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2025廣東地理第二節 認識分區課時4 西北和青藏地區主要分區精講本一階 基礎知識·自主學思維導圖知識點塔里木盆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三江源地區綠洲農業盆地邊緣的山麓,河流沿岸人口、城市分布集中水源來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西氣東輸新疆南部四周高山環繞干旱的寶地油氣資源豐富油氣資源開發塔里木盆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脆弱,注重環境保護條件條件江河之源天然沼澤分布區設立保護區和國家公園雪山冰川融水,“固體水庫”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萎縮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青海省南部三江源地區高原濕地“中華水塔”一、塔里木盆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一)地理位置: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之間,深居內陸,遠離海洋。(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貌:沙漠、戈壁廣布,盆地邊緣有綠洲分布,中部有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形分布圖塔里木盆地示意圖塔克拉瑪干沙漠知識梳理2.氣候:距海遠,海洋水汽不易到達,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是我國極端干旱的地區。3.河流:①________河,為季節性河流,補給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內流河塔里木(三)人文地理特征1.農業:主要分布在②________地帶和河流沿岸的綠洲。2.人口與城市分布:集中分布在盆地邊緣的河流沿岸、綠洲。(影響因素:水源)3.交通線分布:呈③______狀分布在盆地邊緣、山麓綠洲地帶。山麓環點擊跳轉對應真題/習題(四)西氣東輸1.一線: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東至上海。2.二線:主干線于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將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向南運至廣州。3.意義: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帶來機遇;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緊缺問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等。西氣東輸工程示意圖對輸入地對輸出地二、三江源地區(一)地理位置:位于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腹地。(二)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山脈綿延、地勢高聳、地形復雜。(三)河流:是④________、⑤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源頭,有“中華水塔”之稱。三江源地區示意圖長江黃河瀾滄江(④~⑥可互換)(四)補給水源: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地區重要的調蓄器。 (五)生物多樣性: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六)水源地: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濕地。孕育了眾多江河,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冰雪融水豐盈時,湖泊可削減洪峰;冬春季節水量減少,湖泊水補給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相對穩定。(七)環境保護1.環境問題:冰川萎縮,湖泊和濕地面積不斷縮小甚至干涸;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加劇;草地沙化嚴重;野生動植物數量銳減等。2.保護措施:國家設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采取退耕還草(林)、全面禁獵、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實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場保護工程等措施。(2024河源模擬)新疆伊犁河谷素有“西域濕島”“薰衣草之鄉”之美稱。薰衣草耐旱、怕澇、喜光,年日照時數需要2 000小時以上,伊犁河谷憑借優越的環境成為世界第三大薰衣草種植基地。讀伊犁河谷及周邊地區示意圖和伊寧氣候資料圖,完成1~2題。【特色農業+區域發展主題】重難點新疆發展農業的優勢條件二階 練講重難·提能力1. 關于伊犁河谷成為“西域濕島”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伊犁河流向為自北向南B. 