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初中化學九下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魯教版)單元教學主題 學習主題“海洋化學資源的利用”是《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五個學習主題之一“化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的核心知識。本單元主要涉及的單元大概念:(1)認識海洋化學資源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如各類鹽、能源物質等;(2)理解海洋化學資源開發利用中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及科學技術的應用;本單元涉及的主要核心概念:1.海水中的物質2.海底礦物3.海水淡化4.海水曬鹽的過程5.粗鹽的提純6.氨堿法制純堿7.純堿的性質 學科 化學 年級 九年級單元 第八單元《海洋化學資源的利用》 授課人 Xxx單元內容 本單元教學內容:主題1“海洋化學資源”:海洋中蘊含的豐富資源,介紹海水中的物質與元素,例如鹽和各種元素等。實驗探究蒸餾法淡化海水,海水淡化方法各有優點和缺點,要 視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法。還會涉及海洋化學資源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強調在開發過程中對海洋生態的保護。最后,通過實驗或實例讓學生深入理解相關知識。。主題2“海水曬鹽”:介紹海水曬鹽的原理,即利用陽光和風力使水分蒸發,使海水中的氯化鈉結晶析出。講解鹽田的構造和工作流程,以及影響海水曬鹽的因素,如溫度、風力、海水濃度等。還會涉及粗鹽提純的實驗步驟和方法,讓學生了解如何去除粗鹽中的雜質,得到較純凈的食鹽。同時,可能會拓展到海水曬鹽的經濟價值和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主題3.“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碳酸氫鈉、 碳酸鈉主要是以食鹽為原料制得的,首先是兩者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溶解性等。接著重點學習化學性質,如與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的速率和量的不同;與堿反應的情況;受熱分解的特性,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而碳酸鈉相對穩定。還會涉及它們在生活和工業中的用途,如碳酸氫鈉用于發酵粉,碳酸鈉用于制玻璃、造紙等。此外,通過實驗探究加深對其性質的理解和掌握。本單元內容的邏輯結構:第八單元“海洋化學資源的利用”內容邏輯清晰。首先引入海洋化學資源豐富多樣的概念,激發學生興趣。接著介紹海水中常見的化學物質,如鹽類、金屬元素等。然后重點闡述海洋化學資源的提取方法,如膜法、熱法等。再探討資源利用中的問題與挑戰,如環境污染、能源消耗等。最后強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樹立合理開發和保護海洋資源的意識。隨后學習海水曬鹽的原理,利用陽光和風力使水分蒸發,使海水中的氯化鈉結晶析出。講解鹽田的構造和工作流程。從海水中得到的食鹽不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碳酸氫鈉、 碳酸鈉主要是以食鹽為原料制得的,講解二者的物理與化學性質,還會涉及它們在生活和工業中的用途,如碳酸氫鈉用于發酵粉,碳酸鈉用于制玻璃、造紙等。本單元內容可開發的教學活動與資源:教學活動方面,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海水淡化、海水曬鹽與認識碳酸鈉的實驗操作,開展關于海洋資源利用的小組討論和辯論。安排實地參觀海水淡化廠或海洋博物館。教學資源上,利用多媒體展示海洋化學資源的分布和開發利用的視頻資料,提供相關科普書籍和研究報告供學生閱讀,還可邀請專家進行線上講座。本單元教學重點:海洋中常見化學資源的種類及提取方法,如海水制鹽、海水淡化等。學習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本單元教學難點:理解資源提取中的化學原理和工藝流程,以及資源開發中的環境保護問題。2022新課標要求 1.運用圖示、列表等方式認識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認識合理開發海洋資源與保護海洋環境的辯證關系。通過對海水淡化的實驗探究,學會蒸餾法分離物質。認識海水淡化的可行性,進一步樹立資源意識。2.了解海水“曬鹽”的過程,認識飽和溶液、結晶等概念。認識溶解度的含義,繪制溶解度曲線。探究哪些因素影響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初步學會合理控制實驗條件。3.學會粗鹽提純的實驗方法。了解食鹽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用途。4.學習氨堿法制純堿的簡單原理和主要流程,探究純堿的性質,了解純堿的主要用途,初步理解鹽類的含義。