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青云中學2023-2024學年部編版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試題1.(2024九上·靈山期末)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若用于研究古埃及歷史,它屬于( )A.文獻史料 B.實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圖像史料【答案】B【知識點】金字塔【解析】【分析】文獻史料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被保存或遺留下來的文獻資料,排除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實物史料是前人活動的場所和人們使用過的有形物品。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B項正確;口述史料是通過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錄音形式,也可以是有錄音為依據的文字形式,排除C項;圖像史料指適用于歷史教學與研究的視覺圖像,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文化常識的掌握,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注意歷史基本常識的積累。2.(2024九上·靈山期末)公元前5世紀,雅典雕塑家米隆參加過很多運動會,其雕塑《擲鐵餅者》(圖)被譽為“空間中凝固的永恒”。該作品體現了A.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學 B.科學理性的主流思潮C.漠視民主的專制意識 D.崇尚人性的運動之美【答案】D【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解析】【分析】D:根據題干“公元前5世紀,雅典雕塑家米隆參加過很多運動會,其雕塑《擲鐵餅者》”、“空間中凝固的永恒”及所學可得,作品是以人為中心創作出來的,體現人性之美,D項符合題意;A:這種人性、運動美,不能體現“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學”,A項不符合題意;B:理性主義是啟蒙運動時期的核心,B項不符合題意;C:材料沒有體現對民主的輕視,C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雅典文化,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3.(2024九上·靈山期末)14一16世紀的西歐,開始沖破神學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戰大海的驚濤駭浪,尋找出路。“肯定人性”與“尋找出路”分別是指( )A.啟蒙運動和光榮革命 B.文藝復興和法國大革命C.光榮革命和新航路開辟 D.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答案】D【知識點】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根據題干“14一16世紀的西歐,開始沖破神學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戰大海的驚濤駭浪,尋找出路。”結合所學可知,14世紀中葉,意大利首先興起文藝復興運動,要求沖破宗教神學的束縛,弘揚人文主義,肯定人性,推動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符合題干中“肯定人性”,而15、16世紀之交,歐洲航海家進行遠洋探險活動,開辟新航路,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符合題干中“尋找出路”,D正確;啟蒙運動于17世紀在英國興起,在18世紀的法國發展到了高潮,光榮革命發生在1688年,屬于17世紀,時間不符合題意,AC錯誤;法國大革命開始于18世紀,時間不符合題意,B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點是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解題方法:依據題干時間再結合所學分析題干內容,然后與選項對比即可。4.(2024九上·靈山期末)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后來,化工、冶金、采礦等許多生產部門都開始使用蒸汽機。這說明蒸汽機( )A.技術先進 B.應用廣泛 C.動力強勁 D.人民喜愛【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化工、冶金、采礦等許多生產部門都開始使用蒸汽機”可知,蒸汽機得到廣泛應用,B項正確;根據題干“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沒有提到技術先進,排除A項;根據“許多部門都開始使用”,說明廣泛應用,排除C項;題干沒有提到人民,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 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發現問題的能力。5.(2024九上·靈山期末)《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解說詞:它像一座燈塔指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被譽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歌中之歌”。“它”是(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 D.《共產黨宣言》【答案】D【知識點】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解析】【分析】據題干關鍵信息“指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它”是《共產黨宣言》。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國際無產階級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故D符合題意;《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與馬克思主義無關,故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共產黨宣言》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6.(2024九上·靈山期末)下面摘錄了彼得一世改革的部分措施,這些措施的推行( )*創建一支新式常備軍 *鼓勵興辦手工工場 *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院,開辦學校 *提倡學習西方的禮節與生活方式A.建立起沙皇專制統治 B.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C.廢除腐朽的農奴制度 D.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答案】B【知識點】俄國農奴制的改革與廢除【解析】【詳分析】結合所學知識,18世紀初,沙皇彼得一世決心改變俄國的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他發出向西方學習的號召,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他創建一支新式常備軍;鼓勵興辦手工工場;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院,開辦學校;提倡學習西方的禮節與生活方式。彼得一世改革以強兵與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目標,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所以這些措施的推行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B正確;改革之前俄國已經是沙皇統治,A錯誤;彼得一世改革沒有廢除腐朽的農奴制度,C錯誤;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是俄國1861年改革,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點是彼得一世改革。解題方法:結合彼得一世改革的基本知識分析題干內容,然后與選項對比即可。7.(2024九上·靈山期末)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曾說:”從很多方面來講,是他(林肯)讓我的故事成為可能,是他讓美國的故事成為可能。”奧巴馬這樣贊美林肯是因為林肯( )A.實現國家獨立,推翻殖民統治 B.削弱歐洲力量,促進民族覺醒C.維護國家統一,解放黑人奴隸 D.注重科技創新,發展新興工業【答案】C【知識點】林肯與美國南北戰爭;對比評價華盛頓、林肯對美國的影響【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奧巴馬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在美國南北戰爭之前,黑人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十分低下,絕大部分是奴隸出身。黑人也被稱為黑人奴隸,是沒有公民權利的,在美國內戰中,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給予黑人在法律上平等的地位;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杰出貢獻,得到了美國人民衷心的愛戴,成為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故C項正確;選項ABD與題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林肯的主要貢獻等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8.(2024九上·靈山期末)據統計,1811—1893年日本的工廠數量由1100個增至3340個,1874—1890年日本工業年均增長率為12.1%,工業迅速發展。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治政府( )A.推行“殖產興業” B.建立新式軍隊C.提倡“文明開化” D.實行廢藩置縣【答案】A【知識點】日本明治維新【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的數據變化和對比可知,明治時期日本工廠數大幅增加,工業年均增長率遠高于英、美等資本主義大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治政府進行明治維新,以“殖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使日本工業得到迅速發展,A正確;B、C、D三項均為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推行的其他措施,但材料中沒有涉及,BC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點是明治維新。解題方法:結合明治維新的基本知識分析題干內容,然后與選項對比即可。9.(2024九上·靈山期末)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尚未結束之際,新一輪的技術革新浪潮已經興起,“技術革新”最顯著的成就是( )A.集中的手工工場出現 B.珍妮紡紗機的開始使用C.新式交通工具的問世 D.