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全國名校模考作文:“最好的相處之道”寫作指導【作文原題呈現】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最好的相處之道,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也有人說,相處時,守住自己的立場最重要。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明確立場觀點,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審題指導】這是一道非常簡短的材料作文題。材料只有一句,但用“;”分隔出了兩層。這兩層有一個共同的語境,即“相處之道”,亦即引導學生探究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以及何為最好的相處之道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寫作的材料語境,拋開“相處”這個語境空談后邊的“站在對方的立場”或者“守住自己的立場”都是不符合題意的。其中第一層,指出“最好的相處之道,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第二層則指出“相處時,守住自己的立場最重要”,這兩層內容里面也有一個共同的詞語,即“立場”。“立場”是指認識和處理問題時處在的地位和抱有的態度。于是“站在對方的立場”和“守住自己的立場”構成了相互矛盾的兩種觀點,作文題目的引語中提到“請明確立場觀點”,很顯然是要考生選擇其中的一種觀點進行溯因分析,闡述自己的理由,完善自己的論證,而決不能模棱兩可,“打太極拳”。不過,在這道題目中也存在兩點疑問,當然也可能成為這道作文題的突破口。第一、材料語境的問題。雖然在材料中看似明確了“相處之道”的語境,但忽視了前置主語的問題。前置主語不同,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答案。如果是愛人之間或是親密的朋友之間的相處,那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則是產生共情的基礎,也是考驗情感程度的試金石。愛,本身就意味著付出與讓渡,那么很顯然,愛人之間或是親密的朋友之間,最好的相處之道,應該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而如果是一般的同事之間,那么守住自己的立場也許就更為重要。因此,在寫作時,我們可以將材料語境具體化,從而得出一個明確的選擇。第二、材料邏輯的問題。在這則材料兩種觀點之間,還有一個短句,即“也有人說”。其顯示了后句與前句的關系,似乎是在告訴我們“最好的相處之道,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是更為普遍的觀點,而后一種“相處時,守住自己的立場最重要”是特例。但這并非這道題目的關鍵。前者和后者,并非一般性與特殊性的問題;后者的存在的最大價值是對前者的思辨和質疑,從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而不是一味地進行認同闡釋。因此,這道作文題目并不需要考生辨析一般性與特殊性的問題,而是要引導考生深入思考問題的本質,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認識、分析問題,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這道題目明顯具有“上海卷”的風格。因此,明確材料語境,注重邏輯思辨,或許應該成為我們破解這類作文題目的關鍵。【審題立意分析】本次作文題目給出了兩種關于相處之道的觀點:一是“最好的相處之道,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二是“相處時,守住自己的立場最重要”。這是一個具有思辨性的話題,引導考生對人際交往中的原則進行深入思考。