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名師點撥與訓練第28章 銳角三角函數29.1 投影學習目標:1、理解投影的有關概念,能根據光線的方向辨認物體的投影。2、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區別與聯系。3、理解正投影概念,理解現實生活中影子的現象,學會用數學知識嘗試解答。學習重點:理解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的特征。學習難點:在投影面上畫出平面圖形的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老師告訴你物體正投影的投影規律:當物體的某個面平行于投影面時,這個面的正投影與這個面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并且物體正投影的形狀、大小與它相對于投影面的位置有關.規律:1.線段正投影的投影規律:平行長不變,傾斜長縮短,垂直成一點2.平面圖形正投影的投影規律:平行形不變,傾斜形改變,垂直成線段.一、知識點撥知識點1 、 平行投影1.投影的概念:一般地,用光線照射物體,在某個平面(地面、墻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體的投影.照射光線叫做投影線,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2.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線所形成的投影稱為平行投影.注意:平行投影中物體與投影面平行時的投影是全等的.判斷投影是平行投影的方法是看光線是否是平行的.如果光線是平行的,所得到的投影就是平行投影.【新知導學】例1-1.下面四幅圖是某校園內一棵小樹不同時刻在太陽光下的影子,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是 .例1-2.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擺動一張正方形卡片,它在地面上的投影可能是什么圖形 【對應導練】1.如圖,有甲、乙兩根木桿,線段AB是甲木桿的投影,在圖中畫出形成投影的太陽光線及乙木桿的投影.2.下列投影是平行投影的是( )A.太陽光下窗戶的影子 B.臺燈下書本的影子C.在手電筒照射下紙片的影子 D.路燈下行人的影子3.已知,如圖,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兩根立柱AB=6m,某一時刻AB在太陽光下的投影BC=3m.(1)請你在圖中畫出此時DE在太陽光下的投影EF;(2)在測量AB的投影時,同時測量出DE在太陽光下的投影EF長為6m,請你計算DE的長.4.在數學活動課上,老師帶領數學小組測量大樹的高度.如圖,數學小組發現大樹離教學樓,大樹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地面上,還有一部分落在教學樓的墻上,墻上的影子長為,已知此時高的竹竿在水平地面上的影子長,那么這棵大樹高度是多少?知識點2 、中心投影1.中心投影:由同一點(點光源)發出的光線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如物體在燈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2.中心投影的光線特點是從一點出發的投射線.物體與投影面平行時的投影是放大(即位似變換)的關系.3.判斷投影是中心投影的方法是看光線是否相交于一點,如果光線是相交于一點,那么所得到的投影就是中心投影。4.視點、視角和盲區(1)把觀察者所處的位置定為一點,叫視點.(2)人眼到視平面的距離視固定的(視距),視平面左右兩個邊緣到人眼的連線得到的角度就是視角.(3)盲區:視線到達不了的區域為盲區【新知導學】例2-1.下列現象屬于中心投影的有( )①小孔成像; ②皮影戲;③手影; ④放電影.A.1個 B.2個 C.3個 D.4個例2-2.某公園一角有一盞地面射燈照在一棵樹上,樹的影子投在墻上.已知樹高1m,樹與墻之間的距離為10m,與射燈之間的距離為5m.求樹在墻上的影長.【對應導練】1. 如圖,路燈下一墻墩(用線段表示)的影子是,小明(用線段表示)的影子是,在M處有一棵大樹,它在這個路燈下的影子是.(1)在圖中畫出路燈的位置并用點P表示;(2)在圖中畫出表示大樹的線段.2.如圖所示,小紅想利用竹竿來測量旗桿AB的高度,在某一時刻測得1米長的竹竿豎直放置時影長2米,在同時刻測量旗桿的影長時,旗桿的影子一部分落在地面上(BC),另一部分落在斜坡上(CD),他測得落在地面上的影長為10米,落在斜坡上的影長為4 米,∠DCE=45°,求旗桿AB的高度?3.如圖,身高 米的小明站在距路燈底部O點10米的點A處,他的身高 線段 在路燈下的影子為線段AM,已知路燈燈桿OQ垂直于路面.(1)在OQ上畫出表示路燈燈泡位置的點P;(2)小明沿AO方向前進到點C,請畫出此時表示小明影子的線段CN;(3)若 米,求路燈燈泡P到地面的距離.知識點3 、正投影的概念1.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線垂直于投影面產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2.正投影的規律物體正投影的投影規律:當物體的某個面平行于投影面時,這個面的正投影與這個面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并且物體正投影的形狀、大小與它相對于投影面的位置有關.規律:(1).