單元學情 1、學生已有知識能力本單元內容相對來說是比較獨立地從化學的角度認識海洋化學資源,但又是在前面所學習過的根本的化學知識如酸堿概念及其反應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習和應用。一、學生通過之前的學習,已經初步學會從資源的角度認識物質,通過教材展示的內容,讓學生利用己知的方法對新的知識進行歸納分類,這是對方法的再強化和升華。教材中出現了大量的圖表信息,而讀圖識表是學生應具有的處理運用信息能力之一。應用所學的讀圖識表的方法,來發現圖表中隱含的信息和規律性,并學以致用。二、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了解了溶液的組成和溶解的過程,通過學習己經知道過濾、蒸發和蒸餾等分離混合物的方法。并且知道海水中含有豐富的食鹽;在生活中,食鹽又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學生對海水“曬鹽”的方法并不陌生,以學生熟悉的和已有的知識為起點,進行問題的討論和方法、原理的分析,三、學生學習了質量守恒定律,但是其對質量守恒定律的認識大多還停留在“質量守恒”的層面上,需要學生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元素守恒觀,從元素守恒的角度考慮物質制取過程中的原料選擇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海水中化學的學習,充分利用學生對大海的美好情感,使他們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深厚的愛好,進而深刻體會化學在資源開發和利用中的重要價值。2、學生學習障礙點除去食鹽中可溶性雜質的方法及復分解反應的微觀實質是難點,學生何時將觀的物質微觀化,如何進一步強化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從微粒變化的角度來認識化學反應。3、學生學習的發展點通過對海洋化學工業流程的介紹、圖片對比和相關視頻等幫助學生從化學的角度認識和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初步形成科學的物質觀和合理利用物質的意識。通過氨堿法制純堿中各物質的使用以及侯氏制堿法的簡要介紹和比較,建立起化學與可持續發展之間密切相關的科學價值觀;并進一步完善以變化作為理解生產物質轉化物質的工具性觀念。單元目標 1、了解海水是一種典型的溶液,以及溶液的組成。2、通過歸納總結開發利用海水的方法,復習穩固“海水提鎂”“海水制堿”的原理;理解海水“曬鹽”的過程和海水淡化的方法,比照二者的區分與聯系,進一步理解蒸餾、蒸發、結晶的關系。3、通過繪制學問網絡圖,將本單元學問系統化、網絡化。4、通過溝通、爭論,提升化學觀念,如溶液是一種混合物,海水“曬鹽”和海水淡化都是在用物理的方法分別混合物,而“海水制鎂”和“海水制堿”是用化學方法改造物質,從而生疏到人類從自然界中獵取物質有兩種途徑: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達成評價表 探索溶解現象大單元學習評價總表知識點 評價要點 教師評價海洋化學資源 學生課堂狀態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知識點掌握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任務完成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練習成果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后作業完成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海水“曬鹽” 學生課堂狀態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知識點掌握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任務完成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練習成果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后作業完成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碳酸氫鈉與碳酸鈣 學生課堂狀態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知識點掌握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任務完成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堂練習成果 優秀 良好 一般課后作業完成情況 優秀 良好 一般單元課時規劃課題 學習目標 主要知識 課時課題1海洋化學資源 1.了解海洋中蘊含的主要洋洋資源,掌握海水淡化的方法。2.認識海洋化學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重要性,以及面臨的問題和挑戰。3.培養環保意識,樹立合理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環境的觀念。 海水中的物質、海底礦物 1課時課題2 海水“曬鹽” 1.理解海水曬鹽的原理,即通過蒸發水分使鹽溶液達到飽和進而析出晶體。2.