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2025學年高考二輪總復習課件 化學 板塊1 專題8 微專題1 可溶性電解質溶液微粒變化圖像分析(課件 練習)(共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2025學年高考二輪總復習課件 化學 板塊1 專題8 微專題1 可溶性電解質溶液微粒變化圖像分析(課件 練習)(共2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73張PPT)
專題八 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與微粒變化
命題規律 1.試題外觀特征:(1)試題情境:一般是陌生、復雜的情境,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情境、生產環保情境和實驗探究情境;(2)試題特征:文字型或文字+圖像型;(3)選項特征:四個選項的考查角度各不相同,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設問。
2.考查要求:(1)必備知識:側重于化學變化與規律,物質在溶液中的平衡以及受外界條件的影響、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各種平衡常數的計算等;(2)關鍵能力:側重于信息獲取與加工、邏輯推理與論證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要求能從題干及圖像中提取有效信息,結合平衡移動原理和各種守恒思想,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
3.命題角度:(1)酸堿中和反應圖像的分析;(2)沉淀溶解平衡圖像的分析;(3)其他情境分析。
真題解密 1.題干研究對象多為復雜動態的,呈現方式主要以圖像和表格的形式,坐標軸多為對數或負對數等。
2.四個選項各不相同,主要包括曲線含義的判斷、微粒濃度大小判斷、外界條件的影響、常數計算等。
3.考查內容主要是利用平衡移動規律分析解決電解質溶液中四大平衡的微粒變化與濃度關系等。
命題預測   本題一般位于選擇題的最后,屬于“壓軸選擇題”。旨在考查電解質溶液中的粒子濃度的大小順序,溶液pH的判斷以及溶液中的各種粒子守恒之間關系的判斷,相關平衡常數計算以及對數、分布系數熱點圖像等,命題設計更趨新穎靈活,綜合性強,難度較大。
預計2025年命題中,“四大常數”(水的離子積常數、電離常數、水解常數、溶度積常數)的計算及應用、中和滴定的遷移應用、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沉淀溶解平衡仍會成為考查的重點,難度以偏難為主,以選擇題、圖像題的形式呈現。在化工流程題中考查溶度積(Ksp)的計算及應用,在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中考查電離常數、水解常數等的計算及應用等。
微專題1 可溶性電解質溶液微粒變化圖像分析
規律方法整合 建模型
強基培優精練 提能力
考前名校押題 練預測
高考真題賞析 明考向
配位、電離與水解微粒變化圖像分析
1
角度
1. (2024·河北選考)在水溶液中,CN-可與多種金屬離子形成配離子。
?
兩種原子均有孤電子對,由于碳的電負性差,一般碳原子為金屬離子空軌道中提供孤電子對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99%的X、Y轉化為配離子時,兩溶液中CN-的平衡濃度:X>Y
C.由Y和Z分別制備等物質的量的配離子時,消耗CN-的物質的量:YD.若相關離子的濃度關系如P點所示,Y配離子的解離速率小于生成速率
【答案】 B
2.(2024·湖南選考)常溫下Ka(HCOOH)=1.8×10-4,向20 mL 0.10 mol·L-1 NaOH溶液中緩慢滴入相同濃度的HCOOH溶液,混合溶液中某兩種離子的濃度隨加入HCOOH溶液體積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水的電離程度:MB.M點:2c(OH-)=c(Na+)+c(H+)
C.當V(HCOOH)=10 mL時,c(OH-)=c(H+)+2c(HCOOH)+c(HCOO-)
D.N點:c(Na+)>c(HCOO-)>c(OH-)> c(H+)>c(HCOOH)
【答案】 D
【解析】 結合起點和終點,向20 mL 0.10 mol·L-1 NaOH溶液中滴入相同濃度的HCOOH溶液,發生濃度改變的微粒是OH-和 HCOO-,當V(HCOOH)=0 mL,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是OH-,可知隨著甲酸的加入,OH-被消耗,逐漸下降,即經過M點在下降的曲線表示的是OH-濃度的改變,經過M點、N點的在上升的曲線表示的是HCOO-濃度的改變。M點時,V(HCOOH)=10 mL,溶液中的溶質為c(OH-)∶ c(HCOO-)=1∶1,仍剩余有未反應的NaOH,對水的電離是抑制的,N點HCOOH溶液與NaOH溶液恰好反應生成HCOONa,此時僅存在HCOONa
滴定過程微粒變化圖像分析
2
角度
A.線Ⅱ表示CH3COOH的變化情況
B.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Ka=10-n
【答案】 C
A.Ka(CH3COOH)約為10-4.76
B.點a:c(Na+)=c(Cl-)=c(CH3COO-)+c(CH3COOH)
C.點b:c(CH3COOH)D. 水的電離程度:a?