線段正投影的投影規律:平行長不變,傾斜長縮短,垂直成一點(2).平面圖形正投影的投影規律:平行形不變,傾斜形改變,垂直成線段.3.畫幾何體的正投影物體正投影的形狀、大小與它相對于投影面的位置有關【新知導學】例3-1.當投影線由上到下照射水杯時,如圖所示,那么水杯的正投影是( )A. B.C. D.例3-2.一個長方形的正投影的形狀、大小與原長方形完全一樣,則這個長方形 投影面;一個長方形的正投影的形狀、大小都發生了變化,則這個長方形 投影面.【對應導練】1.已知一紙板的形狀為正方形ABC D(如圖),其邊長為10cm,AD、BC與投影面β平行,AB、C D與投影面不平行,正方形在投影面β上的正投影為A1B1C1D1,若∠AB B1=45°,求正投影A1B 1C1D1的面積.2.幾何體在平面P的正投影,取決于( )①幾何體形狀;②投影面與幾何體的位置關系;③投影面P的大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3.把一個正五棱柱如圖擺放,當投射線由正前方射到后方時,它的正投影是( )A. B. C. D.題型訓練利用平行投影求物體高度1.小王的身高是,在太陽光線下,他的影長是.(1)小明的身高是,求同一時刻小明的影長(精確到).(2)同一時刻旗桿的影長是,求旗桿的高.2.據傳說,古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泰勒斯曾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在金字塔影子的頂部立一根木桿,借助太陽光線構成兩個相似三角形,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如圖,木桿長,它的影長為,測得為,求金字塔的高度.3.如圖所示,太陽光與地面成60°角,一顆傾斜的大樹在地面上所成的角為30°,這時測得大樹在地面上的影長約為10m,試求此大樹的長約是多少?(得數保留整數)利用中心投影與相似解決生活問題4.如圖分別是兩根木棒及其影子的情形.(1)哪個圖反映了太陽光下的情形?哪個圖反映了路燈下的情形?(2)在太陽光下,已知小明的身高是1.8米,影長是1.2米,旗桿的影長是4米,求旗桿的高;(3)請在圖中分別畫出表示第三根木棒的影長的線段.5.如圖,在一間黑屋里用一白熾燈照射一個球,(1)球在地面上的陰影是什么形狀?(2)當把白熾燈向上移時,陰影的大小會怎樣變化?(3)若白熾燈到球心距離為1米,到地面的距離是3米,球的半徑是0.2米,求球在地面上陰影的面積是多少?6.高高的路燈掛在路邊的上方,高傲而明亮,小明拿著一根2米長的竹竿,想量一量路燈的高度,直接量是不可能的.于是,他走到路燈旁的一個地方,豎起竹竿(即AE),這時,他量了一下竹竿的影長(AC)正好是1米,他沿著影子的方向走,向遠處走出兩根竹竿的長度(即AB=4米),他又豎起竹竿,這時竹竿的影長正好是一根竹竿的長度(即BD=2米).此時,小明抬頭瞧瞧路燈,若有所思地說:“噢,我知道路燈有多高了!”同學們,請你和小明一起解答這個問題:(1)在圖中作出路燈O的位置,并作OP⊥l于P.(2)求出路燈O的高度,并說明理由.正投影與作圖7 .畫出下列立體圖形投影線從上方射向下方的正投影.8 .畫出如圖擺放的正方體在投影面P上的正投影.(1) 正方體的一個面ABCD平行于投影面P;(2) 正方體的一個面ABCD傾斜于投影面P,底面ADEF垂直于投影面P,并且其對角線AE垂直于投影面P.【答案】見解析。【解析】如圖所示:三、課堂達標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1.晚上小亮在路燈下散步,在小亮從遠處走到燈下,再遠離路燈這一過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 )A.逐漸變短 B.先變短后變長C.先變長后變短 D.逐漸變長2.如圖,箭頭表示投影線的方向,則圖中圓柱體的正投影是( )A.圓 B.圓柱 C.梯形 D.矩形3.下面四幅圖是兩個物體不同時刻在太陽光下的影子,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A.A B C D B.D B C AC.C D A B D.A C B D4.兩個人的影子在兩個相反的方向,這說明( )A.他們站在陽光下 B.他們站在路燈下C.他們站在路燈的兩側 D.他們站在月光下5.如圖,晚上小亮在路燈下散步,他從A處向著路燈燈柱方向徑直走到B處,這一過程中他在該路燈燈光下的影子( )A.逐漸變短 B.逐漸變長C.先變短后變長 D.先變長后變短6.如圖,燈光與影子的位置最合理的是( )A. B.C. D.7.圓桌上方的燈泡(看作一個點)發出的光線照射桌面后,在地面上形成陰影,如圖,已知桌面的直徑1.2米,桌面距離地面1米,若燈泡距離地面3米,則地面上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A.0.36π平方米 B.0.81π平方米C.2π平方米 D.3.24π平方米8.春分時日,小彬上午9:00出去,測量了自己的影長,出去了一段時間之后,回來時,他發現這時的影長和上午出去時的影長一樣長,則小彬出去的時間大約是( )小時.A.2 B.4 C.6 D.8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20分)9.如圖,地面A處有一支燃燒的蠟燭(長度不計),一個人在A與墻BC之間運動,則他在墻上的投影長度隨著他離墻的距離變小而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0.在數學活動課上,老師帶領數學小組測量大樹 的高度.如圖,數學小組發現大樹離教學樓有5m,高1.4m的竹竿在水平地面的影子長1m,此時大樹的影子有一部分映在地面上,還有一部分映在教學樓的墻上,墻上的影子離 為2m,那么這棵大樹高 m.11.