一、理解觀點內涵1、“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意味著設身處地地去感受他人的處境、需求、情感等,在溝通、協作、解決矛盾沖突時,能夠換位思考,理解對方的出發點,從而減少誤解,增進彼此的信任與融洽。比如在家庭中,父母若能站在孩子渴望獨立成長的角度,就不會一味地強制約束;朋友之間,一方若能體諒另一方面臨的壓力,便不會輕易抱怨其陪伴的減少。這種相處之道強調的是同理心與包容,以他人為中心去調適自己的言行。2、“守住自己的立場最重要”:這里的立場可以涵蓋個人的價值觀、原則底線、人生目標等諸多方面。在相處中,不隨波逐流,不輕易妥協自己內心堅守的東西,例如誠信、善良、正義等品質,無論面對何種人際關系的考驗,都能挺直脊梁。像是面對朋友不正當的競爭邀請,堅守正直立場的人會果斷拒絕,維護自身人格的完整,它凸顯的是自我的堅定與自尊。二、立意角度分析1、單一立意:若選取“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為立意方向,可以從其對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意義入手,闡述如何在生活各個場景踐行,如職場上理解同事難處促進團隊合作,校園里體諒同學困難鞏固友誼,通過具體事例展現換位思考帶來的美好結果,標題可擬為《以換位之匙,啟和諧之門》。要是確定“守住自己的立場最重要”,則著重論述堅守立場是個人成長、贏得尊重的根基,舉例說明歷史上諸多仁人志士在復雜人際關系、艱難局勢下因守立場留名青史,聯系當下社會現象,如學術造假、商業賄賂盛行時,個體堅守學術誠信、商業道德的可貴,文章取名《守方寸立場,綻生命華光》。2、辯證立意:綜合二者,認為在相處中既要站在對方立場,又要守住自身立場,二者相輔相成。先論述換位思考能讓交流破冰、拉近距離,為守住立場營造良好氛圍;再談堅守立場是相處的底線保障,讓換位思考不淪為無原則迎合,就像國際外交,國家間既尋求共同利益、理解彼此訴求,又捍衛本國主權領土等核心利益,以《于換位中堅守,于堅守中同行》為題,展現深度思考,此類立意更顯全面深刻,容易脫穎而出。總之,考生無論選取哪種立意,都需緊扣“相處之道”這一核心,結合生活、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素材,邏輯清晰地論證觀點,方能成就佳作。【參考范文】第一篇:《以換位思考為槳,以堅守自我為帆》(議論文)在人生的浩瀚海洋中,我們駕駛著名為“相處”的船只,航行于人際的波濤之間。而換位思考與堅守自我,恰如船之雙槳與帆,缺一不可,助力我們駛向和諧美滿的彼岸。換位思考,是理解他人的金鑰匙。當我們面對朋友的遲到,若能站在他可能遭遇堵車、臨時有事的角度想一想,怒火便會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關心與體諒。就像蘇軾與王安石,雖政見不合,但蘇軾被貶黃州后,王安石卻能換位思考,理解蘇軾的才情與困境,兩人最終化干戈為玉帛,書信往來探討詩詞文學,為后世留下佳話。在生活的瑣碎中,多一分換位思考,鄰里糾紛、同事矛盾往往便能迎刃而解,讓情誼的紐帶更加堅韌。然而,僅有換位思考還不夠,堅守自我同樣至關重要。自我的立場是我們的精神脊梁,倘若在相處中一味迎合他人,失去自我原則,便如無舵之舟,隨波逐流。陶淵明身處東晉亂世,官場黑暗,眾人皆為名利攀附權貴,他卻堅守“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自我,毅然辭官歸隱。在與世俗的相處中,他沒有妥協,守住內心的寧靜與高潔,為后人豎起一座精神豐碑。在現實里,面對不良風氣,只有堅守正直、善良、誠信等自我立場,我們才能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站穩腳跟,不被同化。以換位思考為槳,能讓我們在相處時破冰前行,化解矛盾;以堅守自我為帆,可保障我們沿著正確的航向,不迷失于茫茫人海。二者協同發力,我們才能在人際交往的大海上揚帆遠航,收獲真摯的情誼,實現自我價值。讓我們握緊雙槳,揚起高帆,開啟精彩的相處之旅。第二篇:《理解對方立場,堅守自我原則》(記敘文)我永遠忘不了那次班級競選班干部的經歷,它讓我深刻領悟到理解對方立場與堅守自我原則在相處中的微妙平衡。班上要競選班長,我躊躇滿志,志在必得。