在滴定過程中,從抑制(酸性) 到無影響(中性) 再到 促進(堿性)再到無影響(堿性) 最后抑制(堿性)
【答案】 D
【解析】 NaOH溶液和HCl、CH3COOH混酸反應時,先與強酸反應,然后再與弱酸反應,由滴定曲線可知,a點時NaOH溶液和HCl恰好完全反應生成NaCl和水,CH3COOH未發生反應,溶質成分為NaCl和CH3COOH;b點時NaOH溶液反應掉一半的CH3COOH,溶質成分為NaCl、CH3COOH和CH3COONa;c點時NaOH溶液與CH3COOH恰好完全反應,溶質成分為NaCl、CH3COONa;d點時NaOH過量,溶質成分為NaCl、CH3COONa和NaOH,據此解答。由分析可知,a點時溶質成分為NaCl和CH3COOH,c(CH3COOH)=0.010 0 mol·L-1,
多種微粒之間轉化圖像分析
3
角度
?
靈活使用平衡常數表達式進行對數換算。如第二個平衡方程為:lg c(Hg2+)=lg K1+lg c(HgI2)-2lg c(I-)
【答案】 B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答案】 D
?與pH有關的圖像
1.pH與稀釋倍數的線性關系
①HY為強酸、HX為弱酸 ②a、b兩點的溶液中:c(X-)=c(Y-) ③水的電離程度:d>c>a=b ①MOH為強堿、ROH為弱堿
②c(ROH)>c(MOH)
③水的電離程度:a>b
如圖,可以根據m點、n點的坐標計算pKa1和pKa2。
(3)酸式鹽NaHX的酸堿性:若Ka2>Kh2,說明HX-的電離程度大于HX-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②若Ka2<Kh2,說明HX-的電離程度小于HX-的水解程度,溶液呈堿性。
?酸堿滴定曲線分析
巧抓“五點”,突破中和滴定圖像。例如:室溫下,向20 mL 0.1 mol·L-1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
?分布系數圖像
分布曲線指以pH為橫坐標,分布系數(即組分的平衡濃度占總濃度的分數)為縱坐標的關系曲線。
一元弱酸(以CH3COOH為例) 二元弱酸(以草酸H2C2O4為例)
注:pKa為電離常數的負對數
?
靈活使用交點微粒關系或特殊點計算平衡常數
?變化觀念下的水溶液中的其他圖像
種類 具體類型 含義 變化規律
負對數圖像 pH= -lgc(H+) 氫離子濃度的常用對數負值 pH越大,c(H+)越小,溶液的堿性越強
pC= -lgc(C) C離子濃度的常用對數負值 pC越大,c(C)越小
分布系數圖 δ 溶液中某酸堿組分的平衡濃度占其總濃度的分數 δ越大,該組分的所占的比例越大
種類 具體類型 含義 變化規律
(1)利用交點可計算弱電解質的平衡常數。 (2)判斷酸式鹽的酸堿性:在最高點附近。 (3)判斷酸式鹽溶液中粒子濃度的大小;可從曲線上直接比較粒子濃度的大小
【思維模型】  解答滴定圖像題的思維模型
電離與水解微粒變化圖像分析
1
角度
1. (2024·湖北十堰市二模)常溫下,向濃度均為0.2 mol·L-1的兩種鉀鹽KX、KY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與稀釋倍數(a)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常溫下,X-的水解常數Kh(X-)≈5×10-6 mol·L-1
B.a=10時,KX溶液中c(X-)+c(HX)=0.02 mol·L-1
C.HY溶液可以與KX溶液反應
D.濃度均為1 mol·L-1的KX和KY溶液中離子總濃度:KX>KY
【答案】 D
2. (2024·遼寧省部分示范高中聯考二模)小組探究Na2CO3和NaHCO3與堿的反應,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Ⅰ是空白實驗,排除因體積變化對Ⅱ、Ⅲ溶液pH的影響
C.Ⅲ中石灰水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pH=7
D.若將試劑X換為Ca(HCO3)2,所得的pH曲線與Ⅲ的pH曲線不重合
【答案】 C
滴定過程微粒變化圖像分析
2
角度
3. (2024·邯鄲二模)常溫下,已知H2A溶液中含A元素的粒子濃度之和為0.1 mol·L-1,溶液中各含A元素的粒子的pc-pOH關系所示。圖中pc表示各含A粒子濃度的負對數(pc= -lg c),pOH表示OH-濃度的負對數[pOH=-lg c(OH-)];x、y、z三點的坐標:x(7.3,1.3),y(10.0,3.6),z(12.6,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曲線①表示pc(H2A)隨pOH的變化
B.x點到z點對應的變化過程中,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先減小再增大
C.pH=4的溶液中:c(HA-)<0.1 mol·L-1-2c(A2-)
【答案】 D
【答案】 B
多種微粒之間轉化圖像分析
3
角度
5. (2024·河北滄州二模)常溫下,體積和濃度一定的Na2B溶液中各微粒(B2-、HB-、H2B、H+和OH-)濃度值的對數隨溶液pH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曲線b代表lg[c(OH-)/mol·L-1]隨溶液pH的變化情況
B.C點的pH等于6
C.C點時,c(HB-)>c(H2B)=c(B2-)>c(H+)>c(OH-)
?
