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拓展級部 高二年級第二次月考 生物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 15 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自然界中種群的數量總是處于不斷變動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都會影響種群的數量。圖1中曲線是單獨培養甲生物時的種群數量變化,圖2是甲、乙兩種生物混合培養時甲種群數量與乙種群數量的比值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單獨培養時,甲種群數量呈“S”形增長,增長速率先變小后變大B.若甲為某稻田生態系統中的青蛙,則乙可能為蟾蜍C.若甲為有害生物,應在a前及時防治D.若乙為某地區的有害生物,可以投放甲進行生物防治2.某科研團隊對韶關八寶山森林群落中的常見喬木進行調查,其中紅背錐、廣東松、安息香的種群密度和年齡結構的調查結果如下表。已知紅背錐是該森林中數量最多的喬木,并且對其他物種的影響最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森林中紅背錐、安息香的年齡結構分別為穩定型和增長型B.紅背錐是該森林公園中的優勢種,調查的種群密度為93株/100m2C.采用樣方法隨機取樣、適當增加樣方數,能精準調查出某植物的種群密度D.隨海拔升高紅背錐減少、廣東松增多,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3.原產于地中海沿岸的常綠灌木巖薔薇,在其種子成熟時,枝葉里揮發性精油的儲量增加,在驕陽照射且氣溫超32℃時,巖薔薇就會自燃,與其一起生長的植物甚至周邊大量植物將無一幸免,而其帶有防火外殼的種子全部掉到灰燼中。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br/>A.巖薔薇種群生態位是長期與其他生物及無機環境協同進化的結果B.在巖薔薇引發燃燒的區域中再次出現各種生物屬于次生演替C.與巖薔薇一起生存的植物多數存在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關系D.巖薔薇的年齡結構是預測巖薔薇種群密度未來變化趨勢的重要依據4.某山區實施退耕還林之后,群落經過數十年的演替發展為森林。下圖表示群落演替的三個連續階段中,優勢植物種群甲、乙、丙的數量變化情況。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該過程中,群落的物種組成發生改變,并且物種豐富度會逐漸提高B.實施退耕還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動植物種群的環境容納量C.演替中后一階段優勢物種的興起,一般會造成前一階段優勢物種的消亡D.甲、乙、丙之間為種間競爭關系,第3 階段群落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層現象5.種群密度和植被群落結構決定著種群內個體被捕食風險的高低,研究者對某種北方高原鼠兔被捕食風險進行了研究,結果如下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br/>注:警戒距離是指當高原鼠兔有警戒行為時與捕食者之間的距離,與個體被捕食風險呈負相關A.高原上所有的植被、鼠兔及其生活的無機環境共同構成生態系統B.植被群落既影響高原鼠兔被捕食風險,也能為高原鼠兔的生存提供食物和棲息空間C.由圖1可知,一定范圍內,高原鼠兔種群密度降低會降低個體被捕食的風險D.直接影響高原鼠兔種群密度的因素包括遷入率和遷出率、捕食者數量等6.蚜蟲是常見的小麥害蟲,蚜蟲體型小,多集中分布在心葉,以小麥的汁液為食。如圖為某麥田中能量流經蚜蟲及其天敵N的過程,其中的字母表示相應的能量數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麥田中小麥與蚜蟲構成的數量金字塔可能為倒金字塔B.圖中c包括了蚜蟲遺體殘骸及其糞便中的能量C.天敵N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可用b-f表示D.蚜蟲的能量能流向天敵N,但天敵N的能量不能流向蚜蟲7.地球上存在著多種生態系統,它們在結構和功能上的差異直接影響著生態系統的發展。對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的害蟲進行消殺時,噴施了易在生物體內殘留的殺蟲劑A。一段時間后,該草原土壤及不同種類生物中監測到殺蟲劑A的平均值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土壤 草本植物 食草動物 食肉動物0.95mg·kg-1 5.58mg·kg-1 13.26mg·kg-1 121.42mg·kg-1A.殺蟲劑A沿“草本植物→食草動物→食肉動物”這條食物鏈表現出生物富集現象B.若該草原生態系統最終演替為荒漠,則影響演替的關鍵環境因素是降水量C.消殺害蟲能夠調整能量流動的方向,提高營養級之間能量傳遞的效率D.長期噴殺蟲劑A,會導致害蟲發生抗殺蟲劑A變異,最終破壞生態平衡8.圖1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碳循環的過程,圖2是該生態系統中鼠攝食后的能量流動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1中①②③均表示呼吸作用,⑤中碳以CO2形式傳遞B.鼠在圖1中屬于乙,B的能量為鼠流入圖1中生物甲的能量C.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丙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總能量D.若C伴隨著③過程散失,則D表示被下一營養級攝入的能量9.土壤生物在土壤形成和發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如圖表示自然林地土壤與農耕地土壤的有機物供給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林地的土壤小動物都屬于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消費者B.農耕地的土壤中有機物蓄積少,只與農作物的產品輸出有關C.若要探究土壤微生物對落葉的分解作用,實驗組土壤應保持自然狀態D.除草除蟲可調整農耕地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更多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10.2024年4月底,美國的16個州迎來周期性蟬群。