競選演講時,我激情澎湃地闡述著自己的管理方案和對班級的愿景,自認為勝券在握。投票結束,唱票環節卻讓我如墜冰窟——我以微弱劣勢輸給了同桌小李。那一刻,憤怒、不甘在心中翻涌,我覺得他肯定在背后搞了小動作。放學鈴聲響起,我黑著臉走到小李面前,正要興師問罪,他卻一臉誠懇地看著我說:“我知道你現在心里不好受,其實我競選是因為我發現最近班級紀律有些松散,我想試試能不能改變,絕不是針對你。”他的話讓我愣住了,換位思考一下,我意識到他平時確實很在意班級秩序,這次競選動機或許真的很單純。我的怒火消了大半,但心里還是有些別扭,畢竟輸了競選。接下來的日子,小李作為班長開始推行一些新規定,有同學不配合,在背后抱怨。我本可以冷眼旁觀,甚至附和幾句,可我想起自己一直堅守的“集體利益至上”原則,猶豫再三,還是站出來幫他維持秩序,給他提建議。小李感激地看著我,我們之間的那點隔閡徹底煙消云散。這次經歷讓我明白,在相處中,理解對方立場能化解不必要的怨恨,而堅守自我原則能讓我們保持正直,不被情緒左右。只有把握好這兩者,才能與他人和諧共處,攜手共進。第三篇:《換位思考,理性包容》(議論文)人與人相處,如星辰共耀夜空,若想綻放和諧光芒,換位思考、理性包容不可或缺。換位思考是人性溫暖的傳遞。疫情期間,許多醫護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長時間高強度工作,身心俱疲。有的患者因自身病痛、對疫情的恐懼,情緒容易失控,對醫護人員惡語相向。但那些偉大的白衣天使們總能換位思考,理解患者的痛苦與無助,依舊耐心照料、悉心安慰。他們站在患者角度,包容著無理取鬧,用愛與專業化解矛盾,讓醫患關系在艱難時刻也能閃爍希望之光。這種換位思考,能在瞬間拉近心與心的距離,讓冰冷的沖突化為溫情的互助。理性包容,則是對換位思考的升華。當我們理解他人后,還需以理性克制沖動,用包容涵養胸懷。在網絡世界,觀點碰撞如火星四濺,常引發激烈罵戰。有人因對某一熱點事件看法不同,便肆意攻擊他人,全然不顧他人立場。相反,那些理性包容之人,雖不認同對方觀點,卻能換位思考其成因,以平和心態探討,包容不同聲音,既維護了交流的良好氛圍,又在思想碰撞中拓展自我認知。正如伏爾泰所言:“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在家庭中,換位思考能讓親子關系破冰,理性包容可使日常爭吵消弭;在職場上,換位可促團隊協作順暢,包容能為創新營造寬松環境。讓我們以換位思考為筆,理性包容為墨,書寫和諧相處的華章,繪就人際關系的絢麗畫卷。第四篇:《換位之中見真心,堅守之內顯風骨》(散文)漫步于歲月的長街,看人與人的相處似繁星閃爍,或明或暗,方知換位與堅守是其中最璀璨的光。換位,是一場心靈的邀約。猶記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描繪的生活點滴,她與錢鐘書先生相濡以沫,面對錢鐘書在生活瑣事上的 “拙手笨腳”,楊絳從未有過苛責。她換位思考,深知丈夫的才情在學術天地馳騁,生活小事自是無暇顧及。于是,她默默操持家務,用理解與愛為錢鐘書構筑溫暖港灣。這般換位,是真心的傾注,于平凡日常中釀出甜蜜,讓婚姻的琴弦奏出和諧樂章。在鄰里間,一次主動幫忙、一句貼心問候,皆是換位的縮影,以心換心,拉近彼此距離。堅守,宛如屹立的山峰,彰顯人格風骨。古往今來,仁人志士在相處中守住底線,熠熠生輝。蘇武牧羊北海,面對匈奴的威逼利誘,他堅守對漢室的忠誠,不與敵同流合污。在冰天雪地中,他持節牧羊,與羊群為伴,用堅守書寫民族氣節。于現世,學者在學術造假的暗流涌動下,堅守實事求是的原則,不隨波逐逐;商人在利益至上的喧囂塵世,堅守誠信經營,不欺瞞狡詐。這份堅守,是自我的宣言,是在紛繁世事中挺直的脊梁,讓他人敬,令自己安。在人生之旅,讓我們投身換位的暖流,以真心換真心;扎根堅守的厚土,憑風骨立天地。于換位之中見真心,于堅守之內顯風骨,方能在相處的星河留下獨屬于自己的光輝軌跡。第五篇:《于換位中尋共鳴,于堅守處筑根基》(議論文)在復雜多變的人際關系迷宮中,如何找到那條通向和諧共處的康莊大道?答案藏于換位思考與堅守自我之中。換位思考,是開啟共鳴之門的鑰匙。伯牙善鼓琴,子期善聽,子期能站在伯牙的音樂世界里,感知高山巍峨、流水潺潺,成就千古知音佳話。這是藝術領域的換位共鳴,回歸生活,亦處處有其光芒。