掌握海水曬鹽的主要流程和操作要點,包括引入海水、蒸發濃縮、結晶分離等環節。3.學會分析影響海水曬鹽效率和質量的因素,如氣候條件、鹽田構造等。 海水“曬鹽”的過程、海水“曬鹽”的原理、粗鹽的提純 1課時課題3碳酸氫鈉與碳酸鈣 1.清晰掌握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的物理性質,包括顏色、狀態、溶解性等,能準確描述和區分。2.深入理解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的化學性質,如與酸、堿的反應,以及熱穩定性的差異,并能熟練書寫相關化學方程式。3.學會運用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的性質差異,解決實際問題,如鑒別、分離和提純,以及在生活和工業中的應用分析。 碳酸氫鈉、碳酸鈣 1課時課時設計(課題2)課題 海水“曬鹽”課型 新授課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他課1.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是魯教版下冊第8章第2節的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它涵蓋了海水曬鹽的原理、工藝流程及影響因素等知識。通過學習,學生能理解蒸發結晶的概念,理解溶解度曲線的含義,培養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此內容還涉及化學與物理知識的交叉,有助于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同時,強調了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增強學生的資源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教材分析 知識體系:本節內容從學生熟悉的海水 “曬鹽”現象入手,介紹了海水曬鹽的基本原理、過程以及涉及到的飽和溶液和結晶等重要概念,為后續學習溶解度及粗鹽提純等知識奠定了基礎,是溶液相關知識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具體應用。生活實際聯系:食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海水曬鹽也是獲取食鹽的重要途徑之一,教材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 的編寫特色。能力培養:通過對海水曬鹽過程的學習和相關實驗的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2.學習者分析 九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和邏輯思維能力。對于海水曬鹽,他們可能對生活中的曬鹽現象有初步的認識,但對于其背后的化學原理理解不深。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對復雜的工藝流程感到抽象,需要借助直觀的實驗和多媒體資源來輔助理解。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過引導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能激發學習熱情。但部分學生可能在知識遷移和綜合應用方面存在困難,需要針對性輔導。3.核心素養 【化學觀念】:微粒觀:通過對飽和溶液和結晶過程的學習,幫助學生理解溶質在溶劑中的溶解和結晶是微粒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深化對微粒觀的認識。變化觀:使學生認識到海水曬鹽過程中,水分蒸發、溶質結晶是物理變化,理解物理變化在物質分離和提純中的應用。平衡觀:了解飽和溶液中溶質溶解和結晶的動態平衡,認識到在一定條件下,溶液的飽和狀態可以相互轉化,培養學生的平衡思想。【科學思維】:模型認知:通過對海水曬鹽原理的探究和實驗,引導學生建立蒸發結晶的模型,能夠運用該模型解釋生活中的其他結晶現象。證據推理:培養學生基于實驗現象和數據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能力,如通過對不同條件下海水曬鹽效率的分析,推理出影響海水曬鹽的因素。【科學探究與實踐】: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在學習海水曬鹽的過程中,發現并提出與飽和溶液、結晶等相關的問題,如“為什么海水曬鹽過程中要先引入蒸發池再引入結晶池”等。設計方案:通過小組討論和實驗設計,培養學生設計探究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結晶方法等實驗方案的能力。進行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模擬海水曬鹽的實驗或相關探究實驗,培養其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分析結果:能夠對實驗現象和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得出結論,并能對實驗結果進行反思和評價。