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一、單選題48分為研究不同地面能量收支的狀況,7-10月我國某研究小組在內蒙古地區對草地、沙地、土地、湖泊進行持續觀測。下圖示意觀測期內某月地面反射太陽輻射的平均日變化,但記錄員疏忽,該圖測量月份、橫坐標所用時間及圖例未做標注。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 圖中橫坐標所用的時間最可能是( )A. 當地地方時 B. 世界標準時 C. 北京時間 D. 太平洋時間2. 下列正確表示該圖圖例的是( )A. 草地裸土地沙地湖泊B. 湖泊草地沙地裸土地C. 草地沙地湖泊裸土地D. 湖泊裸土地沙地草地3. 該圖測量的月份是( )A. 7月 B. 8月 C. 9月 D. 10月氣溫垂直遞減率,是指上升一個單位海拔高度時氣溫下降的數值,其大小與地面輻射強弱有顯著相關,也受降水量、植被覆蓋、風速等因素影響。一般情況下,氣溫垂直遞減率是0.6℃/100m。秦嶺山脈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和氣候、生態分水嶺,主峰太白山海拔達到3700米以上,南北坡氣候迥然不同,氣溫差異大。下圖示意太白山南北坡氣溫直減率變化趨勢。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 夏季,太白山南坡山麓到山頂氣溫垂直遞減率的變化規律是()A. 一直增大 B. 先增大,后減小C. 一直減小 D. 先減小,后增大5. 夏季,太白山南坡山麓到山頂氣溫垂直遞減率比北坡小的原因是()①北坡焚風效應顯著②北坡緯度較高,太陽輻射弱③南坡為迎風坡,降水量大④山谷風出現頻率高,風速快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6. 導致太白山北坡冬季氣溫垂直遞減率低于南坡的主要原因是北坡()A. 為冬季風迎風坡,降水多 B. 坡上冰雪覆蓋,反射強C. 坡底冷空氣匯聚,氣溫低 D. 植被覆蓋率低,水汽少地處毛烏素沙地東南緣的榆溪河流域,屬于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多年降水平均值約為403mm,蒸發強烈,年均蒸發量介于1606~3240m加之間,地表土壤以風沙土為主。在干旱區,地下水除作為人類最廣泛使用的水源外,也是影響植被群落組成、生長和空間布局的關鍵因素。下圖為物種結構組合及優勢植被隨地下水埋深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7. 推測榆溪河流域地下水補給主要來源是()A. 河流水 B. 冰川融水 C. 季節性融雪 D. 大氣降水8. 受地下水影響,該地植被群落空間分布特征()A. 呈斑塊、條帶狀 B. 多呈棋盤式分布 C. 多沿洪積扇分布 D. 呈同心圓式分布9. 灘地1處植被蓋度較低的主要原因是()A. 風沙土保水差 B. 海拔低,氣溫高 C. 淺層土鹽堿化 D. 地勢低,水分足讀“8月大西洋表層溫度、密度和鹽度隨緯度的變化”。完成下面小題。10. 曲線②表示的是()A海水溫度 B. 海水鹽度C. 海水密度 D. 海水水質11. 關于①②③所代表海水的性質,說法正確的是()A. 性質①影響遠洋捕撈和近海養殖B. 性質②隨深度減小出現“海中斷崖”C. 性質①與②呈負相關D. 性質③是影響鹽場分布主要因素12. 關于海水運動,敘述正確的是()A. 海嘯是一種常見的波浪形式B. 寒暖流交匯可以形成大的漁場C. 潮汐是海水在風力作用下發生的周期性漲落現象D. 各種海水運動形式蘊藏巨大能量,均能被人們方便利用每年中秋節前后,杭州灣至錢塘江口風助潮涌,潮借風威,形成“壯觀天下無”的錢塘江大潮,下圖為杭州灣至錢塘江口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 下列關于中秋節前后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描述正確的是()①杭州灣至錢塘江口外寬內窄,為典型的喇叭狀海灣②中秋節前后,太陽、月球、地球近乎在同一直線上,此時海水主要受太陽引潮力的影響,引力最大③夏季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助長了潮勢④中秋節前后,錢塘江水量豐富,對潮水頂托作用明顯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4. 若僅考慮潮差因素,圖中四個潮水站最適合建潮汐發電站的是()A. 七堡 B. 鹽官 C. 澉浦 D. 乍浦一般而言,潮汐樹是因潮汐作用而在潮灘上發育的潮溝地貌,在漲潮和落潮的過程中形成的,漲潮時水流速度比落潮時慢,潮汐樹的主干朝向海洋一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 關于潮汐對“潮汐樹”景觀形成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①漲潮時,泥沙在灘涂沉積②漲潮時,侵蝕灘涂形成沖溝③落潮時,泥沙在灘涂沉積④落潮時,侵蝕灘涂形成沖溝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16. 2022年8月鄱陽湖湖床出現“大地之樹”景觀的原因是()A. 湖水水位的急速下降 B. 流水向湖底輸送泥沙C. 持續降水的天氣 D. 流水侵蝕作用的增強二、綜合題52分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峰與家人從廣州前往上海旅行,出發時由于雨勢過大,飛機晚點。