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12月學情監測七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5 CCBCB 6——10 BABDC11——15 BDDCA 16——20 BDBDB二、非選擇題21.(1)措施:合并郡縣,裁減官員(撤官并縣);任用賢能;加強對官吏的監督;懲處貪官污吏(整頓吏治);下令釋放奴婢;減輕農民負擔(減輕田租);減輕刑罰;允許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等。(任答一點2分)(2)原因:東漢時期國家統一;人民安居樂業;政局相對穩定(社會出現比較安定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文化發展繁榮等。(任答一點2分)歷史價值: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東漢的民間生活氣息和地方風貌(反映了東漢的民間生活氣息和地方風貌)。藝術價值:通過這件惟妙惟肖、極為傳神的說唱俑,可以感受到當時民間藝術的發展,也可以看到當時雕塑藝術的水平高超;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任答一個方面即可得2分)(3)示例:東漢中后期,宦官和外戚交替專權危害政權統治(東漢中后期,宦官和外戚交替專權的危害)(2分)東漢中后期,皇帝大多年幼,外戚掌握政權;長大后的皇帝依靠宦官奪回政權,又出現了宦官專權的局面。如此循環往復,形成了東漢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這導致東漢政治腐朽不堪,兩大集團又竭力搜刮民財,導致民生困苦,社會混亂,最終引發大規模農民起義。起義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使其名存實亡。(4分)22.(1)理由: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促進了漢朝與西域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促進了漢朝與西域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為絲綢之路開通奠定基礎。(任答一點2分,如果學生回答張騫開通絲綢之路不得分)優秀品質:敢于冒險;不畏艱難,不怕吃苦(堅決克服困難的意志);百折不撓;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精神;不辱使命的民族氣節等。(2分,答出一點即可)(2)作用:最初是軍事和外交用途,之后成為商業通道;促進了物質交流和文化交融;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促進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任答一點2分)(3)主要職責:維護當地秩序;保障絲綢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暢通;(任答一點2分)意義:西域都護的設置,使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為絲綢之路的暢通創造了條件。(任答一點2分)23.(1)蔡倫(1分,有錯別字不得分)。影響: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是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發展的巨大貢獻。(任答一點2分)(2) 體裁:紀傳體(紀傳體通史);(1分,有錯別字不得分)價值:倡導秉筆直書,對我國史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文筆優美,在文學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任答一點2分)(3)貢獻: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提出辯證分析病情對癥治療;發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預防疾病等。華佗:擅長針灸、湯藥為人治病;發明“麻沸散”;實施外科手術;編制“五禽戲”,幫助人們強身健體(編制“五禽戲”)。(任選一個人物回答一點即得2分)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12月份學情監測七年級歷史試題本試題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 50 分,考試時間 60 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 20 分)一、選擇題(以下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選對得1分,共20分)1.形成正確的歷史時空概念,掌握正確計算歷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歷史學習的目標之一。請判斷下列歷史事件發生在公元1世紀的是A.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 B.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發生C.劉秀于公元25年建立東漢 D.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2.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以下可用于研究西漢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第一手史料是A.任升創作的長篇小說《絲綢之路》 B.中國郵政的《絲綢之路》郵票C.絲綢之路出土的漢時貴霜王朝銅幣 D.電視劇《漢武大帝》中的片段3.在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演進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共同開拓了中國的遼闊疆土,共同締造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該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管轄開始于A.秦朝 B.西漢 C.西晉 D.北朝4.張騫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種傳到中原,豐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種屬于從西域傳入的是A.小麥 B.水稻 C.核桃 D.粟5.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借“絲綢之路”這一歷史符號,溝通歷史與未來,連接中國與世界。漢朝時“海上絲綢之路”最遠抵達A.歐洲 B.印度半島南端和今天的斯里蘭卡C.日本 D.孟加拉灣6.下圖是《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部分目錄,根據目錄內容判斷該單元的主題是第9課 秦統一六國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 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課 大一統王朝的鞏固 第13課 東漢的興衰 第14課 “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經營西域A.中華文明的起源 B.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繁榮與開放的社會7.“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司馬遷編撰《史記》的宗旨,通過《史記》,我們可以了解到的是A.秦始皇統一六國 B.班超經營西域C.北京人保存火種 D.道教的創立與傳播8.《九章算術》運用最小公倍數計算田畝面積,運用正反比例分配解決賦役的合理負擔問題,解決筑城、開渠等問題則運用了體積計算的方法。由此可見,《九章算術》A.追求藝術性 B.理論性強 C.突出實用性 D.領先時代9.西漢末年,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一些佛教用語也逐漸融匯到漢語中,如“五體投地”“現身說法”“大千世界”“天花亂墜”等。這說明A.佛教是從日本傳入中國的 B.佛教和道教都起源于中國本土C.佛教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D.佛教對中國文化產生深遠影響10.曹操的詩句“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記錄了戰爭給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該詩反映哪個時期?A.西晉時期 B.南北朝時期 C.東漢末年 D.戰國時期11.