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2024-2025期末達標檢測卷(1-9單元) 05 (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2024-2025期末達標檢測卷(1-9單元) 05 (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下冊8~9單元期末達標檢測卷
(50分,5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Ca-40
選擇題(本小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成語涉及的變化主要為化學變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沙里淘金 C.刻舟求劍 D.百煉成鋼
2.下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過濾 B.傾倒液體
C.檢查氣密性 D.加熱液體
3.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固體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C.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藍色火焰
D.紅磷在氧氣中能燃燒,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4.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A.按質量計算,空氣中含有氮氣約78%,氧氣約21%
B.空氣中各種成分的含量是相對穩定的
C.空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天然資源
D.PM2.5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5.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夏天汽車輪胎爆炸——輪胎內氣體分子變大
C.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總和不變——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不改變
D.氯化鈉溶液能導電——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動的離子
6.我國自主研發的抗腫瘤新藥西達苯胺(化學式是C22H19FN4O2,相對分子質量為390.4),填補了我國T細胞淋巴瘤新藥的空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西達苯胺由五種元素組成
B.西達苯胺不屬于氧化物
C.一個西達苯胺分子的質量是390.4g
D.一個西達苯胺分子由48個原子構成
7.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CO2+C2CO B.CaCO3CaO+CO2
C.CO+CuOCu+CO2↑ D.4Fe+3O22Fe2O3
8.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炒菜時油鍋著火,可放入較多蔬菜
B.廚房煤氣泄漏,立即開啟排風扇通風換氣
C.用嘴吹滅燭火是由于使溫度降到了著火點以下
D.撲滅森林火災,可以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
9.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可用于去除裝修殘留的甲醛(化學式為CH2O),該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甲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構成
B.物質乙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C.該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均不發生改變
D.該化學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10.如圖是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該元素的微觀粒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元素的原子易失去電子
B.該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C.該粒子結構示意圖表示的是Na
D.該元素的原子核內有11個中子
11.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應,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圖四個實驗。實驗I、Ⅳ中小花變紅,實驗Ⅱ、Ⅲ中小花不變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Ⅰ、Ⅱ說明醋酸可以使小花變紅
B.實驗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變紅
C.實驗Ⅱ、Ⅲ、Ⅳ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
D.上述實驗說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12.實驗室中存放有如圖所示的氯化鉀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溶液中的溶劑是水 B.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
C.配制100g該溶液需要6gKCl D.該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質質量分數變為3%
13.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生理鹽水 B.冰水混合物 C.汽水 D.海水
14.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濾渣中沒有Cu。濾液中一定含有AgNO3
B.若濾渣中有Cu,濾液中一定沒有AgNO3和Cu(NO3)2
C.若濾渣中沒有Fe,濾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和Cu(NO3)2
D.若濾渣中有Fe,濾液中一定沒有Cu(NO3)2和Fe(NO3)2
二、填空題(每小空1分,共16分)
15.(3分)下圖是拉瓦錫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他將汞放在密閉容器里連續加熱12天,得到紅色粉末(HgO),他又把紅色粉末放在另外容器里加強熱,最終得出了空氣成分的結論。

(1)若用煤塊作火爐燃料,該燃料屬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連續加熱12天的目的是 ,剩余氣體約占原氣體總體積的 。
(3)將紅色粉末加強熱可生成初始物質,其化學方程式為 。
16.(2分)如圖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a中收集到的氣體是 。