【科學態度與責任】:科學態度: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實驗過程中嚴格遵守實驗操作規程,如實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社會責任:使學生認識到海水曬鹽在工業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曬鹽過程中可能對環墇造成的影響,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合理利用資源的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海水曬鹽原理、工藝流程及影響因素,掌握結晶方法,理解溶解度曲線的含義。教學難點:理解飽和溶液概念,分析實際曬鹽中提高產量和質量的措施,及對雜質的處理。5.評價量表知識點“實驗操作”的評價量表任務列表評價標準(總分35分)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評價任務一:引入新課人們是如何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呢?(5分)。任務二:海水“曬鹽”的過程①請簡述曬鹽流程。(5分)②你認為哪些自然條件有利于海水“曬鹽” (5分)任務三:海水“曬鹽”的原理①請簡述溶解度的定義。(5分)②請簡述溶解度曲線的應用。(5分)任務四:粗鹽的提純①粗鹽怎樣進行提純和除雜呢?(5分)②請簡述食鹽的作用。(5分)6.學習活動設計任務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學習評價【課標解讀】新課標要求學生了解海水曬鹽的原理,包括蒸發結晶的過程和影響因素。學生需掌握海水曬鹽的基本工藝流程,理解其中涉及的物理和化學知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生產中提高曬鹽效率和質量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探究精神,通過實驗模擬海水曬鹽過程,加深對結晶和溶解度曲線的理解。【問題導入】海水中蘊藏著豐富的食鹽資源,人們是如何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呢?【播放圖片】海鹽 【觀看圖片】 以問題導入新課,有效地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引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設計意圖:旨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發他們主動思考。通過巧妙設置問題,能夠創造認知沖突,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任務二:海水“曬鹽”的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學習評價【教師講解】目前,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方法主要為“鹽田法”(也稱“太陽能蒸發法”),這是一種古老且至今仍廣泛沿用的方法。使用該法,需要在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的地區選擇大片平坦的海邊灘涂構筑鹽田。 鹽田通常分為兩部分:蒸發池和結晶池。先將海水(或海邊地下鹵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再導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為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食鹽。這時得到的晶體就是我們常見的“粗鹽”。剩余的液體稱為母液(也稱“苦鹵”),可從中提取多種化工原料。【觀察思考】蒸發結晶常溫下,取少許不飽和氯化鈉溶液滴在潔凈的玻璃片上,用吹風機向玻璃片上的溶液吹熱風,觀察現象。【實驗現象及結論】向玻璃片上的不飽和氯化鈉溶液吹熱風時,溶液中水分加速蒸發,溶液濃度逐漸增大,持續吹風,有少量氯化鈉晶體析出。對不飽和氯化鈉溶液吹熱風,加快了水分的蒸發,使得溶液的濃度升高,當達到一定程度時會有氯化鈉晶體析出。這表明溫度升高能加快水分蒸發,從而改變溶液的濃度和狀態。【教師提問】1.上述過程中,氯化鈉溶液從不飽和變為飽和的途徑是什么?你根據什么現象判斷溶液已經變飽和了?2.你認為哪些自然條件有利于海水“曬鹽”?為什么?【教師講解】固體物質從它的飽和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叫作結晶。像海水“曬鹽”這樣,經日曬、風吹等,使溶劑不斷減少,溶質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大,直至形成飽和溶液,繼而析出晶體的過程,便是蒸發結晶。蒸發結晶也是物質結晶的途徑之一。海鹽是人類最早從海洋中獲取的鹽類物質之一。我國勞動人民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能夠從海水中提取海鹽。我國海鹽年產量超過 3 000 萬噸,居世界第一位。較大的鹽場有河北的長蘆鹽場、山東的萊州灣鹽場等。我國的海鹽大部分用于工業生產,只有一小部分用于精制食用鹽。多識一點井鹽 湖鹽 池鹽在天氣炎熱干燥的地區,由于長期的水分蒸發,往往會形成一些鹽井、鹽湖和鹽池等。