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抽測模擬試題高二年級歷史試題注意事項:考生在答題前請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本試卷共6頁,包含選擇題(第1-16題,共16題)、非選擇題(第17-20題,共4題)兩部分.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2.答題前,請你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證號用書寫黑色字跡的0.5毫米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3.請認真核對答題卡表頭規定填寫或填涂的項目是否準確。4.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書寫黑色字跡的0.5毫米簽字筆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善律無效。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圖為2010年發行的《中醫藥堂》一套郵票中的一枚。這套郵票選取了4個歷史悠久的老字號藥堂:同仁堂、杭州胡慶余堂、蘇州雷允上、廣東陳李濟,分別展示了他們神秘獨特的制藥技藝和具有傳統民俗特色的店鋪建筑。這套郵票體現了我國()A.重視公共衛生的監管 B.醫藥學領域質的飛躍C.傳統文化獨特的魅力 D.醫療衛生體系的建立2.黃宗羲著作等身,但在他去世后的兩百年內并不引人注目。到二十世紀初開始,推崇黃宗羲和《明夷待訪錄》的論著,便愈來愈多。這反映出()A.文化專制政策松弛 B.理學地位受到沖擊C.晚清民族危機加劇 D.傳統儒學煥發新機3.《詩經北山》中有這樣的記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大田》中有這樣的記載“有渰(yǎn:云興起的樣子)萋萋,興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據此可知,出現上述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土地私有制確立 B.諸侯王重視C.鐵犁牛耕的出現 D.周王室衰微4.據推算,自605年起參與開挖通濟渠的民工達360萬,與此同時,參與疏通古邗溝的民工也不下10萬;608年,連通海河與黃河的永濟渠,僅征用的河北民工數就超過百萬;610年,大運河全線貫通。隋朝大運河得以貫通的重要條件是()A.民眾熱衷于水利建設 B.國家強大的組織能力C.南北方經濟恢復發展 D.建筑工程技術的提高5.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指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由此可知黃宗羲()A.提倡格物致知 B.倡導個性自由C.批判君主專制 D.主張工商皆本6.戊戌變法失敗后,康有為流亡日本,于1899年寫下了自傳體回憶錄《我史》,成為后人研究戊戌變法的重要史料。歷史學家茅海建通過對多方資料的考證,發表了《從甲午到戊戌:康有為(我史)鑒注》,指出該書的部分內容有粉飾之處。由此可知()A.觀點不一導致歷史真相無法還原 B.史料考證對史學研究特別重要C.第一手史料的價值高于二手史料 D.私家著述不利于還原歷史真相7.下表晚清時期中國的城市化(不包括滿洲和臺灣省)時間 城市人口(萬人) 城市化率(%)1843年 2072 5.11893年 2350 6據表推知,當時中國()A.社會治理能力不斷提高 B.傳統觀念仍占據主導地位C.民族資本主義快速發展 D.城市體系發展呈現不平衡8.據日本侵華士兵花谷正回憶:“島本大隊川島中隊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視鐵路為名,率領部下數名向柳條湖方向走去。......在這里,河本親自把騎兵用的小型炸藥安放在鐵軌下,并點了火。時間是10點多鐘,爆炸時轟的一聲,炸斷的鐵軌和枕木四處飛散。”該回憶揭露的是哪一事件的歷史真相()A.九一八事變 B.一二八事變 C.華北事變 D.七七事變9.1951年12月,毛澤東明確提出,完成國家工業化“首先重要并能帶動輕工業和農業向前發展的是建設重工業和國防工業”,要“用一切辦法擠出錢來建設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改變了以前強調輕工業和農業的方針。這主要是由于()A.實現工業化的迫切要求 B.國民經濟恢復形勢良好C.城市工商業的合理調整 D.政權鞏固的現實需要10.如表所示為法國公共意見研究所針對中國問題所做的調查報告統計數據。據表中數據可推斷,當時()時間 認為法國應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眾所占比例 認為法國不應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眾所占比例 未表態者所占比例1950年2月 28% 32% 40%1954年8月 43% 24% 33%A.資本主義陣營走向聯合B.我國的綜合國力實現歷史性躍升C.美國孤立中國政策失敗D.中國開展積極外交提高國際聲譽11.下圖是紀念郵票《飛天》。該郵票彰顯了()A.對外開放和科教興國的融合 B.審美藝術和史料價值的統一C.傳統文化和國防建設的雜糅 D.女性解放和小康社會的交匯12.公元1219~1260年,許多漢族醫生被帶到中亞、西亞和歐洲,同時不少高明的回回醫師,也隨蒙古汗、王公東來。此外,還有不少阿拉伯建筑師來華,在各地修建清真寺,同樣中國的紡織、陶瓷等手工業技術人員也向西遷徙,到達印度、阿拉伯、俄羅斯等地。這說明()A.希臘化時代文化中心向東轉移 B.戰爭有效促進東西方歷史發展進程C.實用技術交流加強了民族融合 D.蒙古西征客觀上推動區域文化交流13.16世紀初,西班牙遠征隊的一名成員迪亞斯寫道:我們凝視著如此奇妙的景象,星羅棋布的金字塔,縱橫交錯的運河,氣象恢弘的廣場,熙熙攘攘的人群,這就是特諾奇蒂特蘭。該城市所屬文明()A.使用了象形文字 B.推行了種姓制度C.發明了浮動園地 D.