電力進入生產生活領域【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解析】【分析】根據“第一次工業革命尚未結束之際,新一輪的技術革新浪潮已經興起”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場技術革新指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成就是電力的廣泛應用。D正確;手工工場出現于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A錯誤;珍妮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B錯誤;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現不屬于最顯著成就。C錯誤。綜上故選D。【點評】 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0.(2024九上·靈山期末)觀察如圖英國城鄉人口比例的變化統計圖,該圖反映出英國近代社會發展的趨勢是( )A.農村人口迅速增長 B.城市化的水平提升C.貧富分化持續加劇 D.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答案】B【知識點】工業革命開始后的城市化與社會問題【解析】【分析】根據圖片中的時間信息可知,圖片反映的是英國工業革命期間,城市人口增多,農村人口減少,這和工業革命推動城市化進程有關,工業革命推動了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使得城市化的水平提升,B正確;圖片體現農村人口減少,A錯誤;圖片體現城鄉人口比例,與貧富分化無關,C錯誤;圖片體現城鄉人口比例,不能體現經濟發展速度加快,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點是工業革命。解題方法:結合所學分析人口比例變化統計圖,然后與選項對比即可。11.(2024九上·靈山期末)表達出貝多芬對自由、平等和博愛渴望的作品是( )A.《英雄交響曲》 B.《向日葵》C.《高老頭》 D.《復活》【答案】A【知識點】近代世界的文學藝術家及其作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表達出貝多芬對自由、平等和博愛渴望的作品是《英雄交響曲》。貝多芬是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他是古典樂派的終結者和浪漫樂派的開拓者,發展和創造了奏鳴一交響曲的結構形式,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田園》等,其中《英雄交響曲》(1804年)是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是貝多芬第一部明確反映重大社會題材的交響樂作品,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熟,A項正確;梵高的《向日葵》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高老頭》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復活》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世界近代科技、文化和藝術成就。12.(2024九上·靈山期末)1914年秋,正當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屠殺之際,英國外交大臣格雷伯評論道:“燈光正在整個歐洲熄滅。”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 )A.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 B.三國同盟形成C.薩拉熱窩事件 D.軸心國集團形成【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進程及結果【解析】【分析】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殺,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A、B、D錯誤,C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熟記知識點解題13.(2024九上·靈山期末)如表的統計數據告訴我們,第一次世界大戰( )持續時間 參戰國 卷入人口 傷亡人口 經濟損失4年多 30多個 約15億 3000多萬 3000多億美元A.導致了戰后世界格局的改變 B.交戰雙方具有非正義性C.給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災難 D.為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進程及結果【解析】【分析】根據表格信息“參戰國30多個”“卷入人口約15億”“傷亡人口3000多萬”“經濟損失3000多億美元”和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4年多,先后參戰的國家共計30多個,約15億人卷入戰爭,超過當時世界總人口數的一半,可見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災難,C正確;一戰后的世界格局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材料沒有涉及,A錯誤;僅從持續時間、參戰國、卷入人口、傷亡人口、經濟損失等信息,無法得出“交戰雙方具有非正義性”的結論,B錯誤;僅從持續時間、參戰國、卷入人口、傷亡人口、經濟損失等信息,無法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為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結論,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點是一戰。解題方法:結合所學分析題干數據信息,然后與選項對比即可。14.(2024九上·靈山期末)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開始掌握國家大權。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這兩個歷史事件產生的共同影響是( )A. 導致經濟大危機的爆發 B.世界人民開始了反法西斯斗爭C.二戰的戰爭策源地形成 D.世界由局部戰爭走向全面戰爭【答案】C【知識點】希特勒與二戰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日本與二戰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A. 導致經濟大危機的爆發,不符合題意;B. 世界人民開始了反法西斯斗爭,不符合史實;C.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開始掌握國家大權。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這兩個歷史事件產生的共同影響是二戰的戰爭策源地形成,故選項C符合題意;D. 世界由局部戰爭走向全面戰爭,不符合史實;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準確理解和記憶回答,這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需要學生理解識記。15.(2024九上·靈山期末)“……公告其13條,主要內容有:盟國將予日本以最后打擊,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 ”該“公告”出自( )A.開羅會議 B.波茨坦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慕尼黑會議【答案】B【知識點】雅爾塔會議與二戰勝利、性質及影響【解析】【分析】據題干“……公告其13條,主要內容有:盟國將予日本以最后打擊,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 ”和所學知識可知與波茨坦會議有關,1945年7月17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柏林近郊波茨坦舉行會議,會議期間發表《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這篇公告的主要內容有:盟國將予日本以最后打擊,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等,B正確;1943年開羅會議會后公布開羅宣言,A錯誤;1945年2月美英蘇首腦召開的雅爾塔會議的主要內容有:戰后處置德國問題、波蘭問題、遠東問題、聯合國問題,目的是討論歐洲戰后重組問題,C錯誤;1938年慕尼黑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英法等國與德國達成妥協,同意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 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點是《波茨坦公告》。解題方法:結合所學分析題干內容屬于哪個選項即可。16.(2024九上·靈山期末)民主與法治是人類文明積淀的精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某法典的內容刻在一根黑色的大石柱上,從中可了解古巴比倫社會,該石柱現藏于盧浮宮內,其文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摘自統編教材《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二 下圖是美國國家權力構成示意圖材料三 “……這次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影響到世界各國內部的變化,同樣的而且還特別深刻地影響到中國內部的變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請回答(1)材料一中“這部法典”的名稱是什么?該法典在歷史上有什么地位?(2)結合所學知識把材料二括號內①②處補充完整,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概括這種國家權力構成的特點。(3)材料三的“這次革命”是指俄國的哪次革命?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歸納這次革命的歷史意義。【答案】(1)名稱:《漢謨拉比法典》 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①總統 ②司法權 特點:三權分立,相互制衡。(3)革命:十月革命 意義: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知識點】古巴比倫王國;華盛頓與美國獨立戰爭;列寧與俄國的十月革命【解析】【分析】(1)名稱:根據材料“某法典的內容刻在一根黑色的大石柱上,從中可了解古巴比倫社會”結合所學可知,這部法典是古巴比倫時期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地位:根據材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已知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補充及特點根據材料二“美國國家權力構成示意圖”及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后,建立起來邦聯制的國家,政治上的松散狀態無法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因此,1787年,美國制定了一部憲法,確立三權分立的總統制資產階級共和政體,建立了聯邦制國家;美國聯邦政府主要包括國會、總統、聯邦法院三大機構,依據三權分立與聯邦制兩大政治思想而制定,將立法、司法、行政三種權力分別獨立,互相制衡,以避免政府濫權。