如圖,林林在A時測得某樹的影長為2 m,B時又測得該樹的影長為8 m,若兩次日照的光線互相垂直,則該樹的高度為 12.如圖所示,該小組發現8米高旗桿DE的影子EF落在了包含一圓弧型小橋在內的路上,于是他們開展了測算小橋所在圖的半徑的活動.小剛身高1.6米,測得其影長為2.4米,同時測得EG的長為3米,HF的長為1米,測得拱高(弧GH的中點到弦GH的距離,即MN的長)為2米,則小橋所在圓的半徑為 m13.如圖:(A)(B)(C)(D)是一天中四個不同時刻的木桿在地面上的影子,將它們按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排列,為 .三、解答題(每小題8分,共48分)14.如圖,AB表示一個窗戶的高,AM和BN表示射人室內的光線,窗戶的下端到地面的距離BC=1m.已知某一時刻BC在地面的影長CN=1.5m,AC在地面的影長CM=4.5m,求窗戶的高度AB.15.如圖,樹、紅旗、人在同一直線上,已知人的影子為AB,樹的影子為CD,確定光源的位置并畫出旗桿的影子.16.如圖,一墻墩(用線段AB表示)的影子是BC,小明(用線段DE表示)的影子是EF,在M處有一顆大樹,它的影子是MN.(1)試判斷是路燈還是太陽光產生的影子,如果是路燈產生的影子確定路燈的位置(用點P表示).如果是太陽光請畫出光線.(2)在圖中畫出表示大樹高的線段.17.如圖,S為一個點光源,照射在底面半徑和高都為2m的圓錐體上,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為EB,且∠SBA=30°.(以下計算結果都保留根號)(1)求影子EB的長;(2)若∠SAC=60°,求光源S離開地面的高度.18.與一盞路燈相對,有一玻璃幕墻,幕墻前面的地面上有一盆花和一棵樹.晚上,幕墻反射路燈燈光形成了那盆花的影子(如圖所示),樹影是路燈燈光形成的.請你確定此時路燈光源的位置.19.已知如圖,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兩根立柱,AB=5m,某一時刻AB在陽光下的投影BC=2m.(1)請你畫出此時DE在陽光下的投影;(2)在測量AB的投影時,同時測量出DE在陽光下的投影長為4m,請你計算DE的長.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名師點撥與訓練第28章 銳角三角函數29.1 投影學習目標:1、理解投影的有關概念,能根據光線的方向辨認物體的投影。2、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區別與聯系。3、理解正投影概念,理解現實生活中影子的現象,學會用數學知識嘗試解答。學習重點:理解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的特征。學習難點:在投影面上畫出平面圖形的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老師告訴你物體正投影的投影規律:當物體的某個面平行于投影面時,這個面的正投影與這個面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并且物體正投影的形狀、大小與它相對于投影面的位置有關.規律:1.線段正投影的投影規律:平行長不變,傾斜長縮短,垂直成一點2.平面圖形正投影的投影規律:平行形不變,傾斜形改變,垂直成線段.一、知識點撥知識點1 、 平行投影1.投影的概念:一般地,用光線照射物體,在某個平面(地面、墻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體的投影.照射光線叫做投影線,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2.平行投影:由平行光線所形成的投影稱為平行投影.注意:平行投影中物體與投影面平行時的投影是全等的.判斷投影是平行投影的方法是看光線是否是平行的.如果光線是平行的,所得到的投影就是平行投影.【新知導學】例1-1.下面四幅圖是某校園內一棵小樹不同時刻在太陽光下的影子,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是 .【答案】③④①②【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解答】解:根據平行投影的特點和規律可知,③,④是上午,①,②是下午,根據影子的長度可知先后為③④①②.故答案為:③④①②.【分析】我們國家在北半球,從早晨到傍晚物體的影子的指向是:西、西北、北、東北、東,影長由長變短,再變長.例1-2.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擺動一張正方形卡片,它在地面上的投影可能是什么圖形 【答案】解: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擺動一張正方形卡片,它在地面上的投影可能正方形、長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或一條直線.【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分析】利用平行投影的性質思考解題即可.【對應導練】1.如圖,有甲、乙兩根木桿,線段AB是甲木桿的投影,在圖中畫出形成投影的太陽光線及乙木桿的投影.【答案】解:如圖所示:【知識點】平行投影;作圖-平行線【解析】【分析】已知線段AB是甲木桿的投影,連接甲桿的頂端與B即可得到太陽光線,再根據太陽光線互相平行,過乙的頂端做剛才得到太陽光線的平行線.2.下列投影是平行投影的是( )A.太陽光下窗戶的影子 B.臺燈下書本的影子C.在手電筒照射下紙片的影子 D.