土壤溫度達到17.8℃后,下一場大雨,蟬群就會爆發。它們從土里鉆出來,蛻皮后,雄性開始嗡嗡叫,尋找配偶,繁殖時間持續6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蟬從地下鉆出來時留下的孔洞有助于土壤通氣,讓雨水進入地下,滋養樹根B.蟬是一些動物的食物,噴灑殺蟲劑可能會導致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發生改變C.雄蟬嗡嗡的叫聲屬于物理信息,具有物種特異性,有利于生物種群的繁衍D.蟬死亡時,其腐爛身體中的有機物能為樹木的生長和微生物的活動提供養分11.2024年是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實施的第三年,禁漁實施以來,水生生物資源和多樣性均呈現恢復向好趨勢,而已處于極度瀕危的長江江豚數量首次止跌回升。而據最新監測結果顯示,隨著長江全面禁捕工作的推進落實,長江常見魚類資源有恢復的趨勢,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現了草魚、鰱魚等四大家魚數量激增魚類泛濫的現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江豚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調查其數量常用標記重捕法B.歷史上長江魚類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過度捕撈、水體污染等人類活動的干擾C.長江禁捕三年,魚類比禁捕之初增加了25種,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升高D.由草魚、鰱魚等四大家魚數量激增可知,長江流域生態已恢復,可開放大量捕撈12.巴西龜因具有艷麗的外表和超強的適應能力成為了最常見的寵物龜,但同時也因其強大的搶食能力和繁殖能力而成為了“世界百大入侵物種”之一,其使本地種的可利用資源減少,導致本地種的種群增長率大大降低從而將地本地種排斥出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外來物種會破壞生態系統,應該全面禁止引入外來物種B.人工生態系統比自然生態系統更容易遭受外來物種的入侵C.巴西龜用于人類觀賞是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D.入侵物種會占領本地物種的生態位,最終可能發展成為優勢種13.放牧強度可影響人工草地的能量流動。下圖表示某亞熱帶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強度下牧草凈初級生產量的變化。其中G0為不放牧,G1-G3為放牧強度逐漸增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A.據圖推測,8月份不放牧草地物質循環速率通??煊诜拍敛莸?br/>B.5-8月最適放牧強度為G2,可被初級消費者利用的總能量最多的是6月C.8-10月不放牧草地凈初級生產量較低的原因可能是枝葉過多相互遮光D.為保持草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穩定性,草地要合理利用,控制載畜量14.2023年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云浮市郁南大河國家濕地公園開展了主題為“修復濕地,刻不容緩”系列宣傳活動。為了對該濕地公園進行修復,當地實施了退耕還濕,禁止生活污水排入等措施,根據地形地貌,分段規劃,栽種當地物種,分段建成經濟林帶、觀賞林帶、水生植物帶等濕地長廊,實現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有機結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選擇栽種本地植物,遵循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B.濕地長廊的建設,提高了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C.人們對該生態系統的修復改變了群落演替的速度D.水生植物帶對水體的自我凈化作用體現了生態系統的直接價值15.當生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時,系統內各組成成分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能量、物質的輸入與輸出在較長時間內趨于相等,結構和功能處于相對穩定狀態,在受到外來干擾時,能通過自我調節恢復到初始的穩定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生態系統負反饋調節的基礎B.生態系統組分越多,其抵抗力穩定性就一定越高C.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都是最強的D.在不超過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范圍內,可以合理適度地利用生態系統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6.某學習小組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實驗中,利用血細胞計數板觀察計數。圖1為小方格內的細胞分散情況,圖2為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將1mL酵母菌培養液稀釋103倍后的計數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A.1個血細胞計數板上有2個計數室,一塊蓋玻片能同時覆蓋兩個計數室B.實驗時先蓋蓋玻片再滴培養液,多余的培養液可用濾紙吸去C.若實驗出現了圖1中的c情況,則說明培養液的稀釋倍數不夠D.假設所有中格內酵母菌數相等如圖2所示,則此時酵母菌種群密度為2.5х109個/mL17.科研人員調查了某森林群落中部分鳥類在不同空間層次中的相對密度及主要食物,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物種 相對密度 主要食物樹冠層 灌木層 草本層 地表層林鴿 330 3 — — 棟樹等高大喬木的果核和種子長尾山雀 118 139 20 11 鞘翅目和鱗翅目等昆蟲沼澤山雀 20 152 79 8 各種昆蟲及其幼蟲、卵和蛹等A.