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 數學 (學科)課題 快樂的午餐(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多少)學習目標 1.在數一數、比一比的活動中,直觀認識兩個數量(10以內)間的相等與不等關系。 2.結合動手操作活動,能夠清楚地表達出誰和誰同樣多、誰比誰多、誰比誰少,積累一一對應的活動經驗,發展符號意識。 3.繼續學習并養成認真傾聽、大膽表達的習慣。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比較數量的多少,并能正確表達誰和誰同樣多,誰比誰多,誰比誰少。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直觀體會一一對應的方法。教法、方法 引導發現、講解法教學用具 教師用具 PPT、教具學生用具 學具作業布置 擺一擺:晚餐動手擺碗筷,說一說家里有幾個人,需要幾個碗,幾雙筷子、幾個勺子。板書設計 快樂的午餐教學環節 師生互動 備注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二、觀察操作,探索新知 講故事:同學們,森林餐廳開業了,今天中午迎來了第一批小客人,我們看誰來了。(小松鼠來了)出示教材第14頁情境圖, 今天我們就和小松鼠們一起來一個快樂的午餐(貼課題:快樂的午餐) 活動一:擺盤子。 1.觀察情境圖,說一說,你看到了哪些數學信息?(我看到了6只松鼠,6個盤子,5個勺子,7個杯子……)師生一起數,指著數。 2.發現問題,盤子夠嗎?怎么知道?(夠,6只松鼠,6個盤子) 3.請學生上臺擺盤子,擺完后說一說怎么擺的?(引導學生說,1只松鼠對1個盤子)。 4.通過擺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探索一一對應的方法。(把松鼠和盤子一對一地擺,然后用線連起來)板書:一一對應。 5.通過觀察,引導學生完整表達:松鼠的數量和盤子的數量一樣多。)學生模仿著說( )和( )一樣多。 小結: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小松鼠沒有多的,盤子也沒有多的,這就說明松鼠的數量和盤子的數量一樣多。盤子夠了(板書:()的數量和()的數量一樣多) 活動二:擺勺子和杯子。 勺子夠嗎? 活動要求:(1)同桌一組,合作擺一擺。(一一對應) (2)說一說你的發現。 2.指名學生上臺擺,邊擺邊說,學生發現勺子少了1個。引導學生完整表述“勺子的數量比松鼠的數量少1個”,勺子不夠。反著說(松鼠的數量比勺子的數量多1個) 重復說 板書:()的數量比()的數量少1個。 3.追問:再讓服務員拿來幾個勺子就夠了呢?(1個)。 4.杯子夠嗎? 活動要求:(1)同桌一組,合作擺一擺。(一一對應) (2)說一說你的發現。 5.指名學生上臺擺,邊擺邊說,學生發現杯子多了1個。引導學生完整表述“杯子的數量比松鼠的數量多1個”,杯子夠。反著說(松鼠的數量比杯子少1個)。 重復說 板書:()的數量比()的數量多1個。 6.引導學生整理桌面。 活動三:誰最多?誰最少? 1.出示教材第14頁中問題三的情境圖。 2.比一比杯子、勺子、盤子,誰最多,誰最少? 3.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并嘗試說一說。(杯子比盤子和勺子都多,所以杯子最多)(勺子比杯子和盤子都少,所以勺子最少。)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杯子最多,勺子最少。 借助“松鼠吃午餐”的有趣情境,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看到各種物體的數量,豐富學生的感性積累,便于學生比較。 通過學生動手擺盤子的活動,讓學生發現一一對應的擺放和比較方法。體會一一對應擺放的直觀性和簡便性。能清楚的表達出松鼠的數量和盤子的數量一樣多 通過繼續探討“勺子夠嗎?杯子夠嗎”這兩個問題,加強鞏固一一對應的方法。并引導學生清楚表達比較的結果。讓學生初步感知多和少的概念,增加學生的表達能力。 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 讓學生充分地說。以獲得比較豐富的同樣多、多與少的的感受。三、練習應用,鞏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24頁“練一練”第1題。 根據要求在書上畫一畫,再集體核對。 2.完成教材第24頁“練一練”第3題。 讓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再匯報。 完成教材第24頁“練一練”第2題。 鞏固“同樣多”的認識,“正合適”就是“一樣多”。四、課堂回顧,總結方法 1.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掌握了一項新的技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大小。 2. 在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細心的小朋友。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