通過等式變形變為一個變量和常數的關系,再做討論
【答案】 D
?
多變量圖像分析,注意不同量之間的相互關聯關系
B.乙二胺的一級電離常數Kb1=1.0×10-4.1
C.a點溶液的pH=7.2
D.d點溶液中:c(Na+)>3c(EDAH+)
【答案】 C
已知:Ka1(H2CO3)=10-6.35,Ka2(H2CO3)=10-10.3;Kb(NH3·H2O)=10-4.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答案】 C
?
?
?
本質就是兩種粒子濃度比 水溶液
水溶液
水相與有機相的平衡關系
A.H8L對Pr3+萃取效果最好
B.H8L可通過縮聚反應制得
【答案】 B選擇題專項突破分級訓練 可溶性電解質溶液微粒變化圖像分析
【強基練】
1. (2024·河北秦皇島部分示范性高中二模)25 ℃,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某二元弱酸H2A,pH、粒子的分布分數δ[如δ(A2-)=]與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Ⅱ線表示的δ(A2-)變化曲線
B.=1時,c(Na+)>c(HA-)>c(H2A)>c(A2-)
C.=1.5時,3(Na+)=2[c(HA-)+c(H2A)+c(A2-)]
D.a、b,c、d、e、f六點溶液中,f中水的電離程度最大
2. (2024·廣東韶關市二模)常溫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10 mL等濃度的HCl溶液和用0.100 0 mol·L-1的CH3COOH溶液滴定10 mL等濃度的NaOH溶液,滴定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曲線①表示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10 mL等濃度的HCl溶液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
B.等濃度等體積的HCl溶液與NaOH溶液的導電能力相同
C.a點的Kw等于b點的Kw
D.d點和e點溶液中均有:c(Na+)+c(H+)=c(CH3COO-)+c(OH-)
3. (2024·湖南岳陽二模)某水樣中含一定濃度的CO,HCO和其他不與酸堿反應的離子。取10.00 mL水樣,用0.010 0 mol·L-1的HCl溶液進行滴定,溶液pH隨滴加HCl溶液體積V(HCl)的變化關系如圖(不考慮溶液中CO2分子,混合后溶液體積為兩溶液體積之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點處c(H2CO3)+c(H+)=c(OH-)+c(CO)
B.滴加鹽酸0.0~20.00 mL過程中,溶液中c(HCO)明顯增大
C.該水樣中c(CO)=0.02 mol·L-1
D.隨著HCl溶液的加入,水的電離程度越來越小
4. (2024·河北邢臺市部分高中二模)常溫下,將一定濃度的氨水逐滴加入25 mL 0.12 mol·L-1 AgNO3溶液中,該過程中溶液AG與加入氨水體積V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e點對應的溶液迅速由渾濁變澄清,且此時溶液中的c(Ag+)與c(NH3)均約為2×10-3 mol·L-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點對應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10-5 mol·L-1
B.b點對應溶液中:c(Ag+)+c{[Ag(NH3)2]+}C.由e點可知,反應Ag++2NH3===[Ag(NH3)2]+的平衡常數約為1.25×107
D.最好選擇d~e段溶液與葡萄糖等含有醛基的有機物發生銀鏡反應
5.(2024·湖南九校聯考二模)向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發生反應Ag++Cl-??AgCl(s)和AgCl(s)+Cl- [AgCl2]-。-lg[c(M)/(mol·L-1)]與-lg[c(Cl-)/(mol·L-1)]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M代表Ag+或[AgCl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c(Cl-)=10-2.52 mol·L-1時,溶液中c(NO)>2c([AgCl2]-)
B.c(Cl-)=10-1 mol·L-1時,溶液中c(Cl-)>c([AgCl2]-)>c(Ag+)
C.Ag++2Cl-??[AgCl2]-的平衡常數K的值為10-5.04
