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四單元游 戲本課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展示課堂拓展課堂總結本課目標(三)創意實踐能用簡單肢體動作去表現作品(一)審美感知通過聆聽音樂感受音樂樂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的特點(二)藝術表現能鑒賞樂曲引子、第一部分、中部和再現部等部分進行分段練習,逐步掌握各部分的技術要求和音樂特點。(四)文化理解通過聆聽音樂培養學生音樂素養,讓學生聆聽和感受音樂中的游戲,感受音樂的神奇。新知導入同學們,你們會演奏什么樂器?誰會彈奏鋼琴呢?你們對鋼琴了解多少?鋼琴是樂器之王,由88個琴鍵組成,今天,我們聆聽的這首作品就是由鋼琴演奏的,它的名字叫作《跳繩》。新知講解聆聽音樂:1.感受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2.通過聆聽音樂你們想象到了怎樣的畫面?音調清亮、爽朗、明澈、跳躍,形象地描繪出兒童天真活潑的稟性和幸福美好的生活。通過聆聽,大家談談鋼琴的音色有什么特點?鋼琴的音色非常清晰明亮,鋼琴的音色非常豐富多彩,可以演奏出各種不同的音樂風格和情感。《跳繩》是丁善德于1953年創作的鋼琴組曲《快樂的節日》中的一首。該組曲由《郊外去》、《撲蝴蝶》、《跳繩》、《捉迷藏》和《節日舞》五首樂曲組成,生動地描繪了兒童天真活潑的生活場景。大家熟悉丁善德嗎?丁善德(1911~1995),我國著名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他的音樂作品廣泛借鑒了西洋和聲風格與創作思維,同時與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相結合, 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特色。《跳繩》為帶再現的三部曲式,結構清晰,包括引子、第一部分、中部和再現部。樂曲的旋律活潑跳躍,節奏明快多變,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們跳繩時的歡樂場景。下面我們分段聆聽聆聽引子和第一樂段:1.聽聽這段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2.表現了怎樣的畫面?引子部分采用八分音符的跳音實行,表現了孩子們天真活潑的音樂形象。第一部分以輕巧跳躍的旋律和節奏型為主,中部則結合了跳音與連音部分,形成了一定的對比。下面請隨著音樂律動下面聆聽第二樂段:1.聽聽這段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2.表現了怎樣的畫面?第二樂段音樂形象很柔和可愛。孩子們快樂玩耍的形象又進一步得以括展,音樂內容的豐富性得到了提升和加強。下面邊聽音樂邊做聲勢動作聆聽第三樂段:聽聽這部分音樂你們熟悉嗎?第三樂段幾乎完全再現A段,全曲的音樂形象鮮明、凝煉、令人感到清新爽朗,而且凝煉準確,聆聽后不由地生出輕松愉快的感覺。下面邊聽音樂邊用樂器伴奏下面整體欣賞課堂展示同學們,下面我們請同學們上臺表演課堂拓展同學們,下面我們欣賞視頻欣賞完視頻說說你的感受吧?課堂總結 《跳繩》鋼琴獨奏 丁善德謝謝大家觀看感謝您觀看與支持攻堅克難贏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2.跳繩.mp3 f8b9660bdaae3f5db540ebff74a07122.mp4 【2025新版教材】人音版音樂一年級下冊-《跳繩》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