林鴿和長尾山雀沒有共同的食物,二者不存在種間競爭B.沼澤山雀在垂直方向不同層次上的分布不同,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C.灌木層中長尾山雀與沼澤山雀的競爭比在其他空間層次中更激烈D.利用基于聲音的個體識別技術,可對林鴿開展種群數量的調查18.為了保護野生漁業資源可持續性利用,多地實行休漁和禁漁政策,漁民開始進行人工養殖。下圖為某人工魚塘中的食物關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流經該魚塘生態系統的能量是綠藻和水草固定的太陽能B.鯽魚占有第二、三兩個營養級,螺螄和鯽魚只屬于捕食關系C.圖中所有成分不能構成一個生態系統,僅因為缺少分解者D.圖中食物關系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輪蟲屬于消費者19.《逍遙游》中惠子和莊子有段對話“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途,匠者不顧…’莊子曰:‘…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不同樗樹形態、結構存在一定的差異,這體現了生物的物種多樣性B.樗樹葉片的臭味屬于一種化學信息,可調節生態系統中的種間關系C.惠子強調樗樹沒有直接使用價值,莊子強調樗樹具有間接生態價值D.樗樹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除用于生長發育繁殖外,還會流向下一營養級20.天鵝洲長江故道現為江豚自然保護區,如圖為該保護區的部分食物網。相關敘述錯誤的有( )A.圖中保護區生態系統中長江江豚占據第三、第四和第五營養級B.保護區生態系統的結構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時即達到了生態平衡C.建立自然保護區恢復江豚數量主要應用了生態工程的自生原理D.可適度去除大中型魚類以提高小型魚類到江豚的能量傳遞效率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5分)21.2020年一場史上罕見的蝗蟲災害席卷東非和亞歐大陸。鋪天蓋地的蝗蟲毀壞了當地的草場、作物,對糧食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2020年2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發布了沙漠蝗災害預警。請回答:(1)能預測沙漠蝗未來種群數量變化的數量特征是 。跳蝻為沙漠蝗的幼蟲,在調查跳蝻的種群密度時,經常采用 法。(2)如圖為東非某草原蝗災期間的部分食物網示意圖,其中牧雞與蛙的關系是 。若牧雞要增加20g體重,最多消耗草和水稻 kg。(3)隨著種群密度的增加,散居型蝗蟲體內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體色由綠色逐漸變為聚居型的黑褐色,且此時期黑褐色蝗蟲體內開始合成具有揮發性的苯乙腈。請推測蝗蟲體色變化和苯乙腈的合成對蝗災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4)從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有關國家和機構全力合作進行滅蝗減災的意義是,從而緩解可能出現的糧食短缺和人道主義危機。22.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水利水電樞紐工程。重慶漢豐湖是三峽庫區上游湖泊,受三峽水庫蓄水影響,水位每年發生周期性變化,最大垂直落差可達30米,使漢豐湖出現了水陸交替消落帶(如圖甲所示)。近年來,重慶市不斷探索消落帶生態治理方案,在漢豐湖生態保護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1)每年入冬開始,數萬只候鳥如鴻雁、鴛鴦、小天鵝等從北方遷徙至漢豐湖“安家”。從種群數量特征角度分析,影響該區域鴻雁種群密度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調查漢豐湖區域鴻雁種群密度的方法是標記重捕法而不是樣方法,理由是 。(2)漢豐湖沿岸、消落帶與漢豐湖湖底,彼此之間群落外貌不同,體現了群落的 結構。每年1月,漢豐湖水面由高水位逐漸下降,部分草本植物趁著初春季節在顯露出的消落帶上生長,該區域發生的演替類型為 。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消落帶被湖水完全淹沒,若僅依靠自然演替,該區域難以演替到灌木階段,其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點即可)(3)為探究不同生態修復措施對漢豐湖消落帶N、P污染物的攔截情況,科學家引入了基塘修復、生態緩沖帶修復、復合林澤系統修復三種措施,一段時間后對生態修復區域與未修復區域進行水質取樣并分析,得到圖乙所示結果,根據圖中信息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4)不同生態修復過程有效選擇植物種類并合理布設,這遵循了生態工程 原理。23.2024年2月至今,我國境內發生多起森林火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且導致一定的經濟損失。請結合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森林作為“地球的肺”主要通過光合作用固定大氣中的CO2。這些固定的含碳有機物既是生產者生長發育所需的,又是 直接或間接消費的物質來源。我國承諾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所謂“碳中和”是指通過 、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總量,實現相對“零排放”。(2)圖1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環示意圖,若要實現“碳中和”,圖中X1過程吸收的CO2總量應該 (填“>”“=”或“<”)Y1、Y2、Y3和Z4過程釋放的CO2總量,判斷依據是 。而發生森林火災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碳中和”的實現。(3)山火有地下火、地表火和樹冠火,這是由森林群落的 結構決定的。森林群落區別于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強度較弱的地表火對森林反而是有利的,請結合圖2,從生態系統的功能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 。