D.用Cl-沉淀Ag+,溶液中Cl-濃度過大時,沉淀效果不好
6.(2024·江西南昌三模)室溫下,向1 L 0.1 mol·L-1 NH4HSO3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溶液中c(NH)、c(NH3·H2O)、c(HSO)、c(SO)隨n(NaOH)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忽略該過程中溶液體積和溫度的變化)。已知:室溫時,Ka1(H2SO3)=10-1.85,Ka2(H2SO3)=10-7.22,Kb(NH3·H2O)=10-4.7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曲線a、d分別代表c(HSO)、c(NH3·H2O)的變化
B.隨NaOH的加入,的值不斷減小
C.M點存在:c(Na+)+c(NH)>3c(SO)
D.N點時,溶液的pH為9.26
【培優練】
7. (2024·河北承德市部分示范性高中二模)某研究小組為研究水溶液中粒子濃度隨pH的變化關系,25 ℃時,用NaOH調節CH3COOH溶液的pH,且保持體系中c(CH3COOH)+c(CH3COO-)=0.1 mol·L-1,完成了一系列實驗。粒子濃度的對數值(lg c)、反應物初始物質的量之比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P3對應的溶液中:c(H+)+c(CH3COOH)=c(OH-)
B.P2對應的溶液中:c(CH3COO-)>100c(CH3COOH)
C.P1對應的溶液中:c(Na+)<0.05 mol·L-1
D.水的電離程度:P18.(2024·湖北高中名校聯盟三模)25 ℃時,向含有1 mol甘氨酸鹽酸鹽(NHCH2COOH)的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溶液pH及體系中NHCH2COOH,NHCH2COO-,NH2CH2COO-三種粒子的分布系數變化如圖所示。
[比如H2A中A2-的分布系數:δ(A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代表δ(NH2CH2COO-)
B.m點:pH小于2.35
C.n點溶液中c(NH2CH2COO-)+c(OH-)=c(H+)+c(NHCH2COOH)+c(Na+)
D.曲線上任意點溶液均存在:c2(NHCH2COO-)>107c(NHCH2COOH)·c(NH2CH2COO-)
9.(2024·湖南懷化市二模)硼酸(H3BO3)在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H3BO3+H2O??[B(OH)4]-+H+ K=10-9.34,用0.01 mol·L-1 NaOH溶液分別滴定體積均為20 mL的0.01 mol·L-1硼酸溶液、0.01 mol·L-1硼酸和甘露醇混合溶液,滴定過程中硼酸溶液pH、混合溶液的隨加入的NaOH溶液體積的變化如圖。
已知:―→+4H2O。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中c(H+):M點B.加入甘露醇促進硼酸電離平衡逆向移動
C.W點:c(Na+)+c(H+)+c(H3BO3)-c(OH-)=0.01 mol·L-1
D.P點:c(H3BO3)=c{[B(OH)4]-}>c(OH-)>c(H+)
10.(2024·湖南大學附中二模)1 mol·L-1鹽酸與1 mol·L-1碳酸鈉溶液相互滴定,下圖為反應過程中CO、HCO、H2CO3微粒濃度以及pH隨溶液總體積變化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上圖是鹽酸滴定碳酸鈉溶液的曲線變化圖
B.V2=30
C.碳酸的電離平衡常數Ka1數量級是10-4
D.已知草酸酸性大于碳酸,若用同濃度Na2C2O4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其他實驗條件不變,則A點下移
選擇題專項突破分級訓練 可溶性電解質溶液微粒變化圖像分析
【強基練】
1. (2024·河北秦皇島部分示范性高中二模)25 ℃,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某二元弱酸H2A,pH、粒子的分布分數δ[如δ(A2-)=]與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Ⅱ線表示的δ(A2-)變化曲線
B.=1時,c(Na+)>c(HA-)>c(H2A)>c(A2-)
C.=1.5時,3(Na+)=2[c(HA-)+c(H2A)+c(A2-)]
D.a、b,c、d、e、f六點溶液中,f中水的電離程度最大
