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海南省文昌市田家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月考(合格考模擬)歷史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海南省文昌市田家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月考(合格考模擬)歷史試題

資源簡介

海南省文昌市田家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月考(合格考模擬)歷史試題
1.(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2021年,浙江省博物館組織“玉·見——紅山·良渚文化展”,兩種同一時期不同區域的文化,穿越千年時空,終于在此相遇。以下兩件展品共同見證了中華文明的(  )
A.多元一體 B.封閉保守 C.自成體系 D.連綿不斷
2.(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西周時期的用樂是以鐘、磬、鼓為主的打擊樂,春秋戰國時期,絲竹管弦類樂器因短促悅耳而活躍起來,起到“調民”“和民”作用的金石之樂漸遭廢棄。這一變化體現了(  )
A.享樂主義四處蔓延 B.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
C.分封制度的崩潰 D.統治者的腐朽生活
3.(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南朝時期,多由士族擔任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地位很高,但沒有實權; 多由庶族擔任、負責傳宣詔命的中書舍人受到重用,“既總重權,勢傾天下”。這一設計(  )
A.基于強化皇權需要 B.意在防止政治腐敗
C.導致中樞權力失衡 D.淡化門第等級觀念
4.(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金朝實行猛安謀克制,其成員平時在各自部落內從事狩獵、捕魚勞動,一遇戰爭,青壯年便應征召去打仗,并自備武器、軍馬和糧草。據此可知,猛安謀克制度的特點是(  )
A.因時而變 B.沿襲漢制 C.兵農合一 D.南北分治
5.(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對鄭和下西洋評價說:“東方的航海家—一中國人從容溫順,不記前仇,慷慨大方,從不威脅他人的生存;他們全副武裝,卻從不征服異族,也不建立要塞。”據此可知,鄭和下西洋(  )
A.體現了中國人的和平友善 B.彰顯了朝貢體制的優越性
C.推動了當地商品經濟發展 D.擴大了中國對外交往范圍
6.(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梁啟超在評價清代學術時說,清初之學“大”,乾嘉之學“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學“新”。這里的“新”指的是(  )
A.宣傳民主共和 B.編譯學習西學
C.批判傳統儒學 D.傳播馬克思主義
7.(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下側坐標圖中,中間的Z曲線體現的是
A.舊民主主義革命發展進程 B.中國近代化探索歷史進程
C.近代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
8.(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自中華民國的名稱確定以后,帝制被拋入茅坑,便再也爬不起來了……無論帝制也罷,復辟也罷,都很快地塌臺……”。這主要說明辛亥革命(  )
A.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B.推翻了傳統封建專制制度
C.促進了社會習俗變革 D.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9.(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民國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國農民問題》記載:“凡我軍所到,農民必擔茶擔水,以相慰勞,跋涉險阻,以為向導。常有手持木棍,截擊敵兵,奪其槍械,以為我軍效力。”“我軍”是指(  )
A.湖北新軍 B.工農紅軍 C.國民革命軍 D.人民解放軍
10.(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 蔣介石于某次談判期間的日記中記述說:“正午約毛澤東談話半小時,余示以至誠與大公,允其所有困難無不為之解決,而彼要求編其28師之兵數。”蔣介石在日記中提及的這次“談判”(  )
A.實現了國共合作抗日的目標 B.達成了建立聯合政府的共識
C.回應了中國人民的強烈愿望 D.避免了新的全面內戰的爆發
11.(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1955年,周恩來在亞非會議的補充發言中說: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的目的“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這次會議上中國倡導的方針(  )
A.標志我國外交走向成熟 B.成為中國處理國際關系的準則
C.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 D.推動了印度支那問題政治解決
12.(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在參與全球治理過程中,中國經歷了從被動應付、一般性參與、主動參與到主導參與的過程,下列屬于“主導參與”的表現有(  )
A.提出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提出“求同存異”外交方針
C.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D.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性事務
13.(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該段文字出自于(  )
A.中共十七大報告 B.中共十八大報告
C.中共十九大報告 D.中共二十大報告
14.(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據考古發現,大麥、小麥最早出現在西亞,水稻、粟和大豆最早出現在南亞和中國,甘薯、玉米則最早出現在中南美洲。據此可知(  )
A.農業耕作推動了人類文明興起 B.亞洲地區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
C.農業是文明誕生最顯著的標志 D.早期人類文明已出現農耕分工
15.(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公元前9世紀,希臘人根據腓尼基字母表增加了元音字母。希臘字母又由厄脫魯利亞人傳給羅馬人,形成拉丁字母。在腓尼基字母表上還分化出阿拉馬字母,由此產生了阿拉伯字母。這表明
A.歐亞文明間交流的歷史悠久 B.腓尼基字母是文字的起源
C.字母文字有利于學習使用 D.腓尼基文化水平世界領先
16.(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條條大路通羅馬"、"身在羅馬,就像羅馬人一樣行事"這些西方諺語可以轉譯為成語"殊途同歸"、"入鄉隨俗"。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看,這些西方諺語的形成說明了(  )
A.羅馬為加強中央集權修建了許多道路
B.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過的廣大地區
C.羅馬帝國是古代世界經濟文化的中心
D.羅馬帝國利用暴力征服維護奴隸制度
17.(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中古時期西歐有一句諺語,“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自由”是市民階層的合法身份,農奴一旦進入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就獲得市民身份,領主無權強迫他們變回農奴。這反映出(  )
A.農奴是城市的主要組成部分 B.城市中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
C.自治城市與封建勢力的對峙 D.封建領主勢力遭到空前削弱
18.(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東晉時期的高僧法顯從長安出發,經西域到達天竺,并在此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其中“天竺”是指
A.波斯帝國 B.德里蘇丹國 C.笈多帝國 D.阿拉伯帝國
19.(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新航路開辟后,中國逐漸開始感受到西方世界帶來的影響,配備著大炮的西歐殖民者的船舶也出現在中國的海面上,并對中國發動了侵略。以下哪一選項可以證明這一說法(  )
A.沙俄侵占雅克薩地區 B.倭寇進犯浙江臺州
C.葡萄牙進犯廣東屯門島 D.蒙古準噶爾在新疆發動叛亂
20.(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2022年9月8日,96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她是目前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作為英國國王,伊麗莎白二世(  )
A.兼任英國的最高行政首腦和宗教領袖
B.擁有提名內閣成員的權力
C.能夠授權議會多數派的領袖上臺組閣
D.擁有獨立解散議會的權力
21.(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某班同學準備辦一期板報,搜集了以下圖片,從中可知該板報的主題是(  )
A.世界文學名人 B.人類思想解放
C.國際工人運動 D.近代科技發展
22.(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不僅沒有完全收回中國的主權,而且成為列強共同瓜分的對象,據此可知當時的國際秩序(  )
A.有明顯的強權政治特征 B.強調"全體一致"的原則
C.保證了戰后的經濟發展 D.實現了和平與安全目標
23.(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20世紀60-80年代,新加坡、韓國作為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抓住機遇,發展特色產業,實現了經濟高速發展。這一特色是(  )
A.現代化成就特別顯著 B.積極促進國家間合作
C.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D.排斥國際資本與市場
24.(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1961年9月,美國國務院政策設計委員會主任羅斯托提出:美國的利益首先在于加強不結盟國家的獨立,把他們的精力引向國內的發展,并引導他們同西方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這實際上反映了
A.不結盟國家已倒向了美國 B.兩極格局受到沖擊
C.美國已開始瓦解蘇聯陣營 D.美國的爭霸重心出現轉移
25.(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某國際組織合作方式具有如下特點:承認多樣化,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則;單邊行動和集體行動相結合。該組織是
A.歐洲共同體 B.亞太經合組織
C.北美自由貿易區 D.東南亞國家聯盟
26.(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2023年3月,在中國的積極斡旋下,長期關系緊張、甚至幾度斷交的沙特和伊朗兩國最終在北京實現和解,由此引發中東地區出現了一股“和解潮”。由此可知(  )
A.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日益下降