制示意圖,梳理知識結構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示意圖中正確的是A. B.C. D.12.歌曲《曹操》中唱道:“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歌詞中的“分三國”是指歷史上的三國鼎立,其形成的標志是A.208年,赤壁之戰 B.220年,曹丕稱帝C.221年,劉備稱帝 D.229年,孫權稱帝13.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國統治者都重視發展生產,其中蜀漢在丞相諸葛亮的治理下取得的突出成就是A.大力興修水利 B.農業上實行屯田C.造船業發達 D.加速西南地區開發14.230年,孫權派某將軍率領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臺灣與大陸的聯系。這位將軍是A.周瑜 B.魯肅 C.衛溫 D.黃蓋15.從三國后期到西晉初期,位于北方地區的曹魏政權滅了蜀漢,取代曹魏的西晉最終滅掉吳國統一全國。出現這一歷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程度高于南方B.北方地區出現了民族大交融趨勢C.北方政權采取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D.北方政權進行了多次有效的改革16.西晉后期,數以十萬計的中原人遷往江南,形成了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高潮。與這一現象有直接關系的是A.統治階級的昏庸腐朽 B.八王之亂C.魏、蜀、吳的連年戰爭 D.游牧民族內遷17.“他當皇帝,得益于南北大貴族的擁戴,政治上依靠王導,軍事上依靠王敦。”時人稱出現了“王與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這樣的政治局面出現在A.曹丕建立的曹魏 B.司馬炎建立的西晉C.鮮卑族建立北魏 D.司馬睿建立的東晉18.自東漢以來,西北邊陲的一些少數民族不斷向內地遷徙。西晉末年,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斷①內遷少數民族和漢族交融加強 ②南方取代了北方成為我國的經濟重心③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統一全國 ④北方人口南遷促進了南方經濟的開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東晉初年,江南糧荒嚴重,但南北勞動人民兩支生產大軍,用無比堅韌的力量戰勝了自然,使江南農業發展邁進一大步,這表明江南農業發展得益于A.自然環境優越 B.生產工具改進 C.高產作物引進 D.農民辛勤勞動20.列表格是學習歷史常用的方法之一。閱讀下列表格,其內容所反映的是東晉南朝時哪一方面的史實農業 麥稻兼作,興修水利手工業 絲織業技術進步青瓷燒制技術高超城市 建康城人口眾多A.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 B.江南經濟發展的表現C.北人南遷的原因 D.淝水之戰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 30 分)二、非選擇題(3 題共 30 分,其中 21 題 12分,22 題 10分,23 題 8分)21.東漢(公元25—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西漢之后的大一統王朝,與西漢合稱漢朝。李老師以“東漢的興衰”為主題,設計了下面的學習任務單,請你參與完成。(12分)任務一【呈現歷史史料——剖析強盛舉措】材料光武帝統一天下以后,撤官并縣,虛置三公,事歸臺閣,他用了很多很有才干的人,同時他對吏治的管理非常嚴格,即使位列尚書臺的官員出現不法行為,他也會在朝堂上當眾鞭笞。——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孫曉(1)國家發展是多種因素的結果,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光武帝治國理政的主要措施。(2分)任務二解讀歷史文物——感悟歷史價值】東漢彩繪陶擊鼓說唱俑(左圖),下穿長褲,左腿屈膝,右腿上揚,赤足,張口笑著,神態詼諧,動作夸張,憨態可掬,體現正在擊鼓說唱的形象。說唱俑又稱說書俑,漢代百戲之一。漢代俳優(古代演滑稽戲雜耍的藝人)大致以調謔、滑稽、諷刺的表演為主,表演時,邊擊鼓邊歌唱。他們往往隨侍主人左右,作即興表演。漢代畫像石、畫像磚的樂舞百戲圖中經常可以看見這種說唱俑。(2)歷史文物承載價值。分析東漢時期的出土文物中有這么多說唱俑的可能的原因。(2分)簡述上面文物所承載的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2分)任務三【闡述歷史史事——見證時代特點】根據上面思維導圖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論述其危害。(100字左右)(6分)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 張騫,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探險家和外交家之一。他本是侍衛皇宮的一個普通郎官,不甘心碌碌一生,于是應募出使,投身西域。在他之后,商賈駝隊、政府使節、屯田軍吏在綠洲與戈壁上穿梭行進。史書形容當時的景象說:“馳命走驛,不絕于時月,商胡販客,日款于塞下。”——摘編自卜憲群《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張騫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探險家和外交家的理由。(2分)請概括張騫的優秀品質。(2分)材料二 絲綢之路最初是軍事路、外交路,漢武帝派使臣聯合西域的大宛、烏孫、大月氏等國,成立了一個松散的合作聯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勢力。之后是民生路、商業路、世貿路,再之后發展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質交流的同時,中國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間交集共生。——穆濤《漢代的政治豐碑和國家隱痛》(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歷史作用。(2分)材料三 秦在開疆拓土的過程中,滅義渠后在西北地區設隴西等三郡;開嶺南,在南越之地設置南海等郡。漢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陸續設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西域都護是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立的最高軍政長官,其職責主要是維護當地秩序,保障絲綢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暢通。——摘編自徐杰舜《秦漢民族政策特點初論》(3)根據材料三,簡述西域都護主要職責。(2分)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域都護的設置有何重大意義?(2分)23.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凝聚著這個民族的智慧,是民族賴以生存的支柱和靈魂。請根據提示信息,回答相關問題。(8分)【科技篇】(1)西漢時期,人們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東漢時改進了造紙工藝,相關人物是誰?(1分)上圖造紙術的傳播,對世界文明產生了什么影響?(2分)【史學篇】《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什么體裁的史書?(1分)這部史學著作有何價值。(2分)【醫學篇】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當時疫疾廣泛流行,據載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傳染病,其中傷寒病占百分之七十。張仲景刻苦學習醫學,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寫出了傳世醫學巨著,確立了辨證論治的中醫臨床基本原則,做長沙太守時為方便百姓看病初一、十五開堂坐診。 華佗生活在東漢末年,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華佗十分同情深受苦難的勞動人民,他走訪了許多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藥物,經過多次不同配方的炮制,終于把麻醉藥試制成功,為人民解脫疾苦,被后世尊之為“外科鼻祖”。(3)從上面兩位醫學家中任選一人,寫出他的貢獻。(2分)(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歷史 參考答案.docx 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12月月考歷史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