路燈下行人的影子【答案】A【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解答】A、太陽光下窗戶的影子,是平行投影,故本選項正確;B、臺燈下書本的影子是中心投影,故本選項錯誤;C、在手電筒照射下紙片的影子是中心投影,故本選項錯誤;D、路燈下行人的影子是中心投影,故本選項錯誤;故選A.【分析】可根據平行投影的特點分析求解,或根據常識直接確定答案即可.3.已知,如圖,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兩根立柱AB=6m,某一時刻AB在太陽光下的投影BC=3m.(1)請你在圖中畫出此時DE在太陽光下的投影EF;(2)在測量AB的投影時,同時測量出DE在太陽光下的投影EF長為6m,請你計算DE的長.【答案】(1)連接AC,過點D作DF∥AC,交直線BC于點F,線段EF即為DE的投影,如圖;(2)∵AC∥DF,∴∠ACB=∠DFE.∵∠ABC=∠DEF=90°,∴△ABC∽△DEF,∴=,即=∴DE=12(m).【知識點】相似三角形的應用;平行投影【解析】【分析】(1)根據太陽光線為平行光線,連結AC,然后過D點作AC的平行線交BC于E即可;(2)證明△ABC∽△DEF,利用相似比計算DE的長.4.在數學活動課上,老師帶領數學小組測量大樹的高度.如圖,數學小組發現大樹離教學樓,大樹的影子有一部分落在地面上,還有一部分落在教學樓的墻上,墻上的影子長為,已知此時高的竹竿在水平地面上的影子長,那么這棵大樹高度是多少?【答案】解:如圖所示,過作于,則,.同一時刻物高和影長成正比,,,,答:這棵大樹高為.【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分析】 過D作DE⊥AB于E, 在BE=CD=2m,DE=BC=5m,進而根據同一時刻物高和影長成正比建立方程,求解即可.知識點2 、中心投影1.中心投影:由同一點(點光源)發出的光線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如物體在燈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2.中心投影的光線特點是從一點出發的投射線.物體與投影面平行時的投影是放大(即位似變換)的關系.3.判斷投影是中心投影的方法是看光線是否相交于一點,如果光線是相交于一點,那么所得到的投影就是中心投影。4.視點、視角和盲區(1)把觀察者所處的位置定為一點,叫視點.(2)人眼到視平面的距離視固定的(視距),視平面左右兩個邊緣到人眼的連線得到的角度就是視角.(3)盲區:視線到達不了的區域為盲區【新知導學】例2-1.下列現象屬于中心投影的有( )①小孔成像; ②皮影戲;③手影; ④放電影.A.1個 B.2個 C.3個 D.4個【答案】D【知識點】中心投影【解析】【解答】解:根據中心投影的定義可知答案為:D,故答案為:D.【分析】中心投影:若一束光線是從一點發出的,像這樣的光線照射在物體上所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這個“點”就是中心,生活中能形成中心投影的點光源主要有手電筒、路燈、臺燈、投影儀的燈光、放映機的燈光等。由此可得出答案.例2-2.某公園一角有一盞地面射燈照在一棵樹上,樹的影子投在墻上.已知樹高1m,樹與墻之間的距離為10m,與射燈之間的距離為5m.求樹在墻上的影長.【答案】∵樹高:影子長=燈與樹距離:燈與墻的距離,∴1:影子長=5:15,解得,影子長=3m.【知識點】中心投影【解析】【分析】根據中心投影的概念,列出比例式求解.【對應導練】1. 如圖,路燈下一墻墩(用線段表示)的影子是,小明(用線段表示)的影子是,在M處有一棵大樹,它在這個路燈下的影子是.(1)在圖中畫出路燈的位置并用點P表示;(2)在圖中畫出表示大樹的線段.【答案】(1)解:見解析:如圖,點P即為所求,(2)解:見解析:如圖,線段即為所求.【知識點】中心投影【解析】【解答】解:【分析】 (1)連接CA、FD并延長,交點即為路燈P的位置;(2)連接PN,過點M作MQ⊥MN交PN于Q,MQ即為表示大樹的線段.2.如圖所示,小紅想利用竹竿來測量旗桿AB的高度,在某一時刻測得1米長的竹竿豎直放置時影長2米,在同時刻測量旗桿的影長時,旗桿的影子一部分落在地面上(BC),另一部分落在斜坡上(CD),他測得落在地面上的影長為10米,落在斜坡上的影長為4 米,∠DCE=45°,求旗桿AB的高度?【答案】解:延長AD交BC的延長線于點F,過點D作DE⊥BC于點E,∵CD 米,∠DCE=45°,∴DE=CE=CD =4,∵同一時刻物高與影長成正比,∴ ,解得EF=2DE=8,∴BF=10+4+8=22,∵DE⊥BC,AB⊥BC,∴△EDF∽△BAF,∴ ,即 ,∴AB=11米.答:旗桿的高度為11米.【知識點】相似三角形的應用;中心投影【解析】【分析】 延長AD交BC的延長線于點F,過點D作DE⊥BC于點E, 證出 △EDF∽△BAF, 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列出比例式求解即可。3.如圖,身高 米的小明站在距路燈底部O點10米的點A處,他的身高 線段 在路燈下的影子為線段AM,已知路燈燈桿OQ垂直于路面.(1)在OQ上畫出表示路燈燈泡位置的點P;(2)小明沿AO方向前進到點C,請畫出此時表示小明影子的線段CN;(3)若 米,求路燈燈泡P到地面的距離.【答案】(1)(2)如圖:(3)∵AB∥OP,∽ ,,即 ,解得 .即路燈燈泡P到地面的距離是8米.