(2)電解時通常會向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其目的是 。
17.(2分)據以下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
(2)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子是 。
18.(3分)實驗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圖1為教材中探究鐵銹蝕條件的實驗裝置,約一周后能觀察到明顯現象。小組同學對部分實驗進行了改進,使出現明顯現象的時間縮短至5~10分鐘,改進后的裝置如圖2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
(1)圖1實驗中,對比 (填序號)可知,鐵生銹與氧氣有關。
(2)圖2實驗中,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的現象為 。
(3)圖2實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明顯現象,其主要原因是 。
19.(3分)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時,甲、乙、丙三種物質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2)將乙的飽和溶液降溫至,溶液的質量 (填“減小”“不變”或“增大”)。
(3)時,甲溶液中含甲,要使該溶液達到飽和狀態,至少需要加入甲的質量為 。
20.(3分)下圖是水發生變化的微觀示意圖,請回答。
(1)圖中共有 種原子。
(2)水分子本身未發生改變的是變化 (填“①”或“②”)。
(3)水通電時,參加反應的水與生成的氣體的質量比為 。
三、簡答題(共10分)
21.(2分)(1)電解水的實驗可以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得出該結論的理論依據是(從微觀的角度說明) 。
“曾青得鐵則化為銅”,寫出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2.(2分)鐵是生活生產中重要的金屬材料。請完成下列問題:
(1)實驗1硬質玻璃管中的現象為 。
(2)石灰水出現渾濁的原因(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
23.(3分))和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如圖2所示實驗(忽略水的損失)。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時,的溶解度是 g。
(2)燒杯②中的溶液是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燒杯④中析出固體的質量是 g。
(3)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固體中含有少量,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
B.分別將時和的飽和溶液升溫至,所得溶液中的質量分數更大
C.時,分別用兩種固體配制質量相等的飽和溶液,中加水更多
24.(3分)A~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C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C是最常用的溶劑,反應Ⅲ的現象為劇烈燃燒,火星四射。完成下列問題:

(1)E物質是 。
(2)寫出D物質的一種用途 。
(3)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 。
四、綜合應用題(共10分)
25.(10分)
1.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為 。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時,為了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或停止,發生裝置應選用 (填字母)。
(3)如用D裝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氣,D中盛放的試劑為 (填名稱);如用D裝置收集H2,則氣體應從導管 端通入(填“b”或“c”)。
(4)NH3極易溶于水, 用E裝置收集NH3(填“能”或“不能”)。
2.我國古代即有濕法冶金技術,西漢時代的《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
興趣小組的同學欲測定實驗室中某硫酸銅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他們取80g硫酸銅溶液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鐵粉,當加入鐵粉的質量為5.6g時,二者恰好完全反應。
(1)CuSO4中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2)計算該硫酸銅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下冊8~9單元期末達標檢測卷
(50分,50分鐘)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Ca-40
選擇題(本小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成語涉及的變化主要為化學變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沙里淘金 C.刻舟求劍 D.百煉成鋼
【答案】D
【詳解】A、滴水成冰,物質的狀態發生改變,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B、沙里淘金,將金與泥沙分離,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C、刻舟求劍,物質的形狀發生改變,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D、百煉成鋼,其中碳和氧氣生成二氧化碳,產生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故選D。
2.下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過濾 B.傾倒液體
C.檢查氣密性 D.加熱液體
【答案】C
【詳解】A、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沒有緊靠在燒杯內壁上,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圖中瓶塞沒有倒放,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C、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D、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圖中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選C。
