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東興區2024年秋高一學期半期考試歷史試題(總分100分,時間75分鐘)一、單選題(45分)1.三星堆遺址是一座由眾多古文化遺存分布點所組成的一個龐大的遺址群,在考古過程中,發掘出土了若干新器物,如頂尊跪坐銅人像、銅圓口方尊、玉琮、絲織品、金面具和象牙雕刻,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和國內其他地區文化因素,這進一步印證了()A古蜀文明領先于中原地區B.內外服體制的優越性C.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D.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2.文獻中的“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代《詩經》中,如《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作為出土文物,西周的何尊銘文中也有“宅茲中國”一詞。這說明傳統典籍()A.能夠完整反映歷史真實 B.可與考古發現相印證C.是研究歷史的唯一依據 D.比出土文物更有價值3.東周時期,周桓王與鄭國矛盾激化,便率陳、蔡、衛等國軍隊討伐鄭國。結果王室軍隊敗北,桓王肩頭還中了一箭,狼狽撤走。鄭國派人去“慰問”,桓王只好忍氣吞聲,不了了之。這反映了()A.中央集權不斷削弱 B.血緣紐帶得到加強C.分封制度遭到破壞D.社會等級秩序森嚴4.某中學課題組在探究“春秋戰國歷史”的過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圖),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的階段特征是A.社會大變革的時代 B.統一國家的建立C.繁榮與開放的社會D.民族關系的發展5.關于秦朝的滅亡,賈誼認為“仁義不施”;陸賈認為“米揩暴眾而用刑大極”;柳宗元則強調“秦之失,在政不在制”。這三者都認為秦的速亡在于()A.統治者不行仁政 B.農民起義頻發 C.為政者的昏庸 D.社會矛盾激化6.下圖1、2分別是我國古代不同時期的鐵犁資料。從鐵犁使用的變化中說明了圖1漢代牛耕畫像石圖2唐代曲轅犁A.耕作技術的改進B.農民生活方式的改變C.產業結構的升級D.農業經營方式的轉變7.下圖所反映歷史現象集中表現了()A.形成“光武中興”局面 B.皇帝依靠外戚掌權治國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亂象D.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下圖所反映的歷史現象的影響是()A.推動了陸上絲綢之路的興盛 B.促進了民族交融和江南開發C.結束了南北朝對峙局面D.完成了經濟重心的南移9.“王與馬,共天下”開創了東晉門閥政治的模式。高門士族瑯邪王氏、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繼掌權。甚至出現了“朝權國命,遞歸宰輔;君道雖存,主威久謝。”這種現象的出現說明()A.兩晉政體混亂 B.君主專制加強C.東晉士族專權D.宗室爭奪權力10.隨著大運河的開通,揚州和全國連成一體,揚州自此成為東南地區的交通樞紐;而運河最南端的余杭,也從一個邊境前哨地一躍成為繁榮的商業城市。材料反映出大運河的開通()A.改變了南北經濟格局 B.促進了沿岸城市的發展C.加快了隋朝統一進程D.加強了中外文化交流11.詩歌創作在唐朝進入了黃金時代。盛唐時,詩風開朗奔放、剛健清新;中唐時,詩風平實淺近,諷喻詩作大量涌現;而晚唐時,詩風凝重濃郁,有時凄婉悲愴。這反映出A唐詩代表了中國文化最高水平B.社會變遷影響唐詩風格C.文學作品會直接反映王朝更替D.詩人氣質決定唐詩風格12.高僧玄奘和鑒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難萬險,終于到達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東渡”的共同作用是A.加強了邊疆管理 B.開鑿了絲綢之路C.加強了中外交流D.擴大了唐朝疆域13.如下為北宋中央權力分配示意圖,由此可推知,北宋中央權力機構的基本特征是()A.官員爭權,宦官禍起 B.機構繁多,效率極高C.相互牽制,掣肘皇權D.分化事權,削弱相權14.下圖反映了北宋時期禁軍人數和軍隊總數的變化。這些變化給北宋帶來的影響()A.加重了國家的財政負擔 B.加速了各階層人才流動C.拓展了對外貿易的范圍D.改變了崇文抑武的觀念15.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權。元朝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這一制度是()A.行省制 B.科舉制 C.郡縣制 D.郡國并行制二、材料分析題16.為實現和鞏固國家的統一,歷代統治者都重視對邊疆地區的管理和民族關系。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漢王朝在開疆拓土的過程中,成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邊疆政策,促進了疆域的鞏固和發展,增強了國家的凝聚力。漢王朝對匈奴采取了優待和賞賜匈奴降眾的政策,尊重他們的政治地位,保護他們的經濟利益,使匈奴紛至沓來。尊重西域各國制度習俗,得到諸國擁護。扶植和發展邊疆的農業,縮小了經濟差距。