【知識點】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中心投影【解析】【分析】(1)根據中心投影的性質,連接MB并延長交OQ于一點,該點就是路燈燈泡位置的點P ;(2)根據中心投影的性質,連接PD并延長,交OM于點N,線段CN就是小明在路燈下的影子;(3)根據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截其它兩邊,所截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得出 △MAB∽△MOP, ,根據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得出 , 根據比例式建立方程求解即可求出OP的長,從而得出答案。知識點3 、正投影的概念1.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線垂直于投影面產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2.正投影的規律物體正投影的投影規律:當物體的某個面平行于投影面時,這個面的正投影與這個面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并且物體正投影的形狀、大小與它相對于投影面的位置有關.規律:(1).線段正投影的投影規律:平行長不變,傾斜長縮短,垂直成一點(2).平面圖形正投影的投影規律:平行形不變,傾斜形改變,垂直成線段.3.畫幾何體的正投影物體正投影的形狀、大小與它相對于投影面的位置有關【新知導學】例3-1.當投影線由上到下照射水杯時,如圖所示,那么水杯的正投影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解答】解:投影線的方向是從上往下,因為杯口和杯底是圓,所以能看到一個圓和一條小線段。故答案為:D。【分析】由投影線的照射方向,可從向上往下看水杯得到圖形。例3-2.一個長方形的正投影的形狀、大小與原長方形完全一樣,則這個長方形 投影面;一個長方形的正投影的形狀、大小都發生了變化,則這個長方形 投影面.【答案】//;不平行于【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解答】解:長方形與投影面平行時,正投影不改變大小;當長方形與投影面不平行時,正投影的形狀將會改為,可能為線段,平行四邊形。故答案為://;不平行于【分析】長方形的正投影與投影面的相對位置的不同,得到的正投影的大小也不一樣。長方形與投影面的特殊的相對位置有: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平行時,正投影與原長方形形狀大小一樣;其他相對位置時,正投影的形狀大小將會改變。【對應導練】1.已知一紙板的形狀為正方形ABC D(如圖),其邊長為10cm,AD、BC與投影面β平行,AB、C D與投影面不平行,正方形在投影面β上的正投影為A1B1C1D1,若∠AB B1=45°,求正投影A1B 1C1D1的面積.【答案】解:過A作AEBB1,交于點E,因為∠ABB1=45°,所以AE=BE=cm因為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AD、BC與投影面β平行,所以A1D1=B1C1=AD=BC=10cm,所以正投影A1B 1C1D1的面積=10×=(cm2)【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分析】AD、BC與投影面β平行,則A1D1=B1C1=AD=BC,而且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可得正投影A1B 1C1D1是正方形,求出A1B1的長即可(根據∠ABB1=45°可求得)。2.幾何體在平面P的正投影,取決于( )①幾何體形狀;②投影面與幾何體的位置關系;③投影面P的大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答案】A【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解答】解:∵幾何體在平面的正投影與幾何體的形狀、投影面與幾何體的位置有關,與投影面的大小無關,∴只有①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幾何體在平面的正投影與幾何體的形狀、投影面與幾何體的位置有關,與投影面的大小無關,即可得出答案。3.把一個正五棱柱如圖擺放,當投射線由正前方射到后方時,它的正投影是( )A. B. C. D.【答案】B【知識點】簡單幾何體的三視圖;平行投影【解析】【解答】根據投影的性質可得,該物體為五棱柱,則正投影應為矩形.故選B.【分析】根據正投影的性質:當投射線由正前方射到后方時,其正投影應是矩形.題型訓練利用平行投影求物體高度1.小王的身高是,在太陽光線下,他的影長是.(1)小明的身高是,求同一時刻小明的影長(精確到).(2)同一時刻旗桿的影長是,求旗桿的高.【答案】(1)解:設同一時刻小明的影長為xm,則.解得.答:同一時刻小明的影長約為1.45m;(2)解:設旗桿高為hm,則.解得.答:旗桿的高為18.64m.【知識點】相似三角形的應用;平行投影【解析】【分析】(1)設同一時刻小明的影長為xm,同時同地物高與影長成正比,據此列式計算即可得解;(2)設同一時刻旗桿高為hm,同時同地物高與影長成正比,據此列式計算即可得解.2.據傳說,古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泰勒斯曾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在金字塔影子的頂部立一根木桿,借助太陽光線構成兩個相似三角形,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如圖,木桿長,它的影長為,測得為,求金字塔的高度.【答案】解:太陽光線是平行線,.又,,,.答:金字塔的高度為.