國會是立法機構可以拒絕通過總統想要的法案,或者拒絕批準總統提名的任命,聯邦預算、宣戰和條約必須由國會通過,可以推翻總統的否決,可以彈劾權總統;司法系統能宣布行政令不符合憲法,在總統彈劾聆訊期間,首席大法官充任參議院主席,最高法院負責闡釋國會所通過的法律。因此,上圖①應該填總統,②應該填司法權;國家權力構成的特點是,三權分立,相互制衡。(3)革命:根據材料“這次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次革命指的是俄國的十月革命。意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點評】本題考點是《漢謨拉比法典》、1787年憲法、十月革命。解題方法:(1)名稱: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某法典的內容刻在一根黑色的大石柱上,從中可了解古巴比倫社會”,結合所學分析關鍵信息中的位置即可得出答案。地位: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其文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結合所學對關鍵信息進行分析即可。(2)補充:結合1787年憲法的內容對結構圖進行分析即可。特點:結合所學分析結構圖即可得出答案。(3)革命: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這次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結合所學分析關鍵信息即可得出答案。(1)名稱:根據材料“某法典的內容刻在一根黑色的大石柱上,從中可了解古巴比倫社會”結合所學可知,這部法典是古巴比倫時期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地位:根據材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已知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補充及特點根據材料二“美國國家權力構成示意圖”及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后,建立起來邦聯制的國家,政治上的松散狀態無法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因此,1787年,美國制定了一部憲法,確立三權分立的總統制資產階級共和政體,建立了聯邦制國家;美國聯邦政府主要包括國會、總統、聯邦法院三大機構,依據三權分立與聯邦制兩大政治思想而制定,將立法、司法、行政三種權力分別獨立,互相制衡,以避免政府濫權。國會是立法機構可以拒絕通過總統想要的法案,或者拒絕批準總統提名的任命,聯邦預算、宣戰和條約必須由國會通過,可以推翻總統的否決,可以彈劾權總統;司法系統能宣布行政令不符合憲法,在總統彈劾聆訊期間,首席大法官充任參議院主席,最高法院負責闡釋國會所通過的法律。因此,上圖①應該填總統,②應該填司法權;國家權力構成的特點是,三權分立,相互制衡。(3)革命:根據材料“這次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次革命指的是俄國的十月革命。意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17.(2024九上·靈山期末)經濟制度的調整與創新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4世紀中葉以后,越來越多的領主出租自營地,他們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摘自《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二 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實行自由貿易;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摘自《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三 在一個經濟大蕭條的時期,政府不敢干預經濟也就無力保障人民的基本福利,于是,人民對胡佛失望了,甚至對美國的政府體制也產生了動搖……(羅斯福)于危難之際大膽啟動新政……這些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政府要直接地對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負起責任。——摘自錢滿素《〈美國自由主義的歷史變遷〉》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指出歐洲農村新出現的生產組織管理形式,并指出這種生產組織管理形式的特點。(2)材料二是哪一政策的主要內容?從內容上看,這次改革有何突出特點?(3)根據材料三指出羅斯福“大膽啟動新政”的背景,作者是如何評價“新政”的?(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經濟政策調整的認識或啟示?【答案】(1)生產組織管理形式:租地農場;特點:出現雇傭關系,產品推向市場。(2)政策:新經濟政策。特點: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擴大生產;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3)背景:在經濟大危機中,胡佛政府無力扭轉危機,人民對美國的政治體制也產生了動搖。評價: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4)啟示:改革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手段;不同社會制度的經濟體制可以相互借鑒;不同社會制度對人類的進步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等。【知識點】西歐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蘇維埃政府的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解析】【分析】(1)生產組織管理形式:根據材料“14世紀中葉以后,越來越多的領主出租自營地,他們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可知租地農場。特點:根據材料“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可知出現雇傭關系,產品推向市場。(2)政策:根據材料“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可知為新經濟政策。特點:根據材料“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實行自由貿易;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可知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擴大生產;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3)背景:根據材料“在一個經濟大蕭條的時期,政府不敢干預經濟也就無力保障人民的基本福利,于是,人民對胡佛失望了,甚至對美國的政府體制也產生了動搖……”可知羅斯福“大膽啟動新政”的背景是在經濟大危機中,胡佛政府無力扭轉危機,人民對美國的政治體制也產生了動搖。評價:根據材料“這些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政府要直接地對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負起責任”可知,作者認為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4)啟示:根據材料中的西歐社會經濟的變化、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相關知識可知改革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手段;不同社會制度的經濟體制可以相互借鑒;不同社會制度對人類的進步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等。【點評】本題考點是中世紀莊園經濟、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解題方法:(1)生產組織管理形式: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14世紀中葉以后……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結合中世紀莊園經濟的發展情況對關鍵信息進行分析即可。特點: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結合所學對關鍵信息分析即可。(2)政策: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 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結合蘇俄建國初期的經濟政策分析關鍵信息即可。特點: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實行自由貿易;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結合所學分析關鍵信息即可。(3)背景: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在一個經濟大蕭條的時期,政府不敢干預經濟也就無力保障人民的基本福利,于是,人民對胡佛失望了,甚至對美國的政府體制也產生了動搖”,結合胡佛政府在經濟蕭條時期的社會現狀分析關鍵信息即可。評價: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這些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政府要直接地對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負起責任”,結合羅斯福新政的影響去分析關鍵信息即可。(4)啟示:結合所學和材料中的西歐社會經濟的變化、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概括即可。(1)生產組織管理形式:根據材料“14世紀中葉以后,越來越多的領主出租自營地,他們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可知租地農場。特點:根據材料“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可知出現雇傭關系,產品推向市場。(2)政策:根據材料“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可知為新經濟政策。特點:根據材料“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實行自由貿易;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可知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擴大生產;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3)背景:根據材料“在一個經濟大蕭條的時期,政府不敢干預經濟也就無力保障人民的基本福利,于是,人民對胡佛失望了,甚至對美國的政府體制也產生了動搖……”可知羅斯福“大膽啟動新政”的背景是在經濟大危機中,胡佛政府無力扭轉危機,人民對美國的政治體制也產生了動搖。