推進文化交流,漢王朝在邊疆地區實行的鼓勵文化發展、文化交流的政策,豐富了中國文化內容,促進了中華民族文化共同提高。-摘編自馬大正《中國邊疆經略史》材料二唐朝時周邊各族迅速發展。7世紀前期,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大批手工藝品和多種技術,醫藥書籍等。9世紀中期,吐蕃與唐會盟,此后,唐蕃間基本上停止了紛爭。唐玄宗統治時期,東北的林羯族粟末部強大起來,唐玄宗封其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摘編自《中外歷史綱要(上)》材料三通過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權從政治制度到經濟基礎完全轉變為漢族傳統形式的政權。拓跋鮮卑的主體部分也迅速和漢族融為一體,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權由此受到漢族士人的擁戴,十六國以來北方的民族融合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卷》(1)根據材料一,概括漢代的邊疆政策。(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代處理邊疆民族關系的方式。(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孝文帝為推動“民族融合”的舉措有哪些?(4)為鞏固當代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你覺得國家應怎么做?1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漢代“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四曰剛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漢官儀》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榮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奪天朝之權勢。愛憎決于心,情偽由于己。......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愚臣以為宜罷中正,除九品,棄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晉書》材料三貧苦子弟,類皆廉謹自勉,埋首窗下......即紈绔子弟,亦知苦讀;以獲科第,否則雖富不榮.因此之故,前清時代,無分冬夏,幾于書聲遍野,夜靜三更,鉆研制義。是皆科舉鼓勵之功有甚于今日十萬督學之力也。-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材料體現的選官制度及其標準。(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隋唐時期實行科舉制的意義。(3)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的趨勢。三、論述題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司馬遷筆下,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者。他雄才大略,對中國的歷史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又專橫暴虐,施行了許多使人民痛苦的暴行。由于秦二世、子嬰當政短暫,因此,這篇本紀實際上是秦王朝完整的編年史。對秦統一全國后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所推行的郡縣制等一系列改革,以及焚書坑儒等一些倒行逆施的做法,也作了如實的反映,對秦始皇由一個創建新王朝的帝王的轉變過程,作了如實的敘述,從而為我們研究秦朝歷史提供了珍貴的材料。請結合以上材料,評價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寫出觀點,觀點明確,論據充分,史實準確,論證有力。有小結結論) 答案及簡析 單選題答案及簡析 1.答案:C 簡析: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器物兼有古蜀文明、中原文明和國內其他地區文化因素,體現了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相互融合,即多元一體的特點,C 項正確。材料未比較古蜀文明與中原文明的先進程度,A 項錯誤;商朝實行內外服制度,與三星堆遺址無關,B 項錯誤;秦朝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D 項錯誤。 2.答案:B 簡析:周代文獻和西周出土文物中都有 “中國” 一詞,說明傳統典籍與考古發現可以相互印證,B 項正確。僅憑文獻中的文字不能完整反映歷史真實,A 項錯誤;研究歷史需要多種史料相互印證,文獻不是唯一依據,C 項錯誤;出土文物屬于第一手史料,文獻是第二手史料,但不能簡單說誰更有價值,D 項錯誤。 3.答案:C 簡析:東周時期周桓王與鄭國發生軍事沖突且周桓王被打敗,說明分封制下諸侯不再服從周天子的政令,分封制度遭到破壞,C 項正確。兩周未實現中央集權,A 項錯誤;題干與血緣紐帶無關,且東周時期宗法制也遭到破壞,B 項錯誤;題干中社會等級秩序遭到破壞,D 項錯誤。 4.