森林能夠很快恢復原貌,這體現了生態系統的 調節機制,這是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4)評估火災后森林的恢復情況,往往需要對森林土壤動物類群的 進行調查,可用進行取樣。24.長江江豚是我國特有的淡水鯨類,每胎只生一只幼豚,且妊娠周期長達11個月。為保護長江江豚,國家于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圖表為近年來鄱陽湖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動態監測數據。請回答以下問題:(1)結合材料及表格所示,推測江豚種群數量可能呈現 增長,分析江豚幼豚占比較低的內因可能是 。(2)科研人員通過利用聲吶技術收集江豚獨特聲吶信號來調查其種群數量,相對于標記重捕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 。大型船舶噪聲會對長江江豚覓食、導航造成干擾,體現了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 離不開信息傳遞。(3)“長江十年禁漁”屬于對生物多樣性進行 保護的措施,其目的是為了控制 ,從而提高長江流域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在禁漁期間還需落實漁民就業、住房等政策,體現了生態工程建設的 原理。25.珊瑚礁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極高,有“海洋中的熱帶雨林”之稱,研究人員繪制了某珊瑚礁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關系圖(單位t km a ):回答下列問題:(1)珊瑚礁是由成千上萬的珊瑚蟲骨骼組成的。珊瑚蟲體內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蟲黃藻,除了從共生的蟲黃藻處獲取營養和能量外,珊瑚蟲在有些情況下也會捕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則珊瑚共生體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是 。(2)據圖分析,該珊瑚礁生態系統第二營養級的能量除來自生產者外,還有部分來自 。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 %(保留一位小數)。(3)珊瑚礁生態系統中,每種生物都占據較為穩定的生態位,其意義是 。珊瑚礁生態系統不僅是重要的漁業產區,還可以保護海岸線免受強風巨浪的侵蝕,這些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對珊瑚礁生態系統保護的同時可以對其進行適度的開發和利用,遵循的是生態工程的 原理。(4)水體富營養化是導致珊瑚礁退化的原因之一。調查發現,隨著富營養化程度的加深,大型海藻覆蓋率呈上升趨勢。據此分析水體富營養化導致珊瑚礁退化的原因是 。(5)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頻繁干擾,珊瑚礁正面臨著白化退化、資源嚴重下降的壓力,珊瑚礁生態系統對抗這種干擾,使生態系統恢復平衡的調節機制是 。相比于極地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較 (填“高”或“低”),請簡要說明其原因: 。(6)科學家認為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研究是珊瑚礁生態系統高生產力和高生物量的物質體現,其中核心問題是碳循環的形式。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主要以 的形式循環。拓展級部 高二年級第二次月考 生物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C C B B B D D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A D D AB CD ABC B BD21.(1)年齡結構 樣方 (2) 種間競爭與捕食 20(3)①體色隨環境改變有利于隱藏自己,減少天敵的捕食;②體色和苯乙腈可傳遞信息,使同種個體相互識別并形成更龐大的種群。(言之有理即可)(4)調整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22.(1)遷入率和遷出率 鴻雁的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不宜用樣方法調查(2)水平 次生演替 灌木長期處于水淹條件,光合作用太弱無法滿足自身生長(3)三種生態修復措施對漢豐湖消落帶N、P污染物有攔截效果,攔截N、P污染物能力基塘修復與復合林澤系統修復相似,大于生態緩沖帶修復 (4)自生23.(1)消費者和分解者/次級生產者 植樹造林(2) > Y1、Y2、Y3和Z4過程釋放的CO2總量未包含人類活動(如化石燃料的燃燒、汽車尾氣等)排放的CO2量 不利于(3)垂直 物種組成/優勢種 熱刺激和KAR類活性物質的作用促進了種子萌發,體現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功能/林下光照增強,促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土壤礦質元素增多,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負反饋 (4)豐富度 土壤取樣器24.(1)J形 出生率較低 (2)避免對長江江豚造成傷害 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3) 就地 人類對環境的干擾 直接和間接 整體(整體性)25.(1)生產者和消費者 (2) 有機碎屑 9.7(3)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環境資源 直接(價值)和間接 整體(4)水體富營養化引起大型海藻大量繁殖,大型海藻在與蟲黃藻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導致珊瑚礁退化 (5)反饋調節 高 該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多、營養結構復雜 (6)二氧化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