評價:根據材料“這些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政府要直接地對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負起責任”可知,作者認為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4)啟示:根據材料中的西歐社會經濟的變化、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相關知識可知改革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手段;不同社會制度的經濟體制可以相互借鑒;不同社會制度對人類的進步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等。18.(2024九上·靈山期末)世界歷史在不斷對抗與合作中演繹,合作發展、共鑄命運共同體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閱讀材料,探究下列問題。材料一 (殖民·反抗)①1819年,玻利瓦爾率領隊伍,打敗西班牙軍隊。他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②1930年,甘地再次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后來,印度總督與甘地談判,雙方妥協。(1)根據材料一指出玻利瓦爾的功績為他贏得了什么榮譽?甘地領導的這次運動又被稱為什么?材料二 (大國·秩序)(2)材料二圖1和圖2的兩次會議,帝國主義列強重建了戰后國際秩序,請寫出這一秩序的名稱,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2簽訂的條約對中國的影響?材料三 (同盟·勝利)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此后,“聯合國家”在政治上相互合作,在軍事上互相配合,對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3)材料三中的“宣言”指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出簽署宣言的國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軍事上互相配合”的各一個典型事例。材料四 (安全·反思)影響國際安全的主要因素 戰爭因素:地緣沖突、經濟不平衡和競爭、貿易戰和關稅國際格局:國際結盟、新興國家崛起、強國易位大國關系:大國沖突、國際轉型時期的矛盾等工業實力、科技發展、教育等因素的影響——摘編自王帆《當前影響國際安全的因素》(4)根據材料四選擇至少兩個信息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20世紀世界歷史發展的相關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舉出2個史實論證,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答案】(1) 榮譽:南美的“解放者”名稱:“文明不服從運動”。(2) 名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影響:打破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使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 宣言:《聯合國家宣言》事例:政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軍事:諾曼底登陸(4) 觀點: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論述:19世紀末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加劇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科技競爭和經濟競爭,加劇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局勢的緊張。由于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美國和德國作為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科技發明領先于其他國家,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競爭力增強,經濟發展迅速,20世紀初,工業生產總值分別躍居世界第一、二位。英法等國科學技術和發明落后,經濟實力被美德超過。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使列強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日趨激烈。在本國經濟集團和壟斷組織的推動下,要求跨出國界,形成國際壟斷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促使主要國家加緊了對外擴張的步伐,為了爭奪世界,列強締結軍事和政治同盟,形成了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并且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知識點】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的爆發與主要戰場【解析】【分析】(1)榮譽:根據材料一“819年,玻利瓦爾率領隊伍,打敗西班牙軍隊。他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結合所學可知,玻利瓦爾的功績為他贏得的榮譽是:南美的“解放者”名稱:根據材料一“1930年,甘地再次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后來,印度總督與甘地談判,雙方妥協。”結合所學可知,這次運動主要采取不服從形式,所以又被稱為“文明不服從運動”。(2)名稱:根據材料二“簽署《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結合所學可知,簽署《凡爾賽條約》的是巴黎和會,巴黎和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新秩序,華盛頓會議確立了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新秩序。因此,通過這兩次會議,帝國主義列強重建的戰后國際秩序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影響:根據圖2信息“華盛頓會議”結合所學可知,華盛頓會議簽訂了《九國公約》,實現了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等目的,使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然而中國仍未擺脫被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因此圖2簽訂的條約對中國的影響是:打破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使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宣言:根據材料三“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此后,‘聯合國家’在政治上相互合作,在軍事上互相配合,對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可知,材料三中的“宣言”指的是:《聯合國家宣言》。事例:結合所學可知,《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1944年6月,美、英盟軍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因此,政治上合作的事例是: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軍事上配合的事例是:諾曼底登陸(4)觀點:根據材料四“戰爭因素:地緣沖突、經濟不平衡和競爭、貿易戰和關稅 ;國際格局:國際結盟、新興國家崛起、強國易位 ;大國關系:大國沖突、國際轉型時期的矛盾等; 工業實力、科技發展、教育等因素的影響”結合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力影響國際關系和世界局勢,可以提煉出觀點: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論述:圍繞觀點,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三國同盟、三國協約軍事政治集團的成立,一戰爆發的史實進行論述。做到史論結合,條理清晰。19世紀末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加劇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科技競爭和經濟競爭,加劇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局勢的緊張。由于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美國和德國作為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科技發明領先于其他國家,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競爭力增強,經濟發展迅速,20世紀初,工業生產總值分別躍居世界第一、二位。英法等國科學技術和發明落后,經濟實力被美德超過。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使列強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日趨激烈。在本國經濟集團和壟斷組織的推動下,要求跨出國界,形成國際壟斷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促使主要國家加緊了對外擴張的步伐,為了爭奪世界,列強締結軍事和政治同盟,形成了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并且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分析】本題考點是殖民地斗爭、一戰、二戰。解題方法:(1)榮譽:結合所學分析玻利瓦爾的功績的到來什么稱號。名稱:依據史料時間再結合所學分析史料信息即可得出結論。(2)名稱:結合所學分析圖片信息即可得出答案。影響:結合所學分析該國際秩序對中國產生的影響即可。(3)宣言: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依據關鍵信息分析所學二戰中哪個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即可。事例:結合所學分析反法西斯同盟合作的政治和軍事相互配合的例子即可。(4)觀點:結合所學對表格信息進行分析概括提煉可知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力影響國際關系和世界局勢,可得出觀點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論證:圍繞觀點,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三國同盟、三國協約軍事政治集團的成立,一戰爆發的史實進行詳細論述即可。1 / 1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青云中學2023-2024學年部編版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試題1.(2024九上·靈山期末)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若用于研究古埃及歷史,它屬于( )A.文獻史料 B.