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 年秋期南陽市名校聯考期末試卷七年級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 6 小頁,兩大題,24 小題,滿分 50 分,考試時間 50 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每小題 1分,共 20分)1.2023年,南陽黃山遺址考古工作取得了多項重要發現,為南陽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關鍵地區這一論斷提供了更多的實物依據。這主要表明考古發現( )A.是認識歷史的唯一途徑 B.可以佐證已有歷史認識C.相比文獻記載更為可靠 D.能夠完整還原歷史真實2.“華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庇纱丝梢?,華夏民族的形成是( )A.由多部族交融而成 B.由單一的華夏族演變而來C.靠部落戰爭完成交融 D.完全保留了各部族的差異性3.考古發掘歷史文物是我們了解歷史并形成合理解釋的重要證據。下列出土文物有助于我們了解( )A.早期人類生產工具的進步 B.遠古先民的精神文化生活C.農耕居民居住條件的改善 D.遠古傳說蘊含的歷史信息4.據《左傳》記載,夏啟鎮壓了爭奪王位的有扈氏,并召集各方國首領,在鈞臺之上舉辦獻祭上天的活動,這實際上是一次政治會盟,確立了夏啟“共主”的地位,史稱“鈞臺之享”,“鈞臺之享”( )A.開啟了“家天下”的時代 B.反映了王權開始與神權結合C.體現了“敬天保民”思想 D.說明了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5.據考證,新鄭“鄭公大墓”是春秋時期鄭國國君的陵寢,其墓中出土的重要文物中就有天子才能擁有的九鼎八簋,此外還有大量超出規制的兵器。這反映出當時( )A.分封制穩定了政局 B.鄭國成為春秋霸主C.周王室權力衰微 D.青銅鑄造技術發達6.2024年夏,四川一座已運轉兩千多年的古老水利工程迎來了近 10年最大洪峰過境,滾滾岷江水四成被引入成都平原用于灌溉,六成被排出起到防洪作用,再現“四六分水、自然分流”奇觀。該工程是( )A.都江堰 B.長城 C.靈渠 D.大運河7.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提出很多著名的教育觀點,下列觀點中屬于關注學習態度方面的是( )A.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B.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C.有教無類 D.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8.三星堆遺址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考古發掘始于 1986年,當時的考古現場只有臨時搭建的簡易草棚。2022年的三星堆遺址考古現場建造了考古方艙,利用環境調控系統保護出土文物。我們從這一變化可以看到( )A.考古方艙解決所有考古難題 B.科技考古完全取代傳統考古C.科學技術提高了考古的效率 D.中國考古文保技術領先世界9.秦朝統一后實行一系列鞏固政權的措施。下圖所示措施是為了( )A.方便人們的貿易往來 B.鞏固北方的邊疆安全C.溝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 D.奠定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10.評價歷史人物時我們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和客觀公正的原則。按照這一標準,以下同學的觀點中,對秦始皇評價最全面的是( )A.甲同學:他統一天下,開創了繁榮穩定的盛世局面B.乙同學:他是千古一帝,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C.丙同學:他統治殘暴,制定殘酷的刑法,廣建宮殿陵墓,是一個暴君D.丁同學:他對中國歷史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其統治也有殘暴的一面11.作為中華文明邁入帝國時代后的第一個盛世,舊史記載這一時期“吏安其官,民樂其業,蓄積歲增,戶口增殖”。這一時期指的是( )A.周武王統治時期 B.秦始皇統治時期 C.漢高祖統治時期 D.西漢文景時期12.漢武帝在位時,從政治、經濟、思想、軍事等方面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使西漢進入鼎盛時期,國力強盛,版圖拓展。下列不屬于漢武帝所實行的措施的有( )A.聯絡西南夷;在南方越族聚居地區設置南海、合浦、交趾等九郡B.通過河南、河西、漠北戰役,使匈奴再無力與西漢對抗C.提倡以農為本,關心農桑,與民休息D.設鹽鐵官,將煮鹽、冶鐵、賣酒等經營權收歸國有13.根據下面歷史時間軸提供的信息,可判斷 H處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A.破釜沉舟,大敗秦軍 B.王莽篡權,建立新朝C.“光武中興”,重整朝綱 D.“文景之治”,國力增強14.后人寫詩稱贊班超:“莫道書生無燕頷,邊人今識漢班超。”“邊人今識漢班超”是因為班超( )A.設置西域長史府 B.長期經營西域 C.設置西域都護府 D.成功到達大秦15.我們青少年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對下列即將尋訪的旅游景點解讀正確的是( )A.圖 1建筑所紀念的人物編寫了著名史書《史記》B.圖 2建筑是為紀念扁鵲而修建C.圖 3所示旅游圣地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圣地D.圖 4建筑修建于我國西漢時期16.“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青。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詩人劉禹錫的這首詩歌可以用來研究( )A.諸葛亮治蜀的情況 B.隋唐重慶的糧食生產C.唐朝詩歌繁榮局面 D.唐代市鎮的繁榮場面17.下面是某歷史興趣小組借助地理學科知識繪制的方位示意圖,這反映的是( )A.春秋時期的民族交融 B.“八王之亂”的爆發 C.江南地區的開發 D.游牧民族的內遷18.南北朝時期,大量漢人從北方向長江中下游遷移,促使荊州、揚州人口增加,農業快速發展。這反映了當時( )A.農業技術的提高改進 B.北方政府的大力支持C.南方經濟得到初步發展 D.中央集權制度的鞏固19.513 年,鮮卑貴族拓跋顯儁去世后并未歸葬鮮卑舊地,而是葬于中原。另外,在他的墓志銘中,其姓為“元”而非“拓跋”。與上述現象密切相關的是( )A.周平王東遷洛邑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北宋王安石變法 D.忽必烈定都大都20.某同學參觀龍門石窟,聽講解員詳細介紹了以下文物。這些文物體現了龍門石窟的( )A.本土性 B.多元性 C.悠久性 D.核心性二、非選擇題(共 30分)21.(6分)經濟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基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距今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經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時候人們已經懂得種植粟、水稻和蔬菜,飼養家畜和家禽,有穩定的食物來源,人們再也不必像過去那樣四處奔波,開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材料二:尤其是春秋后期,……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并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創造了條件。戰國時期……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水利設施的興建,使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1)據材料一指出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有什么重要意義?