答案:A 簡析:圖片中商鞅變法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興起、奴隸制崩潰和封建制確立;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提高了生產力;百家爭鳴體現了思想文化的繁榮和自由活躍。這些都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大變革的時代特征,A 項正確。秦漢時期建立統一國家,B 項錯誤;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C 項錯誤;題干未體現民族關系的發展,D 項錯誤。 5.答案:A 簡析:賈誼的 “仁義不施”、陸賈的 “暴眾”“用刑太極”、柳宗元的 “在政不在制”,都體現了秦推行暴政,沒有推行仁政,A 項正確。B、D 兩項與材料主旨不符,C 項不符合秦朝統治者的實際情況,均排除。 6.答案:A 簡析:從漢代的二牛抬杠到唐代的曲轅犁,體現了農耕技術的進步,A 項正確。材料未反映農民生活方式的變化,B 項錯誤;未體現產業結構的升級,C 項錯誤;唐代依然是一家一戶的經營方式,D 項錯誤。 7.答案:D 簡析:東漢中期以后,由于繼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D 項正確。“光武中興” 局面出現于東漢初年,A 項錯誤;圖示反映皇帝或依靠外戚,或依靠宦官,表述片面,B 項錯誤;材料現象是由于皇帝年幼不能主政導致的,不是年老昏庸,C 項錯誤。 8.答案:B 簡析:西晉末年內遷少數民族分布與北方流民南遷,促進了民族交融和江南開發,B 項正確。隋唐時期是陸上絲綢之路全面發展和海上絲綢之路開始興盛的時期,A 項錯誤;589 年南北朝對峙局面結束,C 項錯誤;南宋完成經濟重心南移,D 項錯誤。 9.答案:C 簡析:東晉高門士族當權,皇權形同虛設,說明士家大族專權,C 項正確。題干體現的是士族專權,不是政體混亂,A 項錯誤;士族專權削弱了君主專制,B 項錯誤;題干與宗室無關,D 項錯誤。 10.答案:B 簡析:大運河開通后,揚州成為交通樞紐,余杭發展為繁榮的商業城市,反映出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沿岸城市的發展,B 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對南北經濟格局的影響,A 項錯誤;大運河開通在隋朝統一之后,C 項錯誤;材料未涉及中外文化交流,D 項錯誤。 11.答案:B 簡析:唐朝不同時期詩風不同,說明社會變遷影響了唐詩的風格,B 項正確。材料未比較信息,不能說明 “最高水平”,A 項錯誤;文學作品不一定直接反映王朝更替,C 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社會變遷的影響,不是詩人氣質,D 項錯誤。 12.答案:C 簡析:“玄奘西行印度” 和 “鑒真東渡日本” 都屬于對外文化交往,加強了中外交流,C 項正確。“西行” 和 “東渡” 與邊疆管理和擴大疆域無關,A、D 項錯誤;西漢張騫開辟絲綢之路,B 項錯誤。 13.答案:D 簡析:北宋三司使、參知政事、樞密院等多重機構分割了宰相的財政、行政、軍權,削弱了相權,D 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宦官之禍,A 項錯誤;機構雖多,但影響了行政效率,B 項錯誤;官員相互牽制使皇權得到強化,C 項錯誤。 14.答案:A 簡析:宋代禁軍人數和軍隊總數不斷攀升,必然導致國家軍費開支增加,加重了國家的財政負擔,A 項正確。圖示內容未體現社會階層流動,B 項錯誤;與拓展對外貿易范圍無關,C 項錯誤;軍隊數量的增長不代表改變了崇文抑武的觀念,D 項錯誤。 15.答案:A 簡析: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一直沿用至今,A 項正確。科舉制是隋唐時期建立的,B 項錯誤;郡縣制是秦朝時期的,C 項錯誤;郡國并行制存在于西漢初年,D 項錯誤。 材料分析題答案及簡析 16. (1) 答案:對匈奴采取了優待和賞賜等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制度習俗等;扶植農業經濟發展;鼓勵文化發展和交流。 簡析:從材料中 “漢王朝對匈奴采取了優待和賞賜匈奴降眾的政策…… 使匈奴紛至沓來” 可得出對匈奴的優待賞賜政策;“尊重西域各國制度習俗” 直接體現了尊重少數民族的制度習俗;“扶植和發展邊疆的農業” 明確指出扶植農業經濟發展;“推進文化交流…… 鼓勵文化發展、文化交流的政策” 表明鼓勵文化發展和交流。 (2) 答案:和親、會盟;冊封爵位,促進友誼;通過戰爭維護邊疆穩定;設置機構加強管理。 簡析:材料中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他”“吐蕃與唐會盟”“唐玄宗封其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 分別體現了和親、會盟、冊封爵位的方式。結合所學知識,唐朝在邊疆地區還通過戰爭維護穩定,如對突厥的戰爭等,并且設置了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等機構加強管理。 (3) 答案:遷都洛陽、穿漢服、講漢話、改籍貫、改漢姓、通漢婚。 簡析: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動民族融合的常見措施,通過這些措施,加速了鮮卑族的漢化進程,促進了民族融合,如遷都洛陽加強了對中原地區的控制和與漢族的交流;穿漢服、講漢話等改變了鮮卑族的生活習俗和語言習慣;改籍貫、改漢姓、通漢婚則從身份認同和家庭關系等方面促進了民族融合。 (4) 答案:加強法治建設,保障各民族平等權利;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距;尊重和保護各民族文化,推動文化交流與融合;加強民族區域自治,提高自治能力;重視教育與人才培養,提高各民族整體素質。 簡析:在當代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中,法治是保障各民族平等的基礎;經濟發展和地區差距的縮小能減少民族間的不平衡,促進團結;尊重和保護民族文化及推動交流融合可以增進民族間的相互理解和認同;加強民族區域自治能更好地發揮各民族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重視教育與人才培養則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各民族的發展能力和整體素質,共同鞏固民族關系。 17. (1) 答案:察舉制以德行為標準;九品中正制門第為標準。 簡析:材料一中 “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表明漢代察舉制注重德行;材料二中 “今立中正,定九品……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說明九品中正制以門第為標準,門第高低決定了官員的品級高低。 (2) 答案:打破了世家大族對政權壟斷;加強了中央集權;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擴大了統治基礎;推動了社會向學的風氣。 簡析:科舉制通過考試選拔人才,不論出身貴賤,使得世家大族難以像以前那樣壟斷政權,從而擴大了統治基礎;選拔權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考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同時,“貧苦子弟,類皆廉謹自勉,埋首窗下…… 紈绔子弟,亦知苦讀” 體現了推動社會向學的風氣。 (3) 答案:人才選拔逐漸制度化;選拔方式越來越公平、公開、科學。 簡析:從察舉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舉制,選官制度在不斷發展和完善,逐漸形成了較為系統的制度體系;科舉制相較于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以考試成績為主要選拔標準,更加公平、公開、科學,體現了選拔方式的不斷進步。 論述題答案及簡析 答案: 觀點: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雙重地位和作用。 論證:首先,秦始皇作為第一個建立中央集權封建專制國家的統治者,他的功績是無可比擬的。他統一了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長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對后世的國家治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推行的郡縣制結束了分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為后世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礎。此外,他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修建直道、長城等大型工程,促進了各地區間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然而,秦始皇同時專橫暴虐,實行了苛政,并壓制思想文化自由。他的暴政如過度徭役、沉重的賦稅、修筑長城等重大工程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導致民不聊生。他推行的焚書坑儒政策嚴重扼殺了文化思想的發展,對知識分子進行嚴酷打壓,這些極端做法給社會埋下了動蕩的種子。 結論:綜上所述,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與作用是復雜而重要的。他一方面通過一系列改革和制度創新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發展;另一方面,他的專制統治和嚴酷政策也為秦朝的快速滅亡埋下了隱患。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雙重地位和作用。 簡析:本題根據材料中對秦始皇的描述,提出了秦始皇具有雙重地位和作用的觀點。在論證過程中,從正面功績和反面暴政兩個方面進行闡述,正面列舉了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推行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修建大型工程等促進國家統一和發展的史實;反面指出了苛政、過度徭役賦稅、焚書坑儒等給百姓和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后得出結論,總結秦始皇的地位和作用的復雜性和重要性,條理清晰,論證較為全面充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