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三課時分紐扣第五單元 分類西師版(新教材)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目標1.學習知識目標: 學生能按不同標準對紐扣進行分類,體會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不同。2.學習分析內容: 經歷觀察、比較、操作等活動,培養觀察、分析、操作及歸納能力。3.學科核心素養分析: 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有條理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學會按不同標準對紐扣進行分類。教學難點: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性及對分類結果的影響。復習導入把下面的卡片分類。按顏色分類:紅色個數分類綠色紅色黃色332復習導入把下面的卡片分類。按形狀分類:紅色個數分類圓長方形三角形332探究新知同學們,看到這些紐扣,你們想做什么?我先按形狀分,分成了 2類。我再按扣眼數分,分成了 4類(1)方形紐扣有( )顆,圓形紐扣有( )顆。57探究新知同學們,看到這些紐扣,你們想做什么?我先按形狀分,分成了 2類。我再按扣眼數分,分成了 4類(2)方形 2 個扣眼的有( )顆,方形 4 個扣眼的有 ( )顆,圓形 2 個扣眼的有( )顆,圓形 4 個 扣眼的有( )顆。2343議 一 議還可以怎樣分?我再按顏色,分成了 2類。我再按扣眼數分,分成了 4類(1)藍色紐扣有( )顆,黃色紐扣有( )顆。57議 一 議還可以怎樣分?我再按顏色,分成了 2類。我再按扣眼數分,分成了 4類(2)藍色 2 個扣眼的有( )顆,藍色 4 個扣眼的有 ( )顆,黃色 2 個扣眼的有( )顆,黃色 4 個 扣眼的有( )顆。1542任務按不同標準分一分下面的圖形,一直分下去。任務按不同標準分一分下面的圖形,一直分下去。按形狀分:任務按不同標準分一分下面的圖形,一直分下去。按顏色分:任務按不同標準分一分下面的圖形,一直分下去。按四邊形、三角形和圓分: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可能不同 10-1=探究新知6+2=算一算,在得數相同的算式上涂一樣的顏色。5+2+1=9-4=899-2-2=855+4=93+4+2=10-1-1=83+2=599-1=85探究新知把卡片的形狀分一分,在下面涂一涂、填一填紅色有( )個綠色有( )個黃色有( )個855探究新知按形狀分:有(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分一分按顏色分:有( )紅色;( )綠色;( )黃色;藍色有( )3343322課堂活動還可以怎樣分? 說一說,分一分。把文具盒里的鉛筆 分一分吧。按鉛筆的顏色分:紅色鉛筆;綠色鉛筆;藍色鉛筆等等我先按有橡皮的鉛筆和無橡皮的 鉛筆分成 2類,再按 … …我先按沒削過的鉛筆和 削 過 的鉛 筆分成 2 類 ,再按 … …課堂練習①②③④⑥⑤⑧ ⑦⑨(1)按形狀分( ⑥⑦ )分成一類,( )分成 一類。(填序號)(2)按顏色分,紅色的有( )個,藍色的有( )個。(3)先按顏色分,可以分成( )類;再按形狀分,可以分 成( )類。①③④⑨②⑤⑧5522課堂練習2. 把下面的卡片分一分,填一填。正方形42形狀 個數 個數 4正方形單眼圓單眼圓雙眼2221. 引導回顧: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分紐扣的過程和方法。2. 總結歸納:師生共同總結分類標準的多樣性及對分類結果的影響。課堂小結課后作業作業內容:讓學生回家整理自己的玩具,并用不同標準分類,記錄分類標準和結果;尋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分類,和家長交流。/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數學學科西師數學一年級年級下冊第五單元3《分紐扣》教學設計課題名 分紐扣教材分析 (一)內容分析 《分紐扣》是西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內容,是在學生初步感知分類基礎上的深化。教材以分紐扣活動為載體,這些紐扣在形狀、顏色、扣眼數量等方面存在差異。通過引導學生對紐扣進行不同方式分類,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感受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變化,為后續學習統計、數據分析奠定基礎。 (二)核心素養分析 1. 數學抽象:學生從紐扣的具體特征中抽象出分類標準,如形狀、顏色等,提升抽象思維能力。 2. 邏輯推理:依據設定的分類標準,判斷每顆紐扣的歸屬,鍛煉邏輯推理能力。 3. 數學建模:將分紐扣這一實際問題,轉化為依據不同標準分類的數學模型,培養建模意識。