采用了二十進制14.1919年,孫中山寫就《實業計劃》,提出凡個人能力所及,或更宜于個人經營之產業,均應由個人自由經營”“港口、鐵路之類的交通運輸業,各工業部門的大型企業,由國家經營,以便全面而統一地發展工業化”。這表明孫中山A.認為辛亥革命未能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B.試圖學習歐美國家干預經濟的發展道路C.意識到中國工業化應走適合自己的道路D.發揚了自晚清以來“實業救國”的思想15.《國際聯盟盟約》規定“締約各國,為增進國際間合作并保持和平與安全起見,特允承受不從事戰爭之義務,維持各國間公開、公正榮譽之邦交,嚴格遵守國際公法之規定。”這一規定()A.確立了集體安全體制 B.標志著國際法的完善C.有效抑制了戰爭爆發 D.發展了國際協調機制16.萬歷后期至明末,耶穌會士輸入中國的西學中科學技術占了大部分,如天文、歷算、物理、地理、火器鑄造技術、水利、建筑、地圖測繪等。傳教士介紹的光學知識和望遠鏡曾震驚了當時的中國學術界。該現象表明()A.新航路開辟推動中西物質文化交流 B.中國傳統古典科技遭受到巨大沖擊C.西學傳入有利于開拓中國人的視野 D.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的因素大大增加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題。第17題15分,第18題13分,第19題12分,第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圖:玉米傳入中國路徑圖材料二中國農業發展始終依循兩條道路前行,一條以廣度開發為主,主要體現在耕地擴展,政策的調整;另一條則為深度開發,主要體現在農業技術的提升、農作物復種制度的出現,以及高產作物的引進。玉米、甘薯未引進之前,南方水稻,北方旱地作物粟、黍、冬小麥以及高粱擁有用地與產量的優勢。文獻記載玉米種植從“種罕”到“遍藝之”,經歷了近百年時間,對明清時期的中國影響深刻,有學者提出康乾盛世是玉米等高產作物的引進造就的。至20世紀30年代在全國的統計中,玉米的占地比例如下,甘肅.5% 廣西17.2% 河北15%黑龍江5.3% 湖北10.7% 湖南3.9% 吉林5.4% 遼寧12.6% 山西5.4% 陜西11.3%四川13.2% 新疆19.2%,安徽等十四省占地比例很低,幾乎視作零。-摘編自韓茂莉《中國歷史農業地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玉米傳入中國的路徑,分析對玉米全國性種植影響最大的路徑及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影響玉米在中國全國性傳播的因素。評析“康乾盛世是玉米等高產作物的引進造就的”這一觀點。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開皇三年(583年)后,隨著國家漕運活動頻繁,開封(汴州)確立了交通運輸的樞紐地位,其通過蔡穎線和淮泗線輻射了黃淮之間的平原地帶,開封成為商船的重要停靠地和交易之地,商船散停在城外的河道之中。唐玄宗開元年間,政府多次整修汴河與黃河的連接點,開封也因運河成為眾多“水路輻輳”型城市之一。安史之亂后,東部運河區的中原區變成了戰場,洛陽幾乎成為廢墟,唯有江南道和淮南道的區域可作為國家財富的收集地,汴河作為連接這一區域的主要漕渠,地位較前代更為重要,于是開封運河演化出三條水路。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劉晏首先將“輕貨自揚子至汴州”。大量官吏也認識到開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運漕”的地位。大量輕貨集中于此,開封倉儲級別提升到國家級樞紐倉儲的地位。796年后,重要高官屢次赴開封任職,在中央控制下,開封段運河再也未出現漕運與屯田爭奪水源的狀況。-摘編自郭峰《隋唐五代開封運河演變與城市發展互動關系研究》材料二德國內河航道里程僅為7000多公里,但內河貨運十分發達,其中人工運河的建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德國的人工運河占航道總里程的25%。德國自工業革命開始至二戰之前就修建了眾多運河,其中連通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基爾運河于1885年建成使用、可通行戰列艦、顯著改善了地緣劣勢,給了德國安全感。此外還溝通了茱菌河、威悉河、易北河等主要河流,初步建起了四通八達的內河航運網,現代化工業區魯爾就在萊茵河附近,德國修建了4條人工開鑿的運河將其與茱茵河聯成一體.7000噸海輪可由此直達北海。德國跨水系運河與法國航運網相連,直抵北海岸線和地中海。二戰后德國又進行了大規模水運建設,東西德統一后,又實施了統一的交通計劃,進一步完善了內河航道網。-摘編自韓時琳《德國運河建設的特點及啟示》(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隋唐時期開封段運河興盛的主要表現,并簡析其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近代以來德國運河建設的特點。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運河建設的認識。19.技術進步和科學革命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極大地加速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給人類創造著更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學是從中世紀的神學束縛中解放出來而發展的,并對封建教會神學產生了極大的沖擊。-《自然科學與神學》材料二由于牛頓證明了地上的力學也能應用于天上的星球,從而昭示了一種簡單而統一的自然規律的存在,整個思想界不禁為之亢奮。人們因此發現,原來整個錯綜復雜、撲朔迷離的自然界,不過是按某種法則運轉的巨大的機械裝置,而其中并沒有上帝的地盤。于是傳統的宗教信仰被動搖了,唯物主義思潮開始盛行。到18世紀后半期,歐洲的知識精英大多已對基督教持懷疑態度,此情況在法國尤其突出。極富玄想天分的法國人還自然地由自然界聯想到人類社會。既然自然界有一個統一的規律,那么人類社會也決不會例外。