親子相處,孩子若能換位理解父母望子成龍的苦心,父母若能換位體諒孩子渴望自由成長的訴求,家庭矛盾將大幅減少;師生之間,老師換位洞察學生的學習困惑,學生換位感受老師的教誨不易,課堂方能活力四溢。通過換位,我們打破心墻,尋得情感與思想的共鳴,讓相處充滿溫馨。堅守自我,則為和諧相處筑牢根基。魯迅身處舊中國黑暗時代,眾人或麻木不仁,或隨波逐流,他卻堅守“喚醒民眾”的使命,以筆為刀槍,與反動勢力頑強斗爭。在與世俗、權貴的相處中,他從未動搖,為民族解放事業開辟道路。于普通人而言,堅守善良,不被冷漠侵蝕;堅守誠信,不為利益折腰;堅守夢想,不懼艱難險阻,方能在與人相處時有底氣、有尊嚴。這份堅守,是自我價值的篤定,是他人認可尊重的源頭。我們既要于換位中尋共鳴,消融人際堅冰;又要于堅守處筑根基,撐起人格大廈。如此,方能在相處的舞臺上長袖善舞,演繹精彩人生,收獲真摯情誼,實現成長跨越。第六篇:《換位點亮相處燈,堅守鋪就人生路》(記敘文)那是一次學校組織的社區義工活動,本以為會一帆風順,卻不想一場沖突讓我對相處之道有了全新認識。我們小組負責幫助一位孤寡老人張爺爺打掃衛生、采購生活用品。一開始,大家干勁十足,可沒過多久,矛盾就出現了。組員小李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整理房間,把張爺爺一些用習慣了的舊物件隨意丟棄,張爺爺氣得臉通紅,大聲斥責我們不懂尊重。小李也很委屈,他覺得那些東西破舊又占地方,換新的明明更好。我看著僵持的兩人,決定先讓小李冷靜一下,自己坐到張爺爺身邊,輕聲說:“爺爺,我知道您生氣是因為那些東西陪著您多年,有感情了,小李不懂事,您別氣壞了身子。”張爺爺的情緒緩和了些,我又跟小李講:“爺爺年紀大了,那些舊物是他回憶的寄托,咱們換位想想,要是別人隨便扔咱們心愛的東西,心里啥滋味?”小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接著,我們改變策略,按照張爺爺的意愿整理,還耐心聽他講那些舊物背后的故事。在采購時,超市老板看我們是學生,想抬高價格,我堅守公平交易的原則,據理力爭,最終以合理價格買到東西。這次活動結束,張爺爺拉著我們的手連聲道謝,組員間也更團結了。我深刻領悟到,換位思考就像一盞燈,照亮相處中的黑暗角落,化解矛盾;堅守自我如同腳下的路,讓我們在人生旅程中走得堅定、坦蕩。唯有二者兼具,才能書寫美好相處篇章。第七篇:《以換位之思,筑相處橋梁》(議論文)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宛如一場精妙的舞蹈,而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無疑是那最為靈動的舞步,引領我們跨越隔閡,攜手共進。古往今來,諸多事例見證了換位思考的強大力量。藺相如面對廉頗的多次挑釁,沒有選擇針鋒相對,而是站在廉頗渴望建功、重視名譽的角度,選擇了避讓。他深知廉頗對趙國的重要性,也理解其內心的不甘,這份理解如同春風化雨,最終使得廉頗幡然悔悟,“負荊請罪”,成就了“將相和”的千古佳話,讓趙國在亂世之中穩如磐石。倘若藺相如僅憑一時意氣,與廉頗爭個高下,趙國朝堂恐怕將陷入混亂,國家的前途也會因此蒙上陰影。在現代社會,換位思考更是化解矛盾、增進情誼的良方。親子之間,父母若能站在孩子追求獨立、渴望探索的立場,松開那緊緊束縛的韁繩,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孩子便能在理解與信任中茁壯成長;孩子若能換位體諒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背后的苦心與擔憂,主動與父母溝通交流,那么家庭氛圍定會溫馨融洽。師生之間,老師站在學生面對學業壓力、青春迷茫的角度,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學生便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遨游;學生若能換位理解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的使命與辛勤付出,課堂之上也會更加積極主動,教學相長的美好愿景便能成為現實。當我們站在對方的立場時,眼中的世界將變得不同。原本令我們憤怒的行為,或許背后隱藏著他人的無奈與苦衷;原本讓我們不解的抉擇,可能承載著他人的夢想與追求。