實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圖像史料2.(2024九上·靈山期末)公元前5世紀,雅典雕塑家米隆參加過很多運動會,其雕塑《擲鐵餅者》(圖)被譽為“空間中凝固的永恒”。該作品體現了A.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學 B.科學理性的主流思潮C.漠視民主的專制意識 D.崇尚人性的運動之美3.(2024九上·靈山期末)14一16世紀的西歐,開始沖破神學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戰大海的驚濤駭浪,尋找出路。“肯定人性”與“尋找出路”分別是指( )A.啟蒙運動和光榮革命 B.文藝復興和法國大革命C.光榮革命和新航路開辟 D.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4.(2024九上·靈山期末)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后來,化工、冶金、采礦等許多生產部門都開始使用蒸汽機。這說明蒸汽機( )A.技術先進 B.應用廣泛 C.動力強勁 D.人民喜愛5.(2024九上·靈山期末)《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解說詞:它像一座燈塔指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被譽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歌中之歌”。“它”是(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 D.《共產黨宣言》6.(2024九上·靈山期末)下面摘錄了彼得一世改革的部分措施,這些措施的推行( )*創建一支新式常備軍 *鼓勵興辦手工工場 *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院,開辦學校 *提倡學習西方的禮節與生活方式A.建立起沙皇專制統治 B.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C.廢除腐朽的農奴制度 D.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7.(2024九上·靈山期末)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曾說:”從很多方面來講,是他(林肯)讓我的故事成為可能,是他讓美國的故事成為可能。”奧巴馬這樣贊美林肯是因為林肯( )A.實現國家獨立,推翻殖民統治 B.削弱歐洲力量,促進民族覺醒C.維護國家統一,解放黑人奴隸 D.注重科技創新,發展新興工業8.(2024九上·靈山期末)據統計,1811—1893年日本的工廠數量由1100個增至3340個,1874—1890年日本工業年均增長率為12.1%,工業迅速發展。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治政府( )A.推行“殖產興業” B.建立新式軍隊C.提倡“文明開化” D.實行廢藩置縣9.(2024九上·靈山期末)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尚未結束之際,新一輪的技術革新浪潮已經興起,“技術革新”最顯著的成就是( )A.集中的手工工場出現 B.珍妮紡紗機的開始使用C.新式交通工具的問世 D.電力進入生產生活領域10.(2024九上·靈山期末)觀察如圖英國城鄉人口比例的變化統計圖,該圖反映出英國近代社會發展的趨勢是( )A.農村人口迅速增長 B.城市化的水平提升C.貧富分化持續加劇 D.經濟發展速度加快11.(2024九上·靈山期末)表達出貝多芬對自由、平等和博愛渴望的作品是( )A.《英雄交響曲》 B.《向日葵》C.《高老頭》 D.《復活》12.(2024九上·靈山期末)1914年秋,正當一個又一個歐洲國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屠殺之際,英國外交大臣格雷伯評論道:“燈光正在整個歐洲熄滅。”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 )A.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 B.三國同盟形成C.薩拉熱窩事件 D.軸心國集團形成13.(2024九上·靈山期末)如表的統計數據告訴我們,第一次世界大戰( )持續時間 參戰國 卷入人口 傷亡人口 經濟損失4年多 30多個 約15億 3000多萬 3000多億美元A.導致了戰后世界格局的改變 B.交戰雙方具有非正義性C.給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災難 D.為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14.(2024九上·靈山期末)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開始掌握國家大權。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這兩個歷史事件產生的共同影響是( )A. 導致經濟大危機的爆發 B.世界人民開始了反法西斯斗爭C.二戰的戰爭策源地形成 D.世界由局部戰爭走向全面戰爭15.(2024九上·靈山期末)“……公告其13條,主要內容有:盟國將予日本以最后打擊,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 ”該“公告”出自( )A.開羅會議 B.波茨坦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慕尼黑會議16.(2024九上·靈山期末)民主與法治是人類文明積淀的精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某法典的內容刻在一根黑色的大石柱上,從中可了解古巴比倫社會,該石柱現藏于盧浮宮內,其文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摘自統編教材《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二 下圖是美國國家權力構成示意圖材料三 “……這次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影響到世界各國內部的變化,同樣的而且還特別深刻地影響到中國內部的變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請回答(1)材料一中“這部法典”的名稱是什么?該法典在歷史上有什么地位?(2)結合所學知識把材料二括號內①②處補充完整,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概括這種國家權力構成的特點。(3)材料三的“這次革命”是指俄國的哪次革命?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歸納這次革命的歷史意義。17.(2024九上·靈山期末)經濟制度的調整與創新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4世紀中葉以后,越來越多的領主出租自營地,他們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摘自《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二 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實行自由貿易;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摘自《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三 在一個經濟大蕭條的時期,政府不敢干預經濟也就無力保障人民的基本福利,于是,人民對胡佛失望了,甚至對美國的政府體制也產生了動搖……(羅斯福)于危難之際大膽啟動新政……這些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政府要直接地對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負起責任。——摘自錢滿素《〈美國自由主義的歷史變遷〉》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指出歐洲農村新出現的生產組織管理形式,并指出這種生產組織管理形式的特點。(2)材料二是哪一政策的主要內容?從內容上看,這次改革有何突出特點?(3)根據材料三指出羅斯福“大膽啟動新政”的背景,作者是如何評價“新政”的?(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經濟政策調整的認識或啟示?18.(2024九上·靈山期末)世界歷史在不斷對抗與合作中演繹,合作發展、共鑄命運共同體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閱讀材料,探究下列問題。材料一 (殖民·反抗)①1819年,玻利瓦爾率領隊伍,打敗西班牙軍隊。他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②1930年,甘地再次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后來,印度總督與甘地談判,雙方妥協。(1)根據材料一指出玻利瓦爾的功績為他贏得了什么榮譽?甘地領導的這次運動又被稱為什么?材料二 (大國·秩序)(2)材料二圖1和圖2的兩次會議,帝國主義列強重建了戰后國際秩序,請寫出這一秩序的名稱,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圖2簽訂的條約對中國的影響?材料三 (同盟·勝利)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此后,“聯合國家”在政治上相互合作,在軍事上互相配合,對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3)材料三中的“宣言”指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出簽署宣言的國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軍事上互相配合”的各一個典型事例。材料四 (安全·反思)影響國際安全的主要因素 戰爭因素:地緣沖突、經濟不平衡和競爭、貿易戰和關稅國際格局:國際結盟、新興國家崛起、強國易位大國關系:大國沖突、國際轉型時期的矛盾等工業實力、科技發展、教育等因素的影響——摘編自王帆《當前影響國際安全的因素》(4)根據材料四選擇至少兩個信息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20世紀世界歷史發展的相關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舉出2個史實論證,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金字塔【解析】【分析】文獻史料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被保存或遺留下來的文獻資料,排除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實物史料是前人活動的場所和人們使用過的有形物品。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B項正確;口述史料是通過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錄音形式,也可以是有錄音為依據的文字形式,排除C項;圖像史料指適用于歷史教學與研究的視覺圖像,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文化常識的掌握,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注意歷史基本常識的積累。2.