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2025廣東地理(三) 地理實踐與跨學科主題學習主題一 地理學科內實踐(1)小組成員想測算AB實地直線距離,請說出具體測算方式及測算結果。【答案】用直尺測量圖上AB兩點直線距離,然后讀出該地圖比例尺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10千米,最后計算,圖上距離×10=實際距離(千米);或者根據比例尺計算: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得出AB兩地實際距離;注意換算單位。若實際測得圖上距離約為3厘米,則實際距離為3×10=30千米,或實際距離=為3÷(1/10)=30千米。(2)計算A、B兩地的相對高差。【答案】相對高差:100~200米。任務二 實地考察 成員們在實地考察中發現該地的植被繁茂,種類多樣,生態環境優美。(3)簡述此次考察路線分布特點及該路線的優點。(至少答2點)【答案】分布特點:大致沿等高線平行分布,途經圖中眾多重要景點。優點:坡度較緩,更加省力;途經眾多的重要景點,更有考察意義。(4)判斷該地主要植被類型,并分析植被繁茂的原因。(至少答2點)【答案】植被類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原因:廣東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緯度較低,光照充足。任務三 成果展示(5)請繪制從A地到B地的地形剖面圖。(6)請為該地旅游發展提出一條合理建議。【答案】【答案】利用其特色地質地貌,發展地質教育特色旅游。2. 某校地理興趣小組通過簡易實驗探究地勢與水能資源蘊藏量的關系。下圖為實驗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實驗器材】水、顏料、水槽、水輪、發電機、燈泡、水桶、紙殼箱等。類型2 地理實驗【實驗記錄】觀察內容 觀察點 A B C落差大小 大 較大 小水輪轉速 快 較快 慢燈泡亮度 亮 較亮 暗【實驗過程】第一步:將染色水從注水口注入水槽;第二步:觀察A、B、C三處落差大??;第三步:記錄A、B、C三處水輪轉速和燈泡亮度。【交流分析】(1)水槽形態主要依據我國地勢特點進行設計,說出我國的地勢特點。【答案】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2)分析A、B、C三處水輪轉速與燈泡亮度產生差異的原因。(3)簡述為保證實驗的科學性與準確性應采取的注水方式。【答案】轉速產生差異的原因:A、B、C三處水流速度不同。亮度產生差異的原因:A、B、C三處坡度不同,水能資源蘊藏量不同。【答案】將染色水注入水槽時,應當勻速倒水,避免時快時慢。【實驗結論】(4)根據以上實驗,總結實驗結論。【答案】地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資源豐富;地勢落差小,水流速度慢,水能資源匱乏。3. 【地理實驗】實驗背景:“光伏+農業”模式創新性地將光伏發電與農業生產結合起來,在鋼制骨架上覆蓋太陽能電池板進行發電,在太陽能電池板下種植中藥材、蔬菜或發展牛、羊養殖等。目前,內蒙古各地正積極推廣“光伏+農業”模式。為此,內蒙古某中學地理教師設計了模擬實驗,與學生共同研究太陽能電池板對土壤濕度的影響。實驗材料:燒杯、土壤、噴壺、水、鐵架臺、太陽能電池板、土壤濕度測定儀。實驗步驟:①在兩個燒杯中放入等量土壤;②用噴壺向燒杯中噴灑等量水;③將兩個燒杯固定在鐵架臺上;④將土壤濕度測定儀插入土壤中,記錄下此時的土壤含水量;⑤將太陽能電池板固定在一個燒杯上(乙裝置);⑥將兩個燒杯靜置在陽光下;⑦3小時后觀察土壤濕度測定儀,記錄下此時的土壤含水量。實驗記錄:太陽能電池板對土壤濕度的影響模擬實驗記錄表 觀察環節 甲裝置土壤含水量(%) 乙裝置土壤含水量(%)實驗步驟④ 3.0 3.0實驗步驟⑦ 2.4 2.9實驗現象:(1)經過陽光照射3小時后,土壤含水量較高的是______裝置,陽光照射前后土壤含水量變化較大的是_____裝置。實驗結論:(2)分析太陽能電池板的作用。太陽能電池板對土壤濕度的影響模擬實驗記錄表 觀察環節 甲裝置土壤含水量(%) 乙裝置土壤含水量(%)實驗步驟④ 3.0 3.0實驗步驟⑦ 2.4 2.9【答案】能夠減緩板下土壤水分流失,起到保水、保濕的作用?!?br/>乙甲實驗思考:(3)草莓是一種喜歡在半陰涼環境中生長的水果,分析太陽能電池板下是否適宜種植草莓并說明理由。(4)簡析內蒙古各地積極推廣“光伏+農業”模式的意義。(至少答兩點)【答案】看法:適宜。理由:太陽能電池板能夠遮擋陽光,降低板下溫度,符合草莓的生長習性。【答案】①減緩板下土壤水分流失,利于農作物生長;②提高土地利用率,節約土地資源;③提供清潔能源,改善大氣環境;④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等。4. 【地理實踐】主題 氣候的影響 材料一:生物能適應一定的環境,其生命活動也能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九月開學時,進入秋收季節,瓜果飄香,十一月以后校園里黃葉飄零,冬的腳步已經來臨。 材料二: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山西全年進行氣溫觀測與降水收集實驗,所收集的氣溫與降水資料如下:類型3 圖表繪制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氣溫/℃ -3 -1 4 14 20 24 27 25 20 13 5 -2降水量/毫米 10 15 20 40 50 80 190 250 70 40 20 8材料三:杏是一種喜溫、喜光、耐旱的果樹,適宜生長在溫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環境中。繁峙大杏是山西的特色水果之一,也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以其鮮美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受到消費者的喜愛。(1)說出十一月以后校園里黃葉飄零的主要影響因素。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氣溫/℃ -3 -1 4 14 20 24 27 25 20 13 5 -2降水量/毫米 10 15 20 40 50 80 190 250 70 40 20 8【答案】氣溫。(2) [作圖]根據收集的氣候資料繪制山西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新考法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氣溫/℃ -3 -1 4 14 20 24 27 25 20 13 5 -2降水量/毫米 10 15 20 40 50 80 190 250 70 40 20 8【答案】如圖:(3)判斷山西的氣候類型及氣候特征。(4)從氣溫角度分析繁峙大杏的生長和成熟主要集中于5—8月份的原因。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氣溫/℃ -3 -1 4 14 20 24 27 25 20 13 5 -2降水量/毫米 10 15 20 40 50 80 190 250 70 40 20 8【答案】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答案】5—8月氣溫高,光照充足,適宜繁峙大杏的生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