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神奇的“莫比烏斯帶”學習目標:1動手操作,驗證交流,經歷探索和認識莫比烏斯帶的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經驗。2:在動手操作、對比探索中認識莫比烏斯帶,學會將長方形紙條制作成莫比烏斯帶,初步體會莫比烏斯帶的特征。3:敢于大膽猜想,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讓學生通過猜測到驗證這種數學活動,感受數學的無窮魅力,拓展數學視野,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學習重點:學生經歷動手操作,主動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數學”的過程,探索莫比烏斯帶的奇異性質。學習難點:猜想驗證探索莫比烏斯帶的奇異性質。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學習方法: 經歷動手操作,主動思考的“做數學”的過程,并從中發現“莫比烏斯帶”的奇異性質。教具學具:(1)課件長紙條3-4條(長20-30厘米,寬約3厘米,事先畫好二等分線和三等分線);(2)剪刀(3)雙面膠(膠水)(4)水彩筆教學過程:活動一:魔術引入 、激發興趣。同學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數學魔術課堂.大家看老師手上有什么?(紙條),有幾個面幾條邊 活動二:初步認識、感受神奇1、你能把這張長方形紙條變成只有兩條邊和兩個面嗎?生操作,指名回答演示。2、聰明的你們能再變個魔術,把這張長方形的紙條變成1條邊1個面嗎?3、這個紙帶到底怎么做的呢?想不想學學?請看屏幕。4、你能照樣子自己做一個嗎(①號紙帶)?5對于這個神奇的紙帶你有什么問題或者想要了解的嗎?6、這個紙帶真的只有1條邊1個面嗎?你打算怎樣驗證有一個面?7、 用水彩筆一劃我們就在紙面上留下痕跡,知道哪些地方走過哪些地方沒走過,想試試嗎?先選一個起點,我們可以畫一條線,然后拿出水彩筆沿著中間的線走一走,畫一畫。8、檢查你手中的紙帶,有沒有畫過所有的面?繞一圈又回到起點,說明你手中的圈有幾個面?9、驗證有1條邊,選一個起點,用手指轉,有沒有經過所有的邊?10、同樣的一張紙,為什么這個圈只有1條邊1個面呢?(教師演示。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家看我手中這個圈的外側面是什么顏色?內側面呢?我這樣一翻轉,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兩個面就合二為一了,本來上面的邊白色邊和下面的綠色邊老死不相往來,這樣一翻轉,就成了一條邊了。這個神奇的翻轉就讓它變成一條邊一個面了)11、其實,這個只有1個邊1個面的圈是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在無意中發現的,不要小看這個圈,在當時,它就像是在浩瀚的星空中發現一顆行星一樣驚世駭俗,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為莫比烏斯圈。(板書課題)也把它叫做莫比烏斯帶。12、拿出②號、③號、④號紙帶,再分別制作一個莫比烏斯帶這樣一個圈是不是很有意思?我告訴你,莫比烏斯圈的神奇才剛剛開始,想不想見識一下?活動三:實踐操作、再次體驗。1、兩等分、三等分剪開⑴拿出兩張紙條做好莫比烏斯圈。⑵猜想。如果沿莫比烏斯圈的二分之一線、三分之一線剪開,猜猜它會變成什么樣?寫在學習卡上。⑶驗證。(四人小組)要求;1.明確分工,兩人完成二等分,另兩人完成三等分。2.四人交流驗證。2、教師小結:剛才大家從莫比烏斯圈二分之一處剪開,原以為它會一分為二,沒想到它變成一個兩倍長的圈,而且這個大圈居然不是莫比烏斯圈。沿三等分線剪開得到一個大圈就和小圈套在一起了。活動四:聯系生活、感受魅力1、其實,它不僅好玩有趣,在生活中,你也經常能夠看到他的身影。莫比烏斯圈蘊含著永恒、無限的意義。【可回收標志。表示循環使用的意思;中國科技館的三葉扭結,象征著科學沒有界限;過山車;傳輸帶,傳送帶,如果他做成兩個面的圈,那么在使用的過程中,要么磨損藍色的面,要么磨損白色的面,老是磨損一個面,這個面就很容易壞了,如果我把它做成莫比烏斯圈,你看看,它磨過藍色的面,緊接著就磨白色的面,這樣白色的面和藍色的面交替使用,輪流磨損,這樣就延長了使用壽命。】多么神奇的莫比烏斯圈,所以,后來好多人為此著了迷,數學家們對莫比烏斯圈不斷的研究,后來就慢慢形成了一種新的學說,叫做拓撲幾何學,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了解一下!活動五:回顧反思 總結收獲我們今天沿著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地方剪開莫比烏斯圈,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神奇的地方,我們還可以四份之一線……剪開,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驚奇呢?大家課后可以研究一下。學完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樣的啟發或收獲,你還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師總結:同學們平時多留心觀察,能夠像今天這樣大膽猜測,小心驗證,下一個偉大的發現,就在咋們班誕生!板書設計:神奇的莫比烏斯帶邊(條) 面(個)4 2 (雙側平面) 大膽猜想2 2 (雙側曲面) 小心求證1 1 (單側曲面) 重復、無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