B.一帶一路戰略在中東地區推進順利
C.中國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進程
D.中東地區成功構建區域政治新秩序
27.(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哈佛中國史最后的中華帝國:大清》一書將清朝視為一個克服種種挑戰、成就斐然的重要時代,如圖是該書內容的思維導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摘自《每日解讀詩詞<哈佛中國史6:大清>》
(1)傳統觀點認為清朝是一個失敗的王朝,該書則認為清朝是一個“成就斐然”的時代。根據材料和中國古代史知識,對這一觀點加以說明。
(2)考量一個朝代的歷史,你認為應堅持什么原則?
28.(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洲的原始居民印第安人在長期的辛勤勞作過程中,培育了很多為美洲大陸所獨有的糧食、瓜果和蔬菜……僅玉米就有七百多個品種,這是印第安文明對人類的重大貢獻。隨著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新舊大陸之間的物產得以交流。
——摘編自木丁《哥倫布引起的物種交流—美洲農作物在中國》
材料二從1980年雜交水稻首次走出國門以來,其穩定的增產潛力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政府及有識之士的高度重視,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已將雜交水稻技術視為增產糧食、解決人類饑餓問題的首選技術。近年來,雜交水稻在國外年推廣面積已達600萬公頃,主要推廣國家有印度、孟加拉國、越南、菲律賓、巴基斯坦、美國、印度尼西亞、緬甸、巴西及馬達加斯加等。
——摘編自袁隆平《雜交水稻國際推廣實務》序
材料三黑胡椒的歷史和兩家與罪惡的殖民主義有關的公司密不可分,即英國東印度公司及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而荷蘭人將鴉片當作印度馬拉巴爾海岸生產胡椒的貨款,也催生了禍害匪淺的鴉片貿易。所以伏爾泰說,自1500年后,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沒有“未被血染紅的”。英、荷兩家東印度公司的對立長達兩百年,要無止境地開發國外的資源以滿足本地市場的需求,形塑了現代全球貿易的推力。胡椒與現代全球貿易起源的關聯,反映在確定胡椒價格及分配其獲利所需要的組織上,這促成了歐洲北部資本主義的興起。
——摘編自【美】瑪喬麗·謝弗《胡椒的全球史:財富、冒險與殖民》
(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美洲與中國農作物對外傳播的背景。
(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如何理解“胡椒的全球史既是一部經濟史又是一部血淚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特點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據材料可知,兩種同一時期不同區域的文化,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特征,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體現不出封閉保守的特征,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與中華文明自成體系的特征無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中華文明延綿不斷的相關信息,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答案】B
【知識點】春秋戰國時期的工、農、商業發展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享樂主義四處蔓延表述錯誤,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西周用樂是起到“調民”“和民”的金石之樂,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繼承者衣食娛樂漸漸豐富,從而打擊類樂器活躍起來,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分封制崩潰是在戰國時期,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體現不出統治者的腐朽生活,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3.【答案】A
【知識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南朝皇帝利用庶族地主打擊門閥士族,故這一設計是基于強化皇權需要,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 專制體制下的官員腐敗是無法避免的,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士族擔任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地位很高,庶族擔任的中樞舍人受到重用,是中樞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 士族擔任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地位很高,說明門第觀念并未淡化,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門閥政治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4.【答案】C
【知識點】遼、西夏、金的政權建立與制度建設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與因時而變無關,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猛安謀克制是金朝特有的制度,非沿襲漢制,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猛安謀克制是金代女真族的軍事和社會組織單位,特征是兵農合一,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遼朝實行南北分治,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猛安謀克制的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5.【答案】A
【知識點】明朝的沿海危機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鄭和下西洋踐行了和平友善的外交思想,傳達了和平友善的中國精神,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 材料沒有提及其他體制與朝貢體制的比較,不能看出朝貢體制的優越性,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鄭和下西洋與當地商品經濟發展的關系,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鄭和下西洋擴大了中國對外交往范圍,但與題意無關,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鄭和下西洋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6.【答案】B
【知識點】近代中國最早向西方學習的代表人物及表現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資產階級革命派宣傳民主共和思想,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鴉片戰爭后,林則徐、魏源等人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主張學習西方科技以抵御外侮,維護清朝統治,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新文化運動批判傳統儒學,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與傳播馬克思主義無關,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7.【答案】D
【知識點】《辛丑條約》及其對中國的危害;鴉片戰爭及其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舊民主主義革命發展進程包括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包括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Y曲線代表的是近代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 《南京條約》簽訂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馬關條約》簽訂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可以判斷出Z曲線指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 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8.【答案】D
【知識點】辛亥革命及其意義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缺乏群眾基礎,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辛亥革命推翻了傳統封建專制制度,與題意無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辛亥革命促進了社會習俗變革,與題意無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 人們對于復辟帝制的行為是反對的,說明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辛亥革命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9.【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民國十六年一月”可知,時間是1927年1月,結合所學可知,當時正在進行北伐戰爭,由此可知,我軍是指國民革命軍,故C項正確。
A項是辛亥革命時期的軍隊,排除。
B項是秋收起義后到國民大革命之前中共的軍隊,排除。
D項是解放戰爭時期的軍隊,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國民大革命。考查國共合作進行的北伐戰爭。解題的關鍵信息是“民國十六年一月”。國民大革命實現了國共的第一次合作,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
10.【答案】C
【知識點】重慶談判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重慶談判時抗日戰爭已經結束,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重慶談判并未達成建立聯合政府的共識,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重慶談判期間,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1945年8月,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回應了中國人民的強烈愿望,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1946年夏內戰爆發,說明并未避免內戰爆發,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重慶談判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1.【答案】C