3.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固體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C.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藍色火焰
D.紅磷在氧氣中能燃燒,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答案】C
【詳解】A、鎂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鎂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A錯誤;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B錯誤;
C、一氧化碳在空氣中或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燃燒時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熱。所以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藍色火焰。C正確;
D、紅磷在氧氣中能燃燒,在空氣中也能燃燒。D錯誤。
綜上所述:選擇C。
4.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A.按質量計算,空氣中含有氮氣約78%,氧氣約21%
B.空氣中各種成分的含量是相對穩定的
C.空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天然資源
D.PM2.5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答案】A
【詳解】A、按體積分數計算,空氣中含有氮氣約78%,氧氣約21%,而不是質量分數,選項A錯誤;
B、空氣中各種成分的含量是相對穩定的,選項B正確;
C、空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天然資源,選項C正確;
D、PM2.5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選項D正確。故選A。
5.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夏天汽車輪胎爆炸——輪胎內氣體分子變大
C.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總和不變——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不改變
D.氯化鈉溶液能導電——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動的離子
【答案】B
【詳解】A、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使得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故該說法正確;
B、夏天汽車輪胎爆炸,是因為溫度升高氣體分子之間的間距增大,故該說法錯誤;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參加反應的總質量不變,微觀解釋是因為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不改變,說法正確;
D、溶液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動的離子,故說法正確;
故選擇B;
6.我國自主研發的抗腫瘤新藥西達苯胺(化學式是C22H19FN4O2,相對分子質量為390.4),填補了我國T細胞淋巴瘤新藥的空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西達苯胺由五種元素組成
B.西達苯胺不屬于氧化物
C.一個西達苯胺分子的質量是390.4g
D.一個西達苯胺分子由48個原子構成
【答案】C
【詳解】試題分析:根據題中提供的信息可知,A.西達苯胺由五種元素組成是正確的敘述; B.西達苯胺不屬于氧化物是正確的敘述;因為其含有五種元素;C.一個西達苯胺分子的質量是390.4g 是錯誤的敘述,因為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為1,不是克; D.一個西達苯胺分子由48個原子構成是正確的敘述,一個分子中的原子個數為元素符號右下角的角標之和;故答案選擇C
考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
7.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CO2+C2CO B.CaCO3CaO+CO2
C.CO+CuOCu+CO2↑ D.4Fe+3O22Fe2O3
【答案】A
【詳解】A、碳和二氧化碳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正確,故A正確;
B、二氧化碳是氣體,反應物中沒有氣體,所以二氧化碳的化學式后加氣體符號,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故B錯誤;
C、反應物中一氧化碳是氣體,所以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化學式后不加氣體符號,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故C錯誤;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故D錯誤。
故選A。
8.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炒菜時油鍋著火,可放入較多蔬菜
B.廚房煤氣泄漏,立即開啟排風扇通風換氣
C.用嘴吹滅燭火是由于使溫度降到了著火點以下
D.撲滅森林火災,可以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
【答案】B
【詳解】A、油鍋起火后向鍋中放入菜葉,是隔絕氧氣滅火,不能降低油的著火點,說法正確;
B、可燃性的氣體與空氣混合點燃易發生爆炸,煤氣有可燃性,煤氣泄漏,打開排氣扇,會產生電火花引爆可燃性氣體,說法錯誤;
C、用嘴吹滅蠟燭,使燃著的蠟燭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所以蠟燭熄滅,說法正確;
D、撲滅森林火災,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從而滅火,說法正確。
故選:B。
9.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可用于去除裝修殘留的甲醛(化學式為CH2O),該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甲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構成
B.物質乙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C.該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均不發生改變
D.該化學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答案】C
【分析】據題目信息結合微觀示意圖可寫出反應的方程式為:CH2O+O2CO2+H2O。
【詳解】A、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其中不含水分子,故錯誤;
