀城市興起的因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70年代以來德國高速城市化帶來的影響。
【答案】(1)因素:生產力發展;人口增長;統治者授權;宗教影響;商業復興。
(2)影響:促進了德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快速實現了工業化;吸納了大量人口就業,促進了社會結構的變化;推動了政府管理職能的發展;推動了行政區合并;產生了大量社會問題,給進一步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其他表述酌情給分)
【知識點】西歐的城市;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影響
【解析】【分析】(1)因素:依據材料“10世紀以來的西歐,隨著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廣,耕地與人口都有較大增長”可知,生產力發展;人口增長;依據材料“國王或領主授權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權”可知,統治者授權;依據材料“某些宗教節日,如禮拜日或圣徒日,也會成為市場日”可知,宗教影響;依據材料“隨著十字軍東征,地中海貿易重新開通,威尼斯、熱那亞等許多商埠在東征途中發展起來”可知,商業復興。
(2)影響:依據材料“19世紀70年代以來,以電力、化學產業為主導的技術革命使德國經濟結構實現了由農業主導向工業主導的轉變”可知,促進了德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依據材料“德意志帝國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促進了就業人口結構的調整,1871—1913年間工業領域的就業人數從501.7萬人,飆升至1172萬人”可知,吸納了大量人口就業,促進了社會結構的變化;依據材料“在德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新興工業城市尤其是重工業城市發展最為迅速”并結合所學可知,快速實現了工業化;依據材料“1891—1910年間,大約有91個城市推行了行政區合并政策”可知,推動了行政區合并;依據材料“城市人口快速增長給城市住房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巨大壓力。供水、排污以及生活垃圾處理的基建步伐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人口所帶來的挑戰”可知,產生了大量社會問題,給進一步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結合所學從推動了政府管理職能的發展角度進行補充。
【點評】本題考查中古時期西歐的城市、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問,依據材料一,從生產力、人口、政策、宗教以及商業等角度分析;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從對經濟結構、對工業化、對社會結構、對行政區、對社會問題等方面的影響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
(1)本題為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為中古時期的歐洲。因素:由材料一中“10世紀以來的西歐,隨著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廣,耕地與人口都有較大增長”可知,生產力發展;人口增長;由“國王或領主授權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權”可知,統治者授權;由“某些宗教節日,如禮拜日或圣徒日,也會成為市場日”可知,宗教影響;由“隨著十字軍東征,地中海貿易重新開通,威尼斯、熱那亞等許多商埠在東征途中發展起來”可知,商業復興。
(2)本題為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為近代德國。影響:由材料二中“19世紀70年代以來,以電力、化學產業為主導的技術革命使德國經濟結構實現了由農業主導向工業主導的轉變”可知,促進了德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由“德意志帝國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促進了就業人口結構的調整,1871—1913年間工業領域的就業人數從501.7萬人,飆升至1172萬人”可知,吸納了大量人口就業,促進了社會結構的變化;由“在德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新興工業城市尤其是重工業城市發展最為迅速”及所學可知,快速實現了工業化;由“1891—1910年間,大約有91個城市推行了行政區合并政策”可知,推動了行政區合并;由“城市人口快速增長給城市住房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巨大壓力。供水、排污以及生活垃圾處理的基建步伐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人口所帶來的挑戰”可知,產生了大量社會問題,給進一步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結合所學可知,德國城市化還推動了政府管理職能的發展。
19.(2024高一下·新洲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至20世紀初世界歷史大事簡表
時間 大事 主要內容
14世紀至17世紀 文藝復興 沖擊宗教神學的世界觀,高揚人文主義旗幟,追求人的價值和尊嚴。
15世紀至16世紀 新航路開辟 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葡萄牙、西班牙早期殖民擴 張,世界市場初現。
16世紀 宗教改革 打擊羅馬教廷的權威,擴大世俗權利,建立民族、民 主、節儉的新教會。
17、18世紀 啟蒙運動 沖擊封建王權等級特權,提倡理性,提出天賦人權、自 由、民主、平等、權力互相制約等。
17、18世紀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 英國建立君主立憲制,美國建立聯邦制共和國。
18世紀至19世紀中期 第一次工業革命 機器的發明和應用,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無產階級 和資產階級的對立。
1848年2月 馬克思主義誕生 《共產黨宣言》發表,國際工人運動興起。
19世紀60、70年代至20世紀初 第二次工業革命 電力的發明和應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摘編自《世界近代史》
從上表中提取相互關聯的兩件大事,自擬一個論題,并結合所學世界近代史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論題:啟蒙運動為近代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論述:17、18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適應新興資產階級發展資本主義、消除封建王權和貴族特權等反封建要求,提出了天賦人權、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理性等主張,批判封建等級制度和貴族特權及封建君主專制的合法性。英美資產階級以啟蒙思想為武器,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人民,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的君主專制統治,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美國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建立了三權分立的聯邦制民主共和國。英美資產階級成功地把歐洲啟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張付諸建國實踐,為世界各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樹立了榜樣,進一步傳播和發展了啟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張。
以上史實充分說明,啟蒙運動批判和沖擊西歐國家的封建王權和等級制度,為未來社會提出種種設想,為近代歐美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輿論準備。
【知識點】啟蒙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權利法案》;美國獨立戰爭與《獨立宣言》
【解析】【分析】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沒有固定的答案。依據材料“啟蒙運動”“沖擊封建王權等級特權,提倡理性,提出天賦人權、自由、民主、平等、權力互相制約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英國建立君主立憲制,美國建立聯邦制共和國”,結合啟蒙運動與英國和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關系可以得出論題是啟蒙運動為近代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然后結合所學從啟蒙運動的內容、英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和影響以及二者的關系等角度進行論述。具體示例如下:17、18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適應新興資產階級發展資本主義、消除封建王權和貴族特權等反封建要求,提出了天賦人權、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理性等主張,批判封建等級制度和貴族特權及封建君主專制的合法性。英美資產階級以啟蒙思想為武器,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人民,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的君主專制統治,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美國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建立了三權分立的聯邦制民主共和國。英美資產階級成功地把歐洲啟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張付諸建國實踐,為世界各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樹立了榜樣,進一步傳播和發展了啟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張。最后緊扣論題,結合啟蒙運動的影響得出結論是啟蒙運動批判和沖擊西歐國家的封建王權和等級制度,為未來社會提出種種設想,為近代歐美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輿論準備。言之成理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啟蒙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需要掌握啟蒙運動的內容和影響、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美國獨立戰爭的結果和影響,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闡述的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平县| 龙南县| 策勒县| 萨嘎县| 合江县| 航空| 宜兴市| 扶风县| 博乐市| 昭苏县| 卓资县| 保德县| 依安县| 江阴市| 昌平区| 鄂温| 丹东市| 谢通门县| 招远市| 安徽省| 买车| 衡山县| 肃宁县| 元谋县| 大兴区| 凤台县| 陆丰市| 丹凤县| 迁西县| 昆明市| 康保县| 万荣县| 乌审旗| 阳曲县| 宝坻区| 时尚| 兴山县| 张家港市| 铜川市| 丽水市| 康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