雨勢轉小后,飛機順利起飛,升至萬米高空后,小峰發現機窗外是藍天白云。圖示意小峰在萬米高空看到的景觀。(1)指出飛機起飛時所處的大氣層,并說明判斷理由。(2)說出飛機降落過程中機艙外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并分析原因。(3)簡述暴雨會影響飛機飛行的原因。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廣東省羅定市蘋墻鎮屬喀斯特地貌,是全市唯一兼有丘陵、盆地和喀斯特地貌的歷史文化名鎮。在峰林之下分布有千畝良田,構成山水畫卷,使蘋塘鎮獲得“中國美麗田園”等一系列稱號。下圖示意蘋塘鎮某地的喀斯特地貌剖面圖。(1)從巖石和氣候角度簡述蘋塘鎮喀斯特地貌發育的有利條件。(2)結合發育形態,分別說出圖中ABC表示的喀斯特地貌名稱,及其演化的先后順序。(3)簡述喀斯特地貌對當地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19.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城市混合層是指靠近城市下墊面的一部分大氣層。夜晚,郊區由于地面輻射冷卻,在近地面形成逆溫層。當郊區空氣移動到城市上空時,由于城市的熱島效應,使來自郊區的下層空氣被加熱,靠近地面的逆溫層被破壞,從而形成城市混合層,其上部仍維持逆溫現象。下圖示意城市熱島混合層形成。(1)簡述城市熱島效應對逆溫層和城市混合層的作用。(2)在區域靜風條件下,推測一天中城市混合層高度最低的時段,并說明理由。(3)說明城市混合層高度對城市大氣環境的影響。20.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潮灘是潮汐作用下形成的細顆粒沉積物堆積體。福建閩江表現出明顯的洪、枯季變化,其中洪季(3-8月)徑流量約占全年的76%,輸沙量約占全年的92%。近年來隨著流域水庫建設的不斷增加,平均輸沙量已經下降為原來的三分之一。閩江口外海面開闊,夏季以西南風為主,冬季以東北風為主,冬季風速大于夏季,潮灘由海堤向海主要分布有互花米草(四季常有)鹽沼、海三棱草(春季發芽,夏季茂盛,冬季無植被)灘地、光灘等,潮間帶不同灘面的沉積物類型、粒徑大小、厚度都表現出顯著的時空差異,左圖示意潮灘不同觀測點表層沉積物類型,右圖示意潮間帶不同位置沖淤變化過程(正值為淤積,負值為沖刷)。(1)從沉積物類型、顆粒大小等方面,說出閩江口潮灘不同季節表層沉積物的差異。(2)分析同一季節互花米草與海三棱草覆蓋灘面沖淤差異原因。(3)不考慮地殼運動的影響,推測未來閩江口潮灘沉積物的變化趨勢,并說明理由。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一、單選題48分【答案】1. C2. A3. D【答案】4. D5. D6. C【答案】7. D8. A9. C【答案】10. B11. A12. B【答案】13. A14. C【答案】15. D16. A二、綜合題52分17.【答案】(1)對流層。理由:對流層存在成云致雨的天氣現象。(2)溫度逐漸升高,濕度逐漸增大。原因:對流層的直接熱源是地面輻射,距離地面越近,氣溫越高,故飛機降落過程中,機艙外氣溫升高;低空中的水汽含量較高,隨著飛機下降進入低空,水汽含量增加,濕度增大。(3)暴雨導致跑道積水;大氣能見度低;多大風,影響飛行設備運行。18.【答案】(1)可溶性巖石(石灰巖)分布廣泛;夏季降水豐富,氣候濕熱,流水溶蝕和堆積作用明顯,喀斯特地貌發育充分。(2)圖中ABC分別表示的是峰叢、峰林、孤峰。演化的順序依次是:峰叢-峰林-孤峰。(3)不利影響:地形崎嶇,不利于集中連片發展;不利于交通建設,交通不便;地表水易下滲,地表水缺乏;土層薄,土壤較為貧瘠。19.【答案】(1)城市溫度越高,熱島效應越強,對來自郊區的冷空氣加熱作用越顯著;導致近地面的逆溫層被破壞,逆溫層變薄;城市混合層高度越高。(2)日出前后。城市的氣溫日變化主要受大氣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的影響,日出前后氣溫最低,逆溫層最厚,城市混合層高度最低。(3)混合層高度對于城市大氣中污染物的擴散與稀釋具有直接的影響;城市大氣混合層高度越低,對流運動越弱;稀釋污染物的空氣量就越少,污染物濃度越高,大氣環境質量越差,二者呈正相關(或城市大氣混合層高度越高,稀釋污染物的空氣量就越多,污染物濃度越低,大氣環境質量越好)。20.【答案】(1)夏季(8月)沉積物以粉砂、黏土為主;冬季(2月)沉積物以砂、粉砂為主;夏季(8月)沉積物比冬季(2月)平均粒徑小。(2)夏季(6-8月)海三棱草覆蓋灘面比互花米草覆蓋灘面淤積強,夏季河流入海泥沙多,潮灘沉積物來源多;海三棱草植被茂密,弱流與消浪作用強,漲潮帶來的泥沙被植被捕獲并沉積,互花米草覆蓋灘面距離海堤近,且夏季風較弱,波浪作用弱接受的沉積物少。冬季(11-次年2月),海三棱草覆蓋灘面比互花米草覆蓋灘面沖刷強,冬季河流入海泥沙少,潮灘沉積物來源少,海三棱草覆蓋區無植被,且冬季風勢力強,波浪的沖刷作用強,該區域大量泥沙被沖刷,互花米草覆蓋灘面距離海堤遠,波浪作用弱,沖刷作用弱。(3)潮灘沉積物厚度變薄,粒徑增大。 閩江輸沙量減少,潮灘沉積物來源減少,沉積作用減弱,因海浪的持續侵蝕,潮灘細顆粒沉積物被搬運向海輸運,且冬季風較夏季風勢力強,冬季侵蝕更顯著,導致潮灘沉積物厚度變薄,粒徑增大。PAGE第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