(2分)(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的促進“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的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是什么?請舉出戰國時期出現的代表性水利設施一例。(2分)(3)為提高生產效率,勞動人民發明了不少農具,請任選下圖中的一個,說說設計的巧妙之處?(2分)漢代耬車(模型) 翻車22.(9分)古代中國與世界的貿易交往與文化往來頻繁,結合材料和圖片,探尋遠去的歷史。材料一:材料二: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楊潔篪表示,古代的這條道路是商貿之路,而今天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則把經貿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國將與沿線國家對接發展戰略……實現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摘自新華網(1)圖中箭頭所示路線即我國古代的 ,沿此道傳入我國的宗教是 。(2分)(2)對開通這條路線貢獻最大的人物是 。他第一次出使西域有何目的?。(2分)(3)指出“這條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2分)(4)西漢王朝為加強對西域地區的管轄設置了什么機構?(1分)(5)今天中國重提此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有什么現實價值?(2分)23.(8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大一統國家中實行的專制主義集權制度,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作用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在一定時期和條件下,對于大規模地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加強防御力量、發展民族關系、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都起過不同程度的積極作用。秦漢是中國封建社會大規模農民起義開始發生的時期。隨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以及專制制度的日益強化,封建專制主義的殘暴統治和地主階級的剝削壓榨,引起了農民的不斷反抗。——晁福林主編《中國古代史》(1)材料一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圖”,結合所學補全圖中 A、B、C處的內容。說出“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的制度。(4分)(2)材料二是“漢武帝解決封國問題示意圖”。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說出漢武帝解決這個問題的措施及歷史作用。(2分)(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分析“大一統國家中實行的專制主義集權制度”產生的影響。(2分)24.(7分)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國歷史上三次民族交融高潮材料二 黃釉扁壺,北齊武平六年(575 年),安陽市洪河屯范粹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造型很像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壺腹兩面均有相同的舞樂圖,描繪了五名高鼻深目、身著胡服的表演者。圖中的舞蹈形式頗具異域風情,大約是由西域傳入的胡騰舞。——《有容乃大,兩漢魏晉南北朝》河南博物院編材料三 凡是漢族與胡族發生沖突而走向融合,都是漢文化在吸收胡文化之后更加豐富博大而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同時,胡族文化得到提升并最終融于漢文化之中……中國文化的博大和持久不衰,就源于此;中國歷史上不同族群的凝聚力和國家認同就是在這樣的沖突和融合中向前推進的。——《治術:周秦漢唐的經世之道》(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請在方框內再填寫一個中國歷史上民族交融的高潮時期,并說明理由。(3分)(2)材料二中的文物能夠用于研究這一時期民族交融哪些方面的情況?(2分)(3)綜合以上材料,你認為中國古代民族交融有什么重要意義?(2分)2024 年秋期南陽市名校聯考期末試卷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 1 分,共 2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B A C A D C A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B B A A D C B B二、非選擇題(共 30 分)21.(1)意義: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2)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鐵制農具和牛耕。水利設施:都江堰。(3)圖:漢代耬車。巧妙之處:以人或畜為動力的播種工具,一人扶耬,可將開溝、播種、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大大提高了播種效率。圖:翻車。巧妙之處:翻車既輕巧,又便于操作,可以連續將低處的水提升到高處,便于灌溉,也可以用來排水。22.(1) 絲綢之路 佛教(2) 張騫 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3)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主要作用是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相互交流、相互滲透,對促進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至今仍然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4)西域都護(5)有利于更好的促進東西資源優化,推動社會加速發展,促進各國共同繁榮。23.(1)補全:A皇帝;B御史大夫;C中央政府。制度:郡縣制。(2)措施:頒布“推恩令”。歷史作用:使諸侯王從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3)積極影響:促進經濟發展,民族關系的發展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等。消極影響:封建專制主義的殘暴統治和地主階級的剝削壓榨,引起了農民的不斷反抗。24.(1)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理由:北方的匈奴、鮮卑、羯、羌、氐等游牧開始大規模進入了中原地區,開始形成了第二次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大量的漢族遷徙到了東南地區,加速了和百越民族的融合。北魏統一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趨勢出現。(2)方面:文化藝術、陶瓷的技術和工藝(3)意義: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有利于促進邊疆少數民族的繁榮發展,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國家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南陽名校聯考七年級歷史期末試卷.pdf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