我國的四川、云南常見鹽井,山西、青海、新疆和內蒙古等地常見鹽池或鹽湖。我國勞動人民在古代就會從鹽井、鹽池和鹽湖中汲取鹽液,蒸發濃縮,制備粗鹽。右圖描繪的即為我國漢代井鹽場情景(圖片采自成都市郫都區出土的東漢制鹽畫像磚拓片)。思考:有人這樣解釋鹽井、鹽湖、鹽池的形成:高空降下的雨、雪溶解了地表的鹽分,在流入低洼地帶時變成了井水、湖水和池水,當這些水不再流出只能蒸發時,鹽分就會在長期的只進不出中越聚越多,最終形成了鹽井、鹽湖和鹽池。你同意這種解釋嗎?【板書】海水“曬鹽”的過程 【觀看圖片】【小組討論】1.氯化鈉溶液從不飽和變為飽和的途徑是加熱使水分蒸發。根據溶液中有氯化鈉晶體析出這一現象可以判斷溶液已經變飽和。因為在一定溫度下,當溶液不能再溶解溶質時,即為飽和溶液,有晶體析出說明溶液已無法溶解更多的氯化鈉。2.① 充足的日照:提供熱量,加快海水蒸發。② 較高的溫度:使水分蒸發速度加快,提高曬鹽效率。③ 少雨多風的天氣:減少雨水對曬鹽過程的干擾,風有助于加速水分蒸發。④ 因為在這些條件下,海水能夠更快地蒸發水分,從而使海水中的鹽分結晶析出,有利于提高曬鹽的產量和質量。【小組討論】這種解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完全準確。 一方面,雨水、雪水溶解地表鹽分后流入低洼地帶,在只蒸發不流出的情況下,鹽分確實會逐漸聚集。然而,鹽井、鹽湖和鹽池的形成往往還受到地質結構、地層巖性等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例如,特定的地質條件可能使得某些區域更容易聚集和保存鹽分,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水分蒸發和鹽分積累。 所以,不能完全同意這種單一的解釋,其形成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學生在海水曬鹽過程的學習中,能基本理解原理,但在細節把握上還有提升空間。多數同學能積極參與討論,部分同學實驗操作不夠熟練。整體對影響曬鹽的因素有一定認識,還需加強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設計意圖:旨在讓學生了解從海水獲取食鹽的具體方法。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蒸發結晶的原理,培養他們觀察和分析自然現象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利用自然規律獲取資源的智慧,增強對化學與生活密切聯系的認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和創新精神。任務三:海水“曬鹽”的原理【教師講解】將海水蒸發到一定程度時能夠析出食鹽,說明食鹽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許多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都是有限度的。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水中所能溶解的物質的最大質量就是形成它的飽和溶液時所能溶解的質量。由此,我們規定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稱為該物質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劑,通常所說的溶解度是指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人們根據常溫下(20℃)物質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將物質分為易溶物、可溶物、微溶物和難溶物等。多識一點氣體的溶解度魚能在水中生存,打開汽水瓶蓋時常會冒出大量氣泡,這都證實了氣體能溶解在水里。氣體的溶解度與壓強和溫度有關:在一定溫度下,壓強越大氣體的溶解度越大,強越小氣體的溶解度越小;在一定壓強下,溫度越高氣體的溶解度越小,溫度越低氣體的溶解度越大。思考:有科學家提出,高壓下將二氧化碳氣體封存在海洋深處,以解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的問題。你認為這種方案可行嗎?對海洋生態會產生什么影響?同一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這種變化關系可以用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來表示。【觀察思考】認識溶解度曲線下圖是根據幾種常見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繪制出來的曲線——溶解度曲線。【教師提問】從溶解度曲線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有什么規律?【教師講解】根據溶解度曲線,我們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 溶解度的大小,可以看出不同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等等。多識一點降溫結晶觀察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對于這樣的物質,可采取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質從溶液中結晶析出,這種方法稱為降溫結晶。