【知識點】相似三角形的應用;平行投影【解析】【分析】由平行線的性質證出,根據對應邊成比例求解即可.3.如圖所示,太陽光與地面成60°角,一顆傾斜的大樹在地面上所成的角為30°,這時測得大樹在地面上的影長約為10m,試求此大樹的長約是多少?(得數保留整數)【答案】解:過B作BM⊥AC于M,∵∠A=30°,∴BM= BC=5,AM=5 ,又∵∠CBE=60°,∴∠ACB=30°,∴AB=CB,∴CM=AM=5 ,∴AC=10 ≈17.答:此大樹的長約是17m.【知識點】三角形的外角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平行投影【解析】【分析】先過B作BM⊥AC于M,構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求得AM的長,再根據△ABC為等腰三角形,利用三線合一求得AC的長.利用中心投影與相似解決生活問題4.如圖分別是兩根木棒及其影子的情形.(1)哪個圖反映了太陽光下的情形?哪個圖反映了路燈下的情形?(2)在太陽光下,已知小明的身高是1.8米,影長是1.2米,旗桿的影長是4米,求旗桿的高;(3)請在圖中分別畫出表示第三根木棒的影長的線段.【答案】解:(1)圖2反映了太陽光下的情形,圖1反映了路燈下的情形;(2)設旗桿的高為xm,根據題意得,解得x=6,所以旗桿的高為6m;(3)如圖1中,FG為在路燈下的第三根木棒的影長;如圖2,FG為在太陽光下的第三根木棒的影長.【知識點】平行投影;中心投影【解析】【分析】(1)把木棒的頂端與投影的頂點連結起來即可得到投影線,然后根據投影線的關系判斷是中心投影還是平行投影;(2)對于平移投影,根據同一時刻身高與影長正比例進行計算;(3)根據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定義畫圖.5.如圖,在一間黑屋里用一白熾燈照射一個球,(1)球在地面上的陰影是什么形狀?(2)當把白熾燈向上移時,陰影的大小會怎樣變化?(3)若白熾燈到球心距離為1米,到地面的距離是3米,球的半徑是0.2米,求球在地面上陰影的面積是多少?【答案】解:(1)因為球在燈光的正下方,所以陰影是圓形;(2)白熾燈向上移時,陰影會逐漸變小;(3)設球在地面上陰影的半徑為x米,則,解得:x2=,則S陰影=π平方米.【知識點】中心投影【解析】【分析】(1)球在燈光的正下方,所以陰影是圓形;(2)根據中心投影的特點可知:在燈光下,離點光源近的物體它的影子短,離點光源遠的物體它的影子長,所以白熾燈向上移時,陰影會逐漸變小;(3)先根據相似求出陰影的半徑,再求面積.6.高高的路燈掛在路邊的上方,高傲而明亮,小明拿著一根2米長的竹竿,想量一量路燈的高度,直接量是不可能的.于是,他走到路燈旁的一個地方,豎起竹竿(即AE),這時,他量了一下竹竿的影長(AC)正好是1米,他沿著影子的方向走,向遠處走出兩根竹竿的長度(即AB=4米),他又豎起竹竿,這時竹竿的影長正好是一根竹竿的長度(即BD=2米).此時,小明抬頭瞧瞧路燈,若有所思地說:“噢,我知道路燈有多高了!”同學們,請你和小明一起解答這個問題:(1)在圖中作出路燈O的位置,并作OP⊥l于P.(2)求出路燈O的高度,并說明理由.【答案】解:(1)(2)由于BF=DB=2(米),即∠D=45°,所以,DP=OP=燈高,△COP中AE⊥CP,OP⊥CP,∴AE∥OP∴△CEA∽△COP,即,設AP=x,OP=h則:①,DP=OP表達為2+4+x=h②,聯立①②兩式得:x=4,h=10,∴路燈有10米高.【知識點】中心投影【解析】【分析】(1)連接DF并延長與CE的延長線交與一點即可得到路燈的位置;(2)由于BF=DB=2米,即∠D=45°,則DP=OP=燈高,得出△CEA∽△COP,即,進而求出路燈的高.正投影與作圖7 .畫出下列立體圖形投影線從上方射向下方的正投影.【答案】見解析。【解析】如圖所示:8 .畫出如圖擺放的正方體在投影面P上的正投影.(1) 正方體的一個面ABCD平行于投影面P;(2) 正方體的一個面ABCD傾斜于投影面P,底面ADEF垂直于投影面P,并且其對角線AE垂直于投影面P.【答案】見解析。【解析】如圖所示:三、課堂達標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1.晚上小亮在路燈下散步,在小亮從遠處走到燈下,再遠離路燈這一過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 )A.逐漸變短 B.先變短后變長C.先變長后變短 D.逐漸變長【答案】B【知識點】中心投影【解析】【解答】解:晚上小亮在路燈下散步,當小亮從遠處走到燈下的時候,他在地上的影子由長變短,當他再遠離路燈的時候,他在地上的影子由短變長.故選B.【分析】根據中心投影的定義當小亮從遠處走到燈下,他在地上的影子逐漸變短,當他再遠離路燈的時,他在地上的影子逐漸變長.2.如圖,箭頭表示投影線的方向,則圖中圓柱體的正投影是( )A.圓 B.圓柱 C.梯形 D.矩形【答案】D【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解答】解:根據平行投影特點,圖中圓柱體的正投影是矩形.故選D.【分析】根據平行投影特點可知.3.下面四幅圖是兩個物體不同時刻在太陽光下的影子,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A.A B C D B.D B C AC.C D A B D.A C B D【答案】C【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解答】解:根據平行投影的特點和規律可知,C,D是上午,A,B是下午,根據影子的長度可知先后為C→D→A→B.故選C.【分析】解:根據平行投影的特點和規律可知,C,D是上午,A,B是下午,根據影子的長度可知先后為C→D→A→B.4.