以換位之思,拆除心墻,我們能擁抱他人的內心世界,筑起堅固的相處橋梁,讓人生之路更加寬廣順暢。讓我們都學會換位思考,在這煙火人間,書寫和諧共處的絢麗篇章。第八篇:《守自我立場,綻生命華光》(議論文)人生漫漫,我們置身于形形色色的人際關系之中,猶如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船只,而守住自己的立場,便是那指引方向的羅盤,確保我們在波濤洶涌中不迷失自我,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生命華光。回溯歷史,堅守自我立場的仁人志士熠熠生輝。蘇武牧羊北海,渴飲雪,饑吞氈,面對匈奴的威逼利誘,他堅守對漢室的忠誠,絕不屈服。在那冰天雪地、人跡罕至的荒原之上,他獨自堅守十九年,其立場如磐石般堅定,捍衛了國家的尊嚴,也成就了個人的千古美名。他未曾因外界的艱難困苦、威逼利誘而動搖半分,這份堅守讓他的生命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璀璨光芒。又如陶淵明,身處東晉亂世,官場黑暗腐朽,“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他毅然辭官歸隱,回歸田園,守護內心的寧靜與高潔。他堅守自己對詩意生活的向往,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為后世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田園詩篇,其獨立人格至今為人敬仰。立足當下,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守住立場愈發重要。在學術領域,科研人員面臨著名利的誘惑,唯有堅守實事求是的立場,嚴謹治學,才能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若為了一時的榮譽、金錢而造假數據,學術的公信力將蕩然無存,更何談為人類的發展做貢獻?在商業世界,企業家們需堅守誠信經營的立場,不為短期利益而欺詐消費者,方能打造百年品牌,贏得市場的認可與信賴。同時,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堅守自己的原則底線,不隨波逐流,才能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起真摯而穩固的情誼。守自我立場,并非是固步自封、冥頑不靈,而是在喧囂塵世中保持一份清醒與篤定。它讓我們在與他人相處時,既有尊重與包容,又能維護自身的尊嚴與價值。讓我們緊握堅守的羅盤,駕馭人生之舟,沖破風浪,駛向充滿希望的遠方,讓生命綻放出奪目的華光。【下水作文】將心比心,智守立場——讀《陳情表》古人云:“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我認為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必不孝。自古以來,忠孝兩難全。但李密卻做到了。因為他既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又守住自己的立場。這就是最好的相處之道,因為相處是雙方的事情,和諧才是硬道理。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將心比心,有利于溝通交流,使人際關系和諧。據說李密是不愿侍奉新朝的,因為他是蜀漢時期的尚書郎,一心忠于前朝。這里暫不管另一說法(一年左右,祖母去世,守孝兩年后,后來李密不僅做了西晉的縣令太守,而且政績顯著)。晉武帝自然想李密“盡忠”,于是“詔書特下”,“詔書切峻”。李密自然明白這一點,但“劉病日篤”,“臣之進退,實為狼狽”。而他想為蜀漢盡忠,為祖母盡孝,最終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于是以“孝治”為突破口,將進退之難表現得淋漓盡致。父喪母嫁,缺親少故,與祖母相依為命,但祖母年老多病,危在旦夕。李密婉轉敘述,極力鋪陳,令人動容。你晉武帝不是主張忠孝嗎,我就把忠孝說得感天動地。