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科學素養實踐測評注意點班級 姓名 學號實驗一:探究橡皮筋是怎樣發出聲音的實驗步驟:1、兩只手分別捏住橡皮筋的兩端,輕輕拉伸,聽橡皮筋是否發出聲音。2、將橡皮筋放在桌面上輕輕按壓,聽橡皮筋是否發出聲音。3、將橡皮筋放在手中輕輕揉搓,聽橡皮筋是否發出聲音。4、將橡皮筋兩端固定,輕輕彈撥,聽橡皮筋是否發出聲音。實驗結論:橡皮筋是通過振動發出聲音的實驗二:探究其他物體是怎樣發出聲音的實驗步驟:1、依次演示使圖中物體發聲的操作。觀察這些物體在發聲過程中是否振動,有振動打“√”。可以用手輕輕觸碰,感受正在發聲的物體是否振動。實驗結論:物體是通過振動發聲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實驗三:模擬鼓膜的振動實驗步驟:1、把氣球皮放在塑料杯口上繃緊,用橡皮筋固定,模擬鼓膜。2、在氣球皮上放少量的細沙(或碎紙屑)。3、用音叉等能發聲的物體,在“鼓膜”上方分別制造強弱不同和遠近不同的聲音,仔細觀察“鼓膜”是否發生振動。4、重復以上步驟,記錄現象。實驗結論:聲音能夠引起鼓膜的振動,聲音越強、距離越近,鼓膜振動越明顯。實驗四:探究聲音強弱與物體振幅大小的關系實驗步驟:1、用不同的力度撥動鋼尺、橡皮筋和敲擊鼓面。2、觀察它們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時振幅的大小。3、重復上述實驗并記錄。實驗結論:物體的振幅越大,發出的聲音越強,音量就越大;物體的振幅越小,發出的聲音越弱,音量就越小。實驗五:模擬人體呼吸實驗步驟:1、正確安裝模擬呼吸裝置。2、用手輕輕下拉下方模擬膈肌的氣球皮,觀察小氣球的變化,此時為吸氣狀態。3、把氣球皮向上頂起,觀察小氣球的變化,此時為呼氣狀態。實驗結論:隔肌收縮時,位置下降,氣體進入肺完成吸氣過程;膈肌舒張時,位置上升,肺中的氣體排出,完成呼氣過程。實驗六:測量肺活量實驗步驟:展開測量袋。深吸一口氣,然后將氣體從通氣管呼入測量袋。肺部氣體全部呼出后,收緊通氣管,避免空氣跑出。將測量袋往里卷,直到卷不進去為止。用燕尾夾固定袋口。讀取鼓起測量袋上最大數值。單位為毫升。記錄到表格中。將肺活量袋中的空氣全部排空,重復上述實驗,測量三次,取最大值記錄到表格中。實驗六:食物在口腔當中的變化實驗步驟:觀察餅干在咀嚼前的樣子,記錄下來。將餅干放入口中咀嚼,用鏡子分別觀察咀嚼一次、三次、五次后餅干的樣子,將看到的和感覺到的記錄下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