B、物質乙是氧氣,是一種單質,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故錯誤;
C、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與數目保持不變,故正確;
D、該反應不符合多變一,不屬于化合反應,故錯誤。
故選C。
10.如圖是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該元素的微觀粒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元素的原子易失去電子
B.該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C.該粒子結構示意圖表示的是Na
D.該元素的原子核內有11個中子
【答案】A
【詳解】A、該元素的原子的原子序數為11,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核外11個電子分3層排布,由內至外分別為2、8、1,最外層電子數為1,易失去1個電子,說法正確;
B、該粒子結構示意圖可知,質子數為11,且質子數比核外電子數多1,故為鈉離子,符號為Na+,說法不正確;
C、該元素的原子的原子序數為11,為鈉元素,鈉原子核外有三層電子,故鈉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說法不正確;
D、該元素的原子的原子序數為11,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故原子核內有11個質子,中子數約等于質子數+中子數,故為23-11=12個,說法不正確。
故選A。
11.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應,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圖四個實驗。實驗I、Ⅳ中小花變紅,實驗Ⅱ、Ⅲ中小花不變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Ⅰ、Ⅱ說明醋酸可以使小花變紅
B.實驗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變紅
C.實驗Ⅱ、Ⅲ、Ⅳ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
D.上述實驗說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答案】D
【分析】Ⅰ可得出稀醋酸能是紫色石蕊小花變紅,Ⅱ、Ⅲ可得出水、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小花變紅,由Ⅳ可得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紫色小花變紅,說明它們反應后生成了酸性物質。
【詳解】A、由實驗的現象可知,實驗Ⅰ、Ⅱ說明醋酸可以使小花變紅,故A正確;
B、實驗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變紅,故B正確;
C、實驗Ⅱ、Ⅲ、Ⅳ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故C正確;
D、實驗說明碳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和醋酸不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故D不正確。故選D。
【點睛】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但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的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水,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12.實驗室中存放有如圖所示的氯化鉀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溶液中的溶劑是水 B.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
C.配制100g該溶液需要6gKCl D.該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質質量分數變為3%
【答案】D
【解析】A、該溶液是氯化鉀溶液,溶質是氯化鉀,溶劑是水,不符合題意;
B、標簽上注明的是溶液名稱和溶質質量分數,故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6%,不符合題意;
C、配制100g該溶液需要氯化鉀的質量為:,不符合題意;
D、溶液具有均一性,該溶液取出一半后,溶質質量分數仍然是6%,符合題意。
故選D。
13.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生理鹽水 B.冰水混合物 C.汽水 D.海水
【答案】B
【詳解】A、生理鹽水中含有氯化鈉和水,屬于混合物;
B、冰是水的固態,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
C、汽水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質,屬于混合物;
D、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鈉等物質,屬于混合物。
故選B。
14.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濾渣中沒有Cu。濾液中一定含有AgNO3
B.若濾渣中有Cu,濾液中一定沒有AgNO3和Cu(NO3)2
C.若濾渣中沒有Fe,濾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和Cu(NO3)2
D.若濾渣中有Fe,濾液中一定沒有Cu(NO3)2和Fe(NO3)2
【答案】C
【解析】A、根據優先置換原理,當鐵粉的質量很少時,鐵粉首先置換銀離子,銅離子不一定到得置換,故當鐵粉恰好將銀離子置換出來后,濾渣中沒有Cu,濾液中不含有AgNO3,故A錯誤;
B、根據優先置換原理,當鐵粉的質量很少時,鐵粉首先置換銀離子,銅離子不一定到得置換,若濾渣中有Cu,說明濾液中的AgNO3被反應完全,Cu(NO3)2可能反應完全,也可能剩一部分,故B錯誤;
C、濾渣中沒有Fe時,鐵粉被消耗完全,濾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gNO3和Cu(NO3)2,故C正確;
D、若濾渣中有Fe,說明AgNO3和Cu(NO3)2與鐵粉完全反應,濾液中一定沒有Cu(NO3)2和AgNO3,濾液中只含有Fe(NO3)2,故D錯誤。
故選C。
二、填空題(每小空1分,共16分)
15.(3分)下圖是拉瓦錫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他將汞放在密閉容器里連續加熱12天,得到紅色粉末(HgO),他又把紅色粉末放在另外容器里加強熱,最終得出了空氣成分的結論。

(1)若用煤塊作火爐燃料,該燃料屬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連續加熱12天的目的是 ,剩余氣體約占原氣體總體積的 。
(3)將紅色粉末加強熱可生成初始物質,其化學方程式為 。
【答案】(1)不可
(2) 加熱時間足夠長,將密閉裝置中的氧氣幾乎耗盡 五分之四
(3)2HgO2Hg+O2↑
