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吉祥三寶》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唱游音樂·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5單元《可愛的家》第3課《吉祥三寶》【教材分析】:《吉祥三寶》由布仁巴雅爾作詞作曲。拍,宮調式,二段體。A段的旋律簡潔輕快,四個樂句說唱結合,充滿童趣。特別是第四樂句結尾處三聲部合唱的出現,讓人倍感溫馨與和諧。B段的節奏拉寬,加上襯詞的使用,讓蒙古族民歌特色盡顯其中,也與A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形象思維為主、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強。小學二年級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因此課堂上應多采用游戲的形式,通過啟發、引導、實踐等多樣得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這節音樂課中得到豐富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玩中體驗,玩中創造,在游戲中讓學生理音樂作品中比較抽象的內容,建立學生的表象。同時,一年級屬于小學段的低學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及時管控學生,管理課堂紀律對待學生要有耐心,主動引導學生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教學目標】:審美感知通過欣賞歌曲《吉祥三寶》,體驗蒙古歌曲的風格特征,感受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藝術表現能聽辨三種人聲及其特點,并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愉快地哼唱歌曲《吉祥三寶》創意實踐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表現力和團隊意識。文化理解通過聆聽歌曲《吉祥三寶》,走進蒙古族音樂,激起學生對現在所擁有的幸福家庭的珍惜之情,激發學生以充滿愛的歌聲去回報父母和親人的愛。【教學重難點】:1、能聽辨三種人聲及其特點,并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愉快地哼唱歌曲《吉祥三寶》。2、通過聆聽歌曲《吉祥三寶》,走進蒙古族音樂,激起學生對現在所擁有的幸福家庭的珍惜之情,激發學生以充滿愛的歌聲去回報父母和親人的愛。【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師生問好歌視頻導入:(一)觀看舞蹈視頻師:同學們,歡迎來到今天的音樂課堂。首先請同學們觀看一段視頻,邊看邊思考:這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呢?生:蒙古族師:你對蒙古族又哪些了解呢?生:交流(二)了解蒙古族師: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們的住所被成為蒙古包。蒙古人擅長射箭、騎馬,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上他們還會在一起表演摔跤,在馬蹄琴如歌如訴的音樂聲中,偏偏起舞。欣賞歌曲《吉祥三寶》初聽歌曲,體驗歌曲情緒,了解人聲分類師:蒙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蒙古族,走進歌曲《吉祥三寶》。請你仔細聆聽歌曲,聽完說一說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生:活潑歡快的了解人聲類別再聽歌曲,思考:歌曲中又有幾個人在唱歌?生:3個人師:他們分別是誰呢?生:爸爸、媽媽、女兒師:爸爸的聲音我們稱之為……生:男聲師:媽媽呢?生:女聲師:女兒呢?生:童聲師:非常好!那接下來請你們再來聽一聽歌曲,這三種人聲有特點呢?生:聽后交流(男聲:混厚、女聲:柔美、童聲:明亮清脆)師:了解了人聲類別和他們的特點,接下來請同學們一邊聆聽,一邊江人聲序號填入歌譜的括號內,比比誰的小耳朵最靈敏生:聆聽后交流師:出示答案(三)欣賞歌詞1、仔細聆聽并思考:“我”都問了哪些問題呢?師:剛才我們聆聽了歌曲《吉祥三寶》,這首歌曲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呢?生:問答的形式師:回答的非常準確,歌曲中的小女孩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向她的爸爸媽媽問了許許多多有趣的問題,你能把這些問題都找出來嗎?生:邊聽邊找問題出示問答歌詞,分角色讀一讀師:歌曲聽完了,你找出來了嗎?生:交流師:那爸爸媽媽是怎樣回答她的問題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讀一讀吧!師生分角色讀一讀生生分角色讀一讀跟著音樂角色唱一唱師:讓我們隔著音樂一起來唱一唱吧!我常爸爸媽媽的部分,你們唱女兒的部分。生:師生合作哼唱歌曲理解歌名《吉祥三寶》的含義師:這首《吉祥三寶》是內蒙古音樂人布仁巴雅爾作詞作曲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吉祥三寶”是什么意思嗎?生:猜一猜,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師:“吉祥三寶”的意思是說,我們每一個家庭里都有三個人組成:爸爸、媽媽和孩子,希望家家都能吉祥如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觀看一下他們的演唱視頻吧!欣賞《吉祥三寶》演唱視頻隨著歌曲唱一唱說一說你和爸爸媽媽之間溫馨或者有趣懂得故事課堂小結師: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路呵護著我們的成長!希望同學們能像爸爸媽媽愛我們一樣去愛爸爸媽媽,為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