【答案】D【知識點】古代歐洲的古典文化【解析】【分析】D:根據題干“公元前5世紀,雅典雕塑家米隆參加過很多運動會,其雕塑《擲鐵餅者》”、“空間中凝固的永恒”及所學可得,作品是以人為中心創作出來的,體現人性之美,D項符合題意;A:這種人性、運動美,不能體現“苦行禁欲的生活哲學”,A項不符合題意;B:理性主義是啟蒙運動時期的核心,B項不符合題意;C:材料沒有體現對民主的輕視,C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雅典文化,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3.【答案】D【知識點】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根據題干“14一16世紀的西歐,開始沖破神學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戰大海的驚濤駭浪,尋找出路。”結合所學可知,14世紀中葉,意大利首先興起文藝復興運動,要求沖破宗教神學的束縛,弘揚人文主義,肯定人性,推動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符合題干中“肯定人性”,而15、16世紀之交,歐洲航海家進行遠洋探險活動,開辟新航路,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符合題干中“尋找出路”,D正確;啟蒙運動于17世紀在英國興起,在18世紀的法國發展到了高潮,光榮革命發生在1688年,屬于17世紀,時間不符合題意,AC錯誤;法國大革命開始于18世紀,時間不符合題意,B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點是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解題方法:依據題干時間再結合所學分析題干內容,然后與選項對比即可。4.【答案】B【知識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化工、冶金、采礦等許多生產部門都開始使用蒸汽機”可知,蒸汽機得到廣泛應用,B項正確;根據題干“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沒有提到技術先進,排除A項;根據“許多部門都開始使用”,說明廣泛應用,排除C項;題干沒有提到人民,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 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革命,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發現問題的能力。5.【答案】D【知識點】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解析】【分析】據題干關鍵信息“指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它”是《共產黨宣言》。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國際無產階級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的理論指導,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故D符合題意;《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與馬克思主義無關,故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共產黨宣言》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6.【答案】B【知識點】俄國農奴制的改革與廢除【解析】【詳分析】結合所學知識,18世紀初,沙皇彼得一世決心改變俄國的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他發出向西方學習的號召,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他創建一支新式常備軍;鼓勵興辦手工工場;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院,開辦學校;提倡學習西方的禮節與生活方式。彼得一世改革以強兵與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目標,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所以這些措施的推行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B正確;改革之前俄國已經是沙皇統治,A錯誤;彼得一世改革沒有廢除腐朽的農奴制度,C錯誤;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是俄國1861年改革,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點是彼得一世改革。解題方法:結合彼得一世改革的基本知識分析題干內容,然后與選項對比即可。7.【答案】C【知識點】林肯與美國南北戰爭;對比評價華盛頓、林肯對美國的影響【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奧巴馬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在美國南北戰爭之前,黑人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十分低下,絕大部分是奴隸出身。黑人也被稱為黑人奴隸,是沒有公民權利的,在美國內戰中,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給予黑人在法律上平等的地位;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杰出貢獻,得到了美國人民衷心的愛戴,成為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故C項正確;選項ABD與題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林肯的主要貢獻等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8.【答案】A【知識點】日本明治維新【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的數據變化和對比可知,明治時期日本工廠數大幅增加,工業年均增長率遠高于英、美等資本主義大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治政府進行明治維新,以“殖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使日本工業得到迅速發展,A正確;B、C、D三項均為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推行的其他措施,但材料中沒有涉及,BCD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點是明治維新。解題方法:結合明治維新的基本知識分析題干內容,然后與選項對比即可。9.【答案】D【知識點】第二次工業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及影響【解析】【分析】根據“第一次工業革命尚未結束之際,新一輪的技術革新浪潮已經興起”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場技術革新指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成就是電力的廣泛應用。D正確;手工工場出現于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A錯誤;珍妮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B錯誤;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現不屬于最顯著成就。C錯誤。綜上故選D。【點評】 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0.【答案】B【知識點】工業革命開始后的城市化與社會問題【解析】【分析】根據圖片中的時間信息可知,圖片反映的是英國工業革命期間,城市人口增多,農村人口減少,這和工業革命推動城市化進程有關,工業革命推動了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使得城市化的水平提升,B正確;圖片體現農村人口減少,A錯誤;圖片體現城鄉人口比例,與貧富分化無關,C錯誤;圖片體現城鄉人口比例,不能體現經濟發展速度加快,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點是工業革命。解題方法:結合所學分析人口比例變化統計圖,然后與選項對比即可。11.【答案】A【知識點】近代世界的文學藝術家及其作品【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表達出貝多芬對自由、平等和博愛渴望的作品是《英雄交響曲》。貝多芬是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他是古典樂派的終結者和浪漫樂派的開拓者,發展和創造了奏鳴一交響曲的結構形式,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田園》等,其中《英雄交響曲》(1804年)是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是貝多芬第一部明確反映重大社會題材的交響樂作品,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熟,A項正確;梵高的《向日葵》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高老頭》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復活》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世界近代科技、文化和藝術成就。12.【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進程及結果【解析】【分析】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殺,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A、B、D錯誤,C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熟記知識點解題13.【答案】C【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進程及結果【解析】【分析】根據表格信息“參戰國30多個”“卷入人口約15億”“傷亡人口3000多萬”“經濟損失3000多億美元”和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4年多,先后參戰的國家共計30多個,約15億人卷入戰爭,超過當時世界總人口數的一半,可見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災難,C正確;一戰后的世界格局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材料沒有涉及,A錯誤;僅從持續時間、參戰國、卷入人口、傷亡人口、經濟損失等信息,無法得出“交戰雙方具有非正義性”的結論,B錯誤;僅從持續時間、參戰國、卷入人口、傷亡人口、經濟損失等信息,無法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為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結論,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點是一戰。解題方法:結合所學分析題干數據信息,然后與選項對比即可。14.