“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迫于無奈,只能先盡孝再盡忠,其實李密是能拖就拖。他心里想的還是“偽朝”。《觸龍說趙太后》一文也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從而順利解決問題的范文。觸龍順著太后溺愛長安君的心理因勢利導,他說:“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最后趙太后被說服成功。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并不意味著要以喪失自己的立場為代價。守住原則性的立場,才會贏得對方的尊重,才會實現合作共贏。李密在忠孝兩難全之間既選擇了“孝”又選擇了“忠”,忠于他口中的“偽朝”——蜀漢。于是他絞盡腦汁找來百般理由,千般借口,將鋪敘手法用到極致,令晉武帝讀后也會產生“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的巨大壓力。表面看是“聽臣微志”,實為大志(只不過李密的“忠”字藏得很深罷了)。從另一方面看,你也可以說李密牢牢守住了自己“孝”的立場,從而贏得了晉武帝的同情和寬恕。近年一些地方在考核干部時也提到“孝”,要孝順父母。可見忠孝是有一定聯系的。中國外交堅持自信自立、開放包容、公道正義、合作共贏的方針原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1981年12月,黨中央對處理香港問題確定兩條原則:一是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不能再晚;二是在恢復行使主權的前提下,保持香港的穩定和繁榮。面對英方的無理要求,鄧小平堅定的說,香港主權問題不能談,一定要駐軍。這些立場絕對是不會改變的。最終英方不得不答應,香港順利回歸祖國。“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與“守住自己的立場”并不是絕對對立的關系,可以靈活變通,但后者是前提基礎,“守住”也要智守。放眼今天的世界,合作共贏,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時代主流,將心比心,智守立場,“一帶一路”才會成為和平的紐帶、合作的紐帶。【教師自評】寫完這次作文,不少學生說不會寫,沒素材。突出問題有:學生作文思辨性偏弱,內容空洞,泛泛而談。聽完我的評講,一些學生恍然大悟,原來語文課本就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寫作素材,寫時怎么沒有發現?其實政治、歷史等課本里面也有許多觀點素材可以利用,可惜他們大都缺乏深入學習和深度思考,平時學而不用。反思當前語文教學也存在嚴重問題。當“教考結合”(有人稱之為“教考融合”)這一似新非新的提法出現后,不少語文老師不屑一顧,覺得多此一舉。高中語文高一有必修一和二,高二有選修性必修上中下三冊,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等提法確實令人耳目一新,單篇文本細讀似乎遠遠落后了,殊不知老師匆匆而教、學生泛泛而讀的多,質疑、批判、論辯的少,寫作時怎會想起課文?平時作文的事例自然空洞無物,甚至弄虛作假,皆因閱讀欠深入,思想自然膚淺。教考結合,有意無意中多考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掌握,有利于落實“教教材”這一看似落后的基礎任務。用教材教那是高的境界。課文就像數學的公式、定理和例題,換種方式考課文又何妨?舉一反三的前提是舉一,可惜大多數學生舉不起,就算是老師也不一定舉得起啊。課本是本,不能忘啊。語文讀寫結合并非高大上的事,經常寫讀書筆記,作批注等等也行,不一定要大寫特寫。一個學期下來,訓練幾次作文,學生得不到一定量的刻意訓練,寫作能力就難提高,其實讓老師寫也不一定寫得好,因為老師也是光說不練。語文教學改革必須從老師的“學”開始,學習先進的學習方法,真正提高閱讀力和寫作力。身正為師,學高為范,“下水”是唯一出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