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高考作文復習和素材積累:“全民環保:拯救河流的行動 ”主題一、作文文題材料:某個曾經污染嚴重的河流,在當地居民自發組織下,大家齊心協力清理河道垃圾,植樹造林,在河邊建立污水處理設施,經過幾年的努力,河流重新變得清澈。寫作要求:以“全民環保:拯救河流的行動”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突出人物的環保意識和行動。二、審題立意1.題目解讀:“全民環保:拯救河流的行動” 這一題目明確了文章的主題核心是環保,且重點圍繞拯救河流的行動展開。“全民環保” 強調了參與主體的廣泛性,意味著不是個體的行為,而是全社會共同的努力;“拯救河流的行動” 則具體指出了環保行動的對象和內容,引導作者聚焦于河流生態的恢復過程。2.立意導向:立意應突出在拯救河流行動中,人們所展現出的強烈環保意識,以及齊心協力、堅持不懈的精神。通過描述這一行動,傳達出環保需要每個人積極參與,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的理念,呼吁更多人關注和投身于環保事業。3.文體選擇:題目要求寫一篇記敘文,記敘文的特點在于通過具體的事件和人物描寫來表達主題。在寫作過程中,可以通過講述居民們拯救河流的具體行動,如清理垃圾、植樹造林、建立污水處理設施等過程,塑造不同人物形象,展現他們的環保行動和精神。4.寫作思路:文章開頭可以描繪曾經河流污染嚴重的景象,如河水渾濁、散發惡臭、垃圾漂浮等,為后文的拯救行動做鋪墊。接著,詳細敘述居民們自發組織起來的過程,包括如何發起倡議、組織分工等。然后,重點描寫一系列拯救河流的行動,如清理河道垃圾時的辛苦、植樹造林時的熱情、建立污水處理設施時的困難與克服。在行動過程中,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展現他們的環保意識和堅定決心。最后,描述河流經過幾年努力后重新變得清澈的美好景象,表達對全民環保行動的贊美和對未來環保事業的展望。5.寫作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問題:內容空洞,只泛泛提及環保行動,缺乏具體細節描寫。解決方法:在描寫行動過程中,加入更多細節,如清理垃圾時,描述垃圾的種類、清理的難度、居民們的具體動作等;植樹造林時,描寫樹苗的搬運、種植的過程、大家的分工等。問題:人物形象不鮮明,所有人物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解決方法:給不同人物賦予不同的性格特點和語言風格,比如有的居民熱情積極,有的居民沉穩細心,通過他們在環保行動中的不同表現來展現個性。問題:情節平淡,缺乏起伏。解決方法:在行動過程中設置一些小的阻礙或困難,如資金不足、遇到惡劣天氣影響行動進度等,然后描述居民們如何克服這些困難,使情節更有波瀾。三、素材選擇1.真實事例:浙江的 “五水共治” 行動,眾多居民參與到河道清理、截污納管等工作中,讓許多曾經黑臭的河流重新煥發生機。2.人物故事:有一位退休老人,主動加入到環保隊伍中,每天清晨就來到河邊清理垃圾,即使烈日炎炎或寒風凜冽也從不間斷,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了身邊很多人。3.環保標語:“保護河流,就是保護我們的未來”“讓河水清澈,為生命添彩” 等,可用于文章中體現居民的環保意識。4.數據支撐:統計數據表明,經過幾年的環保行動,河流中的污染物減少了多少,水質提升了幾個等級等,增強文章的說服力。5.相關名言:“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可用于強調環保的重要性。四、參考標題1.《清澈河流的重生:全民環保的力量》寫作要點:突出河流從污染到清澈的轉變,重點體現全民環保匯聚起來的強大力量,在文中可通過具體事例和數據展現這種力量對河流生態的改變。2.《守護母親河:全民環保在行動》寫作要點:將河流比作母親河,強調河流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人們如同守護母親般守護河流的決心和行動,在敘述中融入對河流深厚情感的表達。3.《全民攜手,還河流一片澄澈》寫作要點:著重描寫居民們攜手合作的過程和場景,如一起清理垃圾時的團結協作、共同商討環保方案時的積極參與等,突出 “攜手” 的重要性和意義。五、范文引路全民環保:拯救河流的行動在我記憶深處,曾經有一條河流,它像一位病入膏肓的老者,在歲月的侵蝕和人類的傷害下,茍延殘喘。河水渾濁不堪,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惡臭,河面上漂浮著各種各樣的垃圾,塑料袋、廢舊衣物、腐爛的樹枝…… 河岸邊雜草叢生,一片荒蕪。這條河,就是我們曾經的母親河,承載著幾代人的回憶,卻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中,漸漸失去了往日的生機。直到有一天,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站了出來。他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輩,目睹著河流的衰敗,痛心不已。他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大聲呼吁:“鄉親們,這條河是我們的根,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它就這么毀了!我們要行動起來,拯救我們的河流!” 老人的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很快,村民們紛紛響應,自發組織起來。大家聚集在河邊,商討拯救河流的計劃。有人提議先清理河道垃圾,有人主張在河邊植樹造林,還有人提出要建立污水處理設施。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大家分工明確,一場轟轟烈烈的環保行動就此拉開帷幕。清理河道垃圾的工作異常艱辛。