兩個人的影子在兩個相反的方向,這說明( )A.他們站在陽光下 B.他們站在路燈下C.他們站在路燈的兩側 D.他們站在月光下【答案】C【知識點】中心投影【解析】【解答】解:根據兩個人的影子在兩個相反的方向,則一定是中心投影;且兩人同在光源兩側.故答案為:C.【分析】由平行投影中影子的長度取決于物體的長度,中心投影中影子的長度和方向不僅與物體的長度有關,而且還要看物體到光源的距離可以得出本題結論.5.如圖,晚上小亮在路燈下散步,他從A處向著路燈燈柱方向徑直走到B處,這一過程中他在該路燈燈光下的影子( )A.逐漸變短 B.逐漸變長C.先變短后變長 D.先變長后變短【答案】A【知識點】中心投影【解析】【解答】根據光源是由遠到近的過程和中心投影的特點可得:小亮在路燈下由遠及近向路燈靠近時,其影子應該逐漸變短,故答案為:A.【分析】該投影是中心投影, 小亮從A處向著路燈燈柱方向徑直走到B處 的過程中,光源是由遠到近的過程,根據中心投影的特點,小亮在路燈下由遠及近向路燈靠近時,其影子應該逐漸變短。6.如圖,燈光與影子的位置最合理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中心投影【解析】【解答】解:根據中心投影的特點:①影子與光源應在物體的異側,②連接物體和它影子的頂端的直線必定經過點光源;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中心投影特點一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7.圓桌上方的燈泡(看作一個點)發出的光線照射桌面后,在地面上形成陰影,如圖,已知桌面的直徑1.2米,桌面距離地面1米,若燈泡距離地面3米,則地面上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A.0.36π平方米 B.0.81π平方米C.2π平方米 D.3.24π平方米【答案】B【知識點】相似三角形的性質;中心投影【解析】【解答】如圖,根據常識桌面與地面平行,所以,△ADE∽△ABC,∴即 ,解得BC=1.8,所以,地面上陰影部分的面積= =0.81π(平方米).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常識,桌面與地面是平行的,然后判斷出△ADE∽△ABC,根據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等于對應邊的比列出比例式,然后求出地面陰影部分的直徑,再根據圓的面積公式列式進行計算即可得解.8.春分時日,小彬上午9:00出去,測量了自己的影長,出去了一段時間之后,回來時,他發現這時的影長和上午出去時的影長一樣長,則小彬出去的時間大約是( )小時.A.2 B.4 C.6 D.8【答案】C【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解答】解:依題意,要令影長相等,就要使太陽高度角相等.已知上午9:00與15:00的太陽高度角是相等的,故可求出小彬出去的之間為15﹣9=6(小時).故選:C.【分析】結合題意,要使兩個時間的影長相等,必須使陽光照射的角度相等,根據地理常識可知:上午9:00與15:00的陽光照射的角度相等,故則小彬出去的時間大約為6小時.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20分)9.如圖,地面A處有一支燃燒的蠟燭(長度不計),一個人在A與墻BC之間運動,則他在墻上的投影長度隨著他離墻的距離變小而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變小【知識點】中心投影【解析】【解答】解:易知投影為光線路程從蠟燭A點到人物頭所連接的直線延伸到墻上,設為AD.當人離墻的距離變小時候(即往右邊移動),易知其AD與AB的夾角會變小,AD長度變小,根據勾股定理易知,斜邊變小,其中一條直角邊固定不變,則另一條直角邊肯定會長度變小.故答案為:變小.【分析】可連接光源和人的頭頂可知,墻上的影長和人到墻的距離變化規律是:距離墻越近,影長越短,距離墻越遠影長越長.10.在數學活動課上,老師帶領數學小組測量大樹 的高度.如圖,數學小組發現大樹離教學樓有5m,高1.4m的竹竿在水平地面的影子長1m,此時大樹的影子有一部分映在地面上,還有一部分映在教學樓的墻上,墻上的影子離 為2m,那么這棵大樹高 m.【答案】9【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解答】解:延長AD交BC延長線于E,根據同一時刻影長與物高成比例可得CE:CD=1:1.4,∵CD=2m,∴CE= m,∴BE=BC+CE=5+ = m,∴BE:AB=1:1.4,∴AB=9m.故答案為:9.【分析】根據同一時刻影長與物高成比例,先求出CE,再求AB即可.11.如圖,林林在A時測得某樹的影長為2 m,B時又測得該樹的影長為8 m,若兩次日照的光線互相垂直,則該樹的高度為 【答案】4m【知識點】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平行投影【解析】【解答】解:根據題意構建如圖所示的三角形:∴∠ECF=90°,ED=2 m,DF=8 m,CD為樹高.∵∠1+∠2=∠E+∠2=90°,∴∠1=∠E.∴tan E=tan∠ 1,即 = ,解得CD=4 m.【分析】根據題意構建如圖所示的三角形:根據同角的余角相等,再由等角的正切相等得 ,解之即可得出答案.12.如圖所示,該小組發現8米高旗桿DE的影子EF落在了包含一圓弧型小橋在內的路上,于是他們開展了測算小橋所在圖的半徑的活動.