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一課時買鉛筆第四單元 10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西師版(新教材)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目標1.學習目標描述:學生能掌握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不退位)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2.學習分析內容: 經歷探索算法過程,培養觀察、比較、分析能力,發展數感和運算能力。3.學科核心素養分析:感受數學與生活聯系,在解決問題中體驗成功喜悅,增強學習數學興趣。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口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口算算理。情境導入從圖中你知道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左邊有 4盒, 右邊有 2盒。每盒鉛筆有10支探究新知你能提出哪些 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盒鉛筆? 一共有多少支鉛筆?探究新知一共有多少盒鉛筆?4+2=6(盒)答:一共有6盒鉛筆。探究新知40+20=60(支)答:一共有60只鉛筆。一共有多少支鉛筆?4 個 十 加2 個 十 ,等 于 6個十,就是 60。4+2=640 + 20 = 60議 一 議這兩個問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4 + 2是 4個一加 2個一,40 + 20 是 4個十加 2個十。都要計算 4 + 2 = 6。探究新知例1:有 35 支鉛筆,賣出 20 支,還剩多少支?列出算式:35 - 20 =15答:還剩15支鉛筆。探究新知例1:有 35 支鉛筆,賣出 20 支,還剩多少支?列出算式:35 - 20 =15答:還剩15支鉛筆。十位個位結合小棒和計數器演示講解:35 由 3 個十和 5 個一組成,減去 2 個十,還剩 1 個十和 5個一,即 15。探究新知小組交流算法。探究新知例 2:有 35 支鉛筆,賣出 2 支,還剩多少支?列式:35 - 2 =35 由 3 個十和 5 個一組成,減去 2 個一,還剩 3 個十和 3 個一,即 33。算法為:先算 5 - 2 = 3再算 30 + 3 = 33。33答:還剩33支鉛筆。課堂活動擺一擺,填一填。1 + 4 = 10 + 40 = 550鞏固練習1. 算一算,想一想。79657090605030 + 60 = 20 + 50 = 90 - 80 = 80 - 40 =10 + 30 = 30 + 30 = 40 - 10 = 70 - 30 =30 + 50 = 10 + 20 = 60 - 30 = 50 - 20 =鞏固練習2. 口算。907010404060304080303030鞏固練習3. 送信。(連線)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學習內容說說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口算方法。課堂小結課后作業1. 完成練習九第 3、4 題。2. 回家和家長玩口算游戲,如家長說算式,學生快速說出答案。設計意圖:書面作業鞏固課堂知識,游戲作業增加學習趣味性,培養親子關系。/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數學學科西師數學一年級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兩位數加減整十數 、一位數的口算-- 買鉛筆》教學設計課題名 買鉛筆教材分析 (一)內容分析 本課時是西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內容,是在學生掌握 20 以內加減法及認識 100 以內數基礎上展開。通過“買鉛筆”情境,引導學生探索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口算方法,為后續學習兩位數加減法筆算及更復雜運算奠定基礎。從簡單情境過渡到抽象運算,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二)核心素養分析 在探索算法過程中,培養學生數感,如理解數的組成與運算關系;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提升學生運算能力,讓學生經歷算法多樣化到優化過程,發展邏輯思維,培養學生數學抽象和建模意識。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描述:學生能掌握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不退位)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學習分析內容: 經歷探索算法過程,培養觀察、比較、分析能力,發展數感和運算能力。 3.學科核心素養分析:感受數學與生活聯系,在解決問題中體驗成功喜悅,增強學習數學興趣。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口算方法教學難點 理解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口算算理。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相結合。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計數器、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小棒、計數器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3 分鐘) 課件展示文具店買鉛筆場景,提問:從圖中你知道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創設熟悉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提取信息能力,自然引出課題。 (二)探究新知(20 分鐘) 1. 教學例 1:每盒鉛筆有10支鉛筆,左邊有4盒鉛筆,右邊有一只?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4+2 = 40+20= 學生嘗試用小棒或計數器探究算法。 小組交流算法,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匯報,教師結合小棒和計數器演示講解:4 + 2是 4個一加 2個一,40 + 20 是 4個十加 2個十。 引導學生總結算法:先算 4+2=6,再算 20+40 = 60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操作自主探究算法,經歷知識形成過程,培養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理解算理。 2. 教學例 2:有 35 支鉛筆,賣出 2 支,還剩多少支? 學生列式:35 - 2 = 學生用學具探究算法后匯報。 教師講解:35 由 3 個十和 5 個一組成,減去 2 個一,還剩 3 個十和 3 個一,即 33。算法為:先算 5 - 2 = 3,再算 30 + 3 = 33。 對比例 1 和例 2:引導學生觀察兩個算式計算時有何不同。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算法,通過對比突出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在計算方法上區別,加深對算理理解。 (三)鞏固練習(15 分鐘) 1. 完成教材“課堂活動”第 1 題,擺一擺,算一算。 2. 練習九 第 1、2 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四)課堂小結(5 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學習內容,說說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口算方法。【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加深對知識理解和記憶。板書設計 主板書 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口算 - 買鉛筆例 1:35 - 20 = 15 先算 30 - 20 = 10,再算 10 + 5 = 15 例 2:35 - 2 = 33 先算 5 - 2 = 3,再算 30 + 3 = 33 副板書 小棒、計數器演示區域課后作業 1. 完成練習九第 3、4 題。 2. 回家和家長玩口算游戲,如家長說算式,學生快速說出答案。設計意圖:書面作業鞏固課堂知識,游戲作業增加學習趣味性,培養親子關系。 【設計意圖】:增加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提升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加強親子互動。教學反思 亮點: 1. 情境創設有效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熟悉場景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感受數學實用性。 2. 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通過操作學具,學生親身經歷算法探索過程,對算理理解深刻。 (二)不足 1. 練習中部分學生對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計算方法混淆,反映出對算理理解不夠透徹。 2. 小組合作時,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存在“搭便車”現象。 (三)建議 1. 針對計算方法混淆問題,增加對比練習,強化算理講解,通過多樣化練習加深理解。 2. 優化小組合作機制,明確小組分工,關注每個學生參與度,鼓勵積極發言。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西師大版一年級下冊 數學第四單元1《買鉛筆》教學設計.docx 西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1《買鉛筆》課件pptx.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