【答案】 D
【解析】 由圖可知,實線為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二元弱酸H2A的滴定曲線,虛線為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二元弱酸H2A的物種分布分數曲線。當=1時,反應生成NaHA,NaHA溶液顯酸性,隨著增大,即隨著NaOH溶液的滴加,δ(H2A)減小,并且H2A為二元弱酸,所以δ(HA-)先增大后減少,最終生成A2-,所以曲線Ⅰ代表δ(H2A)、曲線Ⅱ代表δ(HA-)、曲線Ⅲ代表δ(A2-)。當=0.5時,溶液為等濃度的NaHA和H2A的混合溶液,當=1時,為NaHA溶液,結合滴定曲線(實線曲線)對應的酸堿性分析解答。由分析可知,Ⅰ、Ⅱ、Ⅲ分別表示δ(H2A)、δ(HA-)、δ(A2-),A項錯誤;=1時,反應生成NaHA,NaHA溶液顯酸性,HA-的電離程度大于HA-的水解程度,c(A2-)>c(H2A),B項錯誤;=1.5時,得到等濃度的NaHA和Na2A混合溶液,由元素質量守恒得2c(Na+)=3[c(HA-)+c(H2A)+c(A2-)],C項錯誤;f點=2,溶液中溶質為Na2A,水的電離程度最大,D項正確。
2. (2024·廣東韶關市二模)常溫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10 mL等濃度的HCl溶液和用0.100 0 mol·L-1的CH3COOH溶液滴定10 mL等濃度的NaOH溶液,滴定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曲線①表示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10 mL等濃度的HCl溶液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
B.等濃度等體積的HCl溶液與NaOH溶液的導電能力相同
C.a點的Kw等于b點的Kw
D.d點和e點溶液中均有:c(Na+)+c(H+)=c(CH3COO-)+c(OH-)
【答案】 B
【解析】 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10 mL等濃度的HCl溶液過程中,在酸堿恰好完全中和之前,溶液中離子物質的量幾乎不變,但溶液體積增大,離子濃度降低,導電能力降低至最低點,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導電性增強,但用0.100 0 mol·L-1的CH3COOH溶液滴定10mL等濃度的NaOH溶液時,酸堿恰好完全反應后,再繼續滴加的醋酸為弱酸,相當于稀釋了生成的醋酸鈉溶液,所以溶液導電性會減弱,即曲線①代表氫氧化鈉滴定鹽酸,曲線②代表醋酸滴定氫氧化鈉溶液。據以上分析可知,曲線①表示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10mL等濃度的HCl溶液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故A正確;曲線①代表氫氧化鈉滴定鹽酸,曲線②代表醋酸滴定氫氧化鈉溶液,即a點代表0.100 0 mol·L-1的鹽酸的導電能力,b點代表等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的導電能力,所以等濃度等體積的HCl溶液與NaOH溶液的導電能力不同,故B錯誤;Kw只與溫度有關,所以a點的Kw等于b點的Kw,故C正確;d點為醋酸和NaOH恰好完全反應的點,e點溶液中的溶質為醋酸鈉和醋酸,其中均有電荷守恒:c(Na+)+c(H+)=c(CH3COO-)+c(OH-),故D正確。
3. (2024·湖南岳陽二模)某水樣中含一定濃度的CO,HCO和其他不與酸堿反應的離子。取10.00 mL水樣,用0.010 0 mol·L-1的HCl溶液進行滴定,溶液pH隨滴加HCl溶液體積V(HCl)的變化關系如圖(不考慮溶液中CO2分子,混合后溶液體積為兩溶液體積之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點處c(H2CO3)+c(H+)=c(OH-)+c(CO)
B.滴加鹽酸0.0~20.00 mL過程中,溶液中c(HCO)明顯增大
C.該水樣中c(CO)=0.02 mol·L-1
D.隨著HCl溶液的加入,水的電離程度越來越小
【答案】 B