【答案】C【知識點】希特勒與二戰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日本與二戰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解析】【分析】A. 導致經濟大危機的爆發,不符合題意;B. 世界人民開始了反法西斯斗爭,不符合史實;C.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開始掌握國家大權。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這兩個歷史事件產生的共同影響是二戰的戰爭策源地形成,故選項C符合題意;D. 世界由局部戰爭走向全面戰爭,不符合史實;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準確理解和記憶回答,這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需要學生理解識記。15.【答案】B【知識點】雅爾塔會議與二戰勝利、性質及影響【解析】【分析】據題干“……公告其13條,主要內容有:盟國將予日本以最后打擊,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 ”和所學知識可知與波茨坦會議有關,1945年7月17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柏林近郊波茨坦舉行會議,會議期間發表《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簡稱《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這篇公告的主要內容有:盟國將予日本以最后打擊,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等,B正確;1943年開羅會議會后公布開羅宣言,A錯誤;1945年2月美英蘇首腦召開的雅爾塔會議的主要內容有:戰后處置德國問題、波蘭問題、遠東問題、聯合國問題,目的是討論歐洲戰后重組問題,C錯誤;1938年慕尼黑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英法等國與德國達成妥協,同意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 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點是《波茨坦公告》。解題方法:結合所學分析題干內容屬于哪個選項即可。16.【答案】(1)名稱:《漢謨拉比法典》 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①總統 ②司法權 特點:三權分立,相互制衡。(3)革命:十月革命 意義: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知識點】古巴比倫王國;華盛頓與美國獨立戰爭;列寧與俄國的十月革命【解析】【分析】(1)名稱:根據材料“某法典的內容刻在一根黑色的大石柱上,從中可了解古巴比倫社會”結合所學可知,這部法典是古巴比倫時期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地位:根據材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已知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補充及特點根據材料二“美國國家權力構成示意圖”及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后,建立起來邦聯制的國家,政治上的松散狀態無法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因此,1787年,美國制定了一部憲法,確立三權分立的總統制資產階級共和政體,建立了聯邦制國家;美國聯邦政府主要包括國會、總統、聯邦法院三大機構,依據三權分立與聯邦制兩大政治思想而制定,將立法、司法、行政三種權力分別獨立,互相制衡,以避免政府濫權。國會是立法機構可以拒絕通過總統想要的法案,或者拒絕批準總統提名的任命,聯邦預算、宣戰和條約必須由國會通過,可以推翻總統的否決,可以彈劾權總統;司法系統能宣布行政令不符合憲法,在總統彈劾聆訊期間,首席大法官充任參議院主席,最高法院負責闡釋國會所通過的法律。因此,上圖①應該填總統,②應該填司法權;國家權力構成的特點是,三權分立,相互制衡。(3)革命:根據材料“這次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次革命指的是俄國的十月革命。意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點評】本題考點是《漢謨拉比法典》、1787年憲法、十月革命。解題方法:(1)名稱: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某法典的內容刻在一根黑色的大石柱上,從中可了解古巴比倫社會”,結合所學分析關鍵信息中的位置即可得出答案。地位: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其文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結合所學對關鍵信息進行分析即可。(2)補充:結合1787年憲法的內容對結構圖進行分析即可。特點:結合所學分析結構圖即可得出答案。(3)革命: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這次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結合所學分析關鍵信息即可得出答案。(1)名稱:根據材料“某法典的內容刻在一根黑色的大石柱上,從中可了解古巴比倫社會”結合所學可知,這部法典是古巴比倫時期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地位:根據材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已知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2)補充及特點根據材料二“美國國家權力構成示意圖”及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后,建立起來邦聯制的國家,政治上的松散狀態無法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因此,1787年,美國制定了一部憲法,確立三權分立的總統制資產階級共和政體,建立了聯邦制國家;美國聯邦政府主要包括國會、總統、聯邦法院三大機構,依據三權分立與聯邦制兩大政治思想而制定,將立法、司法、行政三種權力分別獨立,互相制衡,以避免政府濫權。國會是立法機構可以拒絕通過總統想要的法案,或者拒絕批準總統提名的任命,聯邦預算、宣戰和條約必須由國會通過,可以推翻總統的否決,可以彈劾權總統;司法系統能宣布行政令不符合憲法,在總統彈劾聆訊期間,首席大法官充任參議院主席,最高法院負責闡釋國會所通過的法律。因此,上圖①應該填總統,②應該填司法權;國家權力構成的特點是,三權分立,相互制衡。(3)革命:根據材料“這次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次革命指的是俄國的十月革命。意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17.【答案】(1)生產組織管理形式:租地農場;特點:出現雇傭關系,產品推向市場。(2)政策:新經濟政策。特點: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擴大生產;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3)背景:在經濟大危機中,胡佛政府無力扭轉危機,人民對美國的政治體制也產生了動搖。評價: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4)啟示:改革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手段;不同社會制度的經濟體制可以相互借鑒;不同社會制度對人類的進步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等。【知識點】西歐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蘇維埃政府的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解析】【分析】(1)生產組織管理形式:根據材料“14世紀中葉以后,越來越多的領主出租自營地,他們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可知租地農場。特點:根據材料“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可知出現雇傭關系,產品推向市場。(2)政策:根據材料“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可知為新經濟政策。特點:根據材料“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實行自由貿易;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可知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擴大生產;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3)背景:根據材料“在一個經濟大蕭條的時期,政府不敢干預經濟也就無力保障人民的基本福利,于是,人民對胡佛失望了,甚至對美國的政府體制也產生了動搖……”可知羅斯福“大膽啟動新政”的背景是在經濟大危機中,胡佛政府無力扭轉危機,人民對美國的政治體制也產生了動搖。評價:根據材料“這些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政府要直接地對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負起責任”可知,作者認為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4)啟示:根據材料中的西歐社會經濟的變化、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相關知識可知改革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手段;不同社會制度的經濟體制可以相互借鑒;不同社會制度對人類的進步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等。【點評】本題考點是中世紀莊園經濟、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解題方法:(1)生產組織管理形式: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14世紀中葉以后……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結合中世紀莊園經濟的發展情況對關鍵信息進行分析即可。特點: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結合所學對關鍵信息分析即可。(2)政策: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 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結合蘇俄建國初期的經濟政策分析關鍵信息即可。特點: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實行自由貿易;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結合所學分析關鍵信息即可。(3)背景: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在一個經濟大蕭條的時期,政府不敢干預經濟也就無力保障人民的基本福利,于是,人民對胡佛失望了,甚至對美國的政府體制也產生了動搖”,結合胡佛政府在經濟蕭條時期的社會現狀分析關鍵信息即可。