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1.1.1銳角三角函數——正切 日期教學目標 經歷探索直角三角形中邊角關系的過程.理解正切的意義和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能夠用tan 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兩邊的比,表示生活中物體的傾斜程度、坡度等,能夠用正切進行簡單的計算. 3.學習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材分析 重點 理解正切、傾斜程度、坡度的數學意義難點 理解正切的意義,并用它來表示兩邊之比,刻畫梯子的陡緩程度教學、學法 精講精練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導入課題 1.直角三角形中角的關系:直角三角形中兩銳角互余,內角和是180° 2.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提問:直角三角形中邊與角有什么關系呢? 情景引入,探求新知 梯子是生活中人們常用的一種工具,人們在使用過程中有時需要梯子陡一些,有時需要梯子緩一些,那么從數學的角度來看,我們該如何刻畫梯子的陡緩成度呢? 導入: 如圖,你能比較兩個梯子哪個更陡嗎?你是用什么兩刻畫的? 結論:傾斜角越大——梯子越陡 探究一: 如圖,梯子AB和EF哪個更陡? 結論:1.鉛直高度和水平寬度的比值越大,梯子越陡。 2.鉛直高度和水平寬度的比隨著傾斜角的變化二變化。 探究二:想一想: Rt△和Rt△有什么關系 和 有什么關系 (3)如果改變B2在梯子上的位置呢?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結論:∠A的大小確定, ∠A的對邊與鄰邊的比值不變. 正切定義:在Rt△ABC中,銳角A對邊與鄰邊的比隨之確定 , 這個比叫做∠A的正切(tangent).記作tanA.即: 例2、已知Rt△ABC中,∠C=90°,BC=8,AB=10,求tanA 變式練習:在Rt△ABC中,∠C=90°,AC=6,tanB=,求AB. 2.坡度與坡角 (1)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α)叫坡角. (2)坡面的鉛直高度與水平寬度的比稱為坡度 (或坡比),即坡度等于坡角的正切. 例3、某人沿一斜坡的底端B走了10米到達點A,此時點A到地面BC的垂直高度AC為6米,則斜坡AB的坡度為多少? 三、隨堂檢測,鞏固提升 例2.如圖,攔水壩的坡度為 1:,若壩高BC=20米,求AC,AB. 已知Rt△ABC中,∠C=90°,BC=8,AB=10,求tanA. 變式1.已知:Rt△ABC中,∠C=90°,tanB=3/4 ,AC=6,求AB. 變式2.已知:Rt△ABC中,AC=BC,BD=AB,求∠1的正切值。 四、課堂練習 隨堂練習,習題1.1第1,2題 五、課堂小結,內化所學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 個性設計板書設計 銳角三角函數——正切 正切的定義 梯子的陡峭程度與正切值的關系 坡角與坡度作業布置 書面 校本 A、B拓展 校本C教學反思 教案檢查記錄簽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