垃圾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繁雜,有些甚至沉在河底,難以打撈。但村民們沒有絲毫退縮。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們穿著防水服,跳進河里,用長桿網兜將垃圾一一撈起;婦女們則在岸邊負責將撈上來的垃圾進行分類整理,裝入垃圾袋;孩子們也不閑著,他們拿著小鏟子,清理著岸邊的雜物。烈日炎炎下,大家的汗水濕透了衣衫,但每個人的眼神中都充滿了堅定。植樹造林的過程同樣充滿挑戰。為了挑選適合河邊生長的樹苗,村里的幾位農業專家不辭辛勞,四處考察。樹苗運來后,大家紛紛拿起工具,挖坑、栽樹、澆水,忙得不亦樂乎。孩子們在大人的指導下,小心翼翼地將小樹苗種下,還許下了美好的心愿:希望小樹苗快快長大,為河流增添一片綠色。建立污水處理設施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作。村里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于是大家四處打聽,邀請了城里的專家來指導。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了資金不足的問題,村民們紛紛慷慨解囊,你一百,我兩百,很快就湊齊了所需的資金。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污水處理設施終于建成并投入使用,原本污水橫流的景象得到了徹底改善。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村民們始終沒有松懈。他們定期清理河道垃圾,精心呵護著河邊的樹木,關注著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情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奇跡終于發生了。曾經渾濁惡臭的河流,如今重新變得清澈見底。河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如同一條銀色的絲帶。河岸邊綠樹成蔭,鮮花盛開,鳥兒在枝頭歡唱,魚兒在水中嬉戲。孩子們在河邊玩耍,笑聲回蕩在整個村莊。作文點評:《全民環保:拯救河流的行動》作文點評一、立意方面文章緊扣 “全民環保:拯救河流的行動” 這一主題,通過講述居民們齊心協力拯救受污染河流的故事,深刻傳達了 “環保是所有人的責任,全民攜手能創造美好生態環境” 的主旨。立意明確且積極向上,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教育價值,引導讀者關注環保問題,激發人們的環保意識。二、內容方面情節完整:以河流曾經的污染現狀為開篇,自然引出居民們的拯救行動。詳細敘述了清理河道垃圾、植樹造林、建立污水處理設施等具體行動環節,以及行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最后呈現河流重煥生機的美好景象,情節發展脈絡清晰,內容豐富飽滿。細節生動:在描述各項環保行動時,運用了豐富的細節描寫。如清理垃圾時,對不同人群分工的描寫 “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們穿著防水服,跳進河里,用長桿網兜將垃圾一一撈起;婦女們則在岸邊負責將撈上來的垃圾進行分類整理,裝入垃圾袋;孩子們也不閑著,他們拿著小鏟子,清理著岸邊的雜物”,使讀者能夠真切感受到現場的忙碌與艱辛,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三、結構方面采用了 “總 — 分 — 總” 的結構。開頭通過描繪河流的污染狀況,為下文的拯救行動做鋪墊;中間部分詳細敘述拯救河流的具體過程,層次分明;結尾總結全文,點明全民環保的意義,升華主題,使文章結構嚴謹,渾然一體。四、語言方面善用修辭: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如 “它像一位病入膏肓的老者,在歲月的侵蝕和人類的傷害下,茍延殘喘”,將受污染的河流比作病入膏肓的老者,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河流污染的嚴重程度。還有 “老人的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形象地寫出了老人的呼吁對村民們產生的影響。表述質樸:語言通俗易懂,質樸自然,符合記敘文的文體特點,能夠讓讀者輕松理解文章內容,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增強了文章的親和力。五、人物塑造方面通過對不同人物在環保行動中的不同表現進行描寫,成功塑造了一群積極參與環保的人物群像。如德高望重的老人發起呼吁,展現出其責任感和號召力;年輕小伙子、婦女、孩子們各司其職,體現了全民參與的熱情和決心。這些人物形象鮮明,使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全民環保的力量。六、不足之處人物刻畫深度稍欠:雖然對不同人物有一定的描寫,但部分人物形象的塑造還可以更深入一些,比如可以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進一步展現他們參與環保行動的內心世界和思想轉變,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豐滿。文采提升空間:整體語言較為平實,在詞匯運用和句式變化上可以更加豐富多樣,適當引用一些優美的詩句或名言警句,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蘊和文采。總體而言,這篇作文圍繞主題展開了一個生動的故事,在立意、內容、結構等方面都表現出色,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教育意義。雖然存在一些小的不足,但不失為一篇優秀的記敘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