評價: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這些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政府要直接地對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負起責任”,結合羅斯福新政的影響去分析關鍵信息即可。(4)啟示:結合所學和材料中的西歐社會經濟的變化、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概括即可。(1)生產組織管理形式:根據材料“14世紀中葉以后,越來越多的領主出租自營地,他們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可知租地農場。特點:根據材料“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可知出現雇傭關系,產品推向市場。(2)政策:根據材料“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可知為新經濟政策。特點:根據材料“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實行自由貿易;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可知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擴大生產;允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3)背景:根據材料“在一個經濟大蕭條的時期,政府不敢干預經濟也就無力保障人民的基本福利,于是,人民對胡佛失望了,甚至對美國的政府體制也產生了動搖……”可知羅斯福“大膽啟動新政”的背景是在經濟大危機中,胡佛政府無力扭轉危機,人民對美國的政治體制也產生了動搖。評價:根據材料“這些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政府要直接地對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負起責任”可知,作者認為新政一方面開啟了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另一方面也開啟了福利主義的大門。(4)啟示:根據材料中的西歐社會經濟的變化、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相關知識可知改革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手段;不同社會制度的經濟體制可以相互借鑒;不同社會制度對人類的進步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等。18.【答案】(1) 榮譽:南美的“解放者”名稱:“文明不服從運動”。(2) 名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影響:打破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使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 宣言:《聯合國家宣言》事例:政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軍事:諾曼底登陸(4) 觀點: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論述:19世紀末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加劇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科技競爭和經濟競爭,加劇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局勢的緊張。由于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美國和德國作為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科技發明領先于其他國家,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競爭力增強,經濟發展迅速,20世紀初,工業生產總值分別躍居世界第一、二位。英法等國科學技術和發明落后,經濟實力被美德超過。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使列強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日趨激烈。在本國經濟集團和壟斷組織的推動下,要求跨出國界,形成國際壟斷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促使主要國家加緊了對外擴張的步伐,為了爭奪世界,列強締結軍事和政治同盟,形成了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并且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知識點】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的爆發與主要戰場【解析】【分析】(1)榮譽:根據材料一“819年,玻利瓦爾率領隊伍,打敗西班牙軍隊。他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結合所學可知,玻利瓦爾的功績為他贏得的榮譽是:南美的“解放者”名稱:根據材料一“1930年,甘地再次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后來,印度總督與甘地談判,雙方妥協。”結合所學可知,這次運動主要采取不服從形式,所以又被稱為“文明不服從運動”。(2)名稱:根據材料二“簽署《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結合所學可知,簽署《凡爾賽條約》的是巴黎和會,巴黎和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新秩序,華盛頓會議確立了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新秩序。因此,通過這兩次會議,帝國主義列強重建的戰后國際秩序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影響:根據圖2信息“華盛頓會議”結合所學可知,華盛頓會議簽訂了《九國公約》,實現了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等目的,使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然而中國仍未擺脫被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因此圖2簽訂的條約對中國的影響是:打破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使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宣言:根據材料三“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此后,‘聯合國家’在政治上相互合作,在軍事上互相配合,對加速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可知,材料三中的“宣言”指的是:《聯合國家宣言》。事例:結合所學可知,《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1944年6月,美、英盟軍成功登陸法國諾曼底,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因此,政治上合作的事例是: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軍事上配合的事例是:諾曼底登陸(4)觀點:根據材料四“戰爭因素:地緣沖突、經濟不平衡和競爭、貿易戰和關稅 ;國際格局:國際結盟、新興國家崛起、強國易位 ;大國關系:大國沖突、國際轉型時期的矛盾等; 工業實力、科技發展、教育等因素的影響”結合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力影響國際關系和世界局勢,可以提煉出觀點: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論述:圍繞觀點,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三國同盟、三國協約軍事政治集團的成立,一戰爆發的史實進行論述。做到史論結合,條理清晰。19世紀末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加劇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科技競爭和經濟競爭,加劇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局勢的緊張。由于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美國和德國作為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科技發明領先于其他國家,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競爭力增強,經濟發展迅速,20世紀初,工業生產總值分別躍居世界第一、二位。英法等國科學技術和發明落后,經濟實力被美德超過。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使列強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日趨激烈。在本國經濟集團和壟斷組織的推動下,要求跨出國界,形成國際壟斷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促使主要國家加緊了對外擴張的步伐,為了爭奪世界,列強締結軍事和政治同盟,形成了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并且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分析】本題考點是殖民地斗爭、一戰、二戰。解題方法:(1)榮譽:結合所學分析玻利瓦爾的功績的到來什么稱號。名稱:依據史料時間再結合所學分析史料信息即可得出結論。(2)名稱:結合所學分析圖片信息即可得出答案。影響:結合所學分析該國際秩序對中國產生的影響即可。(3)宣言:閱讀史料,找出關鍵信息“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依據關鍵信息分析所學二戰中哪個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即可。事例:結合所學分析反法西斯同盟合作的政治和軍事相互配合的例子即可。(4)觀點:結合所學對表格信息進行分析概括提煉可知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力影響國際關系和世界局勢,可得出觀點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論證:圍繞觀點,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三國同盟、三國協約軍事政治集團的成立,一戰爆發的史實進行詳細論述即可。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青云中學2023-2024學年部編版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試題(學生版).docx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青云中學2023-2024學年部編版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