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北省雄安新區雄縣 2024—2025 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 12 個小題,每題 2 分,共 24 分)1.九年級歷史興趣小組準備舉辦一期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展,下列成就不能納入其中的是( )A.瓦特改進的蒸汽機 B.愛迪生發明的耐用白熾燈泡密C.本茨制造出的內燃機驅動的汽車 D.諾貝爾發明的現代炸藥2.19 世紀中期以后,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化教育,法國和德國最早建立起國家教育體系。從 1870 年開始,英國、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大眾化教育在歐洲開始推廣的直接原因是( )A.殖民擴張的需要 B.歐洲國家爭奪霸權的需要C.工業化發展的需要 D.資產階級革命浪潮的推動3.科學與文化在近代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列人物、成就及其評價搭配完全正確的是( )A.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再現了法國 19 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B.達爾文——《物種起源》 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C.巴爾扎克——《戰爭與和平》 描繪出俄國社會各階層的生活場景D.貝多芬——《向日葵》 表達了畫家對生命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4.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戰前一位德國大臣說:“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國的霸權,以有利于德國。”可見,判斷戰爭性質的重要依據是( )A.戰爭的動機 B.戰爭的規模 C.戰爭的過程 D.戰爭的結果5.“1916 年是大戰關鍵性的一年……德國把重點放在西線……發動強大攻勢,德法兩國投入 100 多個師的兵力……這一戰役雙方損失近百萬人……此戰后德國軍力開始衰落,逐漸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此戰是()A 薩拉托加大捷 B 薩拉熱窩事件 C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D 凡爾登戰役6.“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材料評述的是( )A.第一國際成立 B.《共產黨宣言》發表 C.俄國二月革命 D.俄國十月革命7.有學者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以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為代表的國際秩序,沒有帶來真正的和平,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該學者意在強調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 )A.重新劃分了勢力范圍 B.推動了世界和平發展C.缺乏制止戰爭的手段 D.未解決國家間的矛盾8.1922 年,華盛頓會議上九國代表簽署了《九國公約》,其中第四款規定,各締約國“不得因中國狀況,乘機謀特別權利,而減少友邦人民之權利,并不得有害友邦安全之舉動”。該條約簽署的目的是( )A.維護美國的“門戶開放”原則 B.協調各國在歐洲的軍事行動C.維護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 D.調整戰勝國在歐洲的關系9.“由于甘地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使英國殖民政府束手無策,孟買 16 家工廠關閉,政府貨物稅收減少 70%。”材料主要表明甘地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A.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 B.削弱了英國的軍事實力C.促進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 D.激起了印度的國內矛盾0.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認為,大蕭條的根本原因是需求不足,他建議政府價人,通過增加貨幣供應、安排市政工程等措施來刺激經濟發展。與這一主張最吻合的舉措是( )A.1861 年農奴制改革 B.日本建立法西斯專政C.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 D.美國實施羅斯福新政11.“那是一個充滿動蕩、變革與血腥恐怖的年代,全球性經濟大崩潰、法西斯主義迅猛崛起,軸心國集團建立,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那也是一個英雄與英雄并出的年代。”與上述情景描述最相符的史實是 ( )A.,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維護了國家統一 B.列寧領導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C.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建立法西斯專政 D.扎格魯爾領導了華夫脫運動12.1942 年 1 月 1 日,美、蘇、英、中等 26 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在宣言簽字時,確定了美、蘇、英、中在前,其他國家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原則。這表明( )A.四大國在同盟中有著重要作用 B.二戰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C.四大國之間的分歧已經解決 D.二戰戰場形勢已經發生根本轉折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個小題,共 36 分)得分 評卷人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 分)材料一:電的發明和應用,打開了解放生產力的大門。