工業上經常運用這種方法從溶液中提取化工原料和產品。交流共享:觀察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判斷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是大還是小。 為什么要用蒸發結晶的方法從海水中獲得食鹽,而不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板書】海水“曬鹽”的原理 【觀看圖片】小組討論:這種方案,理論可行但實際存疑。海洋廣闊,有容納二氧化碳的空間,能緩解溫室效應。但輸送二氧化碳到深海成本高、技術復雜,且難以確保二氧化碳不泄漏。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海水酸化:二氧化碳溶于海水生成碳酸,使海水pH值降低。貝類、珊瑚等生物外殼或骨骼由碳酸鈣構成,酸化會影響其外殼形成甚至使其溶解。影響生理功能:海水酸化干擾海洋生物呼吸、生殖、免疫等功能。如某些魚類的聽覺和嗅覺在酸性環境中受干擾,影響生存。改變生態結構:對酸化敏感的生物數量減少或滅絕,會打破生態平衡,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與生物多樣性 。1.- 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曲線上升,表示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鉀;曲線平緩,說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如氯化鈉;曲線下降,意味著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 溶解度數值:可查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在20℃時,從曲線上可得知硝酸鉀的溶解度具體數值。- 物質溶解度的比較:同一溫度下,曲線位置越高,對應物質溶解度越大。如60℃時,硝酸鉀溶解度大于氯化鈉。- 結晶方法的選擇:對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物質,適合用降溫結晶;對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的物質,適合用蒸發結晶 。2.- 隨溫度升高而顯著增大:大多數固體物質屬于這種類型,如硝酸鉀(KNO3)。這類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比較陡,溫度升高,溶解度數值明顯上升。- 受溫度影響較小:像氯化鈉(NaCl),其溶解度隨溫度升高有一定增大,但變化幅度不大,溶解度曲線較為平緩。- 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極少數固體物質如此,例如氫氧化鈣(Ca(OH)2),溫度升高時,其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反而降低,溶解度曲線呈下降趨勢 。陡升型:例硝酸鉀 緩升型:例氯化鈉下降型:例氫氧化鈣小組討論:觀察氯化鈉溶解度曲線可知,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小。在0 - 100℃的溫度范圍內,其溶解度曲線較為平緩,溶解度隨溫度升高雖有增加,但幅度不大。從海水中獲得食鹽用蒸發結晶而不用降溫結晶,原因在于:蒸發結晶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的物質。氯化鈉就屬于此類,通過蒸發海水,使溶劑不斷減少,氯化鈉便會結晶析出。而降溫結晶適合溶解度隨溫度降低明顯減小的物質,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降溫時析出晶體量少,所以不用降溫結晶法 。 學生對海水曬鹽的過程有一定了解,能簡述基本步驟。但在理解影響因素及實際應用方面還有不足。部分同學對原理的掌握不夠扎實,需加強練習。總體有進步空間,望后續多思考多總結。設計意圖:旨在讓學生了解海水資源的利用方式。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蒸發結晶的原理,學習溶解度曲線,培養其觀察和分析能力。引導學生認識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激發學生對化學與生活實際聯系的思考,培養科學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任務四: 粗鹽的提純海水“曬鹽”得到的粗鹽,往往含有可溶性雜質(如氯化鎂、氯化鈣等)和不溶性雜質(如泥沙等),必須對其進行分離和提純,才能用于工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教師講解】粗鹽的提純過程:1.溶解:取粗鹽于燒杯中,加水溶解,用玻璃棒攪拌。在攪拌時玻璃棒不要碰到燒杯壁!2.過濾:將燒杯中的液體沿玻璃棒倒入過濾器,進行過濾。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3.蒸發:將蒸發皿放到鐵架臺的鐵圈上,將濾液倒入蒸發皿中,用酒精燈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待蒸發皿中出現較多晶體時停止加熱。