【解析】(1)煤炭隨著使用不斷減少,短時間內從自然界得不到補充,因此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2)連續加熱12天的目的是加熱時間足夠長,能將密閉裝置中的氧氣幾乎耗盡,容器內氣體體積減少了約五分之一,剩余氣體約占原氣體總體積的五分之四。
(3)將紅色粉末加強熱可生成初始物質,其反應為氧化汞受熱分解為汞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gO2Hg+O2↑
16.(2分)如圖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a中收集到的氣體是 。
(2)電解時通常會向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其目的是 。
【答案】(1)氧氣/O2
(2)增強水的導電性
(3)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解析】(1)電解水反應,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且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為1:2,故a中收集的氣體是氧氣;
(2)純水的導電性很弱,電解時通常會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在水中可解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17.(2分)據以下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
(2)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子是 。
【答案】(1)A和B
(2)C和E
【解析】(1)只有一層,最外層是2個電子,含有多個電子層,最外層有8個電子稱為相對穩定結構,由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A和B,故填:A和B;
(2)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別是最外層電子的數目有關,由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可知,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子是C和E,因為它們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故填:C和E;
18.(3分)實驗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圖1為教材中探究鐵銹蝕條件的實驗裝置,約一周后能觀察到明顯現象。小組同學對部分實驗進行了改進,使出現明顯現象的時間縮短至5~10分鐘,改進后的裝置如圖2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
(1)圖1實驗中,對比 (填序號)可知,鐵生銹與氧氣有關。
(2)圖2實驗中,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的現象為 。
(3)圖2實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明顯現象,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AB
(2)U型管左側鐵絲生銹,右側鐵絲不生銹
(3)氧氣濃度較大
釘與氧氣、水同時接觸,試管B內的鐵釘只與水接觸,試管C內的鐵釘只與氧氣接觸,最終只有試管A內的鐵釘生銹,所以對比AB可知,鐵生銹與氧氣有關。
(2)圖2實驗中,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產生大量氧氣,并且產生的氧氣帶有水分,而U型管內的干燥劑可以吸收水分,右側干燥管內的干燥劑也可以吸收水分,所以U型管左側的光亮鐵絲同時接觸氧氣、水,很快生銹,右側光亮鐵絲只接觸氧氣,不生銹,因此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的現象為:U型管左側鐵絲生銹,右側鐵絲不生銹。
(3)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發生反應所致,而H2O2溶液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產生大量氧氣,所以圖2實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明顯現象,其主要原因是:氧氣濃度較大。
19.(3分)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時,甲、乙、丙三種物質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2)將乙的飽和溶液降溫至,溶液的質量 (填“減小”“不變”或“增大”)。
(3)時,甲溶液中含甲,要使該溶液達到飽和狀態,至少需要加入甲的質量為 。
【答案】(1)甲
(2)減小
(3)5g
【解析】(1)由圖可知,a1℃時,溶解度:丙>乙>甲,則甲的溶解度最小。
(2)將乙的飽和溶液降低溫度,乙的溶解度減小,則溶液中有晶體析出,溶液質量減小。
(3)60g甲溶液中含有10g甲,則含有水的質量為60g-10g=50g,a2℃時,甲的溶解度為30g,則該溫度下,50g水中最多可溶解乙的質量為,則至少需要加入甲的質量為15g-10g=5g,則可將溶液變為飽和溶液。
20.(3分)下圖是水發生變化的微觀示意圖,請回答。
(1)圖中共有 種原子。
(2)水分子本身未發生改變的是變化 (填“①”或“②”)。
(3)水通電時,參加反應的水與生成的氣體的質量比為 。
【答案】(1)2/兩
(2)①
(3)1:1
【解析】(1)根據圖示,圖中共有2種原子;
(2)根據分析,水分子本身未發生改變的是變化①;
(3)根據智聯昂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質量均不變,水在電解條件下生成氫氣與氧氣,該過程中水全部轉化成氣體,故參加反應的水與生成的氣體的質量比為1:1。
三、簡答題(共10分)
21.(2分)(1)電解水的實驗可以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得出該結論的理論依據是(從微觀的角度說明) 。
【答案】通過該實驗可以知道,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因為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因此可以判斷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曾青得鐵則化為銅”,寫出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答案】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2.(2分)鐵是生活生產中重要的金屬材料。請完成下列問題:
(1)實驗1硬質玻璃管中的現象為 。
(2)石灰水出現渾濁的原因(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
【答案】(1)紅棕色粉末變為黑色(2)CO2+Ca(OH)2==CaCO3 +H2O
【解析】(1)實驗1硬質玻璃管中發生的反應為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現象為紅棕色粉末變為黑色(2)CO2+Ca(OH)2==CaCO3 +H2O