降水豐沛C. 有來自大西洋的暖濕氣流D. 光照不足導致蒸發量小C【解析】本題考查伊犁河谷成為“西域濕島”原因。讀圖可知,伊犁河谷北、東、南三面高,呈喇叭狀向西敞開,伊犁河流向大致為自東向西;當地深居內陸,降水稀少;地形向西敞開,有來自大西洋的濕潤氣流深入,降水相對豐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蒸發量較大。2. 伊犁河谷種植薰衣草的優勢條件是 ( )A. 全年高溫多雨,水熱條件優越B. 氣溫年較差小,利于農作物生長C. 年日照時間長,光照時間充足D. 冬季氣候溫和,利于薰衣草越冬C【解析】本題考查伊犁河谷種植薰衣草的優勢條件。閱讀材料可知,薰衣草喜光、耐旱、怕澇、喜排水良好的地方,年日照時數需在2 000時以上。伊犁河谷深居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氣候干旱,氣溫年較差大;伊犁河谷年日照時間長,光照時間充足;冬季氣候寒冷,不利于薰衣草越冬。解題技巧某地區種植某種作物的優勢條件分析某地區種植某種作物的優勢條件主要從當地氣候和地形角度結合該作物的生長習性進行分析。第一步:明確某作物的生長習性;第二步:讀某地區地形圖及氣候資料圖;第三步:歸納該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氣候、地形)與作物習性的對應性。學法指導新疆農業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1)畜牧業①地域遼闊,物種豐富,草地類型多樣,為新疆草原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資源條件和物質基礎;②多種草地類型和山地以及平原氣候的綜合作用,對調節牧區的生態環境、豐富牲畜的食物構成、提高牲畜的生產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2)種植業①盆地邊緣的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分布著眾多綠洲,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②夏季熱量充足,光照強烈,有利于瓜果著色,晝夜溫差大,有利于作物的糖分積累;③夏季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量大,坎兒井等灌溉水利工程的建設使得灌溉水源較穩定。3. (2024普寧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認識中國區域+鄉村振興主題】番茄是一種喜溫、喜光的蔬菜,口感好,營養價值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湖縣深居內陸,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灌溉水源充足,是世界上所種番茄中番茄紅素含量最高的地區之一。當地某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番茄醬等特色產品,通過“線上+線下”模式,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提升了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競爭力。當地政府規劃把番茄產業做大做強,助力“鄉村振興,脫貧致富”。右圖為新疆的地形分布圖,左圖為博湖縣氣溫變化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1)說出新疆所在的溫度帶和地形特征。(4分)【答案】溫度帶:中溫帶、暖溫帶;地形特征:三山夾兩盆。(每點2分,滿分4分)(2)描述博湖縣的氣候特征。(4分)【答案】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降水稀少。(每點2分,滿分4分)(3)描簡述博湖縣種植番茄的有利自然條件。(6分)(4)請為博湖縣番茄產業做大做強,助力“鄉村振興、脫貧致富”提出建議。(6分)【答案】①氣候溫和,光照充足;②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③灌溉水源充足。(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答案】①延長產業鏈;②加大宣傳力度;③對農民進行培訓等。(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點擊返回知識點三階 真實情境·培素養探究主題:青稞奶牛耦合生態模式的效益暑假期間,小蘭去拉薩旅游,帶回了許多特產和同學們品嘗,并和同學們探討她聽導游介紹的當地獨特產業模式——青稞奶牛耦合生態系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青藏地區青稞分布圖海拔:________自然環境特征:_________青稞種植區分布:__________青稞奶牛耦合生態系統流程示意圖日喀則氣候資料圖【解析】本題考查青藏地區青稞種植區的分布情況、青藏地區的特產、青稞的生長習性與谷地適宜種植青稞的原因及青藏地區養殖奶牛的優勢條件、青稞奶牛耦合生態系統的生態和經濟效益。(1)讀圖可知,青稞種植區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河流沿岸地區。【答案】雅魯藏布江谷地、河流沿岸。(2分) 小組討論(1)指出青藏地區青稞種植區的主要分布區域。(2分)青藏地區青稞分布圖(2)列舉兩種小蘭可能從拉薩帶回來的特產。