【解析】 向碳酸根和碳酸氫根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鹽酸時,先后發生如下反應CO+H+===HCO、HCO+H+===H2CO3,則滴定時溶液pH會發生兩次突躍,第一次突躍時CO與鹽酸恰好反應生成HCO,第二次突躍時HCO與鹽酸恰好反應生成H2CO3;由圖可知,滴定過程中溶液pH第一次發生突躍時,鹽酸溶液的體積為20.00 mL,由反應方程式CO+H+===HCO可知,水樣中CO的濃度為=0.02 mol·L-1,溶液pH第二次發生突躍時,鹽酸溶液的體積為50.00 mL,則水樣中HCO的濃度為=0.01 mol·L-1。由圖可知,a點發生的反應為CO+H+===HCO,可溶性碳酸氫鹽溶液中質子守恒關系為c(H2CO3)+c(H+)=c(OH-)+c(CO),A正確;由分析可知,水樣中HCO的濃度為0.01 mol·L-1,當鹽酸溶液體積V(HCl)≤20.00 mL時,只發生反應CO+H+===HCO,滴定時溶液中HCO濃度為=0.01 mol·L-1,則滴定時溶液中HCO的濃度不變,B錯誤;由分析可知,水樣中c(CO)=0.02 mol·L-1,C正確;酸會抑制水的電離,隨著HCl溶液的加入,碳酸根離子濃度減小,碳酸氫根離子濃度最終也減小,導致水的電離程度越來越小,D正確。
4. (2024·河北邢臺市部分高中二模)常溫下,將一定濃度的氨水逐滴加入25 mL 0.12 mol·L-1 AgNO3溶液中,該過程中溶液AG與加入氨水體積V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e點對應的溶液迅速由渾濁變澄清,且此時溶液中的c(Ag+)與c(NH3)均約為2×10-3 mol·L-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點對應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10-5 mol·L-1
B.b點對應溶液中:c(Ag+)+c{[Ag(NH3)2]+}C.由e點可知,反應Ag++2NH3===[Ag(NH3)2]+的平衡常數約為1.25×107
D.最好選擇d~e段溶液與葡萄糖等含有醛基的有機物發生銀鏡反應
【答案】 D
【解析】 銀氨溶液的配制是向硝酸銀溶液中滴加氨水,出現白色沉淀,繼續滴加氨水,直至白色沉淀恰好溶解,由圖可知,a點為硝酸銀溶液,溶液中硝酸根離子濃度最大,由e點對應的溶液迅速由渾濁變得澄清可知,e點所得溶液為銀氨溶液,c~d段為生成氫氧化銀的階段;由分析可知,a點沒有加入氨水,溶液為硝酸銀溶液,水解促進水的電離,AG=lg =4,c(H+)=10-5 mol·L-1,由水電離出的c(H+)=10-5 mol·L-1,故A正確;由圖可知,b點溶液中AG大于0,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大于氫氧根離子濃度,由電荷守恒關系c(Ag+)+c{[Ag(NH3)2]+}+c(NH)+c(H+)=c(OH-)+c(NO)可知,溶液中c(Ag+)+c{[Ag(NH3)2]+}<c(NO)-c(NH),故B正確;由題意可知,e點加入氨水體積為4.7 mL,溶液中銀離子和氨分子的濃度都為2×10-3 mol·L-1,則溶液中二氨合銀離子的濃度為-2×10-3 mol·L-1≈0.1 mol·L-1,反應的平衡常數K===1.25×107,故C正確;由分析可知,e點所得溶液為銀氨溶液,c~d段為生成氫氧化銀的階段,則與葡萄糖發生銀鏡反應,最好選用e點,故D錯誤。
5.(2024·湖南九校聯考二模)向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發生反應Ag++Cl-??AgCl(s)和AgCl(s)+Cl- [AgCl2]-。-lg[c(M)/(mol·L-1)]與-lg[c(Cl-)/(mol·L-1)]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M代表Ag+或[AgCl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c(Cl-)=10-2.52 mol·L-1時,溶液中c(NO)>2c([AgCl2]-)
B.c(Cl-)=10-1 mol·L-1時,溶液中c(Cl-)>c([AgCl2]-)>c(Ag+)
C.Ag++2Cl-??[AgCl2]-的平衡常數K的值為10-5.04
D.用Cl-沉淀Ag+,溶液中Cl-濃度過大時,沉淀效果不好
【答案】 C
【解析】 由題可知c(Cl-)越大,c(Ag+)越小,c([AgCl2]-)越大,即與縱坐標交點為(0,9.74)的線為Ag+。c(Cl-)=10-2.52 mol·L-1時,溶液中c(Ag+)=c([AgCl2]-),根據物料守恒得n(NO)=n(Ag+)+n([AgCl2]-)+n(AgCl),即n(NO)=2n([AgCl2]-)+n(AgCl),c(NO)>2c([AgCl2]-),A正確;由圖像可知,c(Cl-)=10-1 mol·L-1時,溶液中c(Cl-)>c([AgCl2]-)>c(Ag+),B正確;Ag++2Cl-??[AgCl2]-的平衡常數為K=,將交點數值代入得:=105.04,C錯誤;Cl-沉淀Ag+,溶液中Cl-濃度過大時,導致AgCl(s)+Cl-??[AgCl2]-平衡正向移動,沉淀效果不好,D正確。