【知識點】新中國的外交政策與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志我國外交走向成熟,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準則,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1955年萬隆會議召開,新中國代表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贏得了與會各國的肯定,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1954年召開的日內瓦會議推動了印度支那問題政治解決,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萬隆會議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2.【答案】C
【知識點】改革開放以來的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提出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屬于被動應付,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求同存異”外交方針屬于一般性參與,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由中國倡導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體現了中國主導參與的過程,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性事務屬于主動參與, 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3.【答案】D
【知識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中共十七大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中共十八大報告是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中共十九大報告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 據材料可知,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是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中共二十大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4.【答案】A
【知識點】人類文明產生的標志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西亞、南亞和中國以及中南美洲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發源地,這些地方分別培育出各自的農作物,說明農業耕作推動了人類文明的興起,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不能得出亞洲地區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國家制度的建立是文明誕生的標志,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 題干中未提及農耕分工,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古代農業發展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5.【答案】A
【知識點】古代希臘文明;古巴比倫王國與《漢謨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腓尼基字母和希臘字母、拉丁字母、阿拉馬字母和阿拉伯字母之間都存在淵源,而這些字母是亞歐不同地區之間的字母,說明歐亞間交流的歷史悠久,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信息不能說明腓尼基字母最早,是文字的起源,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體現的是字母之間的淵源和傳承,沒有體現其影響,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中沒有比較信息,不能說明腓尼基文化世界領先,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古代文明之間的交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6.【答案】B
【知識點】羅馬帝國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條條大路通羅馬”,“身在羅馬,就像羅馬人一樣行事”這些西方諺語,可以從文化角度看出,羅馬帝國的擴張,同時也在向外擴張文化,B項正確;
材料未涉及羅馬修路的目的,排除A項;
“羅馬帝國是古代世界經濟文化的中心”表述錯誤,排除C項;
材料不能得出羅馬帝國用什么方式來維護統治,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羅馬及羅馬帝國,主要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來理解材料的能力,古代羅馬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其羅馬法不僅鞏固了羅馬的統治,對近代西方的法律也起到了借鑒作用。
17.【答案】C
【知識點】西歐的城市
【解析】【分析】材料“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強調城市的自治屬性,“領主無權強迫他們變回農奴”反映出封建領主無法限制住滿一年零一天的農奴,這體現了自治城市與封建勢力的矛盾與對峙,C正確;
材料沒有反映農奴是城市的主要部分,排除A;
只有住滿一年零一天,才能獲得市民身份,排除B;
空前削弱過于夸張,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了中世紀的歐洲,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農奴一旦進入城市……領主無權強迫他們變回農奴”,考查考生閱讀史料、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知識等能力。
18.【答案】C
【知識點】中古時期的南亞(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波斯帝國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洲、非洲和歐洲三大洲的大帝國,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德里蘇丹國是13~16世紀突厥人和阿富汗人軍事貴族統治北印度的伊斯蘭教區域性封建國家的統稱,由于先后有5個王朝在德里進行過統治,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東晉的法顯從長安出發,經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天竺”是指笈多帝國,笈多王朝是中世紀印度的黃金時代笈多王朝時期,大乘佛教盛行,印度教興起。大乘佛教中心那爛陀寺,成為印度中世紀前期的宗教和學術文化中心,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 阿拉伯帝國是中古時期時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東晉時期對外交流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9.【答案】C
【知識點】歐洲早期的殖民擴張及其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沙俄侵占雅克薩地區與題意無關,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倭寇進犯浙江臺州與題意無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西方世界帶來的影響”“西歐殖民者的船舶”可知葡萄牙進犯中國符合這一要求,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 蒙古準噶爾在新疆發動叛亂與題意無關,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早期殖民擴張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0.【答案】C
【知識點】英國責任內閣制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英國國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聯合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的世襲領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腦,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內閣成員由首相提名,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英國國王授權議會多數派的領袖為首相并由首相組閣,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 國王不能獨立解散議會,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英國責任內閣制的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1.【答案】B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馬克思、恩格斯;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馬克思不是文學名人,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馬克思是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之一;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三者都是思想解放運動的代表,故該板報的主題是人類思想解放,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 但丁與國際工人運動無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 三者都與近代科技發展關系不大,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但丁、馬克思和陳獨秀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2.【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體系。而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不僅沒有完全收回中國的主權,而且成為列強共同瓜分的對象,體現了當時的國際秩序有明顯的強權政治特征,A項正確;
材料未體現“全體一致”的原則,排除B項;
C項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C項;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但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一戰,主要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來理解材料的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23.【答案】C