23.(3分))和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如圖2所示實驗(忽略水的損失)。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時,的溶解度是 g。
(2)燒杯②中的溶液是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燒杯④中析出固體的質量是 g。
(3)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固體中含有少量,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
B.分別將時和的飽和溶液升溫至,所得溶液中的質量分數更大
C.時,分別用兩種固體配制質量相等的飽和溶液,中加水更多
【答案】(1)36.0
(2)不飽和 48.4
(3)AC
【解析】(1)由圖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
(2)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即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1.6g硝酸鉀,而②中100g水中只溶解了20g硝酸鉀,則為不飽和溶液;
燒杯④中共含硝酸鉀20g+60g=80g,則共析出固體80g-31.6g=48.4g。
(3)A、由于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較大,則若硝酸鉀中含有少量氯化鈉,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硝酸鉀,該選項說法正確;
B、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則升高溫度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升溫時,溶液均會變為不飽和溶液,但溶質質量分數與升溫前相同,而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鉀,則所得溶液氯化鈉的溶解度更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5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則分別用兩種固體配制質量相等的飽和溶液, 所需氯化鈉質量較小,則氯化鈉中加水更多,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C。
24.(3分)A~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C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C是最常用的溶劑,反應Ⅲ的現象為劇烈燃燒,火星四射。完成下列問題:

(1)E物質是 。
(2)寫出D物質的一種用途 。
(3)反應I的化學方程式為 。
【答案】(1)四氧化三鐵/Fe3O4
(2)作燃料
(3)
【解析】C是最常用的溶劑,C是水,A、C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 A是過氧化氫,過氧化氫發生分解反應生成氫氣、氧氣,則B是氧氣。水通電生成氫氣、氧氣, D是氫氣。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E是四氧化三鐵。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推斷正確。
(1)根據以上分析可知,E物質是四氧化三鐵。
(2)D物質是氫氣,氫氣可作燃料。
(3)反應I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
四、綜合應用題(共10分)
25.(10分)
1.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為 。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時,為了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或停止,發生裝置應選用 (填字母)。
(3)如用D裝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氣,D中盛放的試劑為 (填名稱);如用D裝置收集H2,則氣體應從導管 端通入(填“b”或“c”)。
(4)NH3極易溶于水, 用E裝置收集NH3(填“能”或“不能”)。
2.我國古代即有濕法冶金技術,西漢時代的《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
興趣小組的同學欲測定實驗室中某硫酸銅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他們取80g硫酸銅溶液于燒杯中,向其中加入鐵粉,當加入鐵粉的質量為5.6g時,二者恰好完全反應。
(1)CuSO4中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2)計算該硫酸銅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1.【答案】(1)長頸漏斗
(2)C
(3)濃硫酸 c
(4)不能
【解析】(1)由圖可知,儀器a為長頸漏斗;
(2)相比裝置B,裝置C帶有多孔隔板和止水夾,關閉止水夾,內部氣體增多,壓強增大,液體被壓入長頸漏斗,固液分離,反應停止,打開止水夾,氣體排出,壓強減小,液體重新進入試管,固液接觸,反應發生,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故選C;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二氧化碳反應,所以如用D裝置除去CO2中的水蒸氣,D中盛放的試劑為濃硫酸;
氫氣密度比空氣小,所以用裝置D收集氫氣時,氣體應短進長出,故從c進入;
NH3極易溶于水,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不能選用裝置E。
2.【答案】(1)1:2
(2)20%
【解析】(1)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故硫酸銅中硫、氧元素的質量比(32×1):(16×4)=1:2;
(2)解:設該硫酸銅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 x。
解得 x= 16g
則該硫酸銅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20%。
答:該硫酸銅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20%。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权县| 灵寿县| 漳平市| 丰都县| 松潘县| 青浦区| 崇明县| 和林格尔县| 抚宁县| 安国市| 名山县| 巩义市| 锡林郭勒盟| 孝昌县| 左权县| 寻乌县| 潼关县| 盘山县| 平邑县| 周至县| 庄河市| 临湘市| 邻水| 扎囊县| 山西省| 高唐县| 安阳县| 延津县| 平和县| 海林市| 平原县| 内乡县| 抚顺县| 渭源县| 太湖县| 大足县| 大荔县| 阳曲县| 和平区| 石家庄市|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