6.(2024·江西南昌三模)室溫下,向1 L 0.1 mol·L-1 NH4HSO3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溶液中c(NH)、c(NH3·H2O)、c(HSO)、c(SO)隨n(NaOH)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忽略該過程中溶液體積和溫度的變化)。已知:室溫時,Ka1(H2SO3)=10-1.85,Ka2(H2SO3)=10-7.22,Kb(NH3·H2O)=10-4.7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曲線a、d分別代表c(HSO)、c(NH3·H2O)的變化
B.隨NaOH的加入,的值不斷減小
C.M點存在:c(Na+)+c(NH)>3c(SO)
D.N點時,溶液的pH為9.26
【答案】 B
【解析】 原溶液是1 L 0.1 mol·L-1 NH4HSO3,開始電離出的是HSO和NH,因此開始較多的離子是HSO和NH,加入NaOH先和HSO反應,NH變化不大,得出a曲線代表HSO離子濃度變化,b曲線代表SO離子濃度變化,c曲線代表NH離子濃度變化,d曲線代表NH3·H2O濃度變化。由分析知,曲線a、d分別代表c(HSO)、c(NH3·H2O)的變化,A正確;隨NaOH的加入,酸性逐漸減弱,氫離子濃度逐漸減小,溫度不變,Ka2不變,=的值不斷增大,B錯誤;M點的溶液中c(HSO)=c(SO),此時pH=7.22,溶液呈堿性,即c(H+)3c(SO),C正確;N點時c(NH)=c(NH3·H2O),由Kb(NH3·H2O)==c(OH-)=10-4.74,則溶液的pH為9.26,D正確。
【培優練】
7. (2024·河北承德市部分示范性高中二模)某研究小組為研究水溶液中粒子濃度隨pH的變化關系,25 ℃時,用NaOH調節CH3COOH溶液的pH,且保持體系中c(CH3COOH)+c(CH3COO-)=0.1 mol·L-1,完成了一系列實驗。粒子濃度的對數值(lg c)、反應物初始物質的量之比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P3對應的溶液中:c(H+)+c(CH3COOH)=c(OH-)
B.P2對應的溶液中:c(CH3COO-)>100c(CH3COOH)
C.P1對應的溶液中:c(Na+)<0.05 mol·L-1
D.水的電離程度:P1【答案】 D
【解析】 P3對應的溶液中,反應后的溶質為CH3COONa,根據質子守恒有c(H+)+c(CH3COOH)=c(OH-),A正確;P1對應的溶液中,CH3COO-、CH3COOH濃度相等,可求得K=c(H+)=10-4.75,P2對應的溶液中,K=,代入數據,可求得===102.25,則c(CH3COO-)>100c(CH3COOH),B正確;根據電荷守恒有c(H+)+c(Na+)=c(CH3COO-)+c(OH-),P1對應的溶液中,溶液呈酸性,c(H+)>c(OH-),c(CH3COO-)=c(CH3COOH)= mol·L-1=0.05 mol·L-1,則c(Na+)<0.05 mol·L-1,C正確;從開始→P3,溶質從CH3COOH→CH3COONa,水的電離程度增大,則水的電離程度:P18.(2024·湖北高中名校聯盟三模)25 ℃時,向含有1 mol甘氨酸鹽酸鹽(NHCH2COOH)的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溶液pH及體系中NHCH2COOH,NHCH2COO-,NH2CH2COO-三種粒子的分布系數變化如圖所示。
[比如H2A中A2-的分布系數:δ(A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代表δ(NH2CH2COO-)
B.m點:pH小于2.35
C.n點溶液中c(NH2CH2COO-)+c(OH-)=c(H+)+c(NHCH2COOH)+c(Na+)
D.曲線上任意點溶液均存在:c2(NHCH2COO-)>107c(NHCH2COOH)·c(NH2CH2COO-)
【答案】 D
【解析】 NHCH2COOH??NHCH2COO-+H+ Ka1,NHCH2COO-??NH2CH2COO-+H+ Ka2;由分布系數圖像交點可知Ka1=10-2.35、Ka2=10-9.78;由圖知,c代表δ(NH2CH2COO-),A錯誤;m點n(NaOH)=0.5 mol時,反應后溶液中c(NHCH2COOH)=c(NHCH2COO-),但由于NHCH2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Ka1大于NHCH2COO-的水解平衡常數Kw/Ka1,因此c(NHCH2COOH)9.(2024·湖南懷化市二模)硼酸(H3BO3)在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H3BO3+H2O??[B(OH)4]-+H+ K=10-9.34,用0.01 mol·L-1 NaOH溶液分別滴定體積均為20 mL的0.01 mol·L-1硼酸溶液、0.01 mol·L-1硼酸和甘露醇混合溶液,滴定過程中硼酸溶液pH、混合溶液的隨加入的NaOH溶液體積的變化如圖。