小剛身高1.6米,測得其影長為2.4米,同時測得EG的長為3米,HF的長為1米,測得拱高(弧GH的中點到弦GH的距離,即MN的長)為2米,則小橋所在圓的半徑為 m【答案】5【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解答】解:小橋所在圓的圓心為點O,連結OG,設⊙O的半徑為Rm,如圖,∵=,∴=,解得GH=8,∵MN為弧GH的中點到弦GH的距離,∴點O在直線MN上,GM=HM=GH=4,在Rt△OGM中,OM=R﹣2,OG=R,GM=4,∵OM2+GM2=OG2,∴(R﹣2)2+42=R2,解得R=5,即⊙O的半徑為5m.故答案為5m.【分析】小橋所在圓的圓心為點O,連結OG,設⊙O的半徑為Rm,如圖,先利用平行投影的性質和相似的性質得到=,于是可求出GH=8,再根據垂徑定理得到點O在直線MN上,GM=HM=GH=4,然后根據勾股定理得到(R﹣2)2+42=R2,再解方程即可.13.如圖:(A)(B)(C)(D)是一天中四個不同時刻的木桿在地面上的影子,將它們按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排列,為 .【答案】(D)(C)(A)(B)【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解答】解:太陽從東方升起最后從西面落下,木桿的影子應該在西面,隨著時間的變化影子逐漸的向北偏西,南偏西,正東方向的順序移動,故它們按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排列,為(D)(C)(A)(B).【分析】根據影子變化的方向正好太陽所處的方向是相反的來判斷.太陽從東方升起最后從西面落下確定影子的起始方向.三、解答題(每小題8分,共48分)14.如圖,AB表示一個窗戶的高,AM和BN表示射人室內的光線,窗戶的下端到地面的距離BC=1m.已知某一時刻BC在地面的影長CN=1.5m,AC在地面的影長CM=4.5m,求窗戶的高度AB.【答案】解:∵BN∥AM,∴∠CBN=∠A,∠CNB=∠M,∴△CBN∽△CAM,∴ 即解得:CA=3,∴AB=3-1=2,答:窗戶的高度AB為2m.【知識點】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平行投影【解析】【分析】陽光可看作一束平行光,由光的直線傳播特性可知透過窗戶后的光線BN與AE仍然平行,由此可得出一對相似三角形,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可求出AC的長,進而求出AB的長即窗戶的高度.15.如圖,樹、紅旗、人在同一直線上,已知人的影子為AB,樹的影子為CD,確定光源的位置并畫出旗桿的影子.【答案】解:如圖所示是燈光的光線.原因是過一棵樹的頂端及其影子的頂端作一條直線,再過人的頂端及其影子的頂端作一條直線,兩直線相交,其交點就是光源的位置;然后再過旗桿的頂端連接光源的直線,交地面于一點,連接這點與旗桿底端的線段就是旗桿的影子.【知識點】平行投影【解析】【分析】利用兩個物體與影長的對應頂點的連線交于一點,這樣得到的投影是中心投影,此點就是光源的位置所在.16.如圖,一墻墩(用線段AB表示)的影子是BC,小明(用線段DE表示)的影子是EF,在M處有一顆大樹,它的影子是MN.(1)試判斷是路燈還是太陽光產生的影子,如果是路燈產生的影子確定路燈的位置(用點P表示).如果是太陽光請畫出光線.(2)在圖中畫出表示大樹高的線段.【答案】解:(1)如圖所示:P點即為路燈的位置;(2)如圖所示:GM即為所求.【知識點】中心投影【解析】【分析】(1)利用對應點連線相交于一點進而得出路燈位置;(2)利用路燈的位置得出大樹高.17.如圖,S為一個點光源,照射在底面半徑和高都為2m的圓錐體上,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為EB,且∠SBA=30°.(以下計算結果都保留根號)(1)求影子EB的長;(2)若∠SAC=60°,求光源S離開地面的高度.【答案】解:(1)∵圓錐的底面半徑和高都為2m,∴CH=HE=2m,∵∠SBA=30°,∴HB=2m,∴影長BE=BH﹣HE=2﹣2(m);(2)作CD⊥SA于點D,在Rt△ACD中,得CD=ACcos30°=AC=,∵∠SBA=30°,∠SAB=∠SAC+∠BAC=60°+45°=105°,∴∠DSC=45°,∴SC==2,∴SB=2+BC=2+4,∴SF=SB=(+2)m,答:光源S離開地面的高度為(2+)m.【知識點】中心投影【解析】【分析】(1)根據已知得出CH=HE=2m,進而得出HB的長,即可得出BE的長;(2)首先求出CD的長進而得出∠DSC=45°,利用銳角三角函數關系得出SC的長即可.18.與一盞路燈相對,有一玻璃幕墻,幕墻前面的地面上有一盆花和一棵樹.晚上,幕墻反射路燈燈光形成了那盆花的影子(如圖所示),樹影是路燈燈光形成的.請你確定此時路燈光源的位置.【答案】解:∴點O為路燈光源的位置.【知識點】中心投影【解析】【分析】直接連接樹的頂端和影子的頂端形成的直線,再根據反射的原理作出經過玻璃反射的光線形成的直線,兩條直線的交點處即為點光源的位置.19.已知如圖,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兩根立柱,AB=5m,某一時刻AB在陽光下的投影BC=2m.(1)請你畫出此時DE在陽光下的投影;(2)在測量AB的投影時,同時測量出DE在陽光下的投影長為4m,請你計算DE的長.【答案】解:(1)如圖,EF為此時DE在陽光下的投影;(2)∵AC∥DF,∴∠ACB=∠DFE,∴Rt△ABC∽Rt△DEF,∴,即,解得DE=10(m),即DE的長為10m.【知識點】相似三角形的應用;平行投影【解析】【分析】(1)連結AC,過點D作DF∥AC,則EF為所求;(2)先證明Rt△ABC∽Rt△DEF,然后利用相似比計算出DE的長.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