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與第一次技術革命截然同,第二次技術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學理論直接指導下興起和發展起來的。科學通過先進的技術直接出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從而為工業開辟空前廣闊的領域和提供空前的發展速度。——摘編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城市的規模越來越大。到 19 世紀后期,大部英國人已經生活在城市之中了……在工業化進程中,西方國家出現了許多問題,工廣排放大量的廢氣廢水,嚴重污染了大氣和河流。(1)材料一中”新的時代”指的是什么時代的到來?(2分)并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第二次技術命”的特點。(3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4分)(3)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工業革命對我國現代化建設有何借鑒意義。(2 分)得 評卷人分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一:國內戰爭結束后,蘇維埃政權繼續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引發了空前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余糧征集制被執行得越來越激烈、越來越過滅。所以,農民和工人的不滿就集中表現在由工人和農民組成的軍隊里,在 1921 年 2-3 月爆發了所謂的“喀瑯施塔得叛亂”。列寧開始意識到國家政策脫出軌道,于是,迅速在某些方面作出了修正和調整。-——陳之驊《蘇聯興亡史綱》材料二:1937 年蘇聯共建成 6000 多個企業,工業總產值比 1913 年增長了 7倍;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已達 77.4%。蘇聯糧食產量,在全盤集體化運動前 1925 年—1927 年期間平均每年為 7527 萬噸,一五期間降為 7360 萬噸,二五期間再降為 7290 萬噸。——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1)概括材料一中“列寧開始意識到國家政策脫出軌道”的原因。(2 分)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作出了修正和調整”后產生的效果。(3 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蘇聯經濟建設的成就與問題。(4 分)并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3 分)得分 評卷人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材料一:1931 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1945 年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大戰卷入的國家達 61 個,卷入的人口達 17 億,造成 9000 萬人口傷亡,其中軍隊 5000 萬人,戰爭對參戰國的城市、鄉村、工業、農業等造成的物資總損失高達 4 萬億美元以上。——摘編自《世界現代史》材料二:讀 1941 年-1945 年法西斯德國及其他歐洲同盟國的陸軍在各戰場的分布表。(表中軍隊分布按師計算)1941 年 1942 1943 年 1944 年 1944 年 1945 年1942 年戰場 6 年 4 1 6 14 月月 22 日 11 月 月 月 月 月蘇德戰190 219 266 233 245 239.5 195.5場其他戰6 11 12.5 14.5 21 85 107場——蘇聯國防部軍事歷史研究所等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史(1939——1945)》(1)根據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特點。(3分)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3 分)(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主要信息。(2 分)從歐洲戰場形勢分析,1944 年 6 月“其他戰場”陸軍兵力增加的主要原因。(3分)(2)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留下很多啟示,談談你的感悟。(2 分)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月考學情質量檢測歷史(部編版) 參考答案本答案僅供參考,若考生答案與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正確,同樣得分。一、單項選擇題1.A 2.C 3.B 4.A 5.D 6.D 7.D 8.A 9.A 10.D 11.C 12.A二、非選擇題13.(1)“電氣時代”。(2分)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3 分,合理即可)(2)城市化,環境污染。(4 分)(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應該注意保護環境等。(2 分,符合題意即可)14.(1)余糧收集制的執行引起人們不滿,社會矛盾尖銳。(2 分)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3分)(2)成就:工業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工業總產值增長速度快,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比重較大。(2 分)問題:糧食產量減少,農業發展停滯,工農業發展失衡。(2分)兩個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集體化損傷了農民積極性。(3 分,合理即可)15.(1)戰爭規模大、持續時間長、涉及范圍廣、損失嚴重。(3 分,寫出三點即可)1939 年 9 月 1日凌晨,德軍以“閃電戰”方式突襲波蘭。(3 分)(2)蘇德戰場是歐洲的主戰場。(2分)美英盟軍諾曼底登陸。(3分)(3)戰爭是殘酷的,應該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避免戰爭;人類命運休戚相關,只有加強國際合作,才能共同發展等。(2 分,寫出一點符合題意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