已知:―→+4H2O。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中c(H+):M點B.加入甘露醇促進硼酸電離平衡逆向移動
C.W點:c(Na+)+c(H+)+c(H3BO3)-c(OH-)=0.01 mol·L-1
D.P點:c(H3BO3)=c{[B(OH)4]-}>c(OH-)>c(H+)
【答案】 D
【解析】 由于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N>M,所以溶液的堿性:N>M,因此溶液中c(H+):M點>N點,A錯誤;根據已知條件可知:加入甘露醇后,能夠與弱酸H3BO3電離產生的酸根陰離子[B(OH)4]-結合形成甘露醇—硼酸配離子,使c([B(OH)4]-)濃度減小,硼酸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因而促進硼酸電離平衡正向移動,B錯誤;W點對應的V(NaOH)的最大,是pH的轉折點,則該點時V(NaOH)=V(H3BO3)=20 mL,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c(Na+)+c(H+)=c{[B(OH)4]-}+c(OH-),根據物料守恒可知c(H3BO3)+c{[B(OH)4]-}= mol·L-1,整理可得c(Na+)+c(H+)+c(H3BO3)-c(OH-)=0.005 mol·L-1<0.01 mol·L-1,C錯誤;P點的pH=9.34,c(H+)=10-9.34 mol·L-1,H3BO3的電離平衡常數K==10-9.34,所以c(H3BO3)=c{[B(OH)4]-},溶液顯堿性,c(OH-)>c(H+),由圖可知c(H3BO3)=c{[B(OH)4]-}>c(OH-)>c(H+),D正確。
10.(2024·湖南大學附中二模)1 mol·L-1鹽酸與1 mol·L-1碳酸鈉溶液相互滴定,下圖為反應過程中CO、HCO、H2CO3微粒濃度以及pH隨溶液總體積變化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上圖是鹽酸滴定碳酸鈉溶液的曲線變化圖
B.V2=30
C.碳酸的電離平衡常數Ka1數量級是10-4
D.已知草酸酸性大于碳酸,若用同濃度Na2C2O4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其他實驗條件不變,則A點下移
【答案】 C
【解析】 若碳酸鈉溶液滴定鹽酸,則pH隨溶液總體積一直增大,若鹽酸滴定碳酸鈉溶液,則pH隨溶液總體積一直減小,則曲線①是pH變化曲線,且未滴定時,溶液的pH>7,溶液呈堿性,則上圖是鹽酸滴定碳酸鈉溶液的變化曲線;向碳酸鈉溶液中加入鹽酸,先后發生反應:CO+H+===HCO、HCO+H+===CO2↑+H2O,隨著加入鹽酸的體積增大,CO的濃度一直減小,HCO的濃度先增大后減小,溶液的pH一直減小,則曲線①代表pH的變化,曲線②代表CO濃度變化,曲線③代表HCO濃度變化,曲線④代表H2CO3濃度變化,以此解答。分析可知,如圖是鹽酸滴定碳酸鈉溶液的曲線變化圖,A正確;起始溶液體積是10 mL,加入鹽酸后依次反應:CO+H+===HCO、HCO+H+===CO2↑+H2O,則A點、B點分別是第1個、第2個滴定終點,B點時:n(HCl)=2n(Na2CO3),由于二者濃度相同,故應加入20 mL鹽酸溶液,才能達到第2個滴定終點,故V2=10+20=30,B正確;曲線③代表HCO,曲線④代表H2CO3,由圖可知,曲線③④交點有c(HCO)=c(H2CO3),則碳酸的電離平衡常數Ka1==c(H+),此時溶液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区| 桃源县| 湟中县| 凌源市| 和静县| 禄劝| 临海市| 唐海县| 都兰县| 班玛县| 海盐县| 措美县| 大丰市| 化隆| 濮阳县| 阳城县| 鄄城县| 甘谷县| 龙江县| 祁门县| 信宜市| 苗栗市| 喀喇沁旗| 柳州市| 安宁市| 普安县| 化隆| 庄浪县| 墨竹工卡县| 长宁区| 南汇区| 包头市| 阿拉善左旗| 绥德县| 深圳市| 吉木乃县| 安徽省| 会泽县| 扎囊县| 罗江县|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