(4分)【解析】結合所學可知,青稞與牦牛是青藏地區的特色糧食作物與畜種,小蘭從拉薩旅游帶回的特產可能有牦牛肉干、青稞餅、糌粑等。【答案】牦牛肉干、糌粑、青稞餅。(每點2分,滿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3)日喀則是西藏青稞的黃金產地,結合日喀則氣候資料圖推測青稞生長習性,分析谷地適宜青稞種植的主要原因。(4分)日喀則氣候資料圖谷地氣候特點【答案】青稞生長習性:耐寒、耐旱、喜光照。主要原因:河谷地區海拔相對較低,氣溫較高,熱量相對充足,適宜青稞生長;生長周期長,積累了豐富的有機物質,青稞品質好、營養價值高。(每點2分,滿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解析】讀圖可知,日喀則位于高原氣候區,相較于其他地區氣溫稍高、降水略多、光照充足,但仍較為高寒,所以可推測青稞的生長習性為耐寒、耐旱、喜光照。雅魯藏布江谷地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熱量相對充足,適宜青稞生長;并且高寒的氣候特點使得青稞生長周期長,可積累較多的營養物質,青稞品質好。(4)青稞奶牛耦合生態系統與青藏地區畜牧業的發展密切相關,分析該地區發展奶牛養殖的優勢自然條件。(6分)青稞奶牛耦合生態系統流程示意圖【答案】草場廣布,適宜放牧;【解析】青藏地區地廣人稀,草場廣布,為畜牧業提供場所;自然環境特征為高寒,為天然高山草場的形成提供有利條件;是眾多大江大河的源頭,高山冰雪融水豐富,為牧草提供灌溉水源以及為奶牛提供飲用水。地高天寒,為天然高山草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水資源豐富,適宜牧草生長,奶牛飲用水源充足。(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5)簡述青藏地區發展青稞奶牛耦合生態系統的生態和經濟效益。(4分)青稞奶牛耦合生態系統流程示意圖【答案】生態效益: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料再利用,避免堆放造成環境污染,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效益:變廢料為原料,減少用于購買飼料和肥料的支出;青稞秸稈、青稞草為優質牧草,奶牛糞便為有機肥料,能提升青稞和牛奶的品質,獲得更多經濟效益。(每點2分,滿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解析】讀流程示意圖可知,青稞種植和奶牛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可循環利用,如奶牛糞便用作青稞的肥料,而青稞秸稈、青稞草可以飼養奶牛,這樣可以減少環境污染,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可以減少肥料和飼料的支出,另外青稞秸稈、青稞草都是優質牧草,奶牛糞便也是優質肥料,可以提升青稞和牛奶的品質,提升經濟效益。請完成分層作業本P96~97習題微專題12 與我國西北地區鄰近的內陸國家分析思路(省卷6年2考)思路分析內陸國家是指被周圍鄰國陸地領土所包圍的國家。對亞洲的內陸國家分析時,因其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特征與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似,因此可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參考進行分析和知識遷移。適用的典型國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分)【認識區域+產業發展主題】材料一:烏茲別克斯坦缺乏出海口,發展長期受制于地理條件。該國第二大城市撒馬爾罕意為“肥沃的土地”,該地山谷地帶種植的葡萄為近些年烏茲別克斯坦出口量最大的農產品,山谷的河水灌溉出美味的葡萄,用該地葡萄釀制的葡萄美酒醇香濃郁、享譽世界,但受地理限制,出口成本高,在國際市場不占優勢。遷移訓練材料二: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烏兩國在建設鐵路、引進先進農業技術等各個領域加強合作,提升民眾的生活水平,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2024年6月6日,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鐵路項目三國政府間協定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吉烏鐵路是中國同中亞互聯互通的戰略性項目,中吉烏鐵路將助推中亞經濟騰飛。材料三:下圖為烏茲別克斯坦示意圖和撒馬爾罕氣候資料圖。(1)從海陸位置和相對位置,描述烏茲別克斯坦的地理位置。(4分)【答案】①位于亞洲中部,深居內陸,距海遙遠;②四面與鄰國接壤,陸上鄰國較多。(每點2分,滿分4分)(2)歸納撒馬爾罕葡萄種植的優勢自然條件。(6分)【答案】①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少,光照強;②地處內陸,晝夜溫差大;③有河流水灌溉;④土壤肥沃。(每點2分,滿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3)分析撒馬爾罕葡萄酒在國際市場不占優勢的原因。(4分)【答案】①葡萄酒成品運輸包裝易碎;②距離發達國家等消費市場較遠;③位于內陸,交通不便;④長距離運輸需經過多國,運輸成本高。(每點2分,滿分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