這樣得到的食鹽晶體中仍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雜質,可利用化學方法將它們除去。【多識一點】除去食鹽中可溶性雜質的化學方法除去難溶性雜質后的食鹽水中還含有SO_4^2 、Ca^2+ 和 Mg^2+ 等雜質離子。為了除去這些雜質離子,應向食鹽水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鋇(BaCl2)、氫氧化鈉(NaOH)和碳酸鈉(Na2CO3)等物質,將雜質離子轉化為沉淀。過濾量的鹽酸,將溶液的pH調7,除去多余的 CO_4^2 和 OH^ ,得到精鹽水,最后經蒸發結晶即得到較為純凈的氯化鈉晶體。食鹽是人體進行正常新陳代謝的必需品,是重要的調味品和食品添加劑。食鹽還是制造燒堿、氯氣、純堿(主要成分為 Na2CO3)等的 基本原料,被廣泛用于制造化學肥料、塑料、合成橡膠和染料等。多識一點 從海水中提煉金屬鎂海水“曬鹽”后剩下的苦鹵也是寶貴的化學資源,其中主要是由氯、鈉、鎂、硫、鈣、鉀、溴等元素組成的鹽。向其中加入熟石灰,將苦鹵中的氯化鎂轉化為氫氧化鎂沉淀,向氫氧化鎂中加入鹽酸,可將氫氧化鎂轉化為氯化鎂。在熔融狀態的氯化鎂中通入直流電,即可得到金屬鎂。【思考】1.海水提鎂的過程中,為什么要將苦鹵中的氯化鎂先轉化為氫氧化鎂,再將氫氧化鎂重新轉化為氯化鎂?2.海水中的含鹽量雖遠超陸地,但是分布非常分散,需要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進行“富集”才能提煉使用。想一想本單元你學習了哪些富集方法。長話短說1. 固體物質從它的飽和溶液中以晶體形式析出的過程叫作結晶。海水“曬鹽”是通過蒸發結晶實現的。2.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 100 g 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3. 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步驟有溶解、過濾和蒸發。【板書】粗鹽的提純 化學方法除去食鹽中可溶性雜質的微觀圖示【小組討論】1.因為海水中氯化鎂的濃度較低,直接從海水中提取氯化鎂成本高且效率低。將苦鹵中的氯化鎂先轉化為氫氧化鎂,有以下好處: ①富集鎂元素:向苦鹵中加入沉淀劑(如石灰乳),鎂離子會轉化為氫氧化鎂沉淀,從而與溶液中其他雜質分離,起到富集鎂元素的作用。②提高純度:生成的氫氧化鎂沉淀經過過濾、洗滌等操作后,可除去大部分雜質,提高鎂化合物的純度。之后將氫氧化鎂重新轉化為氯化鎂,原因是:獲得電解原料:工業上通過電解熔融氯化鎂制取金屬鎂,氫氧化鎂不能直接電解得到鎂,需將其轉化為氯化鎂,才能為后續的電解提供合適的原料 。2.- 沉淀法:如海水提鎂時,向苦鹵中加入石灰乳(氫氧化鈣),使鎂離子轉化為氫氧化鎂沉淀,從而從海水中分離和富集鎂元素。- 吹出法:海水提溴過程中,利用溴易揮發的性質,向酸化的海水中通入氯氣置換出溴單質,再用空氣將溴吹出,以達到富集溴的目的。 學生在粗鹽提純的學習中,宏觀與微觀相結合能較好的理解化學去除雜質的原理,了解食鹽的作用,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討論,只是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尚需加強。設計意圖:旨在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深入理解化學中的分離和提純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操作的規范性。使學生明白雜質去除的原理和順序,提升邏輯思維。同時,讓學生感受化學實驗的嚴謹性,激發對化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7.板書設計10.教學反思與改進在海水"曬鹽"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在講解海水曬鹽的原理時,部分學生對于蒸發結晶的概念理解不夠深入,導致在后續分析實際曬鹽過程中的問題時,思維不夠清晰。這說明我在原理講解上需要更加生動直觀,多結合實例進行闡述。其次,在實驗教學環節,由于設備和時間的限制,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較少,影響了他們對實驗過程的切身體驗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今后的教學中,應盡量創造更多條件讓學生參與實驗。另外,在教學中對于海水曬鹽與實際生產生活的聯系闡述不夠充分,學生對于這一知識的應用價值認識不足。后續需要引入更多實際案例,如鹽場的運作、鹽業的發展等,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的實用性。 為了改進這些問題,我將在教學準備上更加精心,設計更豐富的教學活動。例如,利用多媒體資源展示海水曬鹽的動態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原理。增加小組討論環節,讓學生共同探討實際曬鹽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同時,鼓勵學生課后自主調研與海水曬鹽相關的產業信息,拓寬知識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