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課程標準運用地質年代表等資料,簡要描述地球的演化過程。學習目標1.了解地層和化石的概念,掌握其特點和分布規律。2.了解并熟悉地質年代表。全新世更新世上新世中新世漸新世始新世古新世白堊紀侏羅紀三疊紀二疊紀石炭紀泥盆紀志留紀奧陶紀寒武紀前寒武紀地層是地質歷史上一定地質時期形成的各種成層巖石和堆積物。拍攝于甘肅張掖,明顯分層的砂巖地層地層1.2.同一時代形成的地層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1.沉積巖的地層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一般先沉積的在下,后沉積的在上。3.越古老的地層,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簡單,越低級。巖石 由老到新生物化石 越復雜全新世更新世上新世中新世漸新世始新世古新世白堊紀侏羅紀三疊紀二疊紀石炭紀泥盆紀志留紀奧陶紀寒武紀前寒武紀地層的特點核心歸納巖層新老關系的判斷方法(1)沉積巖是受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規律是巖層年齡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巖層年齡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侵入的巖層晚于被侵入的巖層。(3)受巖漿活動高溫高壓的影響而變質的巖層,晚于相鄰的原有巖層。探究點一 地層的判讀探究導引地質歷史上各種地質事件的結果和影響,都可在地層和巖石中留下一定的痕跡,因此,追溯地層和巖石的各種特征及其空間關系,就可了解地殼的發展歷史。1.原始產出的地層具有下老上新的規律;有侵入地層的總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據此判斷右圖中巖層A、B、C、D的新老關系。答案 按照從老到新的順序依次為B→A→C→D。2.同一時代的地層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層含有越低級、越簡單的生物化石。而不同時期地殼運動在垂直方向上表現為抬升或下沉,地殼抬升過程中地表往往伴隨著侵蝕作用,地殼下沉過程中地表往往伴隨著沉積作用。讀“A、B兩地地層對比圖”,思考以下問題。(1)A、B兩地是否具有同一時代的地層?并將同時代的地層用虛線連起來。答案 是。(2)試根據上述材料分析B地缺少化石4所在地層的可能原因。可答案 可能一:化石4所在地層形成時期,B地為山地,地勢高,未接受沉積。能二:化石4所在地層形成之后,B地地殼抬升,化石4所在地層被侵蝕掉。地層的意義石灰巖——形成于淺海環境頁巖——形成于靜水環境玄武巖——巖漿噴發冷凝而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層形成時的地表環境。化石是存留在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和遺跡。化石2.山東省發現的鸚鵡嘴恐龍化石南京地質生物研究所的枝脈蕨化石化石的形成植物的根、莖、葉,動物的骨骼、牙齒及其活動遺跡等,在地層或沉積物經礦物質的填充或置換,就形成的化石。化石的研究意義化石是確定所在地層的年代和古地理環境的重要依據。三葉蟲化石地質年代單位年代地層單位宇界系統階宙代紀世期地質年代表3.地球的形成46億年前地球形成地球形成初期溫度很高,表面覆蓋巖漿火山噴發,釋放氣體,形成大氣圈溫度逐漸降低,內核部分物質分異,形成地核、地幔和地殼溫度進一步降低,水汽凝結,形成水圈38.5億年前,生命形成前寒武紀:自地球誕生到距今5.41億年屬于隱生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時間跨度約40億年,約占地球歷史的90%。地球形成之初,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氣,缺少氧氣。冥古宙:只有有機質,沒有生命。太古宙:出現藍藻等原核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氧氣。元古宙:藍藻大爆發,大氣成分開始改變,生物進一步演化出真核和多細胞生物。金屬礦產成礦時期。冥古宙古生代:距今5.41-2.52億年早古生代進入顯生宙,早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時間跨度約1.22億年.早古生代是海洋無脊椎生物的世界。此時,地球上海洋的面積遠大于現在,出現了三葉蟲,筆石,鸚鵡螺等生物。三葉蟲化石及模式圖古生代:距今5.41-2.52億年晚古生代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時間跨度約1.67億年.晚古生代是脊椎動物魚類和兩棲動物的世界。早期,魚類大量繁衍,隨著海洋面積減小,一些魚類演化成兩棲類。裸子植物開始出現,蕨類植物繁盛,是地質歷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古生代地殼運動活躍,形成聯合古陸。顯 生 宇中生代:距今2.52億年-6600萬年中生代中生代包括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意為“中間的生命時代”。中生代是爬行動物的世界,代表性動物是恐龍。此外,一些爬行動物進化出羽毛,開始向鳥類發展,一些哺乳動物也開始出現。裸子植物興盛,與古生代同為地質歷史上重要的成煤期。聯合古陸在三疊紀晚期開始解體,大陸開始漂移。66.0~ 145.0新生代:6600萬年前至今新生代新生代包括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意為“最新的生命時代”。新生代是哺乳動物的世界,人類在第四紀出現,成為代表性生物。被子植物興盛。聯合古陸在新生代最終解體,漂移到現在位置,形成現代海陸分布格局。生物演化1.植物藻類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類植物,出現于泥盆紀,大多生長在陰暗潮濕的角落里,孢子繁殖。裸子植物,沒有果皮,種子是裸露的,例如銀杏。被子植物,也叫顯花植物,綠色開花植物,是植物中最高級的一種。動物原始單細胞動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脊椎動物(鳥類、哺乳類)草履蟲蝸牛(軟體動物)大鯢(兩棲類)牛(哺乳類)生物演化1.生 物 進 化 過 程 圖 解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水生到陸生生物演化特點生命大滅絕事件地球已經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其中發生在古生代末期,即二疊紀末期的生物大滅絕,約95%的生物從地球上消失;中生代末期,即白堊紀末期的生物大滅絕,恐龍和海洋中50%的無脊椎動物從地球上消失。重要考察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科學家發現,距今5.41億年前地層中埋藏的化石,以藻類和軟體動物留下的化石為主,生命形態很簡單,此后動物化石的數量和種類呈爆發式增長,生物結構也呈現出越來越復雜的趨勢。因此科學家以此作為劃分一個新的地質年代的標志,并將這一地質年代命名為寒武紀,寒武紀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開始出現的新時期,顯生宙由此開始,之后之前的漫長時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統稱為前寒武紀。連線把地質事件與大致對應的時期用線段連接起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