-摘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材料三科學對工業的影響的最驚人的例子之一可見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寶貴的煤氣外,還給予一種液體即煤焦油。化學家在這種物質中發現了真正的寶物-種種衍生物,其中包括數百種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產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劑、輕瀉劑、香水、攝影用的化學制品、烈性炸藥及香橙花精等。-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試舉兩例說明近代自然科學發展對宗教神學的沖擊。(2)近代西方發生的三次革命-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從而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論證這一觀點(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李小云《中國人地關系的歷史演變過程及影響機制》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圖中某一段或整體,圍繞中國人地關系”自擬論題展開論述。(要求:主題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表述成文)2024~20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抽測模擬試題高二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C B C B B A D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D C C D C17.(1)路徑:從西亞、中亞傳入西北地區,從印度、緬甸傳入西南地區、從菲律賓傳入東南沿海地區。其中以菲律賓傳入東南沿海地區的路徑影響最大。原因:南方人口壓力大;東南地區與海外交流更加頻繁;(2)因素:玉米高產耐旱的特點:中國人口的增加;精耕細作農業的發展水平;自然地理環境的限制。評析:康乾盛世是玉米等高產作物引進造就的有很大的合理性。玉米傳入中國后,因其耐旱高產的特點,在中國大量的丘陵山地種植,極大提高了糧食產量,推動了清初人口的迅速增長。人口的增長和農業的發展,又推動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到康雍乾時期,國力強盛,經濟繁榮,形成了康乾盛世。18.(1)主要表現:開封因運河而實現了戰略地位的提升;運河系統的多線拓展;商船、貨物大量集散于此;倉儲級別的提升。(任答三點即可)原因:對汴河的疏浚治理提高了漕運能力;經濟重心南移提升了開封漕運地位;國家對開封控制力的增強;軍事活動的影響(安史之亂的影響);官員對開封戰略地位認識的深化。(任答兩點即可)(2)特點:運河建設與工業化進程同步;依靠運河構建四通八達的內河航運網;連通歐洲他國;注重發揮運河的軍事功能;具有漸進性,不斷完善。(任答兩點即可)認識:運河的修建需要強有力的政治、經濟保障;運河有提升地區戰略地位的功能;運河與城市發展相互促進。(言之有理即可)19.(1)哥白尼“日心說”打破了教會的“地心說”;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創立進一步沖擊了教會的學說;達爾文的進化論沖擊了封建神學創世說。(舉其中兩例即可)(2)①科學革命推動了工業革命:牛頓力學推動第一次工業革命,法拉第電磁感應理論推動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推動科學技術發展:工業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機等,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許多新的發明創造。②工業革命推動政治革命:工業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發展,增強了資產階級力量,19世紀中期,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成為主流;政治革命推動工業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確立代議制,為工業革命提供前提,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制度(或者生產方式)在歐美國家確立,出現相對穩定的政治局面,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③科學革命推動政治革命:科學的進步推動了啟蒙運動的發展,啟蒙運動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和輿論上的準備(回答法國大革命亦可);政治革命推動科學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有利于科學技術的發展。20.論題:原始社會中國人地關系較為和諧;論述:舊石器時代,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以漁獵和采集為主,生產工具低下,只是利用自然界現成的東西來維持生活。新石器時代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能夠逐漸地把自然界的某些東西再生產出來共生活、生產,就人與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來說,地理環境在當時工具制造、生產發展速度等方面無不具有直接的決定作用,人們對周圍環境只是本能的適應,以微弱的能力作用于自然界,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較為和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