教學目標 學習知識目標: 學生能按不同標準對紐扣進行分類,體會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不同。 2.學習分析內容: 經歷觀察、比較、操作等活動,培養觀察、分析、操作及歸納能力。 3.學科核心素養分析: 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有條理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教學重點 學會按不同標準對紐扣進行分類。教學難點 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性及對分類結果的影響。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活動探究法:小組合作法: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 紐扣學具,每組一份,包含不同形狀、顏色、扣眼數量的紐扣。。 學生準備:形狀、顏色不同的卡片若干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3分鐘) 1. 展示情境:課件呈現雜亂擺放的紐扣圖片。提問:“同學們,看到這些紐扣,你們想做什么?”引導學生思考整理紐扣的方法。 【設計意圖】: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的欲望,自然引出課題。 (二)探究新知(20分鐘) 1. 觀察紐扣(3分鐘) 給每組學生發放一份紐扣學具,引導學生觀察紐扣的特征,如顏色、形狀、扣眼數量等。 【設計意圖】 :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紐扣的不同特征,為確定分類標準做準備。 2. 嘗試分類(10分鐘) 提出問題:“你能把這些紐扣分一分嗎?”讓學生自主嘗試分類。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內交流分類方法,鼓勵學生說出分類依據。 【設計意圖】 :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培養動手操作和獨立思考能力,小組交流能拓寬思路。 3. 全班交流(7分鐘) 每組選派代表展示分類結果,并說明分類標準。 教師引導學生比較不同小組的分類方法,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性。 【設計意圖】:通過全班交流,讓學生了解不同分類方法,感受分類標準對結果的影響。 (三)鞏固練習(15分鐘) 1. 基礎練習:課本練習題,給出一些物品,讓學生按指定標準分類。 2. 拓展練習:提供多種物品,讓學生自主確定標準分類,并記錄分類結果。 【 設計意圖】:基礎練習鞏固按標準分類的技能,拓展練習培養創新思維和綜合應用能力。 (四)課堂小結(5分鐘) 1. 引導回顧: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分紐扣的過程和方法。 2. 總結歸納:師生共同總結分類標準的多樣性及對分類結果的影響。 【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記憶,培養總結歸納能力。板書設計 主板書 分紐扣 分類標準:顏色、形狀、扣眼數量……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不同 副板書 學生展示的分類方法示例 【設計意圖】主板書突出重點知識,副板書直觀呈現學生分類實例,便于學生理解和回顧。課后作業 (五)作業布置(2分鐘) 作業內容:讓學生回家整理自己的玩具,并用不同標準分類,記錄分類標準和結果;尋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分類,和家長交流。 【設計意圖】:將數學學習延伸到生活中,培養整理習慣,增強學生對數學與生活聯系的認識。教學反思 亮點: 1. 情境導入有效激發學生興趣,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2. 操作探究環節讓學生親身體驗分類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 小組合作交流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培養了合作能力。 (二)不足 1. 在學生自主分類時,部分學生受思維局限,分類方法單一,教師引導不夠及時。 2. 鞏固練習中,對學生個體差異關注不足,部分學生完成拓展練習有困難。 (三)建議 1. 自主分類環節,教師適時啟發引導,拓寬學生思路。 2. 針對學生差異,分層設計作業和練習,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西師大版一年級下冊 數學第五單元3《分紐扣 》教學設計.docx 西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3《分紐扣》課件pptx.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