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冀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植樹問題》94頁、95頁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教材通過“植樹問題”這一主題,讓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數學規律,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類問題在生活中極為常見,如安裝路燈、擺花等,都涉及到間隔與總數之間的關系。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對數學有初步的興趣,但仍然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教學目標1.讓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植樹問題模型的過程,通過畫圖、列表等方式,發現并理解直線種樹中棵樹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體會“一一對應”的思想。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在理解間隔數與棵樹之間關系的基礎上,會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感悟構建數學模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滲透歸納推理和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方法。教學重點理解間隔數的含義,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發現間隔數與棵樹的關系,并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植樹問題的解答方法解決其他簡單問題。教學過程創設情境通過讓學生觀察同學之間的間隔、燈籠之間的間隔,以及線段圖上的間隔,引出植樹問題。探究規律通過例題引導學生探究植樹問題的規律,理解間隔數與棵樹的關系。例題:在長2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載一棵樹,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樹?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自己讀一讀,說一說你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師:現在我們有了2個不同的猜想,那是不是就有不同的種法呢?如果讓你種樹,你可以怎么種 師:請看這里,現在出現了三種不同的情況?想一想,這三種不同的情況究竟能分別栽多少棵樹呢?下面就來研究一下。活動一:1.請一位同學大聲讀要求2.同桌兩個一組先說一說怎么畫。把小路看成線段,用簡單圖形代替樹畫到線段上,用鉛筆畫圖配圖活動一:在長 20 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種一棵,一共要種多少棵樹 小組活動:說: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畫:把不同的種法在圖上畫一畫。3.請這位同學展示:一邊擺一邊講怎么畫出來的。【預設】師:再看還有這樣畫的,把什么代替樹?(展示線段圖,老師把線段圖畫到黑板上)師:用線段代替樹這種圖叫?(生:線段圖)把左邊示意圖轉化為線段圖是一種很了不起的進步,用線段替代了小樹,化繁為簡。4.用算式表示。【預設】師:你能用算式表示這三種情況嗎?生:兩端都種20÷5=4(個)4+1=5(棵)只種一端20÷5=4(棵)兩端都不種20÷5=4(個)4-1=3(棵)(老師板書)師:這里都有哪一步?這是求什么?(間隔數)為什么兩端都種時還要加1?師:誰來講一講,可以借助左面的線段圖講生:一棵樹一個間隔,一棵樹一個間隔,一棵樹一個間隔,一棵樹一個間隔,最后還要種一棵樹。師:語言表達非常準確清楚!為了清楚地看出,我用彩色粉筆把樹和間隔看成一組畫出來同學們伸出手比劃,老師畫,一起說。師:我們再來看看“只種一端”的情況,為什么是4棵?生:從左面線段圖可知,(全班一起跟著說,老師畫)一棵樹一個間隔,一棵樹一個間隔,一棵樹一個間隔,一棵樹一個間隔。師:兩端都不種,為什么要減1?生:(一位同學帶著全班比劃,老師畫)一個間隔一棵樹、一個間隔一棵樹、一個間隔一棵樹活動二:師導入:學到這里,同學們對于三種情況似乎發現了什么?那對于不同長度的小路,間隔數和棵樹會有這樣的關系?請同學們看學習單上的活動二(請看大屏幕,老師展示并指導學生思考完成。)活動二:畫:將不同米數的三種載法畫一畫。算:列式計算出間隔數與棵數。想:棵數與間隔數有什么關系 全長(m) 間隔(m) 種法 畫一畫 算式 間隔數(個) 棵數(棵)兩端都種只種一端兩端都不種1.展示不同的研究成果。2.尋找規律【預設】師:把這節課幾種不同長度的路種樹情況整理成表格,我把同一種情況放在一起,你發現了間隔數和棵樹有什么關系?生:兩端都種棵樹=間隔數+1只種一端棵樹=間隔數兩端都種棵樹=間隔數-1(老師板書)靈活應用將所學應用于實際情境,如圖片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運用模型解決問題。讓學生總結所學內容,理解植樹問題模型的應用,以及數學思想方法。課后拓展提出一個拓展問題,讓學生思考圓形噴泉周圍擺花的植樹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植樹問題的解決方法,還培養了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應用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