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年 級:三年級 科 目:數學課 題 長方形周長 課時 1課時教 學 目 標 知識素養 通過測量、計算等活動,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意義,能自主探究出計算方法并正確計算。啟暢之徑 在測量、計算、交流等活動中,學生能獨立思考,用正確且精簡的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自主探究意識及合作交流能力。價值取向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探索成功的喜悅。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難點 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方法 講授法、啟發法、小組合作法教 學 過 程 集體備課 個案補充一、復習引入 問題一: 什么是周長? 問題二: 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分別是什么? 【設計意圖:復習什么是周長,為本節課學習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奠定基礎。】 二、梳理探究 活動一:量一量算出長方形的周長,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想一想:要計算長方形周長需要知道哪些邊長? 量一量:量出所需邊的長度 說一說:怎樣計算出周長? 學生匯報 預設1:我測量的長方形長是6厘米,寬是4厘米,把所有邊加起來,即長+寬+長+寬 列式為:6+4+6+4=20(厘米) 預設2:兩條長和兩條寬 列式為:6×2+4×2=20(厘米) 預設3:我的算式是:(6+4)×2=20(厘米) 老師對第三個算式提出質疑,鼓勵學生上臺講解。 預設:把一個長和寬看成一組,長方形里有兩組長和寬,可以先用(長+寬)算出一組長寬和,再×2就可以了。 思考:哪種方法好呢? 總結出公式: 長方形周長=(長+寬)×2 活動二:量一量算出正方形的周長,說一說你們是怎么想的。 知識遷移學會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后,學生獨立完成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預設1:我測量的正方形邊長是3厘米,把所有邊加起來,即邊長+邊長+邊長+邊長 列式為:3+3+3+3=12(厘米) 預設2:邊長×4 列式為:3×4=12(厘米) 思考:哪種方法好呢? 總結出公式: 正方形周長=邊長×4 【設計意圖:學生探究完長方形周長后,很容易得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這個環節直接放手,學生可在自我思維碰撞中實現算法的自我優化,培養了學生善于運用知識、方法的遷移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概念遷移 淘氣想靠墻圍成一個長方形的蔬菜園,長是6米,寬是4米。可以怎樣圍 分別需要多長的圍欄 想一想10米是不是多余條件? 學生獨立思考,全班展講 預設: 第一種: 長靠墻 4+6+4=14(米) 第二種: 寬靠墻 6+4+6=16(米) 變式練習 師傅想靠著操場的墻圍成一個長方形的蔬菜園,長是6米,寬是4米。(1)可以怎樣圍?請你在圖上畫一畫。(2)結合你畫的圖算一算需要多少米的圍欄?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討論,最后展臺展示學習單。 五、聚焦升華 你有什么新收獲?作業布置 基礎鞏固 完成學習單解題遷移能力提升 完成練習單基礎訓練場思維拓展 完成練習單智慧加油站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