【知識點】發展中國家的成就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現代化成就特別顯著”表述不準確,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積極促進國家間合作”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20世紀60-80年代,新加坡、韓國等亞洲國家抓住西方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利用本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吸引外國資本,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 新加坡、韓國作為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抓住機遇,積極主動利用國際資本和市場,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二戰后發展中國家的成就,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4.【答案】B
【知識點】多極力量的成長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不結盟國家當時并沒有倒向美國,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材料中羅斯托建議美國政府支持不結盟國家的獨立,并希望能夠讓不結盟國家與西方進行合作,這說明不結盟國家作為一支重要的國際政治力量一定程度上使兩極格局受到沖擊, 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無法得出美國開始瓦解蘇聯陣營的信息,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美國的爭霸重心出現轉移的相關信息,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兩極格局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5.【答案】B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國差異相對較大,因此承認多樣性,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遭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主自愿的原則,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 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國差異相對較大,因此承認多樣性,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遭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主自愿的原則,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 北美自由貿易區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組成的自由貿易區,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東南亞國家聯盟為東南亞地區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機制,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亞太經合組織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6.【答案】C
【知識點】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可知,沙伊兩國在中方斡旋下和解并由此帶動中東地區出現“和解潮”,這說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與影響力的增強,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進程,C項正確;
材料沒有提及美國,而且美國長期介入中東事務,“影響力日益下降”的說法不符合史實,A項錯誤;
僅從沙伊和解和中東地區“和解潮”的出現不能判斷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情況,B項錯誤;
至今中東地區仍是世界上各種矛盾和沖突最激烈的地區,“成功構建區域政治新秩序”的說法不符合史實,D項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信息,結合新時代中國的外交活動及其影響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27.【答案】(1)清朝民眾生活水平普遍高于西歐,整個社會發展也強于前代。表現在
經濟:經濟繼續發展,商品經濟高度繁榮,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清朝是中國農耕文明發展的巔峰,綜合國力居世界前列。
政治:政治制度有所創新,如設計軍機處,提高了行政效率。在西藏創立了許多新制度等。
版圖:版圖有所擴大,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加強了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區的控制,現代中國的版圖逐漸定型。
人口:隨著國家的統一和經濟的繁榮,人口迅速增加,從1億增長到4億。
文化:清朝的文化也有所發展,出現了總結性的著作《四庫全書》等,文學方面,小說戲曲取得了重要成就。
盡管清代也有封建專制強化、社會發展緩慢的一面,但是整體上也是對中國歷史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朝代。(答出其中4點成就,言之有理即可)
(2)歷史的,全面的,辯證的,發展的原則。(要求:所提原則合理,符合唯物史觀,言之有理,答出一條即可)
【知識點】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清朝疆域的奠定與地方治理;清朝后期的統治危機;軍機處;明清時期的民族關系與民族政策
【解析】【分析】 (1)解題時依據材料中所列的要素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民眾生活水平普遍高于西歐,整個社會發展也強于前代,然后結合清朝時期的經濟、政治、版圖、人口、文化等方面內容進行具體分析,說明觀點即可;
(2)解題時需要結合所學的歷史核心素養的基本史實,從唯物史觀,應當堅持歷史的,全面的,辯證的,發展的原則的角度分析歸納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清王朝時期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8.【答案】(1)背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辛勤勞作培育出多種農作物;新航路開辟與早期殖民擴張;國際貿易的發展,物種跨區域的傳播與交流。(任答2點)
中國: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雜交水稻高產優勢;聯合國對全球饑餓問題的重視。(任答2點)
(2)歐洲出現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加強了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推動了世界市場和全球貿易的發展;
胡椒貿易也伴隨著殖民擴張掠奪,打斷了被掠奪地區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給當地人民帶來巨大災難。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后的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
【解析】【分析】(1)背景:美洲,依據材料“美洲的原始居民印第安人在長期的辛勤勞作過程中,培育了很多為美洲大陸所獨有的糧食、瓜果和蔬菜”,得出古代印第安人辛勤勞作培育出多種農作物;依據材料“隨著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新舊大陸之間的物產得以交流”,得出新航路開辟與早期殖民擴張;結合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分析,得出國際貿易的發展,物種跨區域的傳播與交流。中國,從改革開放的角度分析,得出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依據材料“從1980年雜交水稻首次走出國門以來,其穩定的增產潛力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政府及有識之士的高度重視”,得出雜交水稻高產優勢;依據材料“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已將雜交水稻技術視為增產糧食、解決人類饑餓問題的首選技術”,得出聯合國對全球饑餓問題的重視。
(2)理解:經濟史,依據材料“英、荷兩家東印度公司的對立長達兩百年,要無止境地開發國外的資源以滿足本地市場的需求,形塑了現代全球貿易的推力。胡椒與現代全球貿易起源的關聯,反映在確定胡椒價格及分配其獲利所需要的組織上,這促成了歐洲北部資本主義的興起”,得出歐洲出現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加強了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推動了世界市場和全球貿易的發展。
血淚史,依據材料“而荷蘭人將鴉片當作印度馬拉巴爾海岸生產胡椒的貨款,也催生了禍害匪淺的鴉片貿易”,結合所學得出胡椒貿易也伴隨著殖民擴張掠奪,打斷了被掠奪地區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給當地人民帶來巨大災難。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美洲與中國農作物對外傳播的背景,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 / 1海南省文昌市田家炳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7月月考(合格考模擬)歷史試題
1.(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2021年,浙江省博物館組織“玉·見——紅山·良渚文化展”,兩種同一時期不同區域的文化,穿越千年時空,終于在此相遇。以下兩件展品共同見證了中華文明的(  )
A.多元一體 B.封閉保守 C.自成體系 D.連綿不斷
【答案】A
【知識點】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特點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據材料可知,兩種同一時期不同區域的文化,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特征,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體現不出封閉保守的特征,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與中華文明自成體系的特征無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中華文明延綿不斷的相關信息,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西周時期的用樂是以鐘、磬、鼓為主的打擊樂,春秋戰國時期,絲竹管弦類樂器因短促悅耳而活躍起來,起到“調民”“和民”作用的金石之樂漸遭廢棄。這一變化體現了(  )
A.享樂主義四處蔓延 B.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
C.分封制度的崩潰 D.統治者的腐朽生活
【答案】B
【知識點】春秋戰國時期的工、農、商業發展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享樂主義四處蔓延表述錯誤,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西周用樂是起到“調民”“和民”的金石之樂,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繼承者衣食娛樂漸漸豐富,從而打擊類樂器活躍起來,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分封制崩潰是在戰國時期,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體現不出統治者的腐朽生活,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3.(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南朝時期,多由士族擔任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地位很高,但沒有實權; 多由庶族擔任、負責傳宣詔命的中書舍人受到重用,“既總重權,勢傾天下”。這一設計(  )
A.基于強化皇權需要 B.意在防止政治腐敗
C.導致中樞權力失衡 D.淡化門第等級觀念
【答案】A
【知識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南朝皇帝利用庶族地主打擊門閥士族,故這一設計是基于強化皇權需要,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 專制體制下的官員腐敗是無法避免的,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士族擔任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地位很高,庶族擔任的中樞舍人受到重用,是中樞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 士族擔任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地位很高,說明門第觀念并未淡化,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門閥政治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4.(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金朝實行猛安謀克制,其成員平時在各自部落內從事狩獵、捕魚勞動,一遇戰爭,青壯年便應征召去打仗,并自備武器、軍馬和糧草。據此可知,猛安謀克制度的特點是(  )
A.因時而變 B.沿襲漢制 C.兵農合一 D.南北分治
【答案】C
【知識點】遼、西夏、金的政權建立與制度建設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材料與因時而變無關,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猛安謀克制是金朝特有的制度,非沿襲漢制,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猛安謀克制是金代女真族的軍事和社會組織單位,特征是兵農合一,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遼朝實行南北分治,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猛安謀克制的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5.(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對鄭和下西洋評價說:“東方的航海家—一中國人從容溫順,不記前仇,慷慨大方,從不威脅他人的生存;他們全副武裝,卻從不征服異族,也不建立要塞。”據此可知,鄭和下西洋(  )
A.體現了中國人的和平友善 B.彰顯了朝貢體制的優越性
C.推動了當地商品經濟發展 D.擴大了中國對外交往范圍
【答案】A
【知識點】明朝的沿海危機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鄭和下西洋踐行了和平友善的外交思想,傳達了和平友善的中國精神,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 材料沒有提及其他體制與朝貢體制的比較,不能看出朝貢體制的優越性,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鄭和下西洋與當地商品經濟發展的關系,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鄭和下西洋擴大了中國對外交往范圍,但與題意無關,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鄭和下西洋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6.(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梁啟超在評價清代學術時說,清初之學“大”,乾嘉之學“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學“新”。這里的“新”指的是(  )
A.宣傳民主共和 B.編譯學習西學
C.批判傳統儒學 D.傳播馬克思主義
【答案】B
【知識點】近代中國最早向西方學習的代表人物及表現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資產階級革命派宣傳民主共和思想,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鴉片戰爭后,林則徐、魏源等人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主張學習西方科技以抵御外侮,維護清朝統治,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新文化運動批判傳統儒學,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與傳播馬克思主義無關,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7.(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下側坐標圖中,中間的Z曲線體現的是
A.舊民主主義革命發展進程 B.中國近代化探索歷史進程
C.近代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
【答案】D
【知識點】《辛丑條約》及其對中國的危害;鴉片戰爭及其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舊民主主義革命發展進程包括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包括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Y曲線代表的是近代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 《南京條約》簽訂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馬關條約》簽訂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可以判斷出Z曲線指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 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8.(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自中華民國的名稱確定以后,帝制被拋入茅坑,便再也爬不起來了……無論帝制也罷,復辟也罷,都很快地塌臺……”。這主要說明辛亥革命(  )
A.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B.推翻了傳統封建專制制度
C.促進了社會習俗變革 D.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答案】D
【知識點】辛亥革命及其意義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缺乏群眾基礎,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辛亥革命推翻了傳統封建專制制度,與題意無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辛亥革命促進了社會習俗變革,與題意無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 人們對于復辟帝制的行為是反對的,說明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辛亥革命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9.(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民國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國農民問題》記載:“凡我軍所到,農民必擔茶擔水,以相慰勞,跋涉險阻,以為向導。常有手持木棍,截擊敵兵,奪其槍械,以為我軍效力。”“我軍”是指(  )
A.湖北新軍 B.工農紅軍 C.國民革命軍 D.人民解放軍
【答案】C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民國十六年一月”可知,時間是1927年1月,結合所學可知,當時正在進行北伐戰爭,由此可知,我軍是指國民革命軍,故C項正確。
A項是辛亥革命時期的軍隊,排除。
B項是秋收起義后到國民大革命之前中共的軍隊,排除。
D項是解放戰爭時期的軍隊,排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國民大革命。考查國共合作進行的北伐戰爭。解題的關鍵信息是“民國十六年一月”。國民大革命實現了國共的第一次合作,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
10.(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 蔣介石于某次談判期間的日記中記述說:“正午約毛澤東談話半小時,余示以至誠與大公,允其所有困難無不為之解決,而彼要求編其28師之兵數。”蔣介石在日記中提及的這次“談判”(  )
A.實現了國共合作抗日的目標 B.達成了建立聯合政府的共識
C.回應了中國人民的強烈愿望 D.避免了新的全面內戰的爆發
【答案】C
【知識點】重慶談判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重慶談判時抗日戰爭已經結束,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重慶談判并未達成建立聯合政府的共識,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重慶談判期間,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1945年8月,毛澤東偕周恩來、王若飛前往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回應了中國人民的強烈愿望,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1946年夏內戰爆發,說明并未避免內戰爆發,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重慶談判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1.(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1955年,周恩來在亞非會議的補充發言中說: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的目的“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這次會議上中國倡導的方針(  )
A.標志我國外交走向成熟 B.成為中國處理國際關系的準則
C.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 D.推動了印度支那問題政治解決
【答案】C
【知識點】新中國的外交政策與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志我國外交走向成熟,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準則,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1955年萬隆會議召開,新中國代表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贏得了與會各國的肯定,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1954年召開的日內瓦會議推動了印度支那問題政治解決,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萬隆會議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2.(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在參與全球治理過程中,中國經歷了從被動應付、一般性參與、主動參與到主導參與的過程,下列屬于“主導參與”的表現有(  )
A.提出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提出“求同存異”外交方針
C.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D.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性事務
【答案】C
【知識點】改革開放以來的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提出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屬于被動應付,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求同存異”外交方針屬于一般性參與,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由中國倡導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體現了中國主導參與的過程,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性事務屬于主動參與, 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3.(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該段文字出自于(  )
A.中共十七大報告 B.中共十八大報告
C.中共十九大報告 D.中共二十大報告
【答案】D
【知識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中共十七大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中共十八大報告是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中共十九大報告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 據材料可知,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是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中共二十大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4.(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據考古發現,大麥、小麥最早出現在西亞,水稻、粟和大豆最早出現在南亞和中國,甘薯、玉米則最早出現在中南美洲。據此可知(  )
A.農業耕作推動了人類文明興起 B.亞洲地區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
C.農業是文明誕生最顯著的標志 D.早期人類文明已出現農耕分工
【答案】A
【知識點】人類文明產生的標志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西亞、南亞和中國以及中南美洲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發源地,這些地方分別培育出各自的農作物,說明農業耕作推動了人類文明的興起,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不能得出亞洲地區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國家制度的建立是文明誕生的標志,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 題干中未提及農耕分工,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古代農業發展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5.(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公元前9世紀,希臘人根據腓尼基字母表增加了元音字母。希臘字母又由厄脫魯利亞人傳給羅馬人,形成拉丁字母。在腓尼基字母表上還分化出阿拉馬字母,由此產生了阿拉伯字母。這表明
A.歐亞文明間交流的歷史悠久 B.腓尼基字母是文字的起源
C.字母文字有利于學習使用 D.腓尼基文化水平世界領先
【答案】A
【知識點】古代希臘文明;古巴比倫王國與《漢謨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腓尼基字母和希臘字母、拉丁字母、阿拉馬字母和阿拉伯字母之間都存在淵源,而這些字母是亞歐不同地區之間的字母,說明歐亞間交流的歷史悠久,故A正確;
B、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信息不能說明腓尼基字母最早,是文字的起源,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體現的是字母之間的淵源和傳承,沒有體現其影響,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中沒有比較信息,不能說明腓尼基文化世界領先,排除D;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古代文明之間的交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6.(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條條大路通羅馬"、"身在羅馬,就像羅馬人一樣行事"這些西方諺語可以轉譯為成語"殊途同歸"、"入鄉隨俗"。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看,這些西方諺語的形成說明了(  )
A.羅馬為加強中央集權修建了許多道路
B.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過的廣大地區
C.羅馬帝國是古代世界經濟文化的中心
D.羅馬帝國利用暴力征服維護奴隸制度
【答案】B
【知識點】羅馬帝國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條條大路通羅馬”,“身在羅馬,就像羅馬人一樣行事”這些西方諺語,可以從文化角度看出,羅馬帝國的擴張,同時也在向外擴張文化,B項正確;
材料未涉及羅馬修路的目的,排除A項;
“羅馬帝國是古代世界經濟文化的中心”表述錯誤,排除C項;
材料不能得出羅馬帝國用什么方式來維護統治,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羅馬及羅馬帝國,主要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來理解材料的能力,古代羅馬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其羅馬法不僅鞏固了羅馬的統治,對近代西方的法律也起到了借鑒作用。
17.(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中古時期西歐有一句諺語,“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自由”是市民階層的合法身份,農奴一旦進入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就獲得市民身份,領主無權強迫他們變回農奴。這反映出(  )
A.農奴是城市的主要組成部分 B.城市中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
C.自治城市與封建勢力的對峙 D.封建領主勢力遭到空前削弱
【答案】C
【知識點】西歐的城市
【解析】【分析】材料“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強調城市的自治屬性,“領主無權強迫他們變回農奴”反映出封建領主無法限制住滿一年零一天的農奴,這體現了自治城市與封建勢力的矛盾與對峙,C正確;
材料沒有反映農奴是城市的主要部分,排除A;
只有住滿一年零一天,才能獲得市民身份,排除B;
空前削弱過于夸張,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了中世紀的歐洲,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農奴一旦進入城市……領主無權強迫他們變回農奴”,考查考生閱讀史料、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知識等能力。
18.(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東晉時期的高僧法顯從長安出發,經西域到達天竺,并在此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其中“天竺”是指
A.波斯帝國 B.德里蘇丹國 C.笈多帝國 D.阿拉伯帝國
【答案】C
【知識點】中古時期的南亞(笈多帝國、德里蘇丹國)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波斯帝國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洲、非洲和歐洲三大洲的大帝國,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德里蘇丹國是13~16世紀突厥人和阿富汗人軍事貴族統治北印度的伊斯蘭教區域性封建國家的統稱,由于先后有5個王朝在德里進行過統治,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東晉的法顯從長安出發,經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天竺”是指笈多帝國,笈多王朝是中世紀印度的黃金時代笈多王朝時期,大乘佛教盛行,印度教興起。大乘佛教中心那爛陀寺,成為印度中世紀前期的宗教和學術文化中心,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 阿拉伯帝國是中古時期時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東晉時期對外交流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9.(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新航路開辟后,中國逐漸開始感受到西方世界帶來的影響,配備著大炮的西歐殖民者的船舶也出現在中國的海面上,并對中國發動了侵略。以下哪一選項可以證明這一說法(  )
A.沙俄侵占雅克薩地區 B.倭寇進犯浙江臺州
C.葡萄牙進犯廣東屯門島 D.蒙古準噶爾在新疆發動叛亂
【答案】C
【知識點】歐洲早期的殖民擴張及其影響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沙俄侵占雅克薩地區與題意無關,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倭寇進犯浙江臺州與題意無關,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西方世界帶來的影響”“西歐殖民者的船舶”可知葡萄牙進犯中國符合這一要求,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 蒙古準噶爾在新疆發動叛亂與題意無關,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早期殖民擴張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0.(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2022年9月8日,96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她是目前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作為英國國王,伊麗莎白二世(  )
A.兼任英國的最高行政首腦和宗教領袖
B.擁有提名內閣成員的權力
C.能夠授權議會多數派的領袖上臺組閣
D.擁有獨立解散議會的權力
【答案】C
【知識點】英國責任內閣制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英國國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聯合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的世襲領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腦,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內閣成員由首相提名,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英國國王授權議會多數派的領袖為首相并由首相組閣,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 國王不能獨立解散議會,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英國責任內閣制的特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1.(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某班同學準備辦一期板報,搜集了以下圖片,從中可知該板報的主題是(  )
A.世界文學名人 B.人類思想解放
C.國際工人運動 D.近代科技發展
【答案】B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馬克思、恩格斯;文藝復興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馬克思不是文學名人,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代表;馬克思是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之一;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三者都是思想解放運動的代表,故該板報的主題是人類思想解放,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 但丁與國際工人運動無關,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 三者都與近代科技發展關系不大,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但丁、馬克思和陳獨秀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2.(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不僅沒有完全收回中國的主權,而且成為列強共同瓜分的對象,據此可知當時的國際秩序(  )
A.有明顯的強權政治特征 B.強調"全體一致"的原則
C.保證了戰后的經濟發展 D.實現了和平與安全目標
【答案】A
【知識點】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體系。而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不僅沒有完全收回中國的主權,而且成為列強共同瓜分的對象,體現了當時的國際秩序有明顯的強權政治特征,A項正確;
材料未體現“全體一致”的原則,排除B項;
C項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C項;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但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而且還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一戰,主要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來理解材料的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23.(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20世紀60-80年代,新加坡、韓國作為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抓住機遇,發展特色產業,實現了經濟高速發展。這一特色是(  )
A.現代化成就特別顯著 B.積極促進國家間合作
C.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D.排斥國際資本與市場
【答案】C
【知識點】發展中國家的成就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現代化成就特別顯著”表述不準確,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積極促進國家間合作”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B;
C、結合所學知識, 20世紀60-80年代,新加坡、韓國等亞洲國家抓住西方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利用本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吸引外國資本,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故C正確;
D、結合所學知識, 新加坡、韓國作為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抓住機遇,積極主動利用國際資本和市場,排除D;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二戰后發展中國家的成就,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4.(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1961年9月,美國國務院政策設計委員會主任羅斯托提出:美國的利益首先在于加強不結盟國家的獨立,把他們的精力引向國內的發展,并引導他們同西方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這實際上反映了
A.不結盟國家已倒向了美國 B.兩極格局受到沖擊
C.美國已開始瓦解蘇聯陣營 D.美國的爭霸重心出現轉移
【答案】B
【知識點】多極力量的成長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不結盟國家當時并沒有倒向美國,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 材料中羅斯托建議美國政府支持不結盟國家的獨立,并希望能夠讓不結盟國家與西方進行合作,這說明不結盟國家作為一支重要的國際政治力量一定程度上使兩極格局受到沖擊, 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材料無法得出美國開始瓦解蘇聯陣營的信息,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材料未涉及美國的爭霸重心出現轉移的相關信息,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兩極格局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5.(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某國際組織合作方式具有如下特點:承認多樣化,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則;單邊行動和集體行動相結合。該組織是
A.歐洲共同體 B.亞太經合組織
C.北美自由貿易區 D.東南亞國家聯盟
【答案】B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
【解析】【分析】A、結合所學知識, 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國差異相對較大,因此承認多樣性,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遭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主自愿的原則,排除A;
B、結合所學知識,據材料可知, 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國差異相對較大,因此承認多樣性,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遭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主自愿的原則,故B正確;
C、結合所學知識, 北美自由貿易區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組成的自由貿易區,排除C;
D、結合所學知識,東南亞國家聯盟為東南亞地區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機制,排除D;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亞太經合組織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6.(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2023年3月,在中國的積極斡旋下,長期關系緊張、甚至幾度斷交的沙特和伊朗兩國最終在北京實現和解,由此引發中東地區出現了一股“和解潮”。由此可知(  )
A.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日益下降
B.一帶一路戰略在中東地區推進順利
C.中國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進程
D.中東地區成功構建區域政治新秩序
【答案】C
【知識點】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可知,沙伊兩國在中方斡旋下和解并由此帶動中東地區出現“和解潮”,這說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與影響力的增強,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進程,C項正確;
材料沒有提及美國,而且美國長期介入中東事務,“影響力日益下降”的說法不符合史實,A項錯誤;
僅從沙伊和解和中東地區“和解潮”的出現不能判斷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情況,B項錯誤;
至今中東地區仍是世界上各種矛盾和沖突最激烈的地區,“成功構建區域政治新秩序”的說法不符合史實,D項錯誤。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信息,結合新時代中國的外交活動及其影響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27.(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哈佛中國史最后的中華帝國:大清》一書將清朝視為一個克服種種挑戰、成就斐然的重要時代,如圖是該書內容的思維導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摘自《每日解讀詩詞<哈佛中國史6:大清>》
(1)傳統觀點認為清朝是一個失敗的王朝,該書則認為清朝是一個“成就斐然”的時代。根據材料和中國古代史知識,對這一觀點加以說明。
(2)考量一個朝代的歷史,你認為應堅持什么原則?
【答案】(1)清朝民眾生活水平普遍高于西歐,整個社會發展也強于前代。表現在
經濟:經濟繼續發展,商品經濟高度繁榮,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清朝是中國農耕文明發展的巔峰,綜合國力居世界前列。
政治:政治制度有所創新,如設計軍機處,提高了行政效率。在西藏創立了許多新制度等。
版圖:版圖有所擴大,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加強了新疆、西藏等邊疆地區的控制,現代中國的版圖逐漸定型。
人口:隨著國家的統一和經濟的繁榮,人口迅速增加,從1億增長到4億。
文化:清朝的文化也有所發展,出現了總結性的著作《四庫全書》等,文學方面,小說戲曲取得了重要成就。
盡管清代也有封建專制強化、社會發展緩慢的一面,但是整體上也是對中國歷史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朝代。(答出其中4點成就,言之有理即可)
(2)歷史的,全面的,辯證的,發展的原則。(要求:所提原則合理,符合唯物史觀,言之有理,答出一條即可)
【知識點】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清朝疆域的奠定與地方治理;清朝后期的統治危機;軍機處;明清時期的民族關系與民族政策
【解析】【分析】 (1)解題時依據材料中所列的要素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民眾生活水平普遍高于西歐,整個社會發展也強于前代,然后結合清朝時期的經濟、政治、版圖、人口、文化等方面內容進行具體分析,說明觀點即可;
(2)解題時需要結合所學的歷史核心素養的基本史實,從唯物史觀,應當堅持歷史的,全面的,辯證的,發展的原則的角度分析歸納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清王朝時期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28.(2024高一下·文昌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洲的原始居民印第安人在長期的辛勤勞作過程中,培育了很多為美洲大陸所獨有的糧食、瓜果和蔬菜……僅玉米就有七百多個品種,這是印第安文明對人類的重大貢獻。隨著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新舊大陸之間的物產得以交流。
——摘編自木丁《哥倫布引起的物種交流—美洲農作物在中國》
材料二從1980年雜交水稻首次走出國門以來,其穩定的增產潛力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政府及有識之士的高度重視,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已將雜交水稻技術視為增產糧食、解決人類饑餓問題的首選技術。近年來,雜交水稻在國外年推廣面積已達600萬公頃,主要推廣國家有印度、孟加拉國、越南、菲律賓、巴基斯坦、美國、印度尼西亞、緬甸、巴西及馬達加斯加等。
——摘編自袁隆平《雜交水稻國際推廣實務》序
材料三黑胡椒的歷史和兩家與罪惡的殖民主義有關的公司密不可分,即英國東印度公司及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而荷蘭人將鴉片當作印度馬拉巴爾海岸生產胡椒的貨款,也催生了禍害匪淺的鴉片貿易。所以伏爾泰說,自1500年后,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沒有“未被血染紅的”。英、荷兩家東印度公司的對立長達兩百年,要無止境地開發國外的資源以滿足本地市場的需求,形塑了現代全球貿易的推力。胡椒與現代全球貿易起源的關聯,反映在確定胡椒價格及分配其獲利所需要的組織上,這促成了歐洲北部資本主義的興起。
——摘編自【美】瑪喬麗·謝弗《胡椒的全球史:財富、冒險與殖民》
(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美洲與中國農作物對外傳播的背景。
(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如何理解“胡椒的全球史既是一部經濟史又是一部血淚史”。
【答案】(1)背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辛勤勞作培育出多種農作物;新航路開辟與早期殖民擴張;國際貿易的發展,物種跨區域的傳播與交流。(任答2點)
中國: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雜交水稻高產優勢;聯合國對全球饑餓問題的重視。(任答2點)
(2)歐洲出現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加強了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推動了世界市場和全球貿易的發展;
胡椒貿易也伴隨著殖民擴張掠奪,打斷了被掠奪地區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給當地人民帶來巨大災難。
【知識點】新航路開辟后的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
【解析】【分析】(1)背景:美洲,依據材料“美洲的原始居民印第安人在長期的辛勤勞作過程中,培育了很多為美洲大陸所獨有的糧食、瓜果和蔬菜”,得出古代印第安人辛勤勞作培育出多種農作物;依據材料“隨著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新舊大陸之間的物產得以交流”,得出新航路開辟與早期殖民擴張;結合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分析,得出國際貿易的發展,物種跨區域的傳播與交流。中國,從改革開放的角度分析,得出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依據材料“從1980年雜交水稻首次走出國門以來,其穩定的增產潛力正受到越來越多的政府及有識之士的高度重視”,得出雜交水稻高產優勢;依據材料“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已將雜交水稻技術視為增產糧食、解決人類饑餓問題的首選技術”,得出聯合國對全球饑餓問題的重視。
(2)理解:經濟史,依據材料“英、荷兩家東印度公司的對立長達兩百年,要無止境地開發國外的資源以滿足本地市場的需求,形塑了現代全球貿易的推力。胡椒與現代全球貿易起源的關聯,反映在確定胡椒價格及分配其獲利所需要的組織上,這促成了歐洲北部資本主義的興起”,得出歐洲出現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加強了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推動了世界市場和全球貿易的發展。
血淚史,依據材料“而荷蘭人將鴉片當作印度馬拉巴爾海岸生產胡椒的貨款,也催生了禍害匪淺的鴉片貿易”,結合所學得出胡椒貿易也伴隨著殖民擴張掠奪,打斷了被掠奪地區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給當地人民帶來巨大災難。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美洲與中國農作物對外傳播的背景,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鱼台县| 莒南县| 绿春县| 靖安县| 乌拉特前旗| 南华县| 泾川县| 商水县| 寿阳县| 甘孜县| 沁源县| 绵阳市| 三台县| 壶关县| 梅河口市| 延边| 远安县| 当阳市| 沂源县| 民勤县| 米脂县| 湾仔区| 措美县| 峨眉山市| 河东区| 班戈县| 炉霍县| 常山县| 康保县| 蓬溪县| 长乐市| 板桥市| 